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 ) A. 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B. 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C.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D.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即限制酶破坏的是DNA链中特定位点的连接相邻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下列哪项不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 ) A. 基因枪法 B. 显微注射法 C. 农杆菌转化法 D. 花粉管通道法 【答案】B 【解析】 显微注射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 3.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②④①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故选C。 4.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 A. 繁殖速度快 B. 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C. 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 D. DNA为单链,变异少 【答案】D 【解析】 原核生物繁殖快,可很快获得大量的转基因生物,A正确;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对较少,这样减少对目的基因的干扰,B正确;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一般采用Ca2+处理法,相对简单,C正确;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且DNA也是双链的,D错误。 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A. 试管婴儿的培育 B. “多莉羊”的产生 C. 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培养植株 D. 分离香蕉幼芽细胞大量繁殖幼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多利羊的产生、植物的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繁殖,故BCD均正确;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的过程,故A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克隆技术,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 能够发育成胎膜和胎盘的是( )。 A. 内细胞团 B. 滋养层 C. 外胚层 D. 内胚层 【答案】B 【解析】 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原肠胚阶段会分化出外胚层和内胚层,近一步分化形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所以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 7. 透明带破裂发生于( ) A. 原肠胚期 B. 卵裂时 C. 囊胚期 D. 桑椹胚期 【答案】C 【解析】 透明带破裂发生于囊胚期,选C 。 【考点定位】胚胎发育。 8. 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 )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得到杂交瘤细胞,再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 9. 对细胞全能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没有离体植物细胞也能表现出全能性 B. 动物细胞融合标志着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 C.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D. 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表现出全能性需要脱离母体,A错误。动物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是动物细胞融合,C错误,花粉属于分化细胞,发育成单倍体,体现了细胞全能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细胞全能性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0. 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 A. 整体性原理 B. 系统性原理 C. 协调与平衡原理 D. 工程学原理 【答案】C 【解析】 超过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A、B、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生态工程原理的不同点 项目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 物质循 环再生 原理 物质循环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 样性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三北防护林” 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协调与平 衡原理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生物的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牧等 整体性 原理 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系统学 和工程 学原理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桑基鱼塘 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 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 11.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①双链DNA分子中间出现了黏性末端,图②两个具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DNA分子,图③中DNA分子的双链解开,图④是以解开的单链DNA作为模板形成子链的过程。 【详解】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因此作用于①;DNA聚合酶用于DNA分子的复制,能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因此作用于④;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作用于②;解旋酶能够将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形成单链,故作用于③,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 盐害是全球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通过农杆菌中的质粒将CMO基因、BADH基因、mtld基因、gutD基因和SAMDC基因5个耐盐基因导入水稻,获得了一批耐盐转基因植株。下列有关耐盐转基因水稻培育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基因工程涉及多个目的基因,多种载体 B. 该基因工程所需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有多种 C.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水稻细胞,水稻就会表现出抗盐性状 D. 可通过将水稻种植到有农杆菌的土壤中观察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耐盐转基因水稻的制备涉及CMO基因、BADH基因、mtld基因、gutD基因和SAMDC基因5个耐盐基因,故该过程可能需要用到多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目的基因进行切割,而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判断耐盐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将水稻种植在含盐的土壤中。 【详解】A. 该基因工程涉及多个目的基因,但只用到一种载体-农杆菌中的质粒,A错误; B. 由于该过程涉及多个目的基因,可能需要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B正确; C.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表达成功后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C错误; D. 通过将水稻种植在含盐的土壤中观察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以衡量基因工程操作是否成功,D错误。 13. 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 A. 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 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 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 使目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答案】C 【解析】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的导入,水母发光蛋白也具有相应的作用,即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连在一起,如果水母发光蛋白表达,则说明目的基因也已经进入细胞。故选:C. 14. 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 B. 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 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 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答案】C 【解析】 人肝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不表达,因而不存在胰岛素mRNA;A错误。复制原点是基因表达载体复制的起点,而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起点是启动子;B错误。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C正确。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过程,终止密码子是翻译的终止信号;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体性状的操作要点。 15. 为达到相应的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 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 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 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 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答案】B 【解析】 熟悉检测手段应用的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逐项解析如下: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方法有两种:①可利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培养菌体进行,②用标记的链霉素抗性基因通过分子杂交技术筛选;A项错误。筛选出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只能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B项正确。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属于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来确定;C项错误。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者的多一条导致,因此该病的诊断科可通过显微镜下对染色体的观察确定;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子水平、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应用能力。 16.科学家将抗软化的基因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上,得到了二倍体转基因番茄植株。让二倍体转基因番茄植株自交,F1中抗软化与不抗软化的植株数量比为3 :1,则可推测抗软化基因整合到了( ) A.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 B.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C.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D. 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科学家培育“二倍体转基因番茄”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二倍体转基因番茄植株自交,F1中抗软化与不抗软化的植株数量比为3∶1,说明二倍体转基因番茄植株相当于杂合子,进而推知:抗软化基因整合到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A正确,B、C、D均错误。 17.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B. 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 C.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获得某种优良个体 D. 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与培养的条件及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动物细胞培养时,使用的液体培养基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动物血清、血浆等,A 正确;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分瓶后的培养称为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B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优良个体,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等,D正确。 18.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OA段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AB段可能发生了接触抑制现象 B. BC段的培养称为传代培养,C点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 为了得到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选取图中C点的细胞与浆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 D. 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CD段的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0A段为动物细胞的初次培养,迅速增殖至10代左右,称为原代培养,AB段的细胞几乎不增殖,可能发生了接触抑制现象,A正确;BC段的培养,是将发生接触抑制现象的细胞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后,使其从瓶壁上脱离下来分瓶后的继续培养,即为传代培养,D点及之后的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错误;为了得到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选取图中D点的细胞与浆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C错误;由于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所以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的细胞,而CD段的部分细胞的核型可能会发生改变,D错误。 19.单克隆抗体是指( ) A. 单个骨髓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B. 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C. 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高度单一的抗体 D. 单个抗体通过克隆化,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是指由一个杂交瘤细胞增殖所产生的抗体。 【详解】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只有浆细胞能分泌抗体,A错误;B淋巴细胞不能连续增殖,B错误;单克隆抗体是指由一个杂交瘤细胞增殖所产生的抗体,C正确;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不能复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化学本质。 20.动物细胞培养包含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其中原代培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对相关处理及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容器甲中幼龄动物组织需要剪碎处理,因为细胞靠在一起限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B. 锥形瓶乙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因为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 C. 培养瓶丙应置于100%O2中培养,因为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D. 培养瓶丙的内表面需消毒处理,因为细胞贴附在瓶壁才能生长增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培养的条件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因为细胞靠在一起限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A正确;之所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是因为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而酶具有专一性,B正确;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所以要将培养瓶置于95%的空气加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时,细胞具有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特点,要求培养瓶的内表面光滑、无毒、易于贴附,D正确。 21.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 B. 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 C. 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 D. 受精作用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受精包括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场所在卵巢;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场所在输卵管中。 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一个是第一极体,还有一个是第二极体)。 【详解】A、采集到的精子必需经过获能处理,卵细胞必需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才具有受精能力,A错误; B、排卵就是卵细胞从卵泡中排出,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错误; 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在卵巢和输卵管中完成,C错误; D、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说明卵细胞已经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细胞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相关细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蓬勃发展,胚胎工程的应用日益广泛,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需要选择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都优秀的母牛做受体牛 B. 需要对供、受体母牛用激素进行同情发情处理 C. 胚胎移植的对象应是同种雌性动物的体内 D. 胚胎移植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胚胎移植的含义、优势、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胚胎移植时,需要选择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母牛作为受体牛,需要选择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都优秀的母牛做供体牛,A错误;需要对供、受体母牛用激素进行同情发情处理,以便使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B正确;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可见,胚胎移植的对象应是同种雌性动物的体内,C正确;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其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育周期,D正确。 23.下列有关胚胎干细胞的说法正确是( ) A. 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 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 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 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综上所述,B正确,A、C、D均错误。 24.2010年,英国“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下面是试管婴儿培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过程①中可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增加排卵数量 B. 过程②需要在添加ATP的获能液中完成 C. 过程③的培养液中应该添加动物血清 D. 过程④成功的条件之一是受体对供体胚胎没有排斥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胚胎工程。促性腺激素具有促进排卵的作用,A正确。精子获能需要在含有卵泡液、输卵管分泌液、血清等液体培养基中才能完成,B错误。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基中需加入动物血清以补充细胞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营养,C正确。受体不能对供体胚胎存在排斥反应,否则供体胚胎无法发育,D正确。 25.受精阶段发生反应的正确顺序是( ) A. 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封闭作用→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B. 透明带反应→顶体反应→卵细胞膜封闭作用→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C. 卵细胞膜封闭作用→透明带反应→顶体反应→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D. 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原核形成→卵细胞膜封闭作用→形成合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受精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①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通过发生顶体反应使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从而使精子先后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发生透明带反应,这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②精子进入卵细胞膜: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立即发生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生理反应,该生理反应称做卵细胞膜封闭作用,这是防治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 ③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包括雄原核形成和雌原核形成以及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受精卵)。 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26.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B. 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C. 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D. 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环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答案】C 【解析】 受体母亲提供细胞核,供体提供去核卵母细胞,这样就可避免受体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物质(线粒体中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子代;A正确。红绿色盲属于核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由图示可知捐献者提供的是去核的卵细胞,因此不会把其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三亲婴儿;B正确。由图示可知三亲婴儿的的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和父亲;C错误。由图示可知三亲婴儿的获得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形成早期胚胎需要进行早期胚胎培养等;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及细胞质遗传和核基因遗传等知识。 27.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 ) ①体外受精技术 ②胚胎移植技术 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 ④克隆技术 ⑤转基因技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详解】设计试管婴儿需要采用体外受精技术,①正确;设计试管婴儿需要采用胚胎移植技术,②正确;设计试管婴儿需要采用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③正确;设计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不需要克隆技术,④错误;设计试管婴儿不需要转基因技术,⑤错误。因此,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①②③,故选B。 28.哪项明显体现出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 ( ) A. 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B. β胡萝卜素基因转入水稻得到转基因大米,其产量高,营养丰富 C. 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极个别人过敏 D. 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奶汁中提取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转基因猪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这是基因工程在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方面的应用实例,A错误;β胡萝卜素基因转入水稻得到转基因大米,其产量高,营养丰富,这是基因工程在改良植物的品质方面的应用实例,B 错误;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极个别人过敏,会引发食物安全问题,C正确;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奶汁中提取,这是基因工程在生产药物方面的应用实例,D错误。 29. 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它遵循的原理是 ( ) A. 系统整体性原理 B. 物种多样性原理 C. 协调与平衡原理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实施沼气工程,主要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是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杨树在天牛肆虐的时候,内蒙古等地的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这是由于违背了( ) A.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整体性原理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内蒙古等地的杨树林,生物多样性低,食物链短而单调,缺少天牛的天敌,而成片单一的林木又为天牛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因而在天牛肆虐的时候,会导致杨树毁于一旦。可见,这是由于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而导致的结果,A正确,B、C、D均错误。 二、填空题 31.如图表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的三条途径。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基因和质粒结合前,一般需要使用双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原因是____________。为了便于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所选择的质粒上应该具有____________。 (2)培育转基因羊的过程中,受体细胞A应该是______细胞。为了能在羊的乳汁中提取到胰岛素,在构建重组质粒M时,应在胰岛素基因前插入______________的启动子。 (3)莴苣为双子叶植物,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莴苣。农杆菌作用是______________,转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 (4)过程⑥常用的方法是用________来处理大肠杆菌,使细胞处于一种______生理状态。 【答案】 (1). 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自身环化) (2). 标记基因 (3). 受精卵 (4). 乳腺蛋白基因 (5). 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6). 基因重组 (7). 钙离子 (8). 吸收周围环境中DN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1) 使用双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这样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自身环化)。质粒作为运载体的必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可见,为了便于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所选择的质粒上应该具有标记基因。 (2) 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由此可推知:培育转基因羊的过程中,受体细胞A应该是受精卵。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因此为了能在羊的乳汁中提取到胰岛素,在构建重组质粒M时,应在胰岛素基因前插入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3) 农杆菌在自然条件下能够感染莴苣等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可见,在培育转基因莴苣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重组。 (4) 过程⑥是将构建的重组质粒M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用钙离子来处理大肠杆菌,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点睛】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质粒作为运载体的必备条件、限制酶的作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3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需要从众多融合和未融合的细胞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到底怎样筛选呢?请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细胞内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即起始合成途径和中间合成途径,其中起始合成途径需要叶酸作为一种必需的辅酶参与。 资料2:氨基蝶呤是叶酸的拮抗剂,可以阻断叶酸的形成。融合实验中使用的骨髓瘤细胞是中间合成途径缺失株,只有起始合成途径。浆细胞不增殖,但有两条DNA合成途径。 (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需要向经过促融处理后的各种细胞混合培养物中加入_______,可使___________不能分裂,从而筛选出唯一能增殖的___________。 (2)上述筛选到的细胞要置于多孔细胞培养板的每一个孔中进行随后的培养。转移前,通常要将培养细胞稀释到7~10个/mL,每孔中加入0.1mL,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治疗相关病毒(抗原)的感染性疾病,请提出相关的治疗思路:____。 【答案】 (1). 氨基蝶呤 (2). 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自我融合细胞 (3). 杂交瘤细胞 (4). 让每个孔中的杂交瘤细胞数量不超过一个(或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 (5).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6). 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病毒药物制成靶向药物给患者注射(或利用单克隆抗体作为药物给患者注射) 【解析】 【分析】 据题文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依题意可知:细胞内DNA合成一般有起始合成途径和中间合成途径,其中起始合成途径需要叶酸作为一种必需的辅酶参与,而氨基蝶呤是叶酸的拮抗剂,可以阻断叶酸的形成。融合实验中使用的骨髓瘤细胞只有起始合成途径,浆细胞不增殖,但有两条DNA合成途径。可见,向经过促融处理后的各种细胞混合培养物中加入氨基蝶呤,可使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自我融合的细胞不能分裂,从而筛选出唯一能增殖的由骨髓瘤细胞与浆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 (2) 将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中加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让每个孔中的杂交瘤细胞数量不超过一个(或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从而将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进而使得到的抗体纯度更高。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 若利用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治疗相关病毒(抗原)的感染性疾病,则可依据抗体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单克隆抗体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制成靶向药物,给患者注射(或利用单克隆抗体作为药物给患者注射)。 【点睛】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资料1与2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33.我国已实现部分“胚胎工程产业化”,如肉牛、奶牛胚胎工程产业化。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产业化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试管牛C”技术的操作流程是________(填字母),h操作的核心是________,受精时受体的卵母细胞处于________期。 (2)c和d合称_____________技术,除了在图示时期进行外,还可以在_______时期进行。 (3)图中数字标号③代表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请例举两条与该结构有关的知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克隆牛与试管牛的区别在于克隆牛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填技术名称)。 【答案】 (1). a→b→f→g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 MⅡ中 (4). 胚胎分割移植 (5). 桑椹胚 (6). 内细胞团 (7). 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8). 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9). 核移植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试管动物技术、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1) 培育“试管牛C”技术的操作流程是:[a]体外受精→[b]早期胚胎的培养→[f]胚胎移植→[g]产下“试管牛C”。过程h是将外源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其操作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卵母细胞需达到MⅡ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因此受精时,受体的卵母细胞应处于MⅡ中期。 (2) c为胚胎分割,d为胚胎移植,所以c和d合称胚胎分割移植技术。c和d除了在图示所示的囊胚时期进行外,还可以在桑椹胚时期进行。 (3) 图中数字标号③为内细胞团。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4) 克隆牛的培育采用的是核移植技术,试管牛的培育采用的是试管动物技术。 【点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试管动物技术、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基因工程等相关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34.胰岛素A、B链分别表达法是生产胰岛素的方法之一。图1是该方法所用的基因表达载体,图2表示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生产人胰岛素的基本流程(融合蛋白A表示β-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A链融合的蛋白,融合蛋白B表示β-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B链融合的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基因表达载体中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启动子是_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启动目的基因的表达;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需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β-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A链或B链融合表达,可将胰岛素肽链上蛋白酶切割位点隐藏在内部,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溴化氰能切断肽链中甲硫氨酸羧基端的肽键,用溴化氰处理相应的融合蛋白能获得完整的A链或B链,且β-半乳糖苷酶被切成多个肽段,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终止子 (2). RNA聚合 (3). 作为标记基因,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 (4). DNA连接酶 (5). 防止胰岛素的A、B链被菌体内蛋白酶降解 (6). β-半乳糖苷酶中含多个甲硫氨酸,而胰岛素A、B链中不含甲硫氨酸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据此分析图1可知:图1基因表达载体中已有目的基因(胰岛素A或B链编码区、β-半乳糖苷酶编码区)、启动子和标记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终止子。 (2) 图1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 (3)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使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运载体,然后再用DNA连接酶将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 (4) β-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A链或B链融合表达,可将胰岛素肽链上蛋白酶的切割位点隐藏在表达产物——融合蛋白A或B内部,其意义在于:可以防止胰岛素的A、B链被菌体内蛋白酶降解。 (5) 溴化氰能切断肽链中甲硫氨酸羧基端肽键。由于β-半乳糖苷酶中含有多个甲硫氨酸,而胰岛素的A、B链中不含甲硫氨酸,所以用溴化氰处理相应的融合蛋白能获得完整的A链或B链,且β-半乳糖苷酶被切成多个肽段。 【点睛】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及其构建过程、启动子与标记基因的作用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以题意和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