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装有氢氧化钠的容器上应贴的标志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腐蚀性,应该张贴腐蚀品标志,答案选D。 2.若612C原子的质量为a g,A原子的质量为b g,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 a/b B. 12 b/a C. aNA D. 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一种元素因中子数不同,可能有多种原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该元素的同位素按其丰度计算的平均值。A元素可能存在多种同位素,则不能根据A原子的质量计算其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但可以计算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该题概念辨析要求高,平时学习时需理解这些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3.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干冰、氢气、冰水共存物 B. 洁净的空气、液态氧、天然气 C. 纯碱、氦气、漂白粉 D. 酒精、氯水、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C 【解析】 A、干冰是CO2 ,是化合物,氢气是单质,冰水共存物仍然是水,属于纯净物,A错误;B、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是单质,天然气是混合物,B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化合物,氦气是单质,漂白粉是混合物,C正确;D、酒精是乙醇,属于化合物,氯水、氢氧化铁胶体均是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C。 4.《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 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A. 酒精和水 B. 苯和水 C. 食盐水和泥沙 D. 硝酸钾和氯化钠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说明烧酒的制造工艺属于蒸馏,据此解答。 【详解】A、酒精和水互溶,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法实现分离,A正确; B、苯不溶于水,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用分液法,B错误; C、食盐水和泥沙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错误; D、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可用结晶法分离,D错误。 答案选A。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B. KCl+AgNO3=AgCl↓+KNO3 C. 4NH3+5O24NO+6H2O D. CaCO3 CaO+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KCl+AgNO3═KNO3+AgCl↓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4NH3+5O24NO+6H2O,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CaCO3CaO+CO2↑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 6.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 煤油中 B. 四氯化碳中 C. 水中 D. 汽油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钠的保存需要考虑钠的性质,如钠与空气和水发生反应,与四氯化碳、汽油、煤油不反应,钠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比煤油、汽油的密度大以及汽油的沸点低于煤油,易挥发等分析判断。 【详解】A、金属钠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沉于煤油底部,隔开了空气,所以钠能保存在煤油中,故A正确; B、金属钠与四氯化碳不反应,但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浮于四氯化碳上面,能接触到空气,所以钠不能保存四氯化碳中,故B错误; C、金属钠和水之间能反应,所以不能保存在水中,故C错误; D、金属钠与汽油不反应,密度比汽油大,沉于汽油底部,隔开了空气,但汽油的沸点低于煤油,易挥发,所以钠不能保存汽油中,故D错误; 答案选A。 7.下列关于铁与水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2O3 B. 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的气体点燃时能发出爆鸣声 C.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常温下,Fe与H2O不反应,但在空气中O2、CO2、H2O的共同作用下能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 A.铁的氧化物中Fe2O3是红棕色固体,FeO、Fe3O4是黑色固体,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3O4,故A错误;B.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点燃时能发出爆鸣声,故B正确;C.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中Fe、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常温下,Fe中含有C元素,Fe、C与电解质溶液能形成原电池,所以Fe在空气中O2、CO2、H2O的共同作用下能发生电化学反应,故D正确;故选A。 8.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变化: ①2A2++B2=2B2++A2 ②2A2++C2=2C2++A2 ③2B2++C2=2C2++B2 ④2C2++D2=2D2++C2 由此可推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①氧化性:A2+>B2+>C2+>D2+ ②氧化性:D2+>C2+>B2+>A2+ ③还原性:A2>B2>C2>D2 ④还原性:D2>C2>B2>A2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判断,即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详解】由反应①2A2++B2=2B2++A2知A元素化合价降低,B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氧化剂是A2+,还原剂是B2,所以氧化性:A2+>B2+,还原性:B2>A2;同样由②2A2++C2=2C2++A2知氧化性:A2+>C2+,还原性:C2>A2;由③2B2++C2=2C2++B2知氧化性:B2+>C2+,还原性:C2>B2,由④2C2++D2=2D2++C2知氧化性C2+>D2+,还原性D2>C2。综合①~④可得氧化性:A2+>B2+>C2+>D2+,还原性:D2>C2>B2>A2,即选项①④正确,答案选B。 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验K+的存在 B. 干燥CO2 C. 分离溴与CCl4 D. 蒸发食盐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是否出现紫色可确定是否K+的存在,故A正确;B.干燥时导管长进短出,图中气体的进入方向不合理,故B错误;C.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且冷却水应该下进上出,则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冷却水方向不合理,故C错误;D.蒸发需要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图中缺少玻璃棒,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焰色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的归纳和整理。 10.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减少的是 A. HClO B. ClO- C. Cl2 D. Cl- 【答案】D 【解析】 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次氯酸不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最终变为盐酸溶液,因此HClO、ClO-、Cl2均减小,Cl-数目增加,答案选D。 1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氯气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反应生成1mol氮气时有6mol电子发生转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反应3Cl2+2NH3=N2+6HCl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为氧化剂,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NH3可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有白烟生成,以此解答。 【详解】A.反应生成HCl,NH3可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故A正确; B.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为氧化剂,该反应利用了氯气的强氧化性,故B正确; C.反应中Cl和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1molN2时有6mol电子转移,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题。 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CuCl2 B. MgCl2 C. FeCl3 D. FeCl2 【答案】B 【解析】 A. 铜与盐酸不反应,不能制得CuCl2,A错误;B. 镁与氯气以及镁与盐酸反应均可以制得MgCl2,B正确;C. 铁与氯气化合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C错误;D. 铁与氯气化合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D错误,答案选B。 13.在KCl、FeCl3、Fe2(SO4)3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K+为0.15 mol,Fe3+为0.25 mol,Cl-为0.2 mol,则SO42-为 A. 0.1 mol B. 0.15 mol C. 0.25 mol D. 0.35 mo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3n(Fe3+)+n(K+)=2n(SO42-)+n(Cl—),解得n(SO42-)=0.35mol,答案选D。 考点:考查电荷守恒应用 14.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少量金属钠,最终的产物是 A. Na2O B. NaOH C. Na2CO3 D. Na2O2 【答案】C 【解析】 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 )→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风化),有关反应如下: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答案选C。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 常温常压下,48 g O2所占的体积是33.6 L C.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就是0.0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 D. 氧气的摩尔质量是16 g/mol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常温常压下,气体的Vm>22.4L/mol;C.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 【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质的数量、质量的单位,选项A错误;B.常温常压下,气体的Vm>22.4L/mol,48gO2所占的体积大于33.6L,选项B错误;C.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相同,选项C正确;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气体摩尔体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双基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 SO42—= BaSO4↓表示的是 A. Ba(NO3)2 +H2SO4= BaSO4↓+2HNO3 B. BaCl2+ Na2SO4= BaSO4↓+2 NaCl C. BaCO3 + H2SO4= BaSO4↓+ H2O+CO2↑ D. BaCl2+ H2SO4= BaSO4↓+2H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硝酸钡和硫酸和硝酸都可以拆成离子形式,该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Ba2+ + SO42— = BaSO4↓表示,故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氯化钡和硫酸钠和氯化钠都可以拆成离子形式,该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Ba2+ + SO42— = BaSO4↓表示,故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碳酸钡不能拆成离子形式,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该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 + SO42— = BaSO4↓表示,故符合题意; D.氯化钡和硫酸和盐酸都可以用离子形式,该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Ba2+ + SO42— = BaSO4 ↓表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MnO4-、Na+、Cl- B. Na+、H+、NO3-、SO42- C. K+、Na+、NO3-、CO32- D. HCO3-、Na+、Cl-、SO4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以及溶液无色显碱性分析判断。 【详解】A. 在碱性溶液中MnO4-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在碱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 K+、Na+、NO3-、CO32-在碱性溶液中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 HCO3-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碳酸根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选C。 18.现有40 mL浓度为0.04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A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A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A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分析解答。 【详解】设元素A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n,反应前A是+6价,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0.04L×0.04mol/L×(6-4)=0.02L×0.02mol/L×2×(6-n),解得n=+2,答案选A。 【点睛】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得失电子守恒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有关计算。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步骤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计算公式如下:n(氧化剂)×得电子原子数×原子降价数=n(还原剂)×失电子原子数×原子升价数。 19.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苹果汁中Fe2+变成Fe3+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碱性 D. 酸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空气中,氧气能够把+2价铁氧化成+3价;而加入维生素C则能防止这种氧化,说明被氧化的是维生素C而不再是+2价铁,因此可判断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答案选B。 20.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密度之比为4∶5 B. 物质的量之比为4∶5 C. 体积之比为1∶1 D. 原子数之比为3∶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n=m/M、V=nVm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和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 【详解】A、设气体的质量为m,由n=m/M=V/Vm可知ρ=m/V=M/Vm,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所以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4:80=4:5,A正确; B、n(SO2)=m/64 mol,n(SO3)=m/80 mol,所以物质的量之比为:m/64:m/80=80:64=5:4,B错误; C、根据V=nVm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所以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5:4,C错误; D、根据分子组成可知,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之比为:5×3:4×4=15:16,D错误。 答案选A。 21.实验室可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4)若产生2mol Cl2,则被氧化的HCl_____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 【答案】 (1). (2). MnO2+4H++2Cl-Mn2++Cl2↑+2H2O (3). ② (4). 4 (5). 4NA 【解析】 【分析】 (1)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4价降低到+2价,做氧化剂得到2个电子,氯元素化合价-1价变化为0价,电子转移总数为2个,据此解答; (2)反应中HCl和MnCl2属于易溶性的强电解质,要写成离子形式; (3)浓盐酸在反应中生成盐时表现酸性,生成氯气时表现还原性; (4)反应中有4mol氯化氢参加反应,其中2mol表现为酸性,2mol表现为还原性,被氧化。 【详解】(1)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4价降低到+2价,做氧化剂得到2个电子,氯元素化合价-1价变化为0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电子转移总数为2个,单线桥是由失电子一方指向得到电子的一方,写出电子转移总数,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2)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HCl和MnCl2属于易溶性的强电解质,要写成离子形式,其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3)由反应可知,盐酸参与反应生成MnCl2时表现其酸性,生成Cl2时表现其还原性;故答案为②; (4)根据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盐酸在反应中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酸性,4mol氯化氢参加反应,只有2mol氯化氢中-1价的氯离子失去2mol电子,被氧化为氯气中的0价的氯原子,生成1mol氯气,另外2mol氯化氢表现为酸性,因此若产生2mol Cl2,则被氧化的HCl为4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4N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及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即可解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浓盐酸的作用是解答的易错点。 22.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⑤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能否用乙醇来代替CCl4________(填“能”或“否”)。 (3)步骤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4)步骤③得到的滤液中c(I-)=0.04mol/L,欲使用c(I-)=0.01mol/L的溶液480mL,需取用该滤液________mL。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 A.稀释溶液时有液体溅出 B.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残留 C.取滤液时仰视刻度线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 (1). 过滤 (2). 漏斗 (3). 玻璃棒 (4). 分液漏斗 (5). 否 (6). 蒸馏 (7). 125 (8). AD 【解析】 【分析】 (1)不溶于水的物质需要过滤分离,根据过滤操作来分析用到的实验仪器; (2)步骤⑤为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需要萃取分液,用到分液漏斗;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分析; (3)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利用沸点的差异用蒸馏的方法; (4)配制480mL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结合c=n/V和实验操作分析可能产生的误差。 【详解】(1)步骤③是从海带灰的悬浊液中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其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步骤⑤为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需要萃取分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用到分液漏斗。由于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乙醇来代替CCl4; (3)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4)步骤③得到的滤液中c(I-)=0.04mol/L,欲使用c(I-)=0.01mol/L的溶液480mL,由于需要使用500mL容量瓶,因此需取用该滤液的体积为=125mL。 A.稀释溶液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偏小; B.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残留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浓度不变; C.取滤液时仰视刻度线导致实际量取的体积增加,所以浓度偏大;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小。 答案选AD。 23.如图表示A~E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B与水反应生成C。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B→C、B→E、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2O2 (2). Na (3). NaOH (4). Na2CO3 (5). 2Na+2H2O=2NaOH+H2↑ (6). 2Na+Cl22NaCl (7). 2Na2O2+2H2O=4NaOH+O2↑ 【解析】 【分析】 A为淡黄色固体,A能与CO2反应,则A为Na2O2;B为单质,B与水反应生成C,根据B→A(Na2O2)以及B+Cl2→E可知B为Na,C为NaOH,D为Na2CO3,E为NaCl,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Na2O2,B为Na,C为NaOH,D为Na2CO3,E为NaCl,则 (1)A的化学式为Na2O2,B的化学式为Na,C的化学式为NaOH,D的化学式为Na2CO3。 (2)B→C是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B→E是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A→C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4.如图制取SO2并验证SO2性质的装置图。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①中为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_,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气体。 (2)②中为红色品红溶液,现象为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3)④为紫红色高锰酸钾,实验现象为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4)⑤的作用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溶液变红 (2). 酸性 (3). 褪色 (4). 漂白性 (5). 紫红色褪去 (6). 还原性 (7). 吸收多余SO2,防止污染环境 (8). SO2+2NaOH=Na2SO3+H2O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二氧化硫中S元素是+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还有还原性,另外二氧化硫还具有漂白,据此解答。 【详解】(1)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溶液显酸性,遇石蕊显红色,即①中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实验证明SO2是酸性气体; (2)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即②中现象为褪色; (3)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溶液颜色为紫红色,SO2中+4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发生反应: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4)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点睛】明确二氧化硫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特点与氯水的区别,二氧化硫的漂白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褪色后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另外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