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白水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物理试卷(12-26)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白水高中高三(上)周考物理试卷(12.26)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2m,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物块b受四个力作用 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C.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水平向右 2.在固定的斜面体Q上放一物块P,P静止不动;现分别沿平行斜面向上、水平向左、竖直向下和垂直纸面向外(未画出)的力F作用于P,P仍静止不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a)中Q对P的支持力增大 B.图(b)中Q对P的摩擦力减小 C.图(c)中P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D.图(d)中P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 ) A.t′=t1,d=S B.t′=t1,d=S C.t′=t1,d=S D.t′=t1,d=S 4.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己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倾角α=45° B.A获得最大速度为2g 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5.2016年2月11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项新的探测引力波的“空间太极计划”.由中山大学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于15年7月正式启动.计划从2016年到2035年分四阶段进行,将向太空发射三颗卫星探测引力波.在目前讨论的初步概念中,天琴将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地球恰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针对确定的引力波源进行探测,这三颗卫星在太空中的分列图类似乐器竖琴,故命名为“天琴计划”.则下列有关三颗卫星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三颗卫星一定是地球同步卫星 B.三颗卫星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三颗卫星线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若知道万有引力常量G及三颗卫星绕地球运转周期T可估算出地球的密度 6.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轨道末端C在圆心O的正下方,∠BOC=60°,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与O等高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B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由于小球与圆弧之间有摩擦,能够使小球从B到C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从B到C,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R B.从B到C,小球与轨道之间摩擦力保持不变 C.在C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A、B两点间的距离为R 7.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0,有一颗与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的低轨道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其运行半径为同步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该卫星两次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的时间间隔可能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直杆AB,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0°≤θ≤ 90°),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套在直杆上,给小圆环施加一与该竖直平面平行的恒力F,并从A端由静止释放,改变直杆和水平方向的夹角θ,当直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恒力F可能沿与水平方向夹30°斜向右下的方向 B.当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时,小圆环与直杆间必无挤压 C.若恒力F的方向水平向右,则恒力F的大小为mg D.恒力F的最小值为mg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 9.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放置带有长方形遮光条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光滑电荷量的轻质细绳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时间t,用L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d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d= cm. (3)某次实验测得气垫导轨的倾斜角为θ,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点到B点过程中,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Ek= ,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Ep=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k=△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10.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a.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b.调整木板的倾角,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c.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 d.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e.换上新的纸带,在砂桶中依次加入适量的砂子,重复d步骤多次,得到几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现测出了其中一条纸带上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打点周期为0.02s.则这条纸带上C点速度的大小vC= m/s,形成加速度的大小a=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根据所测纸带数据,把砂与砂桶的重力作为合外力F,拟作出加速度a﹣F图象,发现当a比较大时图线明显向F轴偏移,这是由于实验原理的不完善导致的,请你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实验原理,得到一条a﹣F成正比的图线,写出你的改进方法: . 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A与直立的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叠放在A的上面,A、B处于静止状态.若A、B粘连在一起,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缓慢上提B,当拉力的大小为时,A物块上升的高度为L,此过程中,该拉力做的功为W;若A、B不粘连,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B上,当A物块上升的高度也为L时,A、B恰好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恒力F的大小; (2)A与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12.如图所示,空间有场强E=1.0×102V/m竖直向下的电场,长L=0.8m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0.5kg带电q=5×10﹣2C的小球.拉起小球至绳水平后在A点无初速度释放,当小球运动至O点的正下方B点时绳恰好断裂,小球继续运动并垂直打在同一竖直平面且与水平面成θ=53°、无限大的挡板MN上的C点.试求: (1)绳子的最大张力; (2)A、C两点的电势差; (3)当小球运动至C点时,突然施加一恒力F作用在小球上,同时把挡板迅速水平向右移至某处,若小球仍能垂直打在档板上,所加恒力F的方向及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物理--选修3-5】 13.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n=4的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 B.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eV D.如果发出的光中子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其中一种一定是由n=3能级跃迁到 n=1能级发出的 E.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14.如图,用细线线拴住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a、b并悬挂在天花板下,平衡时两球心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距天花板的距离为L.将a拉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位置时与b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后两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求:m1与m2的比值及碰后两球各自的速度大小.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白水高中高三(上)周考物理试卷(12.26)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2m,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物块b受四个力作用 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C.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水平向右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按重力、弹力的顺序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每一个接触面都要分析.再由平衡条件求力的大小. 【解答】解:A、物块b受到:重力、a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F,共受五个力,故A错误. B、以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b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为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也等于2mg,故B正确. 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则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3mg,则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3mg,故C错误. D、物块a受到物块b两个力作用:水平向右的压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它们的合力斜向右上方,则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故D错误. 故选:B. 2.在固定的斜面体Q上放一物块P,P静止不动;现分别沿平行斜面向上、水平向左、竖直向下和垂直纸面向外(未画出)的力F作用于P,P仍静止不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a)中Q对P的支持力增大 B.图(b)中Q对P的摩擦力减小 C.图(c)中P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D.图(d)中P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出各个力的表达式,进而分析力F作用后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A、图(a)中,Q对P的支持力等于P的重力垂直斜面方向的分量,与F的大小无关,所以Q对P的支持力不变,故A错误; B、把F分解到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与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知,P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与F沿斜面向下的分量之和,增大,故B错误; C、P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则图(c)中P受到的合外力不变,故C错误; D、d图中施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力F,根据平衡条件可知,P受到的摩擦力f=,所以摩擦力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 ) A.t′=t1,d=S B.t′=t1,d=S C.t′=t1,d=S D.t′=t1,d=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相遇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 【解答】解:在t1时刻如果甲车没有追上乙车,以后就不可能追上了,故t′<t1,从图象中甲、乙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对应的位移看: A.因为要相遇两次,所以第一次相遇不可能在t1时刻,故A错误; B.当t′=t1时,由几何关系可知甲的面积为S,乙的面积为,所以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多出,即相距d=时正好相遇,故B、C组合不可能,D组合可能; 故选D 4.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己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倾角α=45° B.A获得最大速度为2g 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C刚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C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的加速度为零,B、C加速度相同,分别对B、A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求出斜面的倾角. A、B、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初始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B具有最大速度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根据受力知,压缩量与伸长量相等.在整个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化为零,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求出B的最大速度,A的最大速度与B的速率相等. 【解答】解:A、A刚离开地面时,对A有:kx2=mg 此时B有最大速度,即aB=aC=0 则对B有:T﹣kx2﹣mg=0 对A有:4mgsinα﹣T=0 以上方程联立可解得:sinα=0.5,α=30°,故A错误; B、初始系统静止,且线上无拉力,对B有:kx1=mg 由上问知 x1=x2=,则从释放至A刚离开地面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化量为零; 此过程中A、B、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 4mg(x1+x2)sinα=mg(x1+x2)+(4m+m)vBm2 以上方程联立可解得:vBm=2g,所以A获得的最大速度为2g,故B正确; C、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刚释放A时,B所受合力最大,此时B具有最大加速度,故C错误;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 故选:B 5.2016年2月11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项新的探测引力波的“空间太极计划”.由中山大学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于15年7月正式启动.计划从2016年到2035年分四阶段进行,将向太空发射三颗卫星探测引力波.在目前讨论的初步概念中,天琴将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地球恰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针对确定的引力波源进行探测,这三颗卫星在太空中的分列图类似乐器竖琴,故命名为“天琴计划”.则下列有关三颗卫星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三颗卫星一定是地球同步卫星 B.三颗卫星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三颗卫星线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若知道万有引力常量G及三颗卫星绕地球运转周期T可估算出地球的密度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分析】同步轨道卫星的半径约为42400公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第一宇宙速度是绕地球运动的最大速度,要计算地球质量,需要知道地球半径 【解答】解:A、同步轨道卫星的半径约为42400公里,是个定值,而三颗卫星的半径约为10万公里,所以这三颗卫星不是地球同步卫星,故A错误; B、根据G=ma,解得:a=,由于三颗卫星到地球的距离相等,则它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B正确; C、第一宇宙速度是绕地球运动的最大速度,则三颗卫星线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C错误; D、若知道万有引力常量G及三颗卫星绕地球运转周期T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但不知道地球半径,所以不能求出地球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轨道末端C在圆心O的正下方,∠BOC=60°,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与O等高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B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由于小球与圆弧之间有摩擦,能够使小球从B到C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从B到C,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R B.从B到C,小球与轨道之间摩擦力保持不变 C.在C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A、B两点间的距离为R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小球进入轨道前做平抛运动,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可以求出小球的初速度、小球的水平与竖直位移,从而求出A、B两点的距离,由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可以求出小球对轨道的压力. 【解答】解:AD、小球做从A到B做平抛运动,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偏角θ=60°, 则,vy=gt 竖直方向的位移y=Rcos60°= 水平方向的位移x=vAt 解得x= 则A、B两点的距离, 在B点时小球的速度 球从B到C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做的功,故A正确,D正确; B、从B到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指向圆心,则沿着速度方向的合力为零,即摩擦力等于重力沿速度方向的分力,而重力沿速度方向的分力逐渐减小,则摩擦力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之间摩擦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在C点,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设为FN 则有 解得F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C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也为,故C错误; 故选:AD 7.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0,有一颗与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的低轨道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其运行半径为同步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该卫星两次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的时间间隔可能是( ) A. B. C. D. 【考点】同步卫星. 【分析】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求出人造卫星的周期.抓住转过的圆心角关系求出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的最小时间. 【解答】解: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运动周期为T,因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有: = 解得:T=2π 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为T0.已知该人造卫星的运行半径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四分之一,所以该人造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是: == 解得:T=T0. 设卫星至少每隔t时间才在同一地点的正上方出现一次,根据圆周运动角速度与所转过的圆心角的关系θ=ωt得: t=2π+t 解得:t=, 因此卫星可能每隔时间才在同一地点的正上方出现一次,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直杆AB,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0°≤θ≤90°),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套在直杆上,给小圆环施加一与该竖直平面平行的恒力F,并从A端由静止释放,改变直杆和水平方向的夹角θ,当直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恒力F可能沿与水平方向夹30°斜向右下的方向 B.当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时,小圆环与直杆间必无挤压 C.若恒力F的方向水平向右,则恒力F的大小为mg D.恒力F的最小值为mg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再依据矢量的合成法则,及三角知识,即可求解. 【解答】解:A、根据题意,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则加速度最大,即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沿杆的方向,那么恒力F的方向不确定,故A错误; B、由于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即加速度方向沿杆的方向,而恒力F和小圆环的重力的合力一定沿与水平方向夹30°斜向右下的方向,即为杆的方向,小圆环与直杆间必无挤压,故B正确; C、要使时间最短,则加速度最大,即不论F多大,沿何种方向,确定的力F与mg的合力方向沿杆向下, 当恒力F的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的受力, 则有:F==mg,故C正确; D、合力F合与mg、F三力可构成矢量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F与F合垂直时,即与斜面垂直时,F有最小,则有:Fmin=mgsin60°=mg,故D正确; 故选:BCD.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 9.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放置带有长方形遮光条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光滑电荷量的轻质细绳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时间t,用L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d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d= 3.040 cm. (3)某次实验测得气垫导轨的倾斜角为θ,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点到B点过程中,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Ek= ,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Ep= (m﹣Msinθ)gL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k=△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1)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不同的尺有不同的精确度,注意单位问题. (2)由于光电门的宽度d很小,所以我们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根据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起末点的速度可以求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做功的数值等于重力势能减小量. 【解答】解:(1)宽度d的读数为:30mm+8×0.05mm=30.40mm=3.040cm; (2)由于光电门的宽度d很小,所以我们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滑块通过光电门B速度为:vB=; 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为:△EK=(M+m)()2=; 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Ep=mgL﹣MgLsinθ=(m﹣Msinθ)gL; 故答案为:(1)3.040;(2),(m﹣Msinθ)gL. 10.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a.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b.调整木板的倾角,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c.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 d.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e.换上新的纸带,在砂桶中依次加入适量的砂子,重复d步骤多次,得到几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现测出了其中一条纸带上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打点周期为0.02s.则这条纸带上C点速度的大小vC= 1.74 m/s,形成加速度的大小a= 0.123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根据所测纸带数据,把砂与砂桶的重力作为合外力F,拟作出加速度a﹣F图象,发现当a比较大时图线明显向F轴偏移,这是由于实验原理的不完善导致的,请你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实验原理,得到一条a﹣F成正比的图线,写出你的改进方法: 在拉小车的绳子上安装力传感器,直接测出小车受到的绳子拉力 .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利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D的速度大小,利用逐差法根据△x=aT2可求物体的加速度.只有满足砂桶和沙子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才能用砂桶和沙子的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合力,随着加速度增大,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所以图象会偏转,据此得出改进的方法即可. 【解答】解:每打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0.04s, 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得C点的速度为: vC=, 根据作差法得:a=, 当砂桶和沙子的质量较大时,加速度较大,不满足砂桶和沙子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所以不能用砂桶和沙子的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合力,此时图线明显向F轴偏移, 可以在拉小车的绳子上安装力传感器,直接测出小车受到的绳子拉力,就不需要满足砂桶和沙子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图象就不会弯曲. 故答案为:1.74;0.123;在拉小车的绳子上安装力传感器,直接测出小车受到的绳子拉力 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A与直立的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叠放在A的上面,A、B处于静止状态.若A、B粘连在一起,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缓慢上提B,当拉力的大小为时,A物块上升的高度为L,此过程中,该拉力做的功为W;若A、B不粘连,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B上,当A物块上升的高度也为L时,A、B恰好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恒力F的大小; (2)A与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1)当A、B粘连在一起,当拉力的大小为时,A物块上升的高度为L,结合共点力平衡求出弹簧弹力的大小,当A、B不粘连,在恒力F作用下,恰好分离时A、B的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和B分别研究,求出恒力F的大小. (2)当A、B粘连在一起时,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弹力做功的大小,不粘连时,再对AB整体研究,根据动能定理求出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1)设弹簧劲度系数为k,A、B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则: …① A、B粘连在一起缓慢上移,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当拉力为时 …② A、B不粘连,在恒力F作用下,恰好分离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k(x﹣L)﹣2mg=2ma…③ 恰好分离时AB之间的作用力为0,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g=ma…④ 联立方程①②③④解得:…⑤ (2)A、B粘连在一起缓慢上移L,设弹簧弹力做功为W弹,根据动能定理; W+W弹﹣2mgL=0…⑥ 在恒力F的作用下,设A、B分离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 …⑦ 联立方程⑤⑥⑦解得:…⑧ 答:(1)恒力F的大小. (2)A与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12.如图所示,空间有场强E=1.0×102V/m竖直向下的电场,长L=0.8m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0.5kg带电q=5×10﹣2C的小球.拉起小球至绳水平后在A点无初速度释放,当小球运动至O点的正下方B点时绳恰好断裂,小球继续运动并垂直打在同一竖直平面且与水平面成θ=53°、无限大的挡板MN上的C点.试求: (1)绳子的最大张力; (2)A、C两点的电势差; (3)当小球运动至C点时,突然施加一恒力F作用在小球上,同时把挡板迅速水平向右移至某处,若小球仍能垂直打在档板上,所加恒力F的方向及取值范围.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经过最低点时,由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细线对小球的拉力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此可以求得粒子末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1)A→B由动能定理及圆周运动知识有: …① …② 联解①②得:T=30N…③ (2)A→C由功能关系及电场相关知识有: …④ vCsinθ=vB…⑤ UAC=E•hAC…⑥ 联解④⑤⑥得:UAC=125V…⑦ (3)由题可知施加恒力F后小球必须做匀速直线或匀加速直线运动,才能垂直打在档板上. 设恒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作出小球的受力矢量三角形分析如图所示.(或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当F与F合(或运动)的方向垂直时,F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⑧ 由矢量三角形图有:Fmin=(mg+qE)•sinθ…⑨ θ≤(α+θ)≤180°…⑩ 联解⑨⑩得:F≥8N…(11) 0°<α<127°…(12) 答: (1)绳子的最大张力为30N; (2)A、C两点的电势差为125V; (3)所加恒力F的取值范围F≥8N;方向范围为0°<α<127°. (二)选考题【物理--选修3-5】 13.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n=4的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 B.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eV D.如果发出的光中子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其中一种一定是由n=3能级跃迁到 n=1能级发出的 E.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分析】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能级差越大,辐射的光子能量越大,频率越大,波长越小. 【解答】解:A、氢原子发生跃迁,吸收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级差.故A错误. B、根据=6知,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 C、一群处于n=4的氢原子,由n=4跃迁到n=1,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E=13.6﹣0.85eV=12.75eV.故C错误. D、如果发出的光子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知两种光子为能量最大的两种,分别为由n=4跃迁到n=1,和n=3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故D正确. E、从n=4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小,则波长最长.故E正确. 故选:BDE. 14.如图,用细线线拴住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a、b并悬挂在天花板下,平衡时两球心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距天花板的距离为L.将a拉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位置时与b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后两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求:m1与m2的比值及碰后两球各自的速度大小.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小球摆动过程机械能守恒,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m1与m2碰前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设m1与m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选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于弹性正碰,有:m1v0=m1v1+m2v2, 依题意有:v2=﹣v1 联立可得:m1:m2=1:3 两球碰后的速度大小为: 答:m1与m2的比值为1:3,碰后两球的速度大小都为. 2017年1月18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