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鲁教版(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6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鲁教版(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6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时作业(十六)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 ‎(2019·湖南长沙模拟)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2.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1.D 2.B [第1题,①国人口集中在国土东南部与西南部,与澳大利亚相符;②国人口集中在莱茵河、多瑙河流域,为德国;③国人口东多西少,与美国相符; ④国东北部人口稠密,与印度吻合。第2题,澳大利亚中、西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美国西部以山地为主,开发较晚,人口稀少;印度中部为德干高原。]‎ ‎(2019·南阳模拟)下表示意山东省与青海省人口与面积数据统计。读表,完成3~4题。‎ 省份 人口/万人 面积/万km2‎ 山东省 ‎1990年 ‎8 439‎ ‎15‎ ‎2012年 ‎9 685‎ 青海省 ‎1990年 ‎446‎ ‎72‎ ‎2012年 ‎573‎ ‎3.1990~2012年两省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东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青海省 B.青海省人口密度变化大于山东省 C.青海省年人口增长量大于山东省 D.山东省人口密度小于青海省 ‎4.青海省人口承载力远低于山东省,其最主要原因是该省(  )‎ A.交通不便        B.人口消费水平低 C.自然环境脆弱 D.资源贫乏 ‎3.B 4.C [第3题,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可知,1990~2012年山东省人口增加了1 246万,增长速度为14.8%;青海省人口增长了127万,增长速度为28.5%,故A、C项错误。山东省人口密度大于青海省,D项错误。山东省人口密度由562.6人/km2增加到645.7人/km2,增长了15%;青海省人口密度由6.19人/km2增加到7.96人/km2,增长了29%,B项正确。第4题,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是人口承载力低的最主要原因。]‎ ‎(2019·山东十二校联考)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6.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5.C 6.C [第5题,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判读,并结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则判读即可。第6题,根据图示美国潜力最低的区域为西部山区,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人口潜力较高,A错误;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气候无关,与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等因素相关,B错误;③地区为美国西部高原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因此人口潜力指数比较小,C正确;④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平原,该地区矿产资源贫乏,D错误。]‎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7~9题。‎ ‎7.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  )‎ A.四川   B.广东 C.海南    D.广西 ‎8.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化的表现 ②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③大城市劳动力短缺造成的 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 ②依靠资源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B 8.D 9.D [人口承载系数越小,人口负担越轻。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是造成图示区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口压力的合理措施。]‎ ‎(2019·河北保定模拟)土地承载指数是指人均粮食消费标准量(‎400 kg)与人均粮食产量之比,下图示意我国1949~2009年人口数量和土地承载指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0~11题。‎ ‎10.1949~2009年期间,影响土地承载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交通运输 ‎11.目前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增加荒地开垦 B.鼓励人口流动 C.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D.提高机械化水平 ‎10.B 11.C [第10题,结合土地承载指数含义和图示信息分析知,我国1949~2009年期间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人均粮食产量不断增长,说明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这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第11题,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是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造成的,而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是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二、综合题(共56分)‎ ‎12.下图是我国2010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近年来新疆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省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分布规律是什么?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相关性?(6分)‎ ‎(2)以上现象揭示了,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的标准。(8分)‎ ‎(3)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成因有何差异?近年来,从内地来新疆的流动人口已突破200万人,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等省的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12分)‎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接归纳出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规律,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东部大、西部小,因此两个指标之间是相反或呈负相关。第(2)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是否合理应考虑人口与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第(3)题,新疆地区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大;河南则是由于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造成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大。河南、四川等省剩余劳动力丰富,到新疆地区可以寻找较多的就业机会。‎ 答案 (1)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 ‎(2)人口数量与分布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3)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狭小,所以综合人口压力较大。‎ 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河南、四川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 ‎13.读我国人口分布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黑河—腾冲一线东西部地区比较表 面积比例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 东部地区 ‎46%‎ ‎96%‎ ‎222 人/km2‎ 西部地区 ‎54%‎ ‎4%‎ ‎9人/km2‎ ‎(1)黑河、腾冲分属哪两个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4分)‎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从环境人口容量入手,分析我国人口分布这一现状存在的合理性。(10分)‎ ‎(4)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影响环境容量的问题?(10分)‎ 解析 本题要求从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入手分析人口分布特征的产生。人口分布受自然、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它主要受资源、科技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制约。‎ 答案 (1)黑 滇(云)‎ ‎(2)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3)我国东部地区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交通方便,科技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大,可养育的人口多,而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可养育的人口少。所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合理的。‎ ‎(4)注意保护环境,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注意保护资源,不要盲目开采资源,造成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统筹考虑西部资源、劳动力与东部资本、技术的结合方式,在东部技术、资本西移的同时,可以考虑西部部分劳动力、人口的东迁,以减轻西部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