-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兰亭集序》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尽管与之相随的是,《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停止过。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宋代学者,而较有说服力的是清末曾经当过慈禧太后秘书的李文田。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1965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兰亭集序〉的真伪》一文。他基本上重复了李文田的两个论点,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 (晋代) 墓志来看,《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的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的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据此,郭沫若推断《兰亭集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郭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提出了与郭文针锋相对的观点。该文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集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集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因此,《兰亭集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 值得欣慰的是,“兰亭论辩”沉寂多年之后,新出土的文物为考证传世《兰亭集序》的真伪提供了新线索。1998年6月,在南京市东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六朝古墓葬群,其中二号墓室前部出土有两方极为珍贵的砖质墓志,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墓为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两块墓志上写有“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 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南京周边,还有三十块左右墓碑,东晋墓碑出土地点也不只是南京,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 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从书体上来看,六朝的书体在转型之中,即由隶到楷的重要演化阶段,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这就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这些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的基本论点,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摘选自刘孟达《〈兰亭集序〉真伪之谜》,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它不断阐释的历史。 B. 郭沫若基本重复了李文田的观点,认为《兰亭集序》是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 C. 南京东晋高崧墓志等的出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提供了重要佐证,证明了郭沫若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 D.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把“览”字写成“揽”,是为了避讳其曾祖父王览而为之,这也佐证了《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提到质疑《兰亭集序》真实性的有宋代学者和清代的李文田,既为引出郭沫若的观点作铺垫,也印证了关于《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观点。 B. 高二适的文章是从三个方面来驳议的:一是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二是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是方法论的错误;三是从美学的观点分析。 C. 文章最后一段以许多考古发现的文物为依据,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等人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作品的观点,论据确凿,论证充分,显得真实可信。 D. 为了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本文先破后立,先摆出李文田、郭沫若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从反面来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论证雄辩有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代的李文田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并且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因此他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的说法是可信的。 B. 郭沫若认为《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如果南京高崧墓志等没有被发现,他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C. 南京高崧墓志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墓志上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时期的字体,且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对研究我国书法发展史很有价值。 D. 高崧墓志的发现在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它证明了六朝的书体处在转型之中,六朝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A项,“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它不断阐释的历史”是错误的,由原文“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可知,选项遗漏了“几乎”,程度不同,表述绝对。 B项,“也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是错误的。由原文“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 (晋代) 墓志来看,《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可知,郭沫若是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晋代)墓志来推断的,这是一条新的考证线索。 D项,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选文中未提及,且课本中内容为“览”,属无中生有。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本文只是一篇介绍“《兰亭集序》真伪之谜”的文章,不是为了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先摆出李文田、郭沫若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也不是从反面来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只是客观介绍而已,也谈不上“论证雄辩有力”。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原因不充分,由原文“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可知,他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的主要原因是经过他多年的考证,推理不正确。 C项,“南京高崧墓志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表达不准确,应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墓志上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时期的字体”,也不准确,原文是说“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 D项,只有高崧墓志不能证明后面的观点,还应包括“在南京周边发现的三十块左右墓碑,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东晋墓碑”等一些考古发现。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 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国家的30多位知名学者,将在3天会议期间具体商讨翻译的进程安排。 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2008年夏,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许琳指出,“五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迄今为止,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却不存在。“我们必须出版一套全新的现代译本,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她说。 (摘自《京华时报》) 【材料二】 施舟人领衔主持译“五经” 朱静远 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堪称“中国儒家文化原典”的“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国家汉办近日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3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著名汉学家施舟人是此次“五经”翻译项目的主持人。记者日前采访了施舟人。 是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记:为什么会选择翻译“五经”?它似乎并不是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 施:所谓“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它们的起源大多早于后来被称作“儒家”的学说。两千多年来,它们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很多外国人读过中国文学的译本,但他们却不了解“五经”,甚至根本买不到“五经”的译本。 从年代、文化背景来看,“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有相似之处,但它最大的特色是与人有关。《圣经》、《古兰经》等都是关于神的作品,而“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多次呼吁翻译“五经” 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五经”的? 施:上世纪70年代,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在我执教的法国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恰逢法国政府出资设立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文化经典翻译项目。当饶宗颐先生看到项目中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年过六十的他流泪了:“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 饶宗颐先生的眼泪使我深受震动,看到这种情况,每一个相关的人,每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会感到不安,我心中翻译“五经”的愿望也越发强烈。 在后来的30多年中,我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到翻译“五经”的重要性。2008年,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接受了我的建议,经过多国学者参加的评审会,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需要各方面专家参与 记:“五经”翻译有怎样的重要性? 施:我对重新翻译“五经”的评价是:责任很重,难度不小。每一个学者的翻译都有其个人的色彩在内,因此要成立“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在国内学术界、国际汉学界相关领域聘请杰出学者担任委员会成员。关于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国内外的学者都会参与进来。 记:“五经”翻译对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帮助? 施:“五经”推广到国外一定会对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有帮助。“五经”的翻译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就像洗手,两只手互相揉搓才会干净,但你可能不知道究竟是哪只手帮助另一只手洗干净的。 【相关链接】施舟人,生于1934年,曾师从康德谟和石泰安先生研究中国道教史,以研究中国道教而驰名于国际汉学界,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基因库的人。现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法国高等研究院特级教授,中国福州大学特聘教授。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当饶宗颐先生看到项目中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他流着泪说:“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这仅为感叹“五经”的重要,没有轻视另两本书。 B. “五经”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 C. 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叙述了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工作,并阐述了“五经”翻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材料二还叙述了怎样开展翻译“五经”工作的有关内容。 D. 材料一属于消息,由导语、主体两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概括叙述的方式;材料二属于访谈,由导语、主体、链接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较消息更具体。 5. 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简要叙述了“‘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原因,介绍了国家汉办关于“五经”翻译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并阐述了翻译“五经”的意义。 B. “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缺乏现代译本,因此不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C. “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它最大的特色是与人有关,是关于人的作品。 D. 施舟人先生举出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的一次经历,是用典型事实证明翻译“五经”的重要性。 6. 你认为由中国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答案】4. B 5. C 6. 示例一:不合适。因为:①依靠政府的力量“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来推广“五经”,是“权势推广”;②一部经典能否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关键不在于这部作品“产出国”的态度,而在于别的国家的文化界、读者是否认可、接受这部作品,在于别的国家的译者是否推广介绍。 示例二:合适。因为:①“五经”被公认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②翻译“五经”,让世界从中国文化的源头上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以便更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有助于增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无论哪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B项,“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是错误的,原文为“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选项夸大其词。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C 项,“‘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是错误的,由原文“从年代、文化背景来看,‘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有相似之处”可知,“五经”和世界其他重要文明的经典的相似之处是产生的年代和文化背景,而不是形式。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你认为由中国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探究题虽然是开放性题目,但探究时必须要立足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做答。本题要求探究对翻译《五经》的做法是否合适。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过,依据文本介绍,对《五经》的翻译是为了将中华文明向世界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外国人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翻译《五经》需要世界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通过这个工作,可以增进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阐述理由时要自圆其说,但要立足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沙抬头看着太阳 马慧娟 ①老沙蹲在田埂上不肯回家。中午的太阳在天空像个大火球,烤着他,也烤着他的玉米,他的脑门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多了就汇成一滴,顺着鼻尖、下巴滴到脚下的土地里。老沙脸上被汗拉出一道道印记,像一条条弯曲的小河。 ②玉米底部的几片叶子已经枯黄,顶部的叶子不由自主地拧了起来。干早让它们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仍然不能避免枯萎。 ③老沙脚下被汗滴湿了小小的一片,看着玉米无精打采,他的眼睛湿了。他是个勤快的农民,他一直相信只要勤快,土地就不会亏待人。 ④自从搬迁到这个地方,他在这片土地上付出的劳动是别人的两倍。第一年地不平整,别人都凑合着种,老沙不,他叫了辆铲车把地整了一遍,然后平铲车铲出的壕沟又忙了半个月,结果种出的玉米还不如别人家的。 ⑤第二年,别人还是按原来的方式种,老沙却种起了覆膜玉米。七月高温,覆膜的地非但没保墙,地表温度还比没覆膜的地高,把玉米差点烧死。老沙急了,不眠不休地在地里撕薄膜,一时成了别人的笑话。等秋收,玉米又一次不如别人家的好。 ⑥近两年流行拿平地机平地,老沙又平了一遍地,把所有的农家肥集中到地里,又换着花样给地里上化肥。别人的地锄一遍,他骂着让家里的老婆儿子锄两遍;别人都用化肥车推化肥,他把化肥一把一把丢在玉米跟前,再拿铁锨铲土埋掉。他就不相信,他如此实诚地对待土地,土地还能亏了他? ⑦但是现在呢,脚下的土地干得快裂开口子了,急得他想用流出的汗、滴下的眼泪拯救一棵玉米。抬头看着天空,太阳面无表情,云彩也躲得没有一片。 ⑧儿子出门打工去了,是和他吵了一架走的。儿子说他再这样种地,迟早要饿死在这片土地上。他暴怒:不种地你吃个啥?!儿子说:好多人不种地照样吃香的喝辣的,没见饿死一个,你就知道守着你的地,你守着,反正我不管了。老沙一巴掌扇在儿子脸上,说:你给我滚,不要再回来! ⑨老婆和一帮女人去温棚上摘辣椒了,一个小时六块钱。天没亮就走了,棚里温度那么高,一上午挣个二三十块钱有什么意思?可没这二三十也不行啊。老婆十天半个月也能给他几百块,要买农药,要买化肥。老婆今年都没有给她自己买两件衬衫,想到这,老沙有点怨恨脚下这片土地了,它怎么就像喂不熟的白眼狼呢? ⑩老沙被太阳晒得头晕,看着远处,大地似乎要着火了一样,翻腾着阵阵热浪。他听见有人喊他,一回头,老婆找来了。老婆头巾上还残留着几片辣椒叶子,衣服后背一片汗渍,眼睛有些失神。 ⑪老婆抱怨他,这么热的天不在家待着跑出来干吗? 老沙哼了一声不愿意回答。老婆看着低头耷脑的玉米,重重地叹口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两个人就这样站在田埂上,陪着玉米一起晒着。 ⑫老沙的电话响了,掏出来一看,是儿子打来的。老沙把电话扔给老婆,老婆白了他一眼接通了,儿子问了一圈家里的事情,然后又问:玉米咋样?电话在免提上,老沙是能听到儿子的询问的,他一下子眼睛湿了,好像受人欺负的小孩看见大人了。 ⑬儿子继续安慰,玉米已经那样了,让他们不要再难过了,老话说,犁得细,磨得光,真主不慈悯没指望。他在外边已经找到活儿了,让老沙不要担心,干到年底,一定比玉米的收成好。 ⑭老沙又一次抬头看着太阳,太阳仍旧面无表情,想着儿子在外面每天顶着太阳要干十个小时的活几,老沙开始后悔打了儿子一巴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7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前两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和土地的干旱,又表现了农民老沙的辛苦与焦急。 B. 老沙总是勤快、实诚地对待土地,却多年收成不好,儿子不愿同守土地,选择出门打工,体现了两代人观念的差异。 C. 小说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外出打工的儿子来电,“老沙把电话扔给老婆,老婆白了他一眼接通了”,体现了老沙的不善表达和老婆的不满。 D. 文章综合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质朴,非常接地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8. 小说第③段和第⑫段两次写到老沙“眼睛湿了”,请分析他这两次流泪的原因。 9. 小说以“老沙抬头看着太阳”为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7. C 8. 第一次是因为长时间天气干旱导致玉米枯萎,老沙心疼而流泪。第二次是因为听到外出打工的儿子询问家里玉米的情况,老沙为自己辛苦劳作却没能换来好收成而感到委屈,同时也为儿子对自己的关心而感动。 9. ①这是小说线索,贯穿全文,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②写出了老沙因土地干旱而产生的焦急、无奈的心情;③深化主题,突出了老沙对土地的深厚感情;④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项,错在“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此处是通过老沙“扔”手机和“老婆白了他一眼”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第③段和第(12)段两次写到老沙‘眼睛湿了’,请分析他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本题考查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考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流泪的原因。第① 节描写“中午的太阳在天空像个大火球,烤着他,也烤着他的玉米。”第②节描写“玉米底部的几片叶子已经枯黄,顶部的叶子不由自主地拧了起来。干旱让它们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仍然不能避免枯萎。”老沙是在看着玉米因长时间的干旱而枯萎,他心疼玉米,从而流下了心疼的泪。文中说“他是个勤快的农民,他一直相信只要勤快,土地就不会亏待人。”第④节说“他在这片土地上付出的劳动是别人的两倍。”所以当听到外出打工的儿子询问家里玉米的情况,老沙向导自己辛苦劳作却没能换来好收成,感到委屈,流下了委屈的泪。同时也为儿子对玉米的长势,对自己的关心而流下感动的泪。回答该题时,因流泪的原因不同,要分开来回答。 【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以‘老沙抬头看着太阳’为题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这道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思考答案。小说围绕老沙种玉米这件事,先从老沙看到因长久的干旱导致玉米枯萎写起,接着交代了他比任何人都勤快,但是连续几年玉米的收成都不好。然后写因种玉米的是他打了儿子,最后儿子打电话问玉米的情况。所以该标题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内容上,标题“老沙抬头看着太阳”有设置悬念的作用,目的是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其实老沙不是关心太阳,而是因为天气干旱他异常关心他的玉米。不论玉米连续几年的收成都不尽如意,老沙还是选择留在这儿,留在这片土地上,这表明突出了老沙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点睛:文学类文本的标题的作用有:1.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2.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4.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预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馀辈,颁行分下。 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韩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辨,帝为巽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绛又劝帝留之。安石入谢,因为上言中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朋比之情,且曰:“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 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曰文。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B. 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C. 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D. 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官职。 B. “视事”,指官吏到任开始工作。 C. “太傅”,中国古代官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后历代沿置,多为赠官、加衔之用,无实权。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抚州临川人,从小喜欢读书,一旦过目则终身不忘,他写文章动笔如飞,见者服其精妙。 B. 王安石力主变法,先后在农田水利、青苗、均赋、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方面采取了变法措施。 C. 韩琦的规谏上疏给皇上后,皇上有所感而觉悟,想听从他的意见,把被贬到外地任官的吕海调回。 D. 王安石的变法遇到了重重阻力,从朝中许多大臣到两宫太后,都反对变法,于是王安石被罢免,变法失败。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2)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 【答案】10. C 11. C 12. C 13. (1)只是后代所谓的大儒,大都是平庸没有作为的人,所以世俗都认为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不能用在处理时务上罢了。 (2)皇上认为有道理,于是王安石留任,韩琦的进谏没有被推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朕”是做“恐惧”的主语,所以要在“朕”前面断开,排除B;“者”为句末语气词,表停顿,所以要在“者”后断开,排除D;“未”解释为没有,做副词,修饰后面的“修”,而“尔”在这里为句末语气词,所以在“尔”后面断开,排除A;翻译为:这怎么是小事,我所以感到恐惧,正是人之所为未整顿啊。现在征收的免行钱太重了,人们怨叹,以致出现了怨恨朝廷的话。自近臣到外戚,没有不说免行钱有害的。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位高于太师”是错误的,应为“位次于太师”。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把被贬到外地任官的吕海调回”是错误的,原文没说“把被贬到外地任官的吕诲调回”。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的得分点为:“但”,只是;“大抵皆庸人”为判断句;“以为”,认为;“世务”,处理时务。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然”,正确、对的;“视事”,留任;“说”,名词,进谏;“琦说不得行”为被动句。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年幼时就喜欢读书,一旦过目则终生不忘。他写文章时一动笔就速度飞快,最初好像漫不经心,等到文章写成以后,看到的人无不佩服它的精妙。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你,认为你只懂得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不懂得时务。”王安石回答说:“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时务的,只是后代所谓的大儒,大都是平庸没有作为的人,所以世俗都认为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不能用在处理时务上罢了。”皇上又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风恶俗,建立法令制度,恰恰是当今最迫切的。”皇上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让(他)兼任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同主管。王安石派自己的亲信吕惠卿来参与此事。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变法措施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在全国颁布施行新法。 御史中丞吕诲议论王安石的十大过失,皇上因此贬吕诲出京任官,王安石推荐吕公著代替吕诲的职位。韩琦的劝谏奏章呈上后,皇上有所感而觉悟,想听从他的意见,王安石自己请求离开。司马光(代皇上)拟答复他的诏书,上面写有“士大夫群情汹涌,老百姓不能安宁”的话,王安石大怒,向皇上上奏章为自己辩护,皇帝以委婉的言辞拒绝他,命令吕惠卿传达旨意,韩绛又劝神宗留下王安石。王安石入朝谢恩,于是借机向皇上进言说朝廷内外大臣、从官、台谏官、朝士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情况,并且说:“现在奸邪的人想败坏先王治世的正道,来阻碍陛下的行动。”皇上认为有道理,于是王安石留任,韩琦的进谏没有被推行。 熙宁七年春天,全国一直干旱,饥民流离失所,皇帝忧容满面,上朝时(对大臣)叹息,想要罢除全部不好的法令制度。王安石说: “洪水和旱灾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即使是尧、汤时代也不能避免,这些不足以使陛下忧虑,只需要整顿人之所为来应对它。”神宗说“:这怎么是小事,我所以感到恐惧,正是人之所为未整顿啊。现在征收的免行钱太重了,人们怨叹,以致出现了怨恨朝廷的话。自近臣到外戚,没有不说免行钱有害的。”监安上门郑侠上疏,还把他所见到的流民扶老携幼的困苦情状,画成图进献给神宗,说:“旱灾是由王安石招致来的。罢免王安石,上天一定会下雨。”郑侠又因为这事被放逐到岭南。慈圣、宣仁两位太后流着眼泪对神宗说:“王安石使得天下大乱。”神宗也怀疑王安石,于是罢免了他的宰相职务,任命他为观文殿大学士、江宁府知府。 (宋哲宗)元祐元年,王安石去世,终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傅。绍圣年间,王安石被追封赐谥号为“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4. 下列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含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 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用《诗经》中的语句,并赋予其新的含意,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贤的热诚。 C. 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了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 最后两节运用了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15.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用“何”好,还是用“无”好?为什么? 【答案】14. D 15. 用“何”好。 “无”,展现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没有“枝”可依,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何枝可依?”展现的是在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犹豫中待做出的选择,而此时的曹操,恰似那雄伟的山、浩瀚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成为那些贤才可以依托的对象。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最后两节运用了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是错误的。应该是运用了比兴和引用的手法。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解释该字的含义和所用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并且区分异同点。首先要表明观点,用“何”好,然后分析原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良禽择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侍,这里面说到向南飞的乌雀,在树旁犹豫徘徊,用良禽来比喻贤臣,这些贤臣也在不断地犹豫徘徊,不知要归向哪里,而此时的曹操就像那雄伟的山、浩瀚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从而告诉这些犹豫不决的贤才们自己是他们可以依靠的对象,所以“何”字更能体现作者的求贤若渴、想要招揽天下贤才的心情,而“无”字表现的是没有人可以接纳这些贤才,他们归顺曹操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无奈的,所以“何”字更好。 【点睛】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可以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炼义,即理解分析所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作者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然后是炼象,即描述景象,该字在诗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景象包括描写的对象、内容、景象等要素。第三是炼所营造的意境,即用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优美,或雄阔,或幽静。五是炼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六是炼所抒发的情感,分析用该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孔雀东南飞》中,运用托物起兴手法旨在渲染一种缠绵悱恻的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做批评。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1)孔雀东南飞, (2). 五里一徘徊。 (3).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齐彭殇为妄作。 (5). (3)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固”“殇”“壑”“嫠”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______,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______。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______。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我们,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______,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多如牛毛 屈指可数 相形见绌 爱不释手 B. 俯拾皆是 屈指可数 黯然失色 手不释卷 C. 俯拾皆是 凤毛麟角 相形见绌 手不释卷 D. 多如牛毛 凤毛麟角 黯然失色 爱不释手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我们都不觉得有过 B. 对于苏子诗文,我们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C. 对于我们而言,苏子诗文用什么样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D. 对于我们而言,用什么样的溢美苏子诗文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B. 苏东坡是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 C.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D.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苏东坡是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 【答案】17. D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此句没有“易得”之意。多如牛毛:形容极多。符合“亦不计其数”等语境。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合乎语境。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此处不是强调少。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句中有“对比”的表述,前后重复。“黯然失色”则正与前文“光照”照应。手不释卷:喻指勤奋。此处不是强调勤奋。爱不释手:因喜爱某物而舍不得放下。符合语境。故选D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综合各个选项中的句子看,本句要弄清主客体,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觉得有过”的主语应该是“我们”,所以C、D两项排除,从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看,此处不是强调“我们”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所以A项更优。故选A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语境,从句式角度判断,C项最优,和本句后面“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的句子句式一致。故选C项。 【点睛】 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反映在试卷上,大致有两种题型:一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二是“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做这类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那就是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 20.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句)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不改变原意;②不超过30个字。 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发展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答案】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提炼、概括关键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句,本题关键句为“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他开创了今草”、“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然后再对关键句进行精简、概括,即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可结合材料从楷书、草书行书等三方面进行概括,注意句式的工整。 21.某班级拟了一个班级学习分享活动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班级学习分享活动,由小组分享和班级分享两部分构成。其中,小组分享包括主题、书目、作业三部分;班级分享有海报展示、笔记漂流、投票评比三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简洁、通顺的能力。此题是一道流程图的语言表达题,作答流程图类试题,首先要找准流程图表述的中心主题,然后从流程图箭头的指向上去语言描述,最后是主题试题的要求,例如本题中心主题是:学习分享活动,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此题重点注意图中“小组”和“班级”的任务,然后回到活动的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家委会举办主题为“学生成长”的座谈会,其中一个话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难做到的是什么。经过热烈的讨论,家长们梳理出以下观点:①坚持自己的目标;②抵制诱惑,守住内心的宁静;③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④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⑤感恩,不要把自己得到的一切看作理所当然;⑥懂得舍弃。 上述观点中,你最认同哪一点?结合自己对成长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抵制诱惑 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用甜酒诱惑它们,猩猩最终大醉被捕。猩猩抵制不了诱惑,最终成为村民的猎物,葬送自己的生命。可见,只有抵制住诱惑,才能保存自己,获得自由。人生也是如此,时时刻刻面临着诸多诱惑,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我,勇于抵制诱惑,才能避开祸害,走向成功。 抵制诱惑,才能成就自己梦想。秦末群雄争霸,刘邦率先领兵攻入咸阳,他看到了秦皇宫的豪华与气派。面对无数的金银财宝,绝色美女,他也想入主咸阳。但转念一想,如果这样做了,便会得罪实力强大的项羽,自己的命都可能难保。面对这些诱惑,他抵制住了,他果断放下眼前的一切,退守关中,做到“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并最终建立大汉王朝,成就了汉朝几百年的基业。刘邦虽是农民出身,但面对金钱女色的诱惑时,他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果断地抵制了眼前的诱惑,这是何等的英雄气度! 面对诱惑,保持冷静,不但能化险为夷,而且能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这样,人生才更有意义,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现在大多数贪官,在当上大官之前,都无不刻苦耐劳,兢兢业业,但是,一旦功成名遂,面对社会上形形式式的诱惑,失去了自己应有的本色。为了贪图享乐,为了金钱与权力,为了美色,他们都成了诱惑的奴隶,丢失了原来的理想,铤而走险。最终只落得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那些吸毒的青少年,也是如此,刚开始时,也如猩猩一样,尝试一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无法自拔,成了毒品的奴隶,害人害己,家破人亡。 可见,守护心中的一方净土,勿让诱惑沾污自己的心灵,洁身自好,才能保存自己,活出真我。抵制了高官厚禄的诱惑,苏武留下了“大忠”的美名;抵制了“钟鼓馔玉”的诱惑,李白赢得了“诗仙”的美誉;抵制了“五斗米”的诱惑,陶渊明享受了田园的快乐。 诱惑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如果抵制不了诱惑,成了诱惑的奴隶,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只有敢抵制诱惑,我们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成就自己的完美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性材料作文,题目要求从大家热内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难做到的内容“坚持自己的目标”“抵制诱惑,守住内心的宁静”“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感恩,不要把自己得到的一切看作理所当然”“懂得舍弃”中选取自己最认同的一点,写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写作时选取其中的一点进行论证即可,注意观点明确,行文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如写“抵制诱惑”,可以结合“电子游戏”“手机”等,最重要的还要写出如何解决问题,使文章有深度。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