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 卢瑟福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 B.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C. 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 D. 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2. 三个相同的木块A、B、C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其中,木块A在开始下落的瞬间被水平飞行的子弹击中,木块B在下落到一半高度时被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子弹均留在木块中,则三个木块下落时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材料相同,半径为r的薄壳小圆球,放在半径为R的薄壳大圆球内(),开始时二者均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小圆球由图示位置无初速度释放,直至小圆球滚到最低点时,大圆球移动的距离为( ) A. B. C. D. 4.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 A. B. C. D. 5.原子核 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放射性衰变 ①、②和③依次为 ( ) A. 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B. 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C.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D. 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6.如图甲所示,为一种调光台灯电路示意图,它通过双向可控硅电子器件实现了无级调节亮度.给该台灯接220V的正弦交变电流后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则此时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 A. 220 V B. 110 V C. D. 7. 如图所示为研究某未知元素放射性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在薄铝片和荧光屏之间有图示方向的匀强电场E,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荧光屏的某一位置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若撤去电场后继续观察,发现每分钟的闪烁亮点数没有变化;如果再将薄铝片移开,观察到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大大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可能为( ) A. β射线和γ射线 B. α射线和β射线 C. β射线和X射线 D. α射线和γ射线 8. 下列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 如果射入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需要的最小功,便能发生光电效应 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 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 9.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比mA:mB=3:2,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若A、B两物体分别向左、右运动,则有( ) A. A、B系统动量守恒 B. A、B、C系统动量守恒 C. 小车向右运动 D. 小车向左运动 10.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根据波尔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 C.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D. 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11.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用等长的细线悬挂于O点,线长为L,若将A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则B球被碰后第一次速度为零时距最低点的高度可能是( ) A. B. C. D. 12. 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滑块,若射击下层,子弹刚好不射出;如图甲所示,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能射入一半厚度,如图乙所示,子弹可看作质点,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A. 子弹对滑块的冲量不一样大 B. 子弹对滑块做功一样多 C. 系统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 子弹和滑块间的水平作用力一样大 二、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6分) 13. (每空2分,共4分)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种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直线的斜率为K,横截距是ν0,由实验图可求出普朗克常量是_________该金属的逸出功是________(用K、ν0 表示) 14.(每空4分,共12分) 如图所示为“弹性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入射球a比靶球b质量大,但两者的半径可以不同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a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2)实验时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落点位于A、B、C,并测得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OA、OB和OC。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m1,靶球的质量为m2,如果得到_____________,则认为碰撞中的不变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 (3)在实验中,根据小球的落地情况,若等式OC= 成立,则可证明碰撞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要求用OA、OB和OC表示)。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5.(10分)质量为0.1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 v﹣t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 , 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弹性球与地面第一次碰撞的时间为s,取g=10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和地面碰撞过程中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弹性球和地面碰撞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6.(10分) 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Kg和mB=3.0Kg。用轻弹簧栓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物块C的质量mC; (2)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17.(14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相距1m水平放置,磁感应强度B=0.4T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上穿过整个导轨所在的空间.金属棒ab、cd质量分别为0.1kg和0.2kg,电阻分别为0.4Ω和0.2Ω,并排垂直横跨在导轨上.若两棒以相同的初速度3m/s向相反方向分开,不计导轨电阻,求: (1)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后的ab棒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的过程中,回路上释放出的焦耳热; (3)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后,两棒间距离增加多少? 2020学年度下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C A B B D CD BD AC ABC BC 13. (每空2分,共4分) 【答案】 (1) (2) 14. (每空4分,共12分) 【答案】 (1) BCD (2) (3) OA+OB 15.(10分)【解答】解:(1)设弹性球第一次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图象可知: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1 解得:f=0.4N (2)由图知弹性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1=3m/s,设球第一次离开地面时的速度为v2,则有:v2=2m/s 球和地面碰撞过程,设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设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 mg﹣F)△t=﹣mv2﹣mv1 解得:F=8N 答:(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是0.4N; (2)弹性球第一次和地面碰撞过程中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是8N。 16.(10分)【答案】mC=2kg;(2)EP=9J 【解析】试题分析:①由图知,C与A碰前速度为v1=9 m/s,碰后速度为v2=3 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cv1=(mA+mC)v2 即mc=2 kg ②12 s时B离开墙壁,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与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mA+mC)v3=(mA+mB+mC)v4 得Ep=9 J 17.(14分)【解答】解:(1)ab、cd棒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最终具有共同速度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则mcdV0﹣mabV0=(mcd+mab)V ∴V=1m/s (2)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产生的焦耳热为: Q=△ΕΚ减=(mcd+mab)(V02﹣V2)=1.2J (3)对cd棒利用动量定理: ﹣BIL•△t=mcd(V﹣V0) ∴BLq=mcd (V0﹣V) 又 q== ∴△s=mcd(V0﹣V)(R1+R2)•=1.5 m 答:(1)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后的ab棒的速度大小是1m/s; (2)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的过程中,回路上释放出的焦耳热是1.2J; (3)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后,两棒间距离增加1.5 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