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人:马淑红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 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 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加强血缘亲族之间的凝聚力 D.淡化了世系血缘贵族的统治 ‎3.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C.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4.“(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晋之宗家祁倶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以上材料表明 ‎ A.秦朝开始设郡县 B.秦之前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 C.秦统一中国以前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D.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5.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6.“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种做法 ‎ A.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B.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D.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7.“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和发令权的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材料现象导致 ‎ A.六部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皇权专制被严重削弱 C.宰相制度被最终废除 D.行政决策出现了混乱 ‎8.清代学者管同说:“明之时,大臣专权,而清代则阁部督抚,率不过奉行诏命。”由此可知 A. 明代废丞相导致大臣专权 B. 清代的军机处加强了皇权专制 C. 明清时期的政治体制完全不同 D. 清代地方官员无视中央的政令 ‎9.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 ‎ 位矣”。这表明作者 ‎ ‎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 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10.在法律哲学的深度与高度上,罗马人远不如希腊人,他们不重视法的形而上学的研究。罗马的法学家多是法官、律师,他们更多的解答具体的法律问题。这说明罗马法 ‎ A.更加注重法律的实用性 B.与希腊文化并无关联 ‎ C.独特的法学家立法原则 D.明显落后于希腊法律 ‎ ‎11.下图漫画所蕴含的法理起源于古代罗马法。这一法理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获取证据的合法性  B.否定了大量的习惯旧俗 C.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  D.否定了贵族的阶级压迫 ‎12.雅典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据此可知,雅典的国家机构 ‎ A.成为近代美国民主共和体制确立的基础 B.权力分工不明确,缺乏权威性决策机构 ‎ C.充分调动了全体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D.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下权力制约与平衡 ‎13.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骄傲地说:“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人的学校”,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雅典在希腊城邦中学校数量最多 B.雅典在各个方面都是希腊其他城邦的楷模 C.雅典的民主政治值得全希腊学习 D.雅典的学校向全希腊人开放 ‎14.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联邦政府的组成          B.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 C.联邦法律至上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15.右图是“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构架,‎ ‎ 辞退俾斯麦的主要是德皇,那么,该法律制度反映了 ‎ A.德皇与帝国宰相之间权力相互牵制 ‎ B.德皇的权力凌驾于帝国宰相之上 C.政府与议会之间相互制衡 ‎ D.德国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16.“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 ‎ 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 ‎ 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其关键核心是民主宪政可以 ‎ A.改变人,使之友好相处 B.提高公民的参与程度 ‎ C.有效地限制权力 D.将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17. 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 A. 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B. 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 C. 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D. 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 ‎18. 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角度来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美国共和政体中能体现借鉴了传统“君主制的长处”的是 A.总统变成政治独裁者 B强化总统的权力和地位 C.采用联邦体制 D总统权力受到宪法制约 ‎19.“据俄新社2015年11月23日消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将向英议会提议,批准英国参与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行动。”首相提议能否通过取决于 ‎  A.民众对议会的满意度   B.英国女王对提议的态度 ‎  C.该提议的民意支持率    D.议会对政府的信任度 ‎2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21.《资政新篇》载:“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吾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 ‎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 C.天京变乱的教训 D.不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教训 ‎22.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维新 则无限拔高。这主要因为 ‎ ‎ A.甲午战争重挫了民族自信心 B.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 ‎ C.历史评价受到留日学生影响 D.中日综合国力发生巨大逆转 ‎23.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4.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 ‎ C.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25. 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 A.对于外来文明并不排斥        B.缺乏先进革命纲领的指导 C.斗争目标转为反清灭洋        D.未完全放松对清廷的警惕 ‎26.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 A.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 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 ‎27.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退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 A.两场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 B.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 C.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帝制 D.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28.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斯说:“中国人民从巴黎决议的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 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这段话评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抗日战争 ‎29.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 ‎ A.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 C.由愚昧、专制走向民主、科学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3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人 ‎31.《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深刻揭露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2.某人生活在1871年4月的巴黎,他有可能经历的现象是 ‎ A.他的工资比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工资还高 B.他被任命为巴黎公社委员会委员 C.他到资产阶级法庭要求调解邻里纠纷 D.他要去朝拜法兰西皇帝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3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代有“禹刑”。周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新律》和《北魏律》为代表。唐代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 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深刻影响着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 材料二  现在保留下来的早期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法律碎片本质上都是习俗,尤其是百户法庭和郡法庭,都宣称习惯法的裁决是从习俗中产生的。 大部分的法律与商业财产的变动有关。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他的邻居认定有罪时,他将通常受到若干经济惩罚,同时还需上缴给政府一定的罚款。如被他人杀死,则罪犯必须按照法律赔偿被杀者人身估计价值。百户法庭每月至少开庭一次,判决应该通过百户区所有自由民的同意。法庭可以根据他人保证宣告被告无罪,条件是必须找12个亲戚或关系密切的邻居来为他的誓言作证。10世纪阿尔弗雷德统一英国,发布三个法令,但能否得到执行,还是有赖于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同意。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英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国法制建设的共同影响。(9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富含特色的条约制 度。‎ ‎ 材料一:湖北利川县教堂买地一案,法领事 悻悻来见,词气暴躁,经臣接引指出,法国条 约法文并无准其买地之语,明白揭破,严词驳斥,该领事竞无词以对,气焰立沮,默然而去。‎ ‎ ——张之洞 材料二: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 ‎ ——李鸿章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条约制度的主题,并加以简要分析。(12分,要求:主题明确,分析合理,逻辑清晰。)‎ 请考生在第35、3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府兵制设计初衷是拱卫京师,府兵的丁男身兼兵农二业,只在农闲之时进行军事训练。这些兵士来自四面八方,大多不相识,需要自备行装。在定期服役的安排下,同一时期朝廷能动用的府兵人数仅在十万上下,要应付帝国四境动辄用兵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战争,显然是不可能的。开元十年,唐玄宗招募强壮士兵宿卫,义务兵逐渐变成了雇佣性质的职业兵。后来,唐廷为加强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能力,设置了节度使作为边军统帅,边疆镇兵亦全部改用自愿招募的“长征健儿”充当。此后,统帅这些边军的节度使逐步集所在的军区军政财权于一身。‎ ‎                                                   ——摘编自郭晔旻《职业化兵制改革的收益与风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在位前期兵制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兵制改革的影响。(9分)‎ ‎36.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会表现的那样。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援,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              ——摘自罗斯福《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1940年12月29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1939~1940年的史实,概括罗斯福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主要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所带来的影响。(5分)‎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5 AACCA 6—10 DCBDA 11—15 ABCDB 16—20 CABDD ‎21—25 CBDBD 26—30 CAAAB 31—32 DA ‎33. 【25分】‎ ‎(1)中国: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强调刑罚;君主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司法审判程序严格,注重证据事实;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每点2分,任4点,共8分) 英国:本质为习惯习俗法;注重经济惩罚;民众自下而上影响法制建设;司法审判随意性较强;保留着原始遗风。(每点2分,任4点,共8分) (2)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经济关系;促进了公平和正义;为近现代依法治国提供了借鉴;是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工具。(9分)‎ ‎34.【12分】‎ 参考答案:提炼主题2分;历史叙述条约制度产生原因及影响,逻辑严密8分;辩证历史总结2分。‎ ‎ 示例:主题: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2分)‎ ‎ 分析: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入侵的产物,一方面,西方利用和滥用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等国家主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中国士大夫逐渐认识到条约制度重要性,被迫遵守条约规则,甚至利用其来维护国家利益;在对条约制度的理解和深化过程中,对西学认识深化,进而学习西方法律,顺应世界潮流。(8分)‎ 总之,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使中国在苦难与悲痛中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历程。(2分)‎ ‎35.【15分】‎ ‎(1)府兵制不能满足外线长途作战需要;兵力不足;士兵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下降。(6分)‎ ‎(2)士兵军事素质增强,战斗力提高;改变了原先兵将相互不识的弊端,强化了边境地区的军事安全;造成节度使权力过大,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9分)‎ ‎36. 【15分】‎ ‎(1)绥靖政策失败;纳粹德国在欧洲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急需帮助和支援,“中立法”已不能满足英国的需要;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法西斯对世界的危害进一步加大;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10分)‎ ‎(2)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取得最后胜利;保护了民主国家和西方民主制度;增强了美国的军事实力,扩大了美国的政治影响。(5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