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 选择题 ‎ ‎1. 假设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交换,其结果是染色体重组,即组成基因有新组合的染色体,一次交换会产生多少重组的染色体? A  1 B  2 C  3 D  4 ‎ 答案: B 解析:交换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的,通常每一次交换只涉及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减数分裂完成后,这~对同源染色体的4个染色单体各被分到不同的配子中。这4个染色体有两个是原组,没有发生交换;有两个是重组,发生了交换。因此答案B是正确的。 ‎ ‎2. 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A 无性生殖和交换 B 无性生殖和减数分裂 C 有性生殖和交换 D 有性生殖和减数分裂 ‎ 答案: C 解析:基因重组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交换而产生的遗传学后果,这一过程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因此A和B是不对的,无性生殖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交换发生,更不会有减数分裂。在C和D答案中应选择C,因为发生减数分裂时未必会发生交换,例如雄性果蝇就没有交换发生。此外,此题如扩展到原核生物,如细菌,在有性生殖时也会有重组发生,但不会有减数分裂。 ‎ ‎3. 下列因素中哪个不是诱变剂? A γ射线 B 紫外线 C 吖啶类染料 D 乙酸 ‎ 答案: D 解析:γ射线是能量极高的电离辐射,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诱发突变。紫外线也可诱发突变。紫外线的最有效波长为270nm,它相当于核酸的吸收峰,因此可以引起DNA碱基对的突变和染色体的断裂。吖啶类染料能和DNA结合而起到显示作用,但它能造成碱基对的增加或缺失,从而可以诱发移码突变。乙酸参加正常代谢,不是诱变剂。 ‎ ‎4. 引起镰形细胞贫血症的Hbβ链突变的分子机制是 A移码突变 B碱基缺失 C碱基置换 D碱基插入 ‎ 答案: C 解析:引起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基因的点突变,即编码血红蛋白β肽链上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 GAA变成了GUA,使得β肽链上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 ‎ ‎5. 造成苯酮尿症的原因是由于缺少基因控制合成的( ) ‎ A.一种激素 B.一种酶 C.肝细胞 D.智力低下 答案: B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人类在生后数个月内以出现呕吐、智力障碍、脑电波异常等为主要病征的遗传病。这是由于控制苯丙氨酸羟化酶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因而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在血液和脑中有苯丙氨酸的积累,尿中有苯丙酮酸的排出。这种病如能早期发现,只要减少患者食物中的苯丙氨酸含量,就可防止患者智能低下。 ‎ 6. 血友病是人的血液凝固得非常慢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一种隐性的性联基因所产生的,发生于男性,很少发生于女性。它能通过无此疾病症状的女性传递,也能由患此病的男性传递。一正常的女性和患血友病的男性夫妇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代? A 血友病的男性和携带隐性基因的女性 7. B 正常男性和携带隐性基因的女性 C 血友病和正常的男性和女性 D 正常的男性和正常的女性 ‎ 答案: B 解析:该题问的是这一对夫妇的后代(offspring)如何?问的不太清楚,是问子女?还是子孙后代?根据所提供的答案分析应当是指他们的子代。根据题意,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应是X + X + ×X - Y,其结果,只能是X + X - 和X + Y,因此B为正确答案。 ‎ ‎7. 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 A.两者产生的精子全部都不正常 ‎ B.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精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 ‎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 ‎ D.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后者产生的精子都不正常 ‎ 答案: B 解析: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均不正常,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均不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则这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不正常,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正常。故选B ‎ ‎8. 某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该小组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 ‎ 答案: C 解析:若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该突变雄株XY A(a) 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XX杂交→雄性XY A(a) (突变性状),雌性XX(野生性状);A正确。 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为显性时,则该突变雄株X A Y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X a X a 杂交,→雌性X A X a (突变性状),雄X a Y(野生型);B正确。 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为隐性时,则该突变雄株X a Y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X A X A 杂交→雌性X A X a (野生性状),雄X A Y(野生性状)。 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突变雄株X a Y A 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X a X a 杂交,→雌性X a X a 全(野生性状),雄性X a Y A (突变性状)或该突变雄株X A Y a 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X a X a 杂交,→雌性X A X a 全(突变性状),雄性X a Y a (野生性状)C错误。 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为显性突变,则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后代雌雄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比例为1:1;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 ‎9. 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 1 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 2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 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C.F 1 中雌雄果蝇比例为1:1 D.F 2 中雄果蝇个体占3/7 ‎ 答案: D 解析:由题意可知缺刻翅是因为染色体上缺失某个基因,应是染色体变异,故A错误。因为在雄性个体中不存在缺刻翅说明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故B错误。亲本的缺刻翅是杂合子,但子代中因为雄缺刻翅果蝇无法成活,故雌雄比是2:1,故C错误。在子一代中雌性杂合子和雌性纯合子各占1/2,与缺刻翅交配的后代中有占群体1/8的雄果蝇会死亡,故雄果蝇占了(4-1)/(8-1)=3/7,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和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 ‎10. 基因治疗是人类疾病治疗的一种崭新手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治疗可使人类遗传病得到根治 ‎ B.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产品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 ‎ C.以正常基因替换致病基因属于基因治疗的一种方法 ‎ D.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可以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 ‎ 解析: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新技术。 ‎ 答案:B ‎ ‎11.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 解析:基因的非编码区上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主要是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对于抗虫棉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密码,所以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抗虫棉与其他近缘植物杂交,能造成基因污染,检测棉花对抗生素的抗性,不能确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的特性。 ‎ 答案:D ‎ ‎12. 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 ‎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有病 D.不能确定 ‎ 解析: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可以使很多的患者康复,但是基因治疗并没有改变人的基因型,更不会改变人的生殖细胞的基因,而血友病是伴X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 b X b ,所以她所生的儿子都继承了她的X b 基因,基因型为X b Y,是患者。 ‎ 答案:C ‎ ‎13. 人们想把两个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育种上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杂交育种,当中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 A.染色体数目增加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减少 D.基因突变 答案: B 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14. 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以得到新的优良品种 B.需要用X射线处理生物 ‎ C.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其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答案: A 解析:杂交育种成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获得新品种,A正确;诱变育种需要用X射线处理,B错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单倍体,C错误;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15. 下列关于育种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 1 代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选育稳定遗传新品种 ‎ B.在哺乳动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 2 代后,对所需表现型采用测交鉴别选出纯合个体 ‎ C.如果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的,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 D.基因工程育种时,目的基因嵌入运载体的青霉素抗性基因内,导致基因突变 ‎ 答案: D 解析:杂交育种在F1代后可以用不断自交提高纯合度以选育稳定遗传新品种,故A正确。在哺乳动物杂交育种到了F2代后,要坚定所需表现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应用测交方法,故B正确。如果用植物营养器官来繁殖,因为是无性繁殖,后代和母本性状相同,故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故C正确。基因工程育种时,目的基因嵌入运载体的青霉素抗性基因内,会导致基因重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 二、 实验题 ‎16. 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5块,每块均带有芽眼。取5个同样大小、质地相同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将5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于5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 cm深处,按表中要求连续管理培植20 d。请回答: ‎ 花盆号 ‎ 温度 ‎ 光照 ‎ 水 ‎ 其他 ‎ ‎1 ‎ ‎20 ℃ ‎ 黑暗 ‎ 适量 ‎ ‎  ‎ ‎2 ‎ ‎5 ℃ ‎ 较弱 ‎ 适量 ‎ 置于箱内 ‎ ‎3 ‎ ‎20 ℃ ‎ 较弱 ‎ 适量 ‎ ‎  ‎ ‎4 ‎ ‎20 ℃ ‎ 充足 ‎ 大量 ‎ 排水孔堵死 ‎ ‎5 ‎ ‎20 ℃ ‎ 充足 ‎ 适量 ‎ ‎  ‎ ‎(1)影响本实验结果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生殖,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反应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仅就3号花盆和4号花盆中的结果作比较,能否构成对照实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 答案: (1)温度、光照、水  (2)无性  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3)缺氧,无氧呼吸供能不足且产生有毒物质  C 6 H 12 O 6 2C 3 H 6 O 3 (乳酸)+能量  (4)不能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无性生殖和影响生长和发育的因素。利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本题设置的变量为温度、光照强弱和水分的多少;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死亡的原因是排水孔被堵死,沙土中缺氧,植物因无氧呼吸导致乳酸大量积累,从而对植物产生毒害;因为3号花盆和4号花盆的设置存在两个变量,所以不能构成对照实验,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 ‎17.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研究发现空腹喝牛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请设计实验,探究空腹喝牛奶时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 ‎ ‎(1)资料准备:牛奶中的蛋白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分解在小肠内被吸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机体的需要。 ‎ ‎(2)探究问题:空腹喝下的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3)提出假设: ‎ ‎(4)实验设计:(注意:不能用人体做实验,应该用动物实验) ‎ ‎(5)实验步骤: ‎ ‎(6)实验结果预测: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 ‎(7)结论: ‎ 答案: (1)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肽酶等  氨基酸 ‎ ‎(3)空腹喝下的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了脱氨基作用。 ‎ ‎(4)用含 14 N标记的蛋白质液体饲喂动物,检测 14 N的去向。 ‎ ‎(5)①选择生长状态、体形大小等基本一致的小鼠,饥饿12小时使成空腹,分A、B两组。 ‎ ‎②A组仅饲喂含 14 N标记的蛋白质液体,B组饲喂含 14 N标记的蛋白质液体中添加淀粉等糖类。③检测两组小鼠排出的尿液中含 14 N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 ‎(6)①含 14 N标记的物质在尿液中的含量A组比B组多  ②含 14 N标记的物质在尿液中的含量A组和B组差不多  ③含 14 N标记的物质在尿液中的含量A组比B组少 ‎ ‎(7)情况如①,说明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空腹喝牛奶营养有损失。情况如②,说明发生的脱氨基作用属于正常情况,与空腹无关。情况如③,不能说明发生的脱氨基作用与空腹有关。 ‎ 解析: 本题是关于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的实验设计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该实验探究的是在空腹状态下蛋白质经脱氨基作用氧化分解供能。依据实验目的,选择同位素标记法标记蛋白质中的N元素,来检测N元素的去向。实验过程的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等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实验原则的遵循。该实验为探究实验,应该写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从而推测出相应的结论。 ‎ ‎18. 以下实验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有水分经过。实验装置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 ‎(1)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_________,茎部横切面显红色的结构是_________。 ‎ ‎(2)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水分向上运输的速率会有所不同,试改变两种条件,使水分蒸发移动速率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给你提供数枝洋紫苏,试利用类似上述的实验,研究叶的表面积与水运输速率的关系。 ‎ 实验步骤: ‎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步: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 第三步:2小时后,洗净枝条,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 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蒸腾作用  导管 ‎ ‎(2)增强光照、提高温度、加大风速 ‎ ‎(3)实验步骤:取两枝洋紫苏,一枝留6片叶,一枝留3片叶(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 实验预期:相同时间内,6片叶的洋紫苏茎中染液上升的长度约是3片叶的2倍(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的速率与叶面积成正比 ‎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强 ‎ 解析: 本题是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题,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植物一生都在吸收水分,其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的拉力,水分通过植物的导管从根部向上运输。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温度、风速等。植物叶片表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强,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叶表面积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依据实验目的,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叶面积。 ‎ ‎19.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8年10月8日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分享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A和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 ℃下融合,40分钟后发现,融合后的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完成: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探究实验。 ‎ ‎①补充未完成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请指出本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结果的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请预测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分别在温度低于37 ℃(如0 ℃)、高于37 ℃(如40 ℃)的条件下重复做上述实验  ②相同时间之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或比较红色与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时所需要时间的长短)  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 ‎ 解析: 本题是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特性来考查实验设计能力。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温度。本实验只设计了一个温度,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需要设置不同的温度来重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应该从细胞膜在不同温度下流动快慢去观察,所以观察指标是相同时间后荧光物质的分布情况或者荧光物质分布均匀所需时间的长短。探究实验的结论往往是不唯一的,但是本题预测的是“最可能”‎ 的结论,所以结论只能是一个。根据温度升高,物质运动速度加快的原理,可以推测最可能的结论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 ‎ 三、 综合题 ‎ ‎20.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    ,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 (4)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 答案: (1)隐  (2)性状分离 (3)AA或Aa   2/3  (4)1/9 解析: (1)由I中的1和2或者是3和4没有病,生出的孩子有病,说明是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 (2)在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他们的子女中有患病的,有不患病的,是性状分离。 (3)II3其双亲没有病,但其兄弟有病基因型是aa,所以其双亲是杂合子Aa,他没有病应是1/3AA或2/3Aa,杂合子的概率是2/3. (4)II2也是1/3AA或2/3Aa,当她是2/3Aa和3号也是2/3Aa时,他们的孩子才有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概率是2/3*2/3*1/4=1/9。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 ‎21. 球茎紫堇的有性生殖为兼性自花授粉,即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紫堇的花色(紫色AA、黄色Aa、白色aa)与花梗长度(长梗对短梗为显性,基因用“B、b”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相等数量的紫花短梗(AAbb)和黄花长梗(AaBB)两个品种的球茎紫堇间行种植,请回答: (1)若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上收获种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所控制对应性状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紫堇花瓣的单瓣与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堇大多为单瓣花,偶见重瓣花。人们发现所有的重瓣紫堇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某些单瓣植株自交后代总是产生大约50%的重瓣花。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蔓的单瓣花为___________性状,Fl单瓣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研究发现,造成上述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而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所致。下图为F1单瓣紫堇花粉母细胞中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联会示意图,请在染色体上标出相应基因 ③为探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这一结论的真实性,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图示方案获得F 2 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经过①_______、②________后得到F 2 ,最后观察并统计F 2 的花瓣性状表现。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结论是真实的: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结论是不存在的。 ‎ 答案: (1)3 紫花长梗 黄花长梗  白花长梗  AAbb  AABb  AaBb (2)①显  Ee ‎ ‎② ③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 F2花瓣只有重瓣花 F2花瓣有单瓣花和重瓣花 解析: (1)开花期连续阴雨,球茎紫堇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黄花长梗(AaBB)植物上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表现型为:紫花长梗、黄花长梗、白花长梗。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紫花短梗植株既进行了自花、闭花授粉,又进行了异化传粉,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⑵①根据单瓣植株自交后代总是产生大约50%的重瓣花,说明单瓣花为是显性,F1的基因型是Ee。② ③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取花药离体培养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F2花瓣只有重瓣花,则证明“染色体缺失导致花粉致死”是真实的;若F2花瓣有单瓣花和重瓣花,说明“染色体缺失导致花粉致死”是不真实的。 ‎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 ‎22. 某果蝇的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观察该果蝇的某器官装片时发现了如乙、丙图所示的细胞。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乙  甲  丙 (1)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其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 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甲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4)与甲→乙过程相比,甲→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 (5)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位于X染色体上,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若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个体,则是由于亲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在进行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出现异常。 ‎ 答案: (1)次级卵母细胞 aBX W 或aBX w 或abX W 或abX w (2)8 0 (3)如图所示 (4)基因重组 (5)雌 二 解析:(1)丙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可以判断丙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可以是aBX W 或aBX w 或abX W 或abX w 。(2)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8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3)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进入分裂期DNA含量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4)甲→乙是有丝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丙是减数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5)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 W 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 W X w ,后代的白眼基因来自雌果蝇,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X w X w ‎ Y,是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卵细胞内的结果。 ‎ ‎23. 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对  ________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____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香蕉组织细胞具有________,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①、②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________。 ‎ 答案: (1)PstⅠ、EcoRⅠ 含抗病基因的DNA、质粒 (2)抗卡那霉素基因 (3)全能性 脱分化、再分化 解析:(1)由于限制酶Sma  Ⅰ的切割位点在抗病基因的中间,因此不能用限制酶SmaⅠ来进行切割目的基因。要将目的基因从含抗病基因的DNA分子中切割下来,从图中看需要用限制酶Pst  Ⅰ和EcoR  Ⅰ同时进行切割。而运载体要和目的基因含有相同的黏性末端才能进行连接,所以质粒也要用限制酶Pst  Ⅰ和EcoR  Ⅰ进行切割。(2)由于卡那霉素能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所以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A中应含抗卡那霉素基因,作为标记基因。(3)由于香蕉组织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 ‎ ‎24. 2001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科学家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婴儿,他们从年轻的健康妇女的卵细胞中提取细胞质,然后注入年纪较大的不育妇女的卵细胞,主要是为卵细胞注入健康的线粒体,以增加不育妇女的受孕机会。” (1)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培育的婴儿,具有一父二母,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谁是婴儿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科学家遣责英国的报道,说他们称培育的婴儿是“转基因婴儿”是不正确的。你认为谁是谁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在2000年10月已经利用基因改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名具有去除家族遗传病基因的婴儿,医生通过抽取其脐带血液来治疗其姐姐的先天性骨髓病。基因改造婴儿 技术的问世,引起世界各界的激烈争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不对 ‎ 虽然线粒体中含有DNA,卵细胞具有不育妇女的DNA和捐赠妇女的DNA,但由于卵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上,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只含有很少量的DNA,因此,“具有一父二母”的说法不对。生物学上的“母”是指产生雌性生殖细胞的个体。因此婴儿的母亲应是那个不育妇女 (3)美国科学家的观点是正确的。婴儿细胞内只有加入了捐赠者少量的线粒体DNA,并没有改变原不育母亲的DNA (4)如:支持者认为,此项技术可防止人类多种先天性遗传病。反对者认为,违反自然规律,带来基因歧视,重演纳粹德国汰弱留强,制造“优良人种”的暴行。  解析:考查细胞质遗传,以及基因工程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由于卵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上,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只含有很少量的DNA,因此,“具有一父二母”的说法不对。生物学上的“母”是指产生雌性生殖细胞的个体。因此婴儿的母亲应是那个不育妇女;婴儿细胞内只有加入了捐赠者少量的线粒体DNA,并没有改变原不育母亲的DNA。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