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 高二10月月考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创办私学;论性,主张“性相近”;论政,把“举贤才”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这表明孔子( )‎ A.具有改革社会现实的思想诉求 B.否定职官世装制度 C.将“仁”作为理想的道德标准 D.反对贵族等级制度 ‎2.自古以来儒学对人性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朱熹则提出本善习远的主张。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 B.为了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C.顺应了儒学发展的要求 D.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 ‎3.韩非批判儒、墨两家靠仁义礼让来治理国家的主张,并强调“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韩非此举旨在论证(  )‎ A.变革旧制的迫切性       B.国策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C.君主地位的特殊性       D.儒墨复古主义的落后性 ‎4.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 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5.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诠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已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6‎ ‎“社会之环境既殊,则先秦百家竞起,各创新学之盛况,自亦难于继续维持。”这里的“环境既殊”主要指( )‎ A. 封邦建国变为专制一统 B. 土地国有变为土地私有 C. 百家争鸣变为独尊儒术 D. 以仁治国变为以法治国 ‎7.据史书记载: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该思想是( )‎ A.老子辩证法思想 B.孔子仁的思想 C.墨子非攻思想 D.韩非子法治思想 ‎8.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因为科举制( )‎ A.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9.盖儒学既为“国学”,也就成了仕途的“敲门砖”,则功成名就者自有官方的俸禄赖为供养,因此自然就懒于进取和教化。而后进学者一心钻研仕途,更无心于教化了。这实在是儒学的悲剧,也是一切官方学说的悲剧:一种思想一旦列为官方哲学,则必然没落、僵化,对此亦不妨借今证古。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以下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学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B.主流思想不一定是思想主流 C.所有的官方哲学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D.儒学成为了人们进仕的唯一途径 ‎10.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 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       B.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 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      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 ‎11.唐朝中期,韩愈一方面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又仿照佛教的法统提出了道统说,宣称古圣 贤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之间存在一个承接的道统,只 是到了孟子就中断了,现在要由他来传承。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逐步趋于宗教化 B.重新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C.复兴儒学的客观需要 D.佛教地位凌驾于儒学之上 ‎12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反映出宋儒( )‎ A 否定传统经学 B.重申儒家义利观 C.强调主体意识 D.批判周孔之道 ‎13.“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  )‎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 ‎14.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给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这表明王学(  )‎ A.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B.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 C.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 ‎15.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16.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他不仅把整个自然界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材料中的“他”是指(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顾炎武 ‎17.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知、行分际,“先知而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而不行,是不知,据此可知( )‎ A.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立 B.阳明心学主张以行代知 C.朱熹重知轻行、知行脱节 D.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 ‎18.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 )‎ A.儒学观念的世俗化 B.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C.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D.外儒内法的社会化 ‎19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  )‎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 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 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 ‎20.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学之建树,而道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 A.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21.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2.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 B.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C.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 D.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 ‎2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D.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24.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由此可见,元曲兴盛的原因之一是 A.市民阶层的需求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国家政策的影响 D.科考功名的需要 ‎25.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 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26.明代私家藏书目录突破以往范围,收录了官修藏书目录中较少涉及的小说曲艺类典籍。由此可知( )‎ A.小说戏曲适应各阶层欣赏要求 B.官修编目冲破了传统思想的影响 C.小说戏曲的价值受到部分肯定 D.官修藏书目录全面反映社会需求 ‎2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28. “特来美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禁欲,敢于大胆瞧姑娘;他不节食,吃喝抵得上四个人;他不怯敌,对敌人十分无情,曾把入侵之敌打得落花流水。”该材料最能体现 A. 禁欲主义 B. 英雄主义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29.亚里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他意在表明古希腊( )‎ A. 城邦政治的多样性 B. 民主政体的普遍性 C. 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D. 公民政治的重要性 ‎30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英雄传说,如:赫拉克勒斯幼年时恶德女神企图引诱他走上享乐道路,但他经过独立思考后听从善德女神劝告,决心不畏艰险而为众人集体造福;普罗米修斯教人造屋、航海和治病等。这反映了古代希腊( ) ‎ A成年公民开始具有自主意识 B. 理性精神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C 人文精神兴起冲击宗教地位 D已开始由认识自然转向认识社会 ‎31.斯多亚学派认为,最高的善就是过合乎自然的生活。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要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去生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斯多亚哲学就是伦理学 B.最高的善就是过合乎自然的生活 C.强调了人的理性和自然规律的重要 D.人应该顺从自然界的安排 ‎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33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古代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34.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35.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36.15世纪学者曼内蒂说:“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有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然后人们接受了它并使之更美丽、更荣华与更典雅。”据此可知,曼内蒂(  )‎ A.倡导宗教信仰自主性 B.表达了新兴阶层的价值取向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创了人文主义思潮最高峰 ‎37.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其作品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C.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D.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 ‎38.路德认为“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 美好的功德)”,甚至吃饭喝酒、衣服洁白和头发擦油也是善功。路徳这些思想(  )‎ A.意在淡薄人们的宗教信仰意识 B.客观上反映了新兴资本主义要求 C.特别强调了思想信仰的重要性 D.与新教宣传的思想理念背道而驰 ‎39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  )‎ A. 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 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 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 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40恩格斯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从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  )‎ A. 复兴了古希腊古典文学艺术 B. 借助古典艺术实现艺术繁荣 C. 推翻了天主教神学黑暗统治 D. 是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巅峰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41、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 --赵起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二: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集》‎ 材料三: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2分)‎ ‎(2)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2分)。请以与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绪论”提供证明。(2分)‎ ‎(3)根据材料三,史实说明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4分)。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2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二:按某些方面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除雷奥纳都及其他几个人而外,都不尊重科学——尊重科学那是十七世纪以来大多数重要革新人物的特色……不过他们用古代人的威信替代教会的威信。‎ ‎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 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已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 ——罗素《西方哲学史》 ‎ ‎(1)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对于科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人的威信”指什么?其“替代教会的威信”有何作用? (5分)‎ ‎(3)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4分)‎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城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材料二: 泰勒斯推测万物皆源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塔戈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 : 孔子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荀子又提出“圣人不求知天”。‎ 材料四: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利,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苏格拉底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和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时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研究方向上的差异。(2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的伦理主张(3分)。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还在与学者们探讨人与灵魂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苏格拉底坚定地面向死亡,支撑他的是什么精神?(2分)‎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0题,60分) ‎ ‎1-5AACCA 6-10AACBD 11-15CCCDC 16-20BDADD ‎ ‎21-25CCACD 26-30CACDB 31-35CDBDA 36-40BABCB 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40分)‎ ‎41 18分 ‎(1)新特点:佛道化;增加了儒学的哲理思辨色彩(2分)‎ ‎(2)、不同点: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程朱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10分)‎ 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证明: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 例:黄,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学校议政等;顾,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 ‎(3)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巩固等级制度形成新儒学;宋朝,程朱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崇拜的偶像的理学 影响:巩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6分)‎ ‎42.11分 ‎(1)原因:意大利的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控制城市的大商人家族赞助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2分)‎ ‎(2)态度:并不尊重或不重视科学;“古代人的威信”:指古代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 作用: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5分)‎ ‎(3)原因:既憎恶教会的腐败,同时又接受教会的公职和馈赠。‎ 局限: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知识分子的运动;同封建势力存在密切的联系。(4分)‎ ‎43.11分 ‎ ‎(1)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2分)‎ ‎(2)差异:古希腊重视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中国只重视对人的研究。(2分)‎ ‎(3)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探究的重要问题;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倡善良的道德,知德合一。‎ 他追求知识,探索新知,改善自己的灵魂和信念。捍卫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精神。(5分)‎ ‎(4)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