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选择题专项验收(二)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选择题专项验收(二)作业

选择题专项验收(二)‎ ‎(2018·湖北名校质检)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盆地地形为主,南部多低缓丘陵 B.夏季降水集中,甲地降水量最多 C.河流水量充足,自西北流向东南 D.地表起伏较大,以常绿树种为主 ‎2.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区域实地考察后,得出的错误结论是(  )‎ A.甲聚落与山峰之间的高差为1 000米左右 B.站在山峰因为有山脊阻挡观察不到丙聚落 C.四个聚落中,乙聚落受滑坡的潜在危险最大 D.建坝顶等高的水坝,①比②造成淹没面积大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河流由西北、西、南流向东侧峡谷,说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部有山峰,地势起伏较大,A、C错误;该地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丙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最多,B错误;该地地势起伏较大,位于我国的南方,植被为常绿树种,D正确。故选D。第2题,图中等高距为200米,甲聚落的海拔为300~500米,山顶的海拔为大于1 300米、小于1 500米,因此两地的海拔小于1 200米、大于800米,高差可以为1 000米左右,A正确;山峰和丙聚落之间有凸起的山脊,阻挡视线,因此观察不到丙聚落,B正确;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位于山顶,不易受滑坡的影响,C错;建坝顶等高的水坝,①比②造成淹没面积大,D正确。故选C。‎ ‎(2018·烟台调研)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4.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 A.日出前后 B.中午前后 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 ‎5.推测目前此方法没有被世界各地用以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效率低 B.破坏环境 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 答案 3.C 4.B 5.A 解析 第3题,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有水的蒸发、塑料薄膜上的降水、塑料薄膜上的径流,没有水汽输送环节。故选C。第4题,获取淡水最佳时期是膜上气温和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此时膜下气温高,蒸发旺盛,水汽上升遇到较冷的薄膜就会在薄膜上冷凝,因此温差最大时水汽凝结最多,此时位于中午前后。故选B。第5题,此种方法是野外训练应急的简易集水装置,如果沿海地区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效率低,A对;此种方法对环境影响小,B错;结合题干可知用此种方法来进行海水淡化成本不高,C错;此种方法简易方便,没有太大技术难度,D错。故选A。‎ 太阳光柱是自然界最美丽的天气现象之一。在温度为-20℃或更低时,空气中数百万个从高空降落的薄片状冰晶,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呈水平状态降落,日光从地平线附近射出,被冰晶反射几乎垂直地面而形成的现象。据此回答6~8题。‎ ‎6.下列国家最可能产生太阳光柱现象的是(  )‎ A.新加坡 B.埃及 C.巴西 D.俄罗斯 ‎7.在一天中,太阳光柱最可能发生在(  )‎ A.正午 B.15:00时 C.日落 D.子夜 ‎8.太阳光柱发生时,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雪花飞舞 B.寒风大作 C.阴雨连绵 D.晴朗无风 答案 6.D 7.C 8.D 解析 第6题,材料显示太阳光柱产生的条件:低温,太阳位于地平线的位置。新加坡、埃及、巴西纬度低,温度高;俄罗斯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故D正确。第7题,材料“日光从地平线附近射出”说明太阳光柱发生时间应为日出或日落,C正确。第8题,材料“日光从地平线附近射出”说明当时天气晴朗,“呈水平状态降落”说明当时大气相当稳定(无风),故D正确,A、B、C错误。‎ ‎(2018·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期中)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1995年~2016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1995年以来,该地区的人口(  )‎ A.数量持续减少 B.一直以自然增长为主 C.2007年数量最少 D.2016年数量最多 ‎10.2004年以来,该地区(  )‎ A.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 B.人口老龄化进程变慢 C.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D.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11.2013年以来,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大量技术人才外流 B.生态环境恶化 C.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D.产业升级与转移 答案 9.D 10.B 11.D 解析 第9题,影响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该地人口从1995到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零,人口持续自然增加。从2001年开始人口净迁移率一直大于零,因此该地长时间都是以人口迁入为主,虽然2007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但是人口净迁移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因此该地总人口还是在不断增加,直到2016年,因此该地人口2016年数量最多,D正确。第10题,2004年以来,该地区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到2007年后开始负增长,人口净迁移率较大一直都是迁入为主,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劳动力短缺,A、C错误。因为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迁入,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B正确。在2015年至2016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提升,D错误。第11题,2013年以来,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下降但仍然以人口迁入为主。A、C是人口大量外迁,错误;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人口大量外迁,B错误;产业升级与转移会导致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或升级,劳动力需求减少,但该地区仍然需要大量劳动力迁入,因此D正确。‎ ‎(2018·东北三省四市联考)河西走廊是甘肃省西北部的狭长高平地,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曾经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现已成为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其中玉米制种规模很大,这里生产的玉米种子产量高,质量有保证。据此完成12~14题。‎ ‎12.制约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光热资源 D.人口数量 ‎13.与华北平原相比,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发展玉米制种的有利条件是(  )‎ A.降水丰富 B.地势低平 C.旱涝灾害少 D.土壤肥沃 ‎14.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带来冲击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长江三角洲 D.松嫩平原 答案 12.B 13.C 14.B 解析 第12题,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制约其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水源。第13题,四个选项中,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发展玉米制种的有利条件是旱涝灾害少。第14题,结合上题分析,根据四个选择项特点知,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特征与河西走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最可能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带来冲击。‎ 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下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图,完成15~16题。‎ ‎15.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  )‎ A.空气质量下降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工捕杀增多 D.滩涂湿地锐减 ‎16.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  )‎ A.昼夜温差较大 B.平均气温较高 C.平均风速更大 D.太阳辐射更强 答案 15.D 16.C 解析 第15题,由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渤海湾,在乙地停留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主要因为该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湿地资源被占用,导致湿地面积逐渐减少,为红腹滨鹬提供的栖息地减少,故选D。第16题,甲、丙两地相比,甲地纬度较高,平均气温较低,温差小,太阳辐射较弱,但是靠近北极,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平均风速较大。 C选项正确。‎ ‎(2017·河南百校联盟文综)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读图,完成17~19题。‎ ‎17.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泥沙淤积 B.形成沿海草滩 C.增加植株密度 D.保护海岸滩地 ‎18.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互花米草根系发达 B.东滩生长环境优越 C.东滩沙性土质肥沃 D.互花米草植株高大 ‎19.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潮间带植被增加 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 答案 17.D 18.B 19.C 解析 第17题,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对沿海滩地保护具有积极作用。第18题,由于崇明东滩位于河流入海口,土壤肥沃,水盐条件适宜,使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成为当地的优势植物。第19题,互花米草成为东滩优势植物,会导致植物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图,完成20~21题。‎ ‎20.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21.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答案 20.C 21.B 解析 第20题,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该地岩层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易形成喀斯特地貌。由于石灰岩中含有的黏土和砂粒成分较少,遭受风化后产生的风化壳厚度小,‎ 形成的土层薄且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强降水条件下易出现水土流失。故当地因土层薄,难以生长树木,B项对。结合图片知,这里森林茂密,不存在石漠化,A项错;由材料知,这里地处热带季风区小山高度不超过120米,热量条件好,C项错;结合材料和图知,这里山势平缓,D项错。第21题,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在雨季来临之前,出现一段全年气温最高的热季,时间大体在3至5月,草木干枯,出现“巧克力山”。B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