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项关于蓝藻、人的肌肉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含有C、H、O、N、P、S等基本元素 B. 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组成 C. 有两种类型的核酸,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 D. 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遗传物质在分裂前复制加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蓝藻、人的肌肉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都含有细胞结构,都含有C、H、O、N、P、S等基本元素,所以A项正确;都具有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所以B项正确;都有两种类型的核酸(DNA和RNA),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所以C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细胞,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分裂,人的肌肉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主要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分裂,所以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 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 ‎①核糖体②叶绿体③中心体④线粒体 A. ①②④ B. 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核糖体可以进行脱水缩合反应生成水;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水;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不会产生水;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水。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3.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A. 自由扩散 B. 胞吞 C. 主动运输 D. 协助扩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内吞)和胞吐(外排),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药物分子被包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抗体与癌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依靠膜的流动性原理,诱发癌细胞膜与磷脂微球体融合,因此生物大分子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的。‎ 故选:B。‎ ‎【点睛】本题以“人工膜技术”为背景,考查物质的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联系的能力;能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不能,这说明 ( )‎ 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 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 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 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13倍,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酶的专一性的解释常用“锁和钥匙学说”。 (3)温和性: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详解】‎ 由题意可知,本题涉及的酶的种类不同,底物相同,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说明沉淀中含有蛋白质,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其他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为酶的特性。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5.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rnL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试问: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 )‎ A. 纤维素酶 B. 0.‎5g/rnL蔗糖 C. 清水 D. 10% HCl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和细胞壁的成分和酶作用的考查,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mL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由此可以推测:处理后的细胞可能不含有细胞壁。‎ ‎【详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酶可以使纤维素水解而除去细胞壁使细胞保持活性,A正确;成熟植物细胞用‎0.5g/mL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失水过度,已经死亡,不具有活性,B错误;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处理,再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错误;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10%HCl溶液中处理,细胞会失去活性,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纤维素酶的作用,分析题干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6. 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 A. 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 B. 线粒体内的[H]与02结合 C. 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过程 D. 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DP增加意味着ATP不断水解释放出能量,即相关生理活动要消耗能量。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需要蛋白酶,不需要消耗能量;线粒体内[H]与O2结合能产生大量的ATP,不需要消耗能量;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过程不需要消耗ATP;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需要消耗能量,ATP水解释放能量后转化成ADP,ADP含量增加。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7. 将淀粉溶液加入A试管中2mL,将蔗糖溶液加入B试管2mL,然后分别加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各2mL,在温水中放5min,取出试管,各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将2支试管放在热水中加热,煮沸,哪个结论正确( )‎ A. A、B均不变 B. A、B均变成砖红色 C. A变成砖红色B不变色 D. B变成砖红色A不变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形成还原糖,不能水解蔗糖(非还原性糖)。斐林试剂能与还原性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A变成砖红色B不变色。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和还原糖的鉴定。‎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8.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 B. 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 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 C. 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A错误;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 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C错误;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1、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C、H、O、N、S)和DNA(C、H、O、N、P)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9.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 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微生物培养的方法,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掌握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10.果蝇的一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正常情况下,在其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数占 ( )‎ A. 1/16 B. 1/‎8 C. 1/4 D. 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2个DNA分子复制1次,形成4个DNA分子;由于1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则子代DNA分子中含有15N的DNA有2个,则含有15N的精子数占1/2。‎ ‎【详解】根据题意和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复制前的同源染色体有两个DNA,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复制后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是含15N(这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中的2个DNA,每个DNA的一条链是15N,还有一条链是14N),减I 的时候同源染色体分开,导致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有15N标记,一个没有15N标记,最后4个精子中就2个含有15N标记,2个不含15N标记,含有15N的精子数占1/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意在考查学生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理解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解答本题最好从图解入手,真正理解染色体中DNA复制后是怎样随细胞的分裂而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的。‎ ‎1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 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C. 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 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核和规律,能根据题意判断出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遵循分离定律遗传。‎ 根据题意,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子代全是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A正确;让F1的雌雄个体交配,F2中只有雄性有白眼果蝇,表明眼色这种性状与性别相联系,是伴性遗传,因此眼色与性别不能表现自由组合,即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BD正确。‎ ‎12. 有一种家鼠,当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将子一代中黄色鼠交配,子二代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规律 B. 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 C. 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死亡 D. 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A错误;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故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B正确;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死亡,C正确;据分析可知,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运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3.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 1/9 B. 1/‎16 C. 4/81 D. 1/8‎ ‎【答案】B ‎【解析】‎ 根据基因型频率RR和Rr各占4/9,rr占1/9,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亲本中RR:Rr=1:1,R的基因频率是=RR%+Rr%/2=3/4,r的基因频率=1-R=1/4,又由于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自由交配,所以子代中感病植株占rr=1/4×1/4=1/16,B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交配 ‎【名师点睛】学生对自由交配理解不清 两种自由交配(随交)类型的3个注意点 ‎(1)自交≠自由交配 ‎①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 ‎②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 ‎(2)在连续随交不淘汰隐性个体的情况下,随着随交代数的增加,基因型及表现型的比例均不变。‎ ‎(3)在连续随交,但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情况下,随着随交代数的增加,基因型及表现型的比例都发生改变。‎ ‎14.下列四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①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细胞中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2)根据生物的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详解】图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2条,则细胞内就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图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3条,则细胞内就含有3个染色体组,B、C错误;图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1条,则细胞内就含有1个染色体组,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考生识记及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能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或细胞中的基因型准确判断染色体组数。‎ ‎15.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A、B、C、D表示不同的物种,下面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是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B. 由图可看出C物种没有继续进化 C. B物种和D物种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 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是因为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发生的作用不同,使这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别,逐步形成生殖隔离,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没有进化为新物种,但并不意味着C物种没有继续进化,B项错误;迁入乙岛后的B物种,与D物种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因与C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B物种与C物种不能进化为同一物种,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6.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进行,A错误;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应变化。‎ ‎17.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 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 B. 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 C. 胰岛B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A细胞的活动减弱 D. 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 ‎【答案】D ‎【解析】‎ 大量运动后,血液中葡萄糖因大量消耗而减少,即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故选D。‎ ‎18.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 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 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D. 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B、C、D、E分别是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和感受器。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①处进行电刺激,只能在A处测到膜电位变化,E处则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A错误;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错误;②处进行电刺激,兴奋能通过突触传到B处,使B处出现兴奋传导现象,C正确;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①处进行电刺激,不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 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 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 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答案】B ‎【解析】‎ 图中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所以该图只可表示体液调节的过程,A错误;垂体细胞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正确;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然后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也可以作用于肌细胞,促进肌糖原的合成,C错误;细胞1的分泌物,可以是蛋白质类的激素,也可以是脂质类的激素,如性激素,还可以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D错误。‎ ‎20.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B.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A会大于90°‎ 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小值 D. 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图一:胚芽鞘弯曲程度越大,A越小。图二:c点之前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点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胚芽鞘的生长,而c点以后的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详解】图中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A正确;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取决于两侧生长速度的快慢,若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不生长,A等于90°,B错误;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强,胚芽鞘弯曲最大,A具有最小值,C 正确;由图二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促进,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抑制,说明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取决于两侧生长速度的快慢,若两侧生长速度不相同,则会出现弯曲的现象。‎ ‎21.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 A. 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 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该实例并未说明一切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都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A错误;该实例说明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该实例不能说明所有生物的情况,也不能说明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C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 ‎(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 ‎22. 下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 A. ①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农作物种的能量通过捕食关系可以流向家畜和人,故2和4可以表示能量流动,家畜中的能量通过捕食关系可以流向人,故3可以表示能量,因此C正确,A错误。人中的能量无法流向农作物,故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3.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曲线为理想条件下的“J”型增长曲线,b曲线为自然环境下的“S”型曲线,故②正确;阴影部分表示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即环境阻力,故①③正确;K值为自然环境中种群的最大数量,即环境容纳量,故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A. 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解旋酶 B. 限制性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 解旋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D.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解旋酶:能使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链打开。‎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①处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②处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的作用部位;③处为两个DNA片段的缺口,是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解旋酶的具体作用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5.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 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 对蛋白质工程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 mRNA 来实现的 D. 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 由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现有蛋白质的基因分子进行操作,改造基因即改造蛋白质,而且可以遗传,故A错误;由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故B正确;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现有蛋白质的基因来实现的,故C错误;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故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过程 ‎【名师点睛】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主要区别:‎ 蛋白质工程能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而基因工程原则上能生产自然界原有的蛋白质。‎ 第II卷非选择题 ‎26.图1表示是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 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1分析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 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极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_________,三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将会减小。‎ ‎(3)在第25~40 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实验开始到第40 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的要___________。‎ ‎(4)根据图2,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mg/(m2·h)。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m<b),则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O2浓度 (2). 增加 (3). 增加 (4). 光合作用吸收CO2和细胞呼吸释放CO2的速率相等 (5). 少 (6). 7 (7). 减少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A、B两种植物均处于密闭透光的小室,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需要的CO2除来自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外,还从密闭小室中吸收,故导致密闭小室内CO2浓度变化趋势均是逐渐降低;一段时间后,由于小室内CO2浓度越来越低,导致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最终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且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图2:光照为0时,两种植物均只进行呼吸作用,A的呼吸作用相对值为1,B的为2。b点对A植物来说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c点对B植物来说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详解】(1)由图1可以看出:图1中曲线代表玻璃罩内的CO2含量,0~10 min期间,玻璃罩内的CO2含量在减少,说明在此时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随着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的减少,CO2减少变慢,说明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CO2‎ 浓度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所在的环境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有有机物积累,叶片干重增加。‎ ‎(2)A植物在第5min时,若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暗反应还原阶段反应减弱,五碳化合物(C5)的合成速率将会减少,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也将会减小。‎ ‎(3)当光合作用吸收CO2和细胞呼吸释放CO2的速率相等,玻璃罩内的CO2含量不发生变化;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所在的玻璃罩CO2减少量少于B植物的,说明其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少。‎ ‎(4)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代表总光合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可用光照下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的减少速率表示)和呼吸速率(可用黑暗条件下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的增加速率表示)之和,即根据图2,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为6+1=7mg/m2•h。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B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mg/m2•h,白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2mg/m2•h,一昼夜中B植物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2×12-2×12=0mg/m2。因此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