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诸暨中学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卷 2017.11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所有选择题一律涂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症结(zhēng) 缂丝(ké) 螫针(shì) 醴酪(1ào) 舂粮(chōng) B. 瓤肉(ráng) 萌蘖(niè) 筵席(yán) 老妪(yù) 名媛(yuàn) C. 矜持(jīn) 乳媪(ǎo) 槲寄生(hú) 青睐(làn) 泠然(líng) D.绯闻(fěi) 龟裂(jūn) 强颜(qiǎng) 渣滓(zǐ) 呱呱而泣(gū)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副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 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B. 蛇的报负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比如,一个人要为他不识趣的打扰付出昂贵代价, 甚至抵押生命。 C. 舞台上,演员们将力量灌注全身,撕扯着、战栗着,那用慢镜头记录下的运动中的 人体曲线,像连绵起伏的山峰,又像蜿蜒曲折的河流。 D.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 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最有意思的是大家正巧都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作秀的水平全是半斤八两。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诸葛亮》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 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父亲平时不苟言笑,对我十分严厉,但却有一颗温柔的心,真可谓是外强中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铁路部门表示,火车票票面信息无法读取时,虽然可根据乘客身份电脑查询信息, 但不能确定乘客所持车票是否为原票,因此无法退改签。 B.具体来看,对跑道的各项检测指标虽然按照标准都是合格的,但操场上仍有异味, 在夏季尤为严重,这就是解决“毒跑道”问题的难点所在。 C.傅园慧凭借着自己的丰富表情和那句“我用了洪荒之力”,瞬间走红网络,被广大 网民封为“表情帝”,成为本届奥运会名副其实的第一“网红”。 D.随着网民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也随着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深入,生活中将出 现越来越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网购家电产品的定制化势不可当。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 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 B.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是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的真情?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难处 境?还是对晋武帝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效忠保证? C.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 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就此叫开了。 D.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 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时,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一项是( )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像骆驼一样坚忍不拔,不遗余力,奋力向前,那么 你面前就不会有无法跨越的“死亡之海”。你可以蔑视面前的困难和不利的环境, , , ,但 那沉甸甸的壮丽的旅程,足以使你感叹自己拥有着无悔的人生。 A.使自身的力量与勇气积蓄起来, 也许是成功, 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B.使自身的力量与勇气积蓄起来, 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也许是成功 C.积蓄自身的力量与勇气, 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也许是成功 D.积蓄自身的力量与勇气, 也许是成功, 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7.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6 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 7886 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近三分之一,中 药大健康的产业突破 1 万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十二五”时期,我国中药工业 总产值增速达 20%。以药材生产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商业为纽带,中国现代中药产 业体系基本建立。目前,我国国产中药民族药约有 6 万个药品批准文号,全国有 2088 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中医药产业已 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A. 我国中医药产业渐成战略增长点 B. 我国现代中药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C. 我国中医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D. 我国中医药产业增长速度明显 8.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 C.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柳宗元)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9. 对下列语段画线处言外之意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如何使美国人懂得为什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作为一种衡量尺 度,语言的可靠性甚至远在肤色之上。余光中问得尖锐:“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 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我们只能在母语中生存。 A.外国人听不懂汉语,所以我们无法跟他们交流。 B.对一个不喜欢汉语的人,无法用汉语与他沟通。 C.余光中那个叫玛丽的情人听不懂他唱菩萨蛮歌。 D.一个人改了名字,他的文化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10. 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B.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 呢!” C.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 了!” D.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 寿?” 11.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A. 《孟子》 B.《庄子》 C. 《荀子》 D.《韩非子》 1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州六月荔枝丹》作者贾祖璋,浙江海宁人,中国科普作家,著有《鸟类研究》 《生物学碎锦》等。“南州六月荔枝丹”语出宋代苏轼《荔枝叹》诗。 B.《斑纹》作者周晓枫,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曾获得冯牧文学奖、 人民文学奖等。 C.《长亭送别》的作者是“元曲四大家”的王实甫,这折戏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 成一套曲子。 D.《陈情表》作者李密,一名虔,字熙甫,三国时犍为人。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用 于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 13.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种起源>绪论》概括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阐明了进化论的基 本观点,语言准确、严密,有相当的逻辑性,体现了一位科学家严肃认真、实事求 是的精神。 B.“晓来谁染霜林醉”中“染”字再现离人的涟涟别泪,化静为动,把外在的感受化 为具有动态的变化过程,既写出了枫林变红,又表现了莺莺离别时痛苦压抑的心情。 C.《逍遥游》中的鲲、鹏、朝菌、蟪蛄、斥鴳等形象,它们客观上有着大小之分,在 认识上也有高下之异,但都被用来阐明“世间万物均有所待”的观点。 D.《渔父》作者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严厉批评了渔父的错误人生观,并用 他来衬托屈原的高尚人格,同时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的同情惋 惜之情。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B.蹙愁眉死临侵地:没精打采的样子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不效法您,不遵从您的意见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日落之处,引申为年老迟暮 却告了相思回避:避开,躲开 D.推整素罗衣:假装整理 何故深思高举:指行为高出于世俗 15.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效一官: 效力,尽力 吾家读书久不效: 奏效,指获取功名 B.听臣微志: 听从,接受 足以极视听之娱: 用耳朵接受声音 C.穷且益坚: 处境困顿 特以为智穷罪极: 穷尽 D.此小大之辩也: 通“变”,变化 辩乎荣辱之境: 通“辨”,分辨,分别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谨拜表以闻 B.则刘病日笃 儿之成,则可待乎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室西连于中闺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子非三闾大夫与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C.青雀黄龙之轴 臣生当陨首 D.及罪至罔加 四美具,二难并 18.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则告诉不许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B.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C.臣之辛苦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D.阮籍猖狂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判断,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过数仞而下 ②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③窜梁鸿于海曲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⑥齐彭殇为妄作 ⑦所以游目骋怀 ⑧不知老之将至 ⑨然后图南 ⑩宾主尽东南之美 A.①②⑨/③⑦/④⑤/⑥/⑧⑩ B.①⑤⑨/②④/③⑦/⑥/⑧⑩ C.①②④/③⑥/⑤⑨/⑧⑩/⑦ D.①④⑤/②⑨/③⑦/⑥/⑧⑩ 20.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轩中 ②其制稍异于前 ③而刘夙婴疾病 ④仰观宇宙之大 ⑤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⑥彼且奚适也 ⑦使不上漏 ⑧引以为流觞曲水 ⑨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⑩安能以身之察察 A.①⑦⑧/②/③⑤/④⑨/⑥⑩ B.①②/③⑤⑨/④/⑦⑧/⑥⑩ C.①⑦⑧/②/③⑨/④⑩/⑤⑥ D.①②/④/⑦⑧/⑤⑥⑩/③⑨ 21.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尽管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感 的原因,大致是一样的。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又在庭院中错杂栽种了兰、桂、 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光彩。 C.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风聚积得也不雄厚,它也无力承载巨大的 翅膀。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我因为命运不好,一直遭遇不幸。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 22-25 题 ①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 得到噩耗, 说卫队 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 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我还 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 在府门前喋血呢? ②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 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④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 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 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 亡。 22.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便 竟然 只是 简直 B.便 居然 然而 简直 C.就 仍然 只是 而且 D.就 居然 然而 而且 23.和上文中“如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句意思差不多的“她却常常微笑着,态 度很温和”“她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等句子在文中 反复出现,下列不属于它表达的作用的一项是( ) A.以刘和珍的精神来反衬那些“苟活者”。 B.说明刘和珍是一个温和善良的青年。 C.以刘和珍的和蔼善良反衬反动派凶残的虐杀。 D.表现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的乐观与坚毅。 24.下列不属于第①段中“无端”一词的意思的一项是( ) A.说明刘和珍他们没有来由地被杀害。 B.从侧面说明刘和珍他们死得不值得。 C.暗示青年们的请愿是无缘无故的。 D.进一步揭露反动派镇压无辜青年的下劣凶残。 25.对上面这一段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副词“已”和程度副词“尤”联用表示递进关系,表示流言更使作者愤慨。 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作者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发出的 感慨,表达出强烈的愤懑之情。 C.火山喷发式的议论性抒情,是作者愤怒感情发展到极点时的宣泄。 D.面对“惨象”和“流言”,作者内心是复杂的,有愤怒,有哀痛,也有几分无奈。 二、默写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26.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7.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8. 青山隔送行, , 。 29. ,烟光凝而暮山紫。 30. 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 31.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 32.《诗》三百篇, 。 33. ,则芥为之舟。 三、阅读题(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34—36 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 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 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 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 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 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 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 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 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 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 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 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 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 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 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 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 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 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 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3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3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C.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D.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37—39 题。(共 9 分) 麦 地 袁有江 老人披一件脏兮兮、蓝白相间的校服,站在雨棚下盯着他。老人脚边放着一个瘪下去 的尿素袋子。稍远处有个小化粪池。 临近家门时,他发现走错了路,在离前面村庄百米左右的地方。窄窄的水泥路,突然 齐崭崭地断了。没腿肚子的麦苗,隔断了归途。 他沿着麦地间的小径,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老人走去。 大叔你好,在忙着给麦子撒肥料吧? 乖乖,我看你那车怕是过不来了。这边路没修通。 这块小麦是你家的吧?长得真好。大叔是好把式啊。 听口音,你就是我们这的人吧?刚从外地回来? 后天清明了。很久没回来,我不知道这路不通。 你是哪庄上的? 袁家湾的。 哦,那就在我们庄后头。老人掖了掖披在身上的衣服问,清明回来上坟? 是啊。大叔,我记得以前这庄上有条跑客车的石子路,还在吗?他朝庄上望去。一条 灰白的路梢,隐没在不远处一栋平房的后面。 在倒是在,就是被拉沙车轧坏了,烂得不像样。 应该也还能过车吧?他目测着路的宽度。大叔,我急着要赶回家吃饭。想从你家麦地 借过行不?轧掉的麦子,我补你钱。 车开不过来吧?麦子深,地又潮,会陷在里面。老人看看麦地,你只有倒回去了。 大叔,我的是越野车,底盘能升高的。要是陷在里面,我自己负责。 要是陷在里面,这块地就祸害了。 弄坏的麦子我全赔。好不好? 老人看看麦子,又看看他,一脸的为难。 你不能倒回去从那边路走吗? 路窄,也怕遇到车。估计倒回去就下午了。就算您老帮个忙,钱我先给你。反正你种 麦子也是为了卖钱嘛。 老人目测着车到他跟前的距离,走到麦地边,抓了一把泥土,在手心里碾磨着。你看, 土都是湿的。车会陷在里面的。 稀薄的雾纱渐渐散去,阳光普照下来。娘该在家等急了,本来说好回家赶午饭的。兄 弟姐妹们今天都来家里,专等着和他一起吃午饭。他正想着,娘的电话就打来了。娘说一 桌人都在等他开饭。他跟娘说,我马上就到。 接完电话,他看着老人说,大叔,损坏你多少麦子我赔多少。他掏出钱包,数了一千 元钱往老人手里塞。老人像对着一个烫手的山芋,迟迟不伸手。他将钱硬塞进老人的口袋。 大叔你穿校服啊? 小孙女的。老人尴尬地笑笑,丢了可惜,挡挡寒。 大叔,你的孩子们清明没回来? 呵呵,等我死了,他们就回来给我上坟喽。 您小孩都在外干大事,忙着呢。他捏着车钥匙,开始心急火燎起来。 大叔,您就行个好吧。我娘打电话催我了。 唉,你去开吧。老人摸摸口袋里的一沓钱,想着孙女一学期的生活费够了。他又看看 那些水绿葱嫩的麦苗说,你尽量走直点,不要轧掉多了。 他启动车子,升高底盘。眼前的麦地,让他突然有种莫名的兴奋。自打买了这辆越野 车,他还从来没越过野地。他打到四驱模式,一档,将轰鸣着的路虎开进了麦地。厚重宽 大的轮胎。摧枯拉朽地压倒麦苗。车后现出两条轨道般的辙。 他穿越麦地时,老人赤着脚也下了麦地,跟在他车旁边,不停地冲他喊,慢一点,轻 一点。那手足无措的样子,好像在呵斥一头闯进麦地的野猪。 总算过来了。他停下车,拿出一包烟,想送给老人。 老人出神地看他刚刚压过的车辙,突然喊住他,你不能走!轧掉太多了。 老人快步走进麦地,蹲在车辙前。他颤抖着青筋暴突的手,从泥土里扶起一根压扁的 麦苗。接着又扶起另一根……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是在扶起一个个刚被车撞到的娃娃。 大叔,我们不是事先说好的吗?他递过烟。 老人没接他的烟,自顾自地咕隆着,不兴这样祸害庄稼的,你赔我麦子……老人干瘪 的眼窝里,慢慢蓄满了泪水。他扶着几根压扁的麦苗,半晌不语。 要不然,我再多给你点钱。反正你种麦子是要卖钱的。 老人终于哆嗦着站起来说,我伺候了一冬一春的麦子,糟蹋了。真心疼啊。老人抹了 一把鼻涕,干笑着说,是我答应的。不怪你。你回家吧。都怪我自己。我真混。 清明节的下午。细雨迷蒙。一位披着雨衣的老人,循着车辙,找到了他家门口。他出 门一看,正是前天轧过他麦地的老人。老人是来还他钱的。老人说,那些麦子,我一棵棵 扶过。一大半都能在这场雨里活过来。小孙女的生活费儿子寄来了。这钱我不能收你的。 老人说完。将一沓包在塑料纸里的钱,小心翼翼地递到他的手心,转身走了出去。 37.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38.小说在刻画“他”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3 分) 39.小说以老人还钱作为结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40—43 题。(每题 2 分,其中 43 题 4 分,共 10 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 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坐其次 其次:曲水的岸边 B. 放浪形骸之外 放浪:任性不羁,放荡,放纵 C. 况修短随化 随化:听任安排 D.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这篇文章 41. 下列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及其所之既倦 A. 仰观宇宙之大 B.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2.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看来,生命的长短存灭,全然取决于自己是否积极的人生态度,虽然最终殊 途同归,但仍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B. 文中举了或“静”或“躁”两种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接着感慨人生短暂,“情 随事迁”,感情基调转入低沉。 C.作者感慨庄子的生死观是虚妄之词,尽管悲叹人事变迁无常却依然表现出超越生死 的理性思考,表现了对短暂生命的珍惜。 D.本文以抒情、议论为主,引出的是“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句法骈散兼行而 以整句为主,洒脱流畅音韵和谐。 4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 分)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 分) 四、写作(35 分) 4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力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3)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4)不抄袭、套作。 诸暨中学 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题 卷 2017.11 座位号 二、默写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三、阅读题 37.(2 分) 38. (3 分) 39. (4 分) 4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 分)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 分) 诸暨中学 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C D D A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C D A A B A C 21 22 23 24 25 34 35 36 40 41 B B A C D A B D C D 42 C 二、默写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26.但以刘日薄西山 27.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28.疏林不做美 淡烟暮霭相遮蔽 29.潦水尽而寒潭清 30.众人皆醉我独醒 31.落霞与孤鹜齐飞 响穷彭蠡之滨 3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三、阅读题 37.通过动作描写,细腻的写出了当时老人由于庄稼被损后的急切和内心的疼痛;同时通 过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对庄稼的爱。(每点 1 分) 38.①有故园之情。清明记得回家扫坟,还记得从前的路。②习惯按交易规则处理事情。 给一千元钱要求老人让“他”的车通过麦地,把庄稼简单地视同商品。③漠视庄稼,不理 解老人对庄稼的感情。把越野车开进麦地感到兴奋,碾过麦地不顾老人的感受。(每点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39. ①出乎读者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老人的还钱改变了事情的结局,能引发读者对 老人迟迟不伸手接钱等细节的回忆,品味情节艺术的巧妙。②强化老人的宽厚淳朴的性格。 老人在清明节下午就急切地冒雨把钱当面送还给“他”,并做解释。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还钱说明了老人让“他”的车开过麦地不是为了钱,深化了小说“在商品化的进程中,生 活在农村的农人身上的传统优秀品质更显珍贵”的主题。(每点 1 分,表达 1 分) 43.(1)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深情。 (2)以前感到欢欣的事,顷刻间已经变为往事,仍然不能不因为它而触发感慨。 44. 【材料解读】   这则材料蕴含着一组对比:从外打破是食物(压力),从内打破是生命(成长)。   “鸡蛋”显然比喻人(或集体、国家),那么“蛋壳”比喻的是成长需要突破的事物, 如现状、家庭出身、缺陷、限制、固有观念、困扰、磨难、逆境等。“从外打破”指安于 现状,不思进取,一攻即破;或被动承受外界压力,不思反击,不堪重负以致破碎毁灭; 或借助外力,反受其害。“从内打破”则指主动出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突破;或完 善自我,增强实力(抗压力),获得新生(成长)。对于二者,我们显然要否定批判“从 外打破”的态度及做法,肯定推崇“从内打破”的态度和做法。   【审题误区】   把“蛋壳”当重点,谈磨难的意义,如“人经磨砺终成蝶”“浴火·重生”;或把“成 长”当关键词,如“成长的旅途”,都属于审题失误。泛泛地谈论“态度决定一切”也是 偏题的,因为此材料谈的只是“主动和被动”两种态度,与其他态度无关。   【布局谋篇】   李嘉诚的这句话,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实现人生突破这个问题。对待需要突破的事物 (蛋壳)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是写此文的立意所在,也是全文的论证重点。对待“蛋壳” 的正确态度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突破、自发自主突破。可以分析其原因,因为限 制阻碍成长(发展),受困意味毁灭,“从外打破”贻害无穷,等等。正确的做法是要敢 于直面“蛋壳”的存在、积蓄力量、完善自我、创造突破机遇,等等。   由此可见,最终确立的话题关键词应该是主动、内因、自我突破、自主自发、自救等。 材料包含的关系有:被动与主动、完善自我与借助外力、压力与抗压、出击与等待、突破 与受限等,此命题材料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发挥的空间。   对比型材料作文,在行文过程中,应注意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边破边立,将材料的 内涵全面深入地揭示出来。   可尝试设置分论点的写法:   1.主动面对人生,方能不被社会淘汰。   2.主动面对人生,方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3.被动等待,终将一事无成。   ——《主动面对人生》   1.战场对决,主动“直捣黄龙”,适时出击,切莫退避三舍。   2.追梦途中,主动叩击机遇大门,把握成功,切莫守株待兔。   3.民族发展,主动积蓄壮大力量,开拓进取,切莫固步自封。   ——《主动出击》   1.世界纷纷扰扰,压力如影随形,唯有掌握主动,方能突破困境,终得华丽蝶变。   2.周遭喧喧闹闹,生活逆水行舟,倘若被动接受,只能庸碌无为,最后随风湮灭。   ——《由内破茧 方能成蝶》   【标题撷英】   《自能成羽翼 何必仰云梯》  《主动出击 涅盘重生》   《由内破茧 方能成蝶》  《毛遂自荐的启迪》   《门为敲者开》  《自助者天助》  《人生是自助餐》   【名言点睛】   自己爱挑的担子不嫌重。 ——英国谚语   你要追求工作,别让工作追求你。 ——富兰克林   聪明的人造就机会多于偶遇机会。 ——培 根   天决不助不愿作为的人。 ——索福克勒斯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维 尼   【素材链接】   1.曼德拉积极投身反种族隔离运动成就光辉岁月   由于不满南非白人种族统治,曼德拉 26 岁时积极投身政治,为反种族隔离进行了长 达 50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即使在铁窗内面壁 28 年期间仍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战。最终,从 阶下囚一跃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新南非开创了民主统一的局面。曼德拉被尊称为 “南非国父”,1993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死于诽谤的巨星阮玲玉   阮玲玉,中国早期影坛巨星,《神女》导演吴永刚曾用“感光最快的胶片”作比喻, 给予她高度赞誉。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影坛上,因为观众“每片必看”而成为最有票 房号召力的演员。她表演才华横溢,光芒四射,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最高 水平。然而这位卓越的女演员却不堪流言诽谤的重压,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1935 年,她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服药自尽,时年 25 岁。   3.主宰自己命运的郎朗   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当年到北京求学,钢琴老师断言郎朗将来不可能成为钢琴家。 这一致命的打击和求学条件的窘迫,让辞职陪练的“郎爸”的精神几乎陷入了濒于崩溃的 地步,他甚至一度将毒药放在郎朗面前,让他在服毒和跳楼之间做选择。郎朗一手打翻了 毒药,进行了强烈的反抗,阻止了悲剧发生。回到老家沈阳之后,郎朗凭借刻苦勤奋,终 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突破窘境华丽破壳的李安   李安在纽约大学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与电影有关的工作,不得不赋闲在家,靠妻子 的薪水度日。李安包揽了所有家务,在家中当个称职的“家庭主男”。这样的日子持续了 6 年,但在此期间,他并没有放弃导演梦想,坚持钻研电影艺术,终于厚积薄发,凭借一 部部优秀电影摘取无数桂冠,成为唯一一位获得三次奥斯卡奖的华人导演。   5.勇于超越自我不断突破的俞敏洪 高考三年,曾经是“语言与听力障碍班的差生”,因病魇耽误了毕业,拖沓三年办出国未 果,还有学校的不公处分,这些都曾经是桎梏俞敏洪的坚硬蛋壳,但是他争取主动,各个 击破,北京大学的高材生、英语系里耀眼的单词王、名动大江南北的培训界领军人物、学 员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亿万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俞敏洪为自己赢得了别样的精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