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8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二(上)期中化 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18 个小题)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A.A B.B C.C D.D 2.“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 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H2 (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相同 B.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C.已知:①2H2(g)+O2(g)=2H2O(g)△H=﹣a kJ•mol﹣1,②2H2(g)+O2 (g)=2H2O (1)△H=﹣b kJ•mol﹣1,则 a>b D.已知:①C(s,石墨)+O2 (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 +O2(g)=CO2 (g)△H=﹣395.0 kJ•mol﹣1, 则 C(s,石墨)=C(s,金刚石)△H=﹣1.5 kJ•mol﹣1 4.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 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在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要比化学腐蚀严重的多,危害更大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用化学电源使 LED 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锌是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C.锌质量减少 65g 时,铜电极表面析出氢气是 22.4L D.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6.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 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B.2HI H2+I2 是可逆反应 C.2H2+O2 2H2O 与 2H2O 2H2↑+O2↑互为可逆反应 D.只有可逆反应才存在化学平衡 7.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 Na2SO4 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 a 和 b 附近分别滴加 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  ) A.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 B.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 C.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大于 b 电极的 D.a、b 两电极都逸出无色无味气体 8.反应 M+Z→Q(△H<0)分两步进行:①M+Z→X(△H>0),②X→Q(△H<0).下 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9.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锌板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 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 NaCl,在阳极能得到 Cl2 C.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 O2 通入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H++4e﹣═2H2O D.工业冶炼金属铝的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铝 11.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 0.1mol•L﹣1 的 NaCl 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四块相同 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2.对于下列各组反应,反应开始时,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 A.70℃,将 0.1mol 镁粉加入到 10mL6mol•L﹣1 的硝酸溶液中 B.60℃,将 0.2mol 镁粉加入到 20mL3mol•L﹣1 的盐酸溶液中 C.60℃,将 0.1mol 镁粉加入到 10mL3mol•L﹣1 的硫酸溶液中 D.60℃,将 0.2mol 铁粉加入到 10mL3mol•L﹣1 的盐酸溶液中 13.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O2、SO3 的浓度分别为 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 为 0.4 mol•L﹣1、O2 为 0.2 mol•L﹣1 B.SO2 为 0.25 mol•L﹣1 C.SO2、SO3 均为 0.15 mol•L﹣1 D.SO3 为 0.4 mol•L﹣1 14.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假设是淀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 利用此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透过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B.铜电极应与 X 相连接 C.M 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 H+ D.当 N 电极消耗 0.25 mol 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 16 g 15.分析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左边装置是燃料电池,右边装置是电镀池 B.电子流动方向:b→Zn→CuSO4(aq)→Cu→a C.一段时间后,左端溶液浓度变小,右端溶液浓度不变 D.当锌片的质量变化 12.8 g 时,a 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 O2 2.24L 16.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 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 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 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3 时降低了温度 B.t2 时加入了催化剂 C.t5 时增大了压强 D.t4~t5 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17.对可逆反应:A(g)+2B(s)⇌C(s)+D(g);△H>0(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如图 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 t1 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 加入 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 C,符合图示的条件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18.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H=﹣571.6kJ/mol;C3H8 (g)+5O2(g)=3CO2(g)+4H2O(l)△H=﹣2220.0kJ/mol;实验测得,5mol 氢气和丙烷 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 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 A.1:3 B.3:1 C.1:4 D.1:1   二、非选择题 19.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 25℃、101kPa 下,1g 液态甲醇(CH3OH)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若适量的 N2 和 O2 完全反应,每生成 23 克 NO2 需要吸收 16.95kJ 热量.写出 1mol N2 和 O2 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拆开 1molH﹣H 键,1molN﹣H 键,1mol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kJ、 391kJ、946kJ,则 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用 5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 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中是否缺少一种玻璃用品,如果缺少,缺少的是  (填仪器 名称,如果不缺少,此空不填.),图中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有请指出  (如果没有,此 空不填.)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的数值会  ;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如果用 6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21.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氢﹣氧燃料电 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2H2+O2=2H2O.酸式燃料电池 的电解质是酸,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2H2﹣4e﹣=4H+,则其正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 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 pH 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碱式氢﹣氧燃料电池中 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则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  . 22.某温度时,在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开始至 2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3min 时,混合物中 X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2 分钟后 X、Y、Z 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 达到了  状态. (5)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X、Y、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3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3mol X,同时生成 2mol 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H.2υ 正(X)=3υ 逆(Z) 23.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 CuSO4 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  棒,乙池中的  棒. ②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 NaCl 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甲池中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乙池中碳极的电极反应属于  (填“氧化反应”或“还 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放在乙池中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 去,这是因为过量的 Cl2 又将生成的 I2 氧化.若反应的 Cl2 和 I2 物质的量之比为 5:1,且 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6-2017 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二(上) 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18 个小题)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A.A B.B C.C D.D 【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分析】化学变化中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题时要注意看过程中否 发生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热量. 【解答】解:A.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 A 错误; B.锂离子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B 错误; C.太阳能集热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 C 错误; D.燃烧是放热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 D 正确. 故选 D.   2.“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 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 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解答】解:A.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 故 A 正确; B.使用新型能源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故 B 正确; 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故 C 正确; 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 D 错 误. 故选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H2 (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相同 B.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C.已知:①2H2(g)+O2(g)=2H2O(g)△H=﹣a kJ•mol﹣1,②2H2(g)+O2 (g)=2H2O (1)△H=﹣b kJ•mol﹣1,则 a>b D.已知:①C(s,石墨)+O2 (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 +O2(g)=CO2 (g)△H=﹣395.0 kJ•mol﹣1, 则 C(s,石墨)=C(s,金刚石)△H=﹣1.5 kJ•mol﹣1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反应焓变和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变化途径无关; B、中和反应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存在电 离平衡过程是吸热过程,会造成反应放出热量变化; C、液态水变化为气态水时吸收热量; D、依据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反应焓变和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变化途径无关,同温 同压下,H2 (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相同,故 A 正确; B、中和反应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存在电 离平衡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热量小于强酸强碱 反应生成 1mol 水,故 B 错误; C、依据①2H2(g)+O2(g)=2H2O(g)△H=﹣a kJ•mol﹣1,②2H2(g)+O2 (g)=2H2O (1)△H=﹣b kJ•mol﹣1,液态水变化为气态水吸热,则 a<b,故 C 错误; D、①C(s,石墨)+O2 (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 (g)=CO2 (g)△H=﹣395.0 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 则 C(s,石墨)=C(s,金刚石)△H=+1.5 kJ•mol﹣1,故 D 错误; 故选 A.   4.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 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在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要比化学腐蚀严重的多,危害更大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锌锰干电池中锌做负极被腐蚀,碳做正极; B、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快;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解答】解:A、在锌锰干电池中,正极是碳棒,该极上二氧化锰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该电极质量不会减少,故 A 错误; B、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B 错误; C、电化学腐蚀加速负极金属被腐蚀,比化学腐蚀快,危害更大,故 C 正确;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硅,二氧化硅为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故 D 错误; 故选 C.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用化学电源使 LED 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锌是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C.锌质量减少 65g 时,铜电极表面析出氢气是 22.4L D.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 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故 A 正确; B.铜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是氢离子在铜片上得电子被还原,故 B 正确; C.没有指明标况,不能计算,故 C 错误; D.该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产生电流,电流通过 LED 时,LED 发光,则装置中存在“化 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故 D 正确; 故选 C.   6.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 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B.2HI H2+I2 是可逆反应 C.2H2+O2 2H2O 与 2H2O 2H2↑+O2↑互为可逆反应 D.只有可逆反应才存在化学平衡 【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分析】可逆反应为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方向同时进行,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为可逆反应, 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可逆反应为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方向同时进行,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为可逆反 应,A、B、D 均正确,只有 C 中反应条件不同,C 不是可逆反应, 故选 C.   7.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 Na2SO4 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 a 和 b 附近分别滴加 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  ) A.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 B.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 C.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大于 b 电极的 D.a、b 两电极都逸出无色无味气体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根据装置图中,b 是阳极,a 是阴极,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则阳极附 近氢离子浓度增大而使溶液呈酸性,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则阴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 度增大而使溶液呈碱性,实质上是电解水. 【解答】解:A.a 电极上氢离子放电,则 a 电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呈碱性, 溶液变蓝色,b 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导致 b 电极附近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变红色,故 A 错误; B.根据 A 知,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故 B 正确; C.a 电极上生成氢气,b 电极上生成氧气,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 2:1,故 C 正确; D.a 电极上析出氢气,b 电极上析出氧气,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 D 正确; 故选 A.   8.反应 M+Z→Q(△H<0)分两步进行:①M+Z→X(△H>0),②X→Q(△H<0).下 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进行计算:△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 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反应 M+Z→Q(△H<0)分两步进行 ①M+Z→X (△H>0)②X→Q(△ H<0)可以看出, (1)M+Z→Q(△H<0)是放热反应,M 和 Z 的能量之和大于 Q, (2)由①M+Z→X(△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则 M 和 Z 的能量之和小于 X, (3)由②X→Q(△H<0)是放热反应,故 X 的能量大于 Q; 综上可知,X 的能量大于 M+Z;M+Z 的能量大于 Q,只有图象 D 符合, 故选 D.   9.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锌板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在原电池中,负极被腐蚀,正极被保护,此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电 解池中,阴极被保护,此方法称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据此分析. 【解答】解: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即做电解质的阴极,此方法为外加电源的 阴极保护法,故 A 错误; B、金属护栏表现涂漆是用油漆隔绝空气和水,没有形成原电池或电解池,故 B 错误;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没有形成原电池或电解池,故 C 错误; D.地下钢管连接锌板,其中钢管和锌板构成原电池,钢管做正极被保护,锌板做负极被腐 蚀,即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 D 正确. 故选 D.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 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 NaCl,在阳极能得到 Cl2 C.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 O2 通入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H++4e﹣═2H2O D.工业冶炼金属铝的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铝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电镀原理是镀层金属做阳极,待镀金属做阴极; B、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的 NaCl 溶液; C、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D、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不导电. 【解答】解:A、电镀原理是镀层金属做阳极,待镀金属做阴极,所以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 品作阴极,故 A 错误; B、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的 NaCl 溶液,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所以在阳极能得到 Cl2,故 B 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得到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O2+4H++4e﹣=2H2O,故 C 正确; D、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不导电,工业冶炼金属铝的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故 D 错 误; 故选 C.   11.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 0.1mol•L﹣1 的 NaCl 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四块相同 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电化学腐蚀较化学腐蚀快,金属得到保护时,腐蚀较慢,作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 极的金属被保护. 【解答】解:①中锌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快锌的腐蚀,②中锌作电解池阳极,在 外加电源的作用下,更加快锌的腐蚀,③中锌作电解池阴极,不易被腐蚀,④中发生化学 腐蚀,所以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②①④③. 故选 D.   12.对于下列各组反应,反应开始时,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 A.70℃,将 0.1mol 镁粉加入到 10mL6mol•L﹣1 的硝酸溶液中 B.60℃,将 0.2mol 镁粉加入到 20mL3mol•L﹣1 的盐酸溶液中 C.60℃,将 0.1mol 镁粉加入到 10mL3mol•L﹣1 的硫酸溶液中 D.60℃,将 0.2mol 铁粉加入到 10mL3mol•L﹣1 的盐酸溶液中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的本身性质,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浓 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注意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解答】解:活泼性 Mg>Fe,则 Mg 反应较快,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C 中氢离子 浓度最大,且温度较高,则反应速率最大. 故选 C.   13.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O2、SO3 的浓度分别为 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 为 0.4 mol•L﹣1、O2 为 0.2 mol•L﹣1 B.SO2 为 0.25 mol•L﹣1 C.SO2、SO3 均为 0.15 mol•L﹣1 D.SO3 为 0.4 mol•L﹣1 【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分析】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为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 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 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 析. 【解答】解:A.SO2 和 O2 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 SO3 完 全反应,则 SO2 和 O2 的浓度浓度变化分别为 0.2mol/L、0.1mol/L,因可逆反应,实际变化 应小于该值,所以 SO2 小于 0.4mol/L,O2 小于 0.2mol/L,故 A 错误; B.SO2 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 SO3 完全反应,则 SO2 的浓 度浓度变化为 0.2mol/L,该题中实际变化为 0.05mol/L,小于 0.2mol/L,故 B 正确; C.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一个减小,另一个一定增大,故 C 错误; D.SO3 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 SO3 的浓度的浓度变化为 0.2mol/L,实际变化小于该值,故 D 错误; 故选 B.   14.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假设是淀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 利用此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透过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B.铜电极应与 X 相连接 C.M 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 H+ D.当 N 电极消耗 0.25 mol 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 16 g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知,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由甲图可知,M 是负 极,N 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 原反应,在铁上镀铜,则铁为阴极应与负极相连,铜为阳极应与正极相连,根据得失电子守 恒计算,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给信息知,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由甲图可知,M 是负极,N 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 生还原反应, A.M 是负极,N 是正极,质子透过离子交换膜由左 M 极移向右 N 极即由左向右移动,A 错误; B.铁上镀铜,则铁为阴极应与负极相连,铜为阳极应与正极 Y 相连,故 B 错误; C.若有机废水中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燃料,在负极 M 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 式为:(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 H+,故 C 正确; D、当 N 电极消耗 0.25 mol 氧气时,则转移 0.25×4=1mol 电子,所以铁电极增重 mol× 64g/mol=32g,故 D 错误. 故选 C.   15.分析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左边装置是燃料电池,右边装置是电镀池 B.电子流动方向:b→Zn→CuSO4(aq)→Cu→a C.一段时间后,左端溶液浓度变小,右端溶液浓度不变 D.当锌片的质量变化 12.8 g 时,a 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 O2 2.24L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左图中为原电池,a 为正极,b 为负极,负极 b 的电极反应为 2OH﹣+H2﹣2e﹣=H2O,正极 a 上发生 O2+2H2O+4e﹣=4OH﹣;右图为电解池,Cu 与正极相 连为阳极,发生 Cu﹣2e﹣=Cu2+,Zn 为阴极,发生电极反应为 Cu2++2e﹣=Cu,以此来解 答. 【解答】解:A.由装置图可知左边装置是燃料电池,右边装置 Cu 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为 硫酸铜,则是电镀池,故 A 正确; B.左边是原电池,投放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则锌是阴极,铜是阳 极,装置中电子的流向量 b→Zn,Cu→a,故 B 错误; C.左端原电池生成水,则溶液浓度变小,右端为电镀,溶液浓度不变,故 C 正确; D.正极 a 上发生 O2+2H2O+4e﹣=4OH﹣,Cu 与正极相连为阳极,发生 Cu﹣2e﹣=Cu2+,由 电子守恒可知 2Cu~O2,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 12.8g 时,n(Cu)=0.2mol,则 n(O2) =0.1mol,所以 a 极上消耗的 O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故 D 正确. 故选 B.   16.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 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 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 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3 时降低了温度 B.t2 时加入了催化剂 C.t5 时增大了压强 D.t4~t5 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t3 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由图可知,t2 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相等; C.t5 时改变条件,图中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D.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t3~t4 时间内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t5~t6 时间内平衡 逆向移动,转化率继续减小. 【解答】解:A.若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t3 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正 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 A 错误; B.由图可知,t2 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相等,若增大压强平衡发生移动,则 t2 时加入了催化剂,故 B 正确; C.t5 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与 图象不符,故 C 错误; D.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t3~t4 时间内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t5~t6 时间内平衡 逆向移动,转化率继续减小,显然 t5~t6 时间内转化率比 t4~t5 时间内转化率低,故 D 错误; 故选 B.   17.对可逆反应:A(g)+2B(s)⇌C(s)+D(g);△H>0(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如图 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 t1 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 加入 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 C,符合图示的条件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由图可知,在 t1 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 增大,且变化相同,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加入 A,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不选; ②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变化相同,故选; ③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变化相同,故选; ④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不选; ⑤减少 C,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不选; 故选 A.   18.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H=﹣571.6kJ/mol;C3H8 (g)+5O2(g)=3CO2(g)+4H2O(l)△H=﹣2220.0kJ/mol;实验测得,5mol 氢气和丙烷 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 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 A.1:3 B.3:1 C.1:4 D.1:1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先根据方程式求出 H2 和 C3H8 的燃烧热,设 H2 的物质的量为 nmol,则 C3H8 的物 质的量为 5mol﹣n,根据放出的热量列方程式解答. 【解答】解:设混合气中 H2 的物质的量为 n,则 C3H8 的物质的量为 5mol﹣n,根据题意, 列方程为: 285.8kJ/mol×n+2220.0kJ/mol×(5mol﹣n)=3847kJ 解得:n=3.75mol, C3H8 的物质的量为 5mol﹣3.75mol=1.25mol, 所以混合气体中 H2 与 C3H8 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 3.75 mol:1.25 mol=3:1,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9.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 25℃、101kPa 下,1g 液态甲醇(CH3OH)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l)+ O2(g)═CO2(g)+2H2O (l)△H=﹣725.8 kJ•mol﹣1 . (2)若适量的 N2 和 O2 完全反应,每生成 23 克 NO2 需要吸收 16.95kJ 热量.写出 1mol N2 和 O2 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2O2(g)=2NO2(g)△ H=+67.8kJ•mol﹣1 . (3)已知拆开 1molH﹣H 键,1molN﹣H 键,1mol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kJ、391kJ、 946kJ,则 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 H=﹣92kJ•mol﹣1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1)燃烧热是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在 25℃、101kPa 下,1g 甲醇(CH3OH)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kJ,1mol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 725.8KJ; (2)根据已知量求出反应热,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 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解答】解:(1)在 25℃、101kPa 下,1g 甲醇(CH3OH)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kJ,1mol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为 22.68kJ×32=725.8KJ,所以甲醇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l)+ O2(g)═CO2(g)+2H2O(l)△H=﹣725.8 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 O2(g)═CO2(g)+2H2O(l)△H=﹣725.8 kJ•mol﹣1; (2)适量的 N2 和 O2 完全反应,每生成 23 克 NO2 需要吸收 16.95kJ 热量,所以每生成 92 克 NO2 需要吸收 67.8kJ 热量,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2O2(g)=2NO2(g)△H=+67.8kJ•mol﹣1, 故答案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 (3)在反应 N2+3H2⇌2NH3 中,断裂 3molH﹣H 键,1molN 三 N 键共吸收的能量为 3× 436kJ+946kJ=2254kJ,生成 2molNH3,共形成 6molN﹣H 键,放出的能量为 6× 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346kJ﹣2254kJ=92kJ,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 (g)△H=﹣92kJ•mol﹣1,故答案为:N2(g)+3H2(g)⇌2NH3(g)△ H=﹣92kJ•mol﹣1.   20.用 5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 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中是否缺少一种玻璃用品,如果缺少,缺少的是 环形玻璃搅 拌棒 (填仪器名称,如果不缺少,此空不填.),图中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有请指出 大 小烧杯口不齐平 (如果没有,此空不填.)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保温防止热量损失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的数值会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如果用 6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相等 (填“相等、不相 等”).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分析】(1)图中缺少搅拌仪器,且大小烧杯口不相平,热量散失;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起保温作用;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热量散失,测定热量偏小; (4)醋酸电离吸热; (5)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但生成 1mol 时时热量为中和热,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图中不妥之 处为大小烧杯口不齐平,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大小烧杯口不齐平;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防止热量损失, 故答案为:保温防止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故答案为:偏小; (4)醋酸为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 量小于 57.3kJ,但焓变为负,则△H>﹣57.3kJ/mol, 故答案为:偏小; (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 60mL 0.50mol/L 盐酸跟 50mL 0.55mol/L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 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 热数值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21.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氢﹣氧燃料电 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2H2+O2=2H2O.酸式燃料电池 的电解质是酸,其负极反应可表示为:2H2﹣4e﹣=4H+,则其正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O2+4H++4e﹣═2H2O ;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 pH 将 变大 (填“变大、变小、不 变”)碱式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则其 负极反应可表示为: 2H2+4OH﹣﹣4e﹣=4H2O .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根据反应 2H2+O2=2H2O 可知,反应中氢气失电子被氧化,应在负极上的反应,氧 气得电子被还原,应在正极上的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及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根 据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溶液 PH 值的变化. 【解答】解:(1)该反应中氢气失电子被氧化,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所以电极反应式 为 2H2﹣4e﹣═4H+ ②氧气得电子被还原,氧气得电子和溶液中的氢离子生成水,所以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2H2O;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水越来越多,溶质硫酸的量不变,所以导致溶液的浓度降低, 所以溶液的 PH 值增大. 故答案为:O2+4H++4e﹣═2H2O;变大. (2)①该反应中氢气失电子被氧化,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氢离子和溶液中的氢氧根离 子生成水,所以电极反应式为 2H2+4OH﹣﹣4e﹣=4H2O. ②氧气得电子被还原,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故答案为:2H2+4OH﹣﹣4e﹣=4H2O.   22.某温度时,在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Y 2Z ; (2)从开始至 2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5mol•(L•min)﹣1 ; (3)3min 时,混合物中 X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35mol/L . (4)2 分钟后 X、Y、Z 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 达到了 平衡 状态. (5)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EFH (填序号) A.X、Y、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3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3mol X,同时生成 2mol 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H.2υ 正(X)=3υ 逆(Z)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1)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书写方程式; (2)根据 v= 计算反应速率; (3)根据 c= 计算; (4)根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 (5)根据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组成不变等特征判断. 【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 X、Y 的物质的量减小,Z 的物质的量增多, 则 X、Y 为反应物,Z 为生成物,且△n(X):△n(Y):△n(Z)=0.3mol:0.1mol:0.2mol=3: 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Y 2Z, 故答案为:3X+Y 2Z; (2)v(Z)= =0.05mol•(L•min)﹣1,故答案为:0.05mol•(L•min)﹣1; (3)根据 c= 可计算得 3min 时,混合物中 X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35mol/L,故答 案为:0.35mol/L; (4)根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特征可知,2 分钟后 X、Y、Z 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 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平衡状态,故答案为:平衡; (5)根据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组成不变等特征判断, A.X、Y、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3,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无法判断反应是 否达到平衡; B.因为该反应是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说明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了;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3mol X,同时生成 2mol Z,都是说明的正反应,故不能说明反应已 经处于平衡状态; D.该反应气体质量守恒,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已经处 于平衡状态; E.因为该反应是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说明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了; F.因为该反应是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而气体质量守恒,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说明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了; G.因为该反应在固定容器中进行,体积不变,而气体质量守恒,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 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 H.2υ 正(X)=3υ 逆(Z),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可判断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 故选 BEFH.   23.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 CuSO4 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 碳 棒,乙池中的 铁 棒. ②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OH﹣﹣4e﹣=O2↑+2H2O .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 NaCl 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 Cl2↑+H2↑+2OH﹣ . ②甲池中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H2O+O2+4e﹣═4OH﹣ ,乙池中碳极的电极反应属于  氧化反应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放在乙池中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 去,这是因为过量的 Cl2 又将生成的 I2 氧化.若反应的 Cl2 和 I2 物质的量之比为 5:1,且 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Cl2+I2+6H2O═2HIO3+10HCl .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1)甲为原电池,Fe 为负极,发生 Fe+CuSO4═FeSO4+Cu,乙为电解池,由电子 流向可知,Fe 为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 Cu,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 (2)①电解 NaCl 溶液生成 NaOH、氢气、氯气; ②甲中碳为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乙中碳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③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确定生成物,再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答】解:(1)①甲为原电池,Fe 为负极,发生 Fe+CuSO4═FeSO4+Cu,所以碳电极上 生成红色物质 Cu,乙为电解池,由电子流向可知,Fe 为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 Cu, 故答案为:碳;铁; ②乙中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为 4OH﹣﹣4e﹣=O2↑+2H2O,故答案为: 4OH﹣﹣4e﹣=O2↑+2H2O; (2)①电解 NaCl 溶液生成 NaOH、氢气、氯气,离子反应为 2Cl﹣+2H2O Cl2↑+H2↑+2OH﹣,故答案为:2Cl﹣+2H2O Cl2↑+H2↑+2OH﹣; ②甲中碳为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电极反应为 2H2O+O2+4e﹣═4OH﹣,乙中碳为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2H2O+O2+4e﹣═4OH﹣;氧化反应; ③过量的 Cl2 将生成的 I2 又氧化,氯气被还原生成氯离子,1mol 氯气被还原得到 2mol 电 子,若反应的 Cl2 和 I2 物质的量之比为 5:1,且生成两种酸,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知,含 碘的酸中碘的化合价是+5 价,所以含碘的酸是碘酸,故氯气和碘、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碘酸, 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 故答案为:5Cl2+I2+6H2O=2HIO3+10HCl.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