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18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练)-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新人教版必修3)(提升版)
【知识精练】 一、选择题 1.(2016-2017学年福建省柘荣县一中等五校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 A.适应国际形势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B.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左右摇摆 C.对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 D.经济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2.(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3 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B版)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表中的信息体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其治国方略的日益成熟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逐步完善,故A、B、C三项的表述正确,与设问要求“不能反映出”不符,故排除;表格中未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故D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D项。 3.(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3 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B版)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答案】B 4.(2016-2017学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二文科实验班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由此可知,邓小平认为( ) A.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 B.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历史优越性,应该承认现实 C.中国只有走向市场经济,否则无法实现现代化 D.中国必须坚定走对外开放战略,大胆取长补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邓小平理论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分析、认知,材料主旨体现的是邓小平主张“走出国门,推行对外开放”,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中国外交政策,排除A;B项与题干“借鉴、学习外国经验”主旨不符,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市场经济”,排除C。故选D。 5.(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萌发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邓小平理论”。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人的探索已经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B、毛泽东等人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理论渊源 C、邓小平创立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精髓 D、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完整继承 【答案】B 【解析】 6.(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 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继承”就是邓小平的理论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超越”就是邓小平的理论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都是二者的相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背离社会主义大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 7.(2015-2016学年山东桓台县二中高二6月考历史试卷)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一次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什么时期? A.国民大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8.(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邓小平提到中国人“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可知该思想是正确的,遵循实事求是的路线,符合题意的是D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排除A项;B项中的“正式”不符合史实,C项中的“开始”表述错误。 9.(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B. 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 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D. 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0.(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3 第6单元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B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就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材料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始 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 (3)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点。 【答案】(1)毛泽东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反动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胜利。 (2)领导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 (3)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入作答。领导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 (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