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考历史试卷
合肥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明朝 A. 设置了内阁 B. 君主专制的加强 C. 废除了丞相 D. 国家权力的下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代丞相制度的废除。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朝废除了丞相,从而明代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内阁的设置是明代废除丞相的结果,不是原因;B选项错误,君主专制的加强是明代废除丞相的结果,不是原因;D选项错误,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不是国家权力的下移,而是皇帝掌握了大权,是权力的上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オ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描述的是科举制选拔官员的特征,故D正确;世官制以血缘承袭官职,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重要的选官依据,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门第,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3.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帝国疆域辽阔,国内贸易极其繁荣。但统治者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物繁杂,因为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此,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逐步形成了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罗马帝国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罗马万民法出现,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所有自由民,故C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代的公民,故AB错误;自然法是罗马法中蕴含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理念,不是一个体系,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万民法。由材料“罗马帝国”即可知道实行的是万民法。 4.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 B. 议会立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 C. 首相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故B正确。 国王仍然拥有王位继承权,故A错误。 首相第一次出现在1721年,时间不符,故C错误。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故D错误。 5.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要求选择1895年德国政体的评述,结合所学应该知道这时德国已经发布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该宪法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故“上议院主用世爵”中上议院指的是德国的联邦议会,“君权仍重”更能看出是德国的情况,故选D。C应该指的是美国政体(三权分立),“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更具有英国政体的特点,故排除CA。根据“君主”“不能独断”可以排除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6.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对于五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它的意义和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材料表明五四运动意义在于 A.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表明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故A正确。领导力量的改变、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思想多元化材料没有体现,故BCD错误。 7. 近代某位皇帝在闻悉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后,发表措辞严厉的上谕:“总之,进京一事,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其余两事,亦当设法妥办。”据此推测,这位皇帝和这个不平等条约应是( ) A. 道光帝 《南京条约》 B. 咸丰帝 《天津条约》 C. 咸丰帝 《北京条约》 D. 光绪帝 《马关条约》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进京”、“内江通商”可知此应为《天津条约》中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条款。该条约签订于1858年,“某位皇帝”应为咸丰帝。故本题应选B项。 8.《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A.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夺取资产阶级资本 D.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说要“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集中生产工具,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发展生产力,所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应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AB两项材料中每天体现,排除。C项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而不是根本使命,故C项排除。 点睛:本题容易误选B项。考生可能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比较熟悉,但是忽视了材料中无产阶级“利用自己政治统治”来“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的表述。 9.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A.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B.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省 D. 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可知是针对台湾的“一国两制”思想,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答案为A。B说法正确但是相比材料过于概括笼统,不是最佳答案,排除。C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美国插手中国内政,D错误。 10.“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这是某西方报纸对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评论,该国际会议是 A.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1955年万隆会议 D.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可知,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B正确;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国民党政府参加,选项A排除;万隆会议不是在西方召开,排除C;选项D是中国重返联合国,与题意不符,排除。 11.杜鲁门曾经声称:“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杜鲁门主义是马歇尔计划的延续和扩大 B. 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 C. 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D. 都是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提出在前,马歇尔计划提出在后,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而BCD三个选项的说法均是正确的,不符合题目要求。 【点睛】逆向选择,去正存误 12.20世纪60年代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 不结盟运动兴起 B.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欧洲共同体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故A项正确;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不属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故B项排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故C项排除;欧共体是经济区域组织,故D项排除。 【点睛】“20世纪6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是解题的关键。 13.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 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C. 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 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根据常识,上海与东北的贸易属于国内长途贩运贸易,这种贸易不是个案,故答案为D项;材料无法提供城镇商业方面的信息,A项排除;B 项说法史实常识性错误,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管制相当严格,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以地域为中心和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人群体方面的信息,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精准简约提炼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这是前提;据此透过想想看本质,推导背后的根源或本质——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这是关键。此外,准确理解一些历史概念,例如,明清商帮等。 14.南宋时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州府、嘉兴府、杭州府的平原地带以及苏州府沿太湖一带已需要从外地进口粮食,以弥补本地消费的不足。下列各项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江南地区 A. 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 B. 农业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农民与耕地的矛盾逐渐激化 D. 农业生产力出现严重倒退 【答案】B 【解析】 【详解】原来农业发达、粮食富足的江南地区到了“明清时期”需要从外地“进口粮食弥补本地消费不足”,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增多,农业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导致,B项正确;这一地区在南宋时就已经是经济发达地区了,A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整个国家存在人地矛盾问题,C项解释缺乏针对性,不正确;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并没有出现农业生产力倒退,D项错误。 15.“合并牺牲了市场竞争而获得进展,大商业和大企业牺牲了较小的商业和企业而获得进展,而这种集中显示出由一小撮支配性实业或企业控制市场的倾向。”这一现象开始于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合并牺牲了市场竞争而获得进展,大商业和大企业牺牲了较小的商业和企业而获得进展,而这种集中显示出由一小撮支配性实业或企业控制市场的倾向。”材料体现的是垄断的产生,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的,故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是工厂制,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经产生,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经产生,排除D项。 【点睛】“合并牺牲了市场竞争而获得进展,大商业和大企业牺牲了较小的商业和企业而获得进展”是关键信息。 16.工业革命后,英国废除并颁布一些法令。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44年《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这表明英国 A. 工业化推动英国法制建设 B. 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 C. 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D. 工厂制度惠及社会下层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英国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表明工业化推动了英国法制建设,答案为A。材料没有显现福利制度最为发达,排除B。C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材料对通过法律使民众得到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不能说明工厂制惠及社会下层,D错误。 17.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 B. 洋布洋纱的冲击 C. 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D. 交通运输的不便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物美价廉的洋布洋纱对中国棉布的销售产生了冲击。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体现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排除;C项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题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交通运输的不便,排除。 18.1978年10月,四川省将六家国有企业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允许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增加市场需要的产量;允许企业销售计划外物资和产品;扩大奖励基金数额,允许企业提取利润留成。几个月内,试点企业即取得了明显成绩。这些尝试 A. 深受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B. 开创了市场经济发展新时代 C. 推动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D. 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答案】D 【解析】 【详解】四川在国有企业中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收到积极效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改革的逐步推进提供了经验借鉴,故D项正确;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确立,A项错误;1992年十四大后,我国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项错误;材料中改革尝试未改变企业性质,不涉及经济结构调整,C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78年10月,四川省将六家国有企业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试点企业即取得了明显成绩”,联系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解答。 19.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时务报》最多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材料主要反映 A. 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C. 中国办报深受西方的影响 D. 报纸具有宣传政治主张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根据“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主要是因为《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因此,报纸具有宣传政治主张的功能,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项排除;报纸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创办,而19世纪末民族工业才有了初步发展,故B项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办报受西方的影响,故C项排除。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关键信息:《时务报》销量增长迅速主要与救亡图存运动有关,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20.罗斯福上台后,定期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在谈话中,他不可能倡导的是 A. 所有银行停业整顿,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 成立农业调整署,向增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C. 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条件 D.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者以工代赈 【答案】B 【解析】 【详解】罗斯福新政,对农业进行调整,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防止农产品过剩,稳定农产品价格,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1.1948年,英国宣布要建设“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国家。这指的是 A. 国家保障人民充分的民主 B. 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 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 普遍实施国有化政策 【答案】B 【解析】 “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是指社会福利制度方面的表现,故选B;题干中的保障是指经济方面的,而AC是指政治方面的,故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2.据记载,从1926年起,苏联政府在保持农产品销售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 高了工业品的零售价格。这反映了 A. 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功 B. 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得以实现 C. 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D. 工业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从1926年起,苏联政府在保持农产品销售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工业品的零售价格。”并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起苏联工业化开始,保持农产品销售价格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而幅度提高了工业品的零售价格,从而造成农产品和工业品之间的剪刀差,这是对农民的合法掠夺,这说明工业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D正确;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形成于1936年,A错误;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党中央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业化方针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错误;据上分析可知,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错误。 23.2015年,国际某金融机构向中国提供贷款1.5亿美元,贷款期限29年,以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减贫。这一机构应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关贸总协定 C.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际某金融机构”“ 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减贫”可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其职责是向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故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故A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是关于世界贸易方面的组织,故CD项错误。 24.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有识之士认为,西欧各国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西欧在1967年成立 A. 欧洲共同体 B. 欧洲煤钢共同体 C. 欧洲经济共同体 D.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共同体于1967年成立,欧洲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得以提高,故选A。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于1951年,排除B;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排除CD。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 ——摘编自《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体制。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南京临时参议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开宣布中华民国一切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临时约法》试图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民主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复制到中国,建立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逐步清除长期君主专制政治的消极影响。但资产阶级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最终归于失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始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先生设计的近代资产阶级共和国与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不同之处。 【答案】(1)特点:产生较早,存在时间长;体系严密坚固;具有传承性;君主大权独揽,皇权独尊。 (2)不同:主权在民;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依法行政;权力分散和互相制约;统治权不能世袭;司法独立。 【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产生较早,存在时间长;“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可以得出体系严密坚固;具有传承性;“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君主大权独揽,皇权独尊。 (2)不同:从材料一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和材料二中“公开宣布中华民国一切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临时约法》试图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民主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复制到中国,建立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逐步清除长期君主专制政治的消极影响”,联系史实可知不同之处是:主权在民;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依法行政;权力分散和互相制约;统治权不能世袭;司法独立,言之有理即可。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主要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答案】(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打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 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可得出打破空间限制;从“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可得出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从“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的信息,联系所学可得出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和“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的信息来归纳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变化情况。 【答案】(1)影响: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 (2)变化:企业数量减少,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产量和投资额增长。 【解析】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可从消极(环境污染)、积极(生产力、城市化、工业文明)等角度作答,史论正确即可。 (2)变化: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是指工厂的数量在减少,然而企业总数(个)、产量、投资额却在大幅度的增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