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一 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微专题一 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知识必备] 1.气候对自然要素的影响 地理要素 影响 对地形 ①降水多的地区(湿润、半湿润),流水作用为主;②降水少的地区(干旱、半干旱),风力作用为主;大陆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风化作用显著;③高纬度、海拔高地区,冰川作用显著;④两极或高山地区由于气温低,被冰雪覆盖,多永久性冻土;⑤山岳冰川的存在,会形成冰川侵蚀、沉积地貌;⑥降水多的石灰岩分布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⑦降水极少地区易形成荒漠景观 对水文 对河流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水文特征受降水量的影响;以冰雪或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对湖泊 内流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低,盐度高;外流区,降水多,湖泊面积大,多为淡水湖 对沙漠 地区 水的影响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形成地下水 对海水性质和洋流的影响 降水多,蒸发弱的地区,盐度低,反之盐度高;风海流形成是受盛行风的影响,上升流的形成是受离岸风的影响 对生物 (植被、动物) 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类型多样;热量影响植被的类型和分布范围;降水影响植被的高矮疏密程度;气温和降水影响雪线和林线的高度变化 对土壤 气候通过影响植被进而影响土壤有机质或腐殖质来间接影响土壤肥力 11 2.气候对人文要素的影响 地理要素 影响 对农业 气候影响农业类型、种植制度(熟制、配置、种植方式) 热量影响积温大小,从而影响熟制、生长期、播种期、采收期、单产 年降水量的多少影响耕地类型(水田、旱田)、作物类型(喜湿、耐旱)、生长状况;降水的时间变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没等 光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农作物的品种,可分为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昼夜温差影响品质和糖分积累 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的产量 对工业 气候影响污染物扩散及污染企业的布局。对流天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而逆温会加重大气污染程度。多风的气候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会扩大污染物的范围 对城市、人口 世界上的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而在高纬度、高寒地区,人口城市稀少;干旱地区、湿热地区人口城市规模较小 对交通 气候主要影响交通线如铁路、公路的施工,冬季受低温影响不宜施工,易冻;降水的天气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山区在暴雨的天气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干旱地区、热带地区夏季易受高温、酷暑的威胁。青藏高原上的高寒气候影响青藏铁路的施工 对人文 景观 北方四合院→保温、防寒、避风沙;青藏地区墙体厚,穿藏袍→昼夜温差大;西北窑洞→冬暖夏凉;亚马孙河下游“河海”上的浮在水上的木屋;马来西亚海岸防御海潮侵袭建设的高脚屋 11 [实例应用提升] 1.(2018·西安市八校联考)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1)~(3)题。 平均气温 降水量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19 ℃ 29 ℃ 20 mm 590 mm 1 780 mm (1)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 A.圣保罗 B.雅加达 C.东京 D.孟买 (2)该地河流最可能( ) A.冬季有结冰期 B.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C.出现凌汛现象 D.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3)仅从风向角度考虑,该城市规划建设火电站的最理想区域位置是( ) A.西北郊 B.东北郊 C.西南郊 D.城区内 解析 第(1)题,从该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可知,该地最冷月均温在15 ℃以上,且7月份气温高,1月份气温低,说明该地为热带气候且位于北半球;再根据该地全年降水量为1 780 mm(2 000 mm以下),7月份降水接近600 mm,且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可以判断出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圣保罗位于南半球,不符合题意;雅加达位于东南亚地区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不符合题意;东京位于东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符合题意;孟买位于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符合题意。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故该地河流没有结冰期,A项错误;该地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降水量季节变化影响大,该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故该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B项错误;河流出现凌汛的必要条件一是河流有结冰期,二是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该地河流没有结冰期,故不会出现凌汛现象,C项错误;该地河流受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影响,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大,D项正确。第(3)题,火电站会产生大气污染,为了减少其对城市的污染,要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还要考虑季风的因素,即建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与其垂直的郊外为西北方向郊外或东南方向郊外,故A项正确;火电站会产生较严重的大气污染,不宜布局在城区内,D项错误。 答案 (1)D (2)D (3)A 2.[2016·新课标Ⅰ,3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1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解析 该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从季风的背风坡和迎风坡,地形高度差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11 专题提升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图甲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图乙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天津市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的依次是( ) A.ⅠⅡⅢⅣ B.ⅡⅢⅣⅠ C.ⅣⅢⅡⅠ D.ⅢⅣⅠⅡ 2.天津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海风势力显著增强的地点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 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城市热岛强度主要受市区与郊区气温差值的影响,气温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大。一年中城区与郊区气温差值最大的季节应为冬季,故Ⅰ为冬季,最小的季节应为夏季,故Ⅳ为夏季,春季介于两者之间Ⅲ为春季。第2题,当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近地面风向与海风风向相同时,两者叠加会使海风势力加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符合这一条件。 答案 1.D 2.B 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斜压大气更接近实际情况,指等压面和等温面出现交角的大气状态。下图是北半球1月份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斜压大气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 ) A.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 11 B.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 C.受亚洲低压控制 D.位于台风中心 解析 第3题,根据等压面弯曲的情况判断,M地为低压中心,东面气流向中心汇聚,此地位于北半球,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形成东南风。第4题,由上题可知,M地为低压中心,A错。1月份华北平原某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可能形成低压中心,B对。亚洲低压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C错。1月份北半球几乎不存在台风中心,D错。 答案 3.A 4.B 下表为某市2017年3月5日至11日天气信息统计表。读表回答5~6题。 日期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白天天气 夜间天气 风向 风力 3月5日 21 11 阴 阴 西风 3~4级 3月6日 19 1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3~4级 3月7日 16 7 阴 小雨 东南风 3~4级 3月8日 8 1 中雨 小雨 东北风 5~6级 3月9日 7 1 多云 阴 东北风 3~5级 3月10日 7 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4~5级 3月11日 11 2 多云 多云 西南风 微风 11 5.引起3月5日至11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6.与3月5日相比,3月10日( ) A.空气质量更差 B.大气辐射增强 C.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D.气压更低 解析 第5题,从表格信息看,该市经过了气温下降、阴雨、大风天气,说明该天气过程是冷锋过境。图A是准静止锋,图B是暖锋,图C是气旋,图D是冷锋。第6题,由上题可知,3月5~11日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大气辐射将会减弱;3月10日有4~5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会变好;最低气温降至0 ℃,可能会出现作物冻害。 答案 5.D 6.C (2018·合肥市模拟)下面甲图为回归线附近近某岛屿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域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变化图),乙图为该岛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甲图中曲线①②③所代表的气象要素分别是( ) A.气温、光照、降水 B.降水、光照、气温 C.光照、降水、气温 D.降水、气温、光照 8.导致②气象要素东坡数值明显低于西坡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坡地势高 B.东坡受暖流影响 C.东坡受海洋影响大 D.东坡多阴雨天气 解析 第7题,台湾岛中部为中央山脉,海拔较两侧高,气温较两侧低,故③曲线表示气温;该岛屿东部受东南季风及东北信风影响,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较西部丰富,故①曲线表示降水;台湾岛西部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强,东部降水多,多阴雨天气,光照弱,故②曲线表示光照。选B。第8题,据上题分析可知,②气象要素为光照。光照的强弱与当地的天气状况关系密切,若多晴朗天气,则光照强烈,若多阴雨天气,则光照较弱。山脉东坡为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及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故多阴雨天气,光照弱;西坡为背风坡,降水比东坡少,晴天多,光照强。选D。 答案 7.B 8.D 11 (2018·湖北荆州模拟)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9~11题。 9.该大陆最可能是( ) 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亚欧大陆 D.南美大陆 10.亚洲含有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④地河流水位较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盛行东北信风 B.②地的河流水位较高 C.③地气候炎热干燥 D.④地果农采摘葡萄 解析 第9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地中海气候。该大陆的地中海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故该大陆最可能是非洲大陆,A对;澳大利亚大陆、南美大陆只在南半球有地中海气候分布,亚欧大陆只在北半球有地中海气候分布,B、C、D错。选A。第10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②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③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④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其中,亚洲含有的气候类型是①②③。选D。第11题,结合前面分析可知,④地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水位较高时,南半球是冬季,该地受西风带控制,正值雨季,不是采摘葡萄的季节,D错;此时约是7月份,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A错;此时北半球为夏季,②地降水少,河流水位较低,B错:③地气候炎热干燥,C对。选C。 答案 9.A 10.D 11.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衡水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 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 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1 (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4分) (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4分) (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6分) 解析 第(1)题,太阳辐射强弱与气温高低并不呈正相关。太阳辐射强弱取决于太阳高度大小、天气状况、海拔高低等;分析气温高低除要考虑太阳辐射外,还要考虑大气逆辐射。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长短的电磁波透过玻璃的能力强,反之则弱。暖棚内之所以温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两种不同波长的辐射透过玻璃的能力存在差异,导致热量滞留。第(3)题,热力环流是冷热差异造成的空气运动,垂直方向上,往往热上升、冷下沉,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内室和暖棚通过1、2两个通风口相通,形成热力环流,使热量得以交换。 答案 (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2)太阳辐射波长较短,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辐射波长较长,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3)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13.(2018·武汉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4分) (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3)此季节丙地农民在播种时,常常采用地膜覆盖措施,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的作用。(4分) 解析 第(1)题,据图看出,甲地位于高压中心处,等压线稀疏;乙地所在处等压线密集。第(2)题,图中显示,乙地刚经历了冷锋过境,且位于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内,该气象灾害应是沙尘暴,因此乙地出现沙尘天气。第(3)题,丙地为华北平原地区,春季降水少,易出现春旱,且常遭受寒潮天气影响,低温影响播种,地膜覆盖能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11 答案 (1)甲、乙两地相比,乙地的风力较大。原因:甲地受高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且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乙地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故风力较大。 (2)乙地天气状况:大风、降温,沙尘漫天。原因:经历冷锋过境,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此时为该地的春季,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而冷锋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沙尘天气。 (3)丙地为我国的华北地区,此季节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春季晴朗天气多,昼夜温差大,且华北平原易遭受寒潮侵袭,形成低温天气,地膜覆盖可起到保温作用,使农作物生长免受低温影响。 14.读图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双峰林场被誉为“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海拔1 200 m以上,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 m,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能起到防风的作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8分)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6分)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4分) 11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要从总体分布规律、等温线密度及局部变化情况分析。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南北温差小,所以等温线分布较为稀疏。从数值分布来看,大体随着纬度升高,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这是由于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局部地区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略有弯曲。第(2)题,“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及地形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中,海拔高,气温较低;位于山地东侧,为海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降雪时间长,除了纬度及地形的影响外,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也是重要原因。第(3)题,“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该地整体自然环境特征角度考虑。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间,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修建“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从材料看,该地位于山脉中,为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答案 (1)规律: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气温普遍较高,等温线分布稀疏;该地位于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温度越低,所以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到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2)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多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 (3)冬季寒冷而漫长,“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山脉中,是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 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