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学习目标]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重点: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2.难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子服饰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③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①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②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2)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式样、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3)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思维点拨]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 (1)近代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2)改革开放前的特征:政治性、保守性明显,朴素单一。 (3)改革开放后的特征:新颖款式层出不穷,与国际接轨。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统称为四大菜系,到清朝末年特色愈加鲜明。 2.西方饮食 - 7 - (1)传入:19世纪40年代。 (2)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3.中西区别 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4.重要影响 (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点拨] 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 (1)这些地区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也较为深入。 (2)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商品经济就比较繁荣,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小。 (3)这些地区人员流动性较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民居 (1)地位: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2)代表: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 (1)出现 ①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 ②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③西式的家具陈设受到人们的欢迎,如沙发、茶几等。 (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的特征。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姻 ①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新青年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③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葬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西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 ②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 - 7 - 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②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成为常见礼节。 (4)思想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步入社会。 [图解识记]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2.中山装与改良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3.吃西餐在近代中国成为一种时尚。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删繁就简是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史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史料解读] 注意对史料进行分层解读:第一句话表明变化的时代背景;第二、三两句话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同时还要注意史料出处中的关键时间“晚清”。 【提示】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 7 - [史料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 [史料解读] 史料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男女服饰的变化。“国防绿”“海军蓝”表明服饰单一化;“色彩鲜艳、款式时髦”表明服饰多元化。 【提示】 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使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传入我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2)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国外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 (5)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建设高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社会影响和认识 (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 7 - (2)认识 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②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是有限的。 ③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1.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服饰文化开始从“褒衣博带,长裙雅步”发展为“断发易服”,政府在警界和部队之中推行新装。该时期是( ) 【导学号:97372045】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C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但断发尚未提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主张“中体西用”,也未涉及断发,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时期提倡断发易服,并且清政府开始在警界和部队推行新式服饰,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就已进行强制剪辫,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存在断发易服,故D项错误。] 2.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不同时期对女性美丽标准认识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1920—1929年 有身段的女人 ①欧美思想观念的影响 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20世纪前期,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还不能说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3.一位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说:民国初年“湖南女子开始冲破了旧礼教的封锁线,纷纷要求入学,要求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因此女学校逐步有所发展,而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所能阻止的了。”材料反映出( ) A.国民政府推动习俗西化 B.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 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 - 7 - D [根据材料“民国初年……湖南女子……要求入学,要求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辛亥革命社会变革促进了社会风俗观念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政府的政策推动,故A项错误;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现象,故C项错误。] 4.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B [A、C两项表述都是无关项,对材料内容解读不正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主要原因,均排除;D项是梁启超注重易服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正是因为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所以他主张易服,根本目的是为维新变法制造氛围,故B项正确。]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经》 材料二 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三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树《论辫发原由》 材料四 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 (2)根据材料二、三,在辫子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解析】 第(1)问,由“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可知,从人伦角度对身体发肤不敢损伤。第(2)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得出两种认识。第(3)问, - 7 - 把“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等信息具体化来回答发型变化的趋势,变化原因可联系时代变迁来考虑(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 【答案】 (1)人伦(亲缘、血缘)角度,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就是孝。 (2)认识: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相同:将辫子问题政治化。 (3)由单调到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原因: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 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