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复习第五讲: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地域分异规律(学生版)
等级考冲刺专题(五):地域分异规律 考情分析 1.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某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某区域自然景观存在差异或不同,这种差异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或主要原因是? 3.根据材料判断某地的自然带,并分析此自然带形成的原因。 4.中国三大自然区及其特征 备考攻略 地域分异规律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地域分异规律 4.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识记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识记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理解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理解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理解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 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 理解 根据某区域地理环境某一要素,推测其他要素的特征举例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较不同自然带的特征,分析成因 应用 根据某区域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预测该区域地理环境其他要素的变化 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分析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 综合 考点剖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两个常考原理补充:可持续发展原理:加强生态建设,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总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协同发展) 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及相应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温带荒漠带的显著特征。 (2)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导致地理环境发生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滥伐森林与人工造林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截然不同。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概念: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不同,气候不同,生物和土壤不同,从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因此,人类在利用环境,进行建设时要因地制宜,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三、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关系 1.在一定范围内,相似的地理环境呈带状分布,从而形成自然带。特别是同一气候类型的影响下,光照、降水相似,所以自然带相似且呈带状分布。 2. 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定义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随着海拔的变化,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而变化 重要因素 水分 热量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变化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大致沿等高线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从山麓到山顶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 典型案例 非洲沿2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从赤道向南北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大陆东西两岸从沿海向内陆分别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 简单图式 空间规模和尺度 尺度最大(全球性)的分异规律 尺度次于纬度地带性 尺度次于经度地带性 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次降低,从赤道到极地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热量带。依次形成的自然带序列主要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平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极地冰原带。 (二)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自然带类型从沿海至内陆依次形成的主要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三)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以热量而后水分的垂直变化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辐射、气温、气 压、降水、土壤、生物等各个地理要素随海拔的升高而有规律的变化。 2.特点:(1)相似于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基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3)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体所在纬度、海拔、相对高差。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4)同一自然带,纬度低,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低;纬度高,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高。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判定南北半球 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判定热量带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所处的热量带 判断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判断阴阳坡 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 4.雪线及其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 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但是,某些地区 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不符合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律,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现象。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特点: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3.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 几种常见的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 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南回归线、马达加斯加暖流、中部山地、东南信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南回归线、东澳大利亚暖流、大分水岭、东南信风)、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南回归线、巴西暖流、巴西高原、东北信风)和中美地峡东部沿海及周围岛屿(北纬15°、东北信风、墨西哥湾暖流、中美地峡)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沿岸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是洋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2.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东非高原海拔高,温度低,蒸发(对流)弱,降水少。因此形成热带草原带。 但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与刚果盆地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气候不同,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仍然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只是因为温度低、降水少,所以植被才没有西侧的刚果盆地茂盛,才形成的热带草原带。 3.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6.黑海沿岸 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7.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8.印度河下游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 9.古巴岛、墨西哥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 10.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水稀少,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11.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2.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安第斯山脉)北(落基山脉)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13.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地区,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14.其他: (1)南美洲东南部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世界唯一靠近海洋的温带沙漠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西部高山(安第斯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故在西岸迎风坡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越过高山后在背风坡由于雨影效应,降水大为减少。 盛行风因素:东岸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受离岸风作用,水汽难以进入大陆。 洋流因素:东部沿海受(大西洋福克兰)寒流的影响更加减少了水汽来源。 (2)亚欧大陆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偏低的影响因素 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3)北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不显著的影响因素 海陆热力差异:北美大陆东部的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东亚地区那样明显。 气团和锋:北美大陆上南北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遭到抑制而减弱。 (4)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 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中国三大自然区 一、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40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 000 m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 二、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1.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东西差异大 2.气候:气温南北差异为主;降水东西差异为主;季风影响差异 三、三大自然区对照表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面积比 45% 30% 25% 人口比 95% 4% 1% 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平原和丘陵、高 原和盆地 海拔较髙,差别显著 海拔高,有世界高大 山地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集 中在5〜10月 大陆性强,降水少,温差大, 多大风天气 高寒,风大,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 植被 森林,部分为森林草原 荒漠,部分为草原 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 土壤 林下发育,淋溶性强 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 土层浅薄,多冻土 人类活动 广泛而深入,主要农耕区 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 影响微弱,原始自然完 整,畜牧业为主 突出特点 受夏季风影响 干旱 髙寒 四、地域分异规律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纬度地带性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 (1)社会经济:人口与城市,产业,交通 (2)农业:作物类型,生长期和熟制 (3)文化:建筑类型,饮食特点,戏曲风格 2.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纬度地带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注意黑体字,与上一讲的不同之处) 温度带 积温 生长期 范围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热带 >8000 全年 海南全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天然橡胶 亚热带 4500-8000 8〜12个月 秦岭淮河以南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冬麦、棉花、油菜 暖温带 3500-4500 5〜8个月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 长城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塔里 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冬麦、玉米、棉花、花生 中温带 1700-3500 4〜7个月 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及北疆。长城 以北,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 尔盆地 一年一熟 春麦、玉米、大豆、甜菜、亚麻 寒温带 <1700 3个月 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一年一熟 春麦、马铃薯 精讲提升 考型分析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 选择题 1.(2019.嘉宝山.二模)山区在开发森林资源时往往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增加,这个过程体现的自然资源的特征是 A.综合性 B.整体性 C.关联性 D.破坏性 2.“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环境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3.(2017.嘉定.二模)一般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 4.(2017.闵行.一模)华北地区传统四合院大多坐北朝南,房前不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而多种植落叶阔叶树。主要是因为( ) A.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 B.夏季树叶较多,能增加空气湿度 C.冬季落叶以后,可获得较多光照 D.阔叶林成熟以后,可以提供木材 二、 综合题 (2019.金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2-1“非洲”略图。 材料二:咖啡树是热带植物,不耐寒,海拔1500m以上的山坡所栽种者品质较好,咖啡树最适合生长在平均温度为20℃左右,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土壤透水性强,日照适宜的环境里,咖啡性惧霜降及寒冬。D处所在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咖啡的主要产区之一。 (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分析A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 (6分) (2)说出C-E-A-G体现怎样的地带性,并分析原因。(4分) (3)C、D两处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其成因的差异。(4分) (二)(2018长宁一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京新高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自2017年7月15起,北京至乌鲁木齐实现了全程高速。里程编组近1300公置。小明利用暑假从北京出发,自驾沿京新高速一路向西旅游考察,沿途经过甲地、乙地、丙地,最后到达乌鲁木齐,一路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目睹了沿线经济发展的成就。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要的相互联系,说明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6分) (2)丙地盛产的瓜果含糖分高,分析其主要原因。简要说明该地区在农业生产上需要注意的问题。(4分) 考型分析二:地域分异规律 一、选择题 1.(2017.六校联考)暑假期间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看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2.(2017.奉贤.一模)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其热带稀树草原带景观体现了( )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2017奉贤一模)雾灵山景区位于北京市东北边缘,其垂直自然带的变化由山麓到山顶依次为( ) A.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草甸带 B.落叶阔叶林带——山地草甸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山地草甸带 D.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草甸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4.(2017.虹口.二模)下列古诗句中能体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2017.嘉定.二模)非地带性现象使陆地自然带的地带性规律表现得不完整、不鲜明。例如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实际形成了热带稀树草原景观,而不是热带雨林景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势高低 C.洋流 D.山脉走向 6.(2018.黄浦.一模)陆地自然带的划分标志是( ) A.热量条件 B.植被类型 C.水分条件 D.土壤类型 7.(2018.宝山.一模)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将由绿转黄,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要早于上海,这种转黄时间的不同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B.非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8.(2018.松江.一模)连云港一乌鲁木齐的铁路线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下列关于该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线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B.沿线可观察到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沿线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众多、资源丰富 D.沿线经过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9.(2019松江一模)右图为我国东北地区高山林线(即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变化示意图(单位:米)。该地区不同纬度林线的海拔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非地带性规律 B.垂直地带性规律 C.纬度地带性规律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 10.(2018.长宁.一模)2017年11月引汉(江)济渭(河)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引水隧洞工程顺利贯通,导致该工程施工难度大的重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水文 综合题(2019.奉贤.二模) (一)读西版纳纳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纳板河是澜沦江南段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图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综合型自然保护区,面积270平方千米,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 材料二:据统计,橡胶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只有天然林的一半左右。下表是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变化情况。 1976年 1988年 2003年 天然森林(公顷) 127.46万 114.4万 92万 种植橡胶林(公顷) 2.2万 7.6万 22万 21. 写出图中图例A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据图判断该流域自然带分布的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简析纳板河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小,但植物种类丰富原因。(8分) 22. 本区近世界天然橡胶种植北界,简析该流域水热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4分) 21. 分析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变化情况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 24.天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请说明西双版纳地区天然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4分) 综合分析题(2019.长宁.一模) (一)横断山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这里有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在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随着海拔的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河谷底部形成了干热的现象。这里 河谷地带分布着与一般河谷地带不同的自然景观,植被主要是一些旱生的灌丛和荒漠草地,很像我国 西部的荒漠地区,而在河谷的顶部或山腰地带,生长着森林。 22.在横断山区,我们能见到热带、温带、寒带的景观都浓缩在同一纬度的现象。人们也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该地的自然景观。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形成这种景观分布规律的原因。(6分) (三)(2018.松江.一模)(一)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东部沿海地区经温尼伯乘车一路向西至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差异明显。说明这种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简要分析原因。(4分) 考型分析三:中国三大自然区 一、选择题 1、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都较平坦,海拔在500 m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均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分布 3、(2019.青浦.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M为毛乌素地区,位于宁夏、内蒙古、陕西三省交界,曾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 明清时期变为沙漠。该地区降水量在250〜400毫米之间,降水季节和年际变率大,灾害频发。经过60年的治理,艰苦改造,至2018年11月,面积约4. 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即将 被消灭,变成毛乌素森林。 (1)例举我国与“三北防护林”东部造林地带(兰州以东)大体一致的自然地理分界线。(4分) (2)简述我国三北防护林界线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