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物块在垂直斜面向下的恒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现撤去该恒力,物块仍保持静止,则物块 A.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不变 B.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变小 C.所受斜面的支持力不变 D.所受斜面的支持力变大 2.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D.小球在前5 s内的位移是50 m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m/s2 B. m/s2 C. m/s2 D. m/s2 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这段时间内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 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 m 5. 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 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 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 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 6.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7. 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则F的最小值为 A. mg B.mg C. mg D. mg 8.1995 年科学家“制成”了反氢原子,它是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围绕它运动的正电子组成,反质子和质子有相同的质量,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有相同的能级分布,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光谱不相同 B.基态反氢原子的电离能是 13.6eV C.基态反氢原子能吸收11eV 的光子发生跃迁 D.在反氢原子谱线中,从 n=2 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的波长最长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C.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D.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 10.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 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 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 D→A过程中,气体的内能没有变化 11.1956年吴健雄用半衰期为5.27年的Co放射源对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进行实验验证Co的衰变方程式为CoNi+X+(其中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质量可认为等于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电子 B.增大压强,可使Co的半衰期变为6年 CCo衰变能释放出X,说明了原子核中有X D.若该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Δm,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该反应释放的能量为Δmc2 12.如图所示,重5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8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伸长为14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下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14 cm时,测力计的读数可能为 A.10 N B.20 N C.40 N D.0 N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____.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应越大越好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14.(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① ; ② 。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m/s2。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B D A D B B BD AC AD ABD 二、实验题:(本题共17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 (1). ; (2). B; (3). CD; 14. 三、计算题:(本题共4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 (1)全程的平均速度 (2)设加速过程的末速度为v,即全程最大的速度,根据则有: 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 根据题意有,总时间 联立得: (3)加速过程的位移,减速过程的位移 总位移 联立得: 解得: 16. (1)受力分析如图可得=30N =50N (3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N=N1=30N (1分) (2)=16N (4分) 17. 解:(1)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Tcosθ﹣mBg=0, Tsinθ﹣F=0, 且:F=kx,解得:x=4cm; (2)设物体A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对物体A做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T﹣f﹣mAgsinα=0, 解得:f=﹣5N, 即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沿斜面向上. 18.(1)以缸内理想气体为研究对象,活塞缓慢移动到缸口过程中,压强恒为, 且 ;解得: ; 由于缸内气体为等压变化,可得 所以 故 (2)活塞在相对气缸下移h=10cm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电阻丝在通电内产生的热量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则气体的内能增加了60J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