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高二历史7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高二历史7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

‎24.(2020·北京丰台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模·1)著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史书记载“殷民大悦”。后武庚叛乱被杀,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国号宋(见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强化血缘认同    B.维护社会稳定     C.实现贵族平等    D.加强直接管理 ‎25.(2020·重庆南开中学高三5月月考·24)“南蛮”楚国从成王开始“结旧好与诸侯,使人献天子”;楚庄王时多次引用《诗经》的语句说明要注意保德、安民,并观兵于周疆,问九鼎之重,有夺取华夏最高权力的野心。这体现该时期(  )‎ A.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被完全破坏            B.楚王以周礼治国成效显著 C.周边民族已有华夏认同的观念            D.周天子视周边民族为同族 ‎26.(2020·山东青岛二模·5)明代近80%的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家族,其中43.34%的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皆为平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2%进士出自平民。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 A.提高了基层官员的地位                        B.选拔人才注重实践能力 C.考试选拔程序更加公正                        D.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27.(2020·山西运城二模·24)读下述中国古代儿童(少年)称谓简表,能够获得的相关信息是(  ) ‎ 年龄段 ‎ 称谓 ‎ 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 ‎1—3岁 ‎ 孩提 ‎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 ‎10岁以前 ‎ 孺子 ‎ 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 满10岁 ‎ 幼学 ‎ 人生十年曰幼,学 ‎ ‎13—15岁(男) ‎ 舞勺 ‎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 ‎15岁左右(男) ‎ 束发 ‎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 ‎15岁(女) ‎ 及笄 ‎ 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 ‎15—20岁(男) ‎ 舞象 ‎ 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 满20岁(男) ‎ 弱冠 ‎ 二十曰弱,冠(冠礼) ‎ A.社会各阶层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    B.社会对男女有着相近的培养要求 C.依据不同的年龄制定学习主要内容    D.儒家思想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主流 ‎28.(2020·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末·5)出身于“灶丁”(煮盐工人)的王艮在经商致富之后潜心学问,成为王阳明的人室弟子,他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王艮所收的弟子也颇多工商业者和市井小民。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市民人物进人思想家的行列   ②心学成为市民阶层的思想体系   ③李贽思想与王艮有相似之处   ④黄宗羲传承了王艮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2020·四川南充三模·32)古代雅典的公民和非公民享受权利差别很大,公民义务参加城邦战争是公民权的有力证明,在战争中获得荣誉对公民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取得进入剧场的资格同样也是公民权的一种象征和表现。材料意在说明古代雅典(  )‎ A.公民和非公民的矛盾尖锐                    B.注重培养非公民参政意识 C.重视公民城邦意识的培养                    D.试图扩大在希腊的影响力 ‎30.(2020·天津红桥区二模·6)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但英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代议制民主下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 B.“首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 C.立法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监督形同虚设 D.“皇帝般的总统”是指美国保留部分封建残余 ‎31.(2020·天津红桥区二模·9)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  )‎ A.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B.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C.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        D.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 ‎32.(2020·新疆三模·29)‎ 张之洞指出:“近数年来,各省学堂建设日多,风气嚣张日甚。大率以不守圣教礼法为通才,以不遵朝廷制度为志士。即冠服一端,不论文武各学,皆仿效西式。至于学堂以内,多藏非圣无法之书,实为隐忧。”材料表明新式学堂的增多(  )‎ A.改变了教育落后的局面                        B.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变化 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33.(2020·重庆南开中学高三5月月考·35)据下表,可知(  ) ‎ ‎1959年 ‎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成为第一个访美的苏联最高领导人 ‎ ‎1961年 ‎ 苏联授意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 ‎ ‎1962年 ‎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苏联最终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 ‎ ‎1963年 ‎ 美苏建立领导人间的直接通讯联系及“热线”沟通机制 ‎ ‎1972年 ‎ 尼克松访问苏联,美苏签订限制战略武器的相关协定 ‎ ‎1979年 ‎ 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家强烈反对 ‎ A.冷战局面呈现不断强化趋势                B.外部力量影响着美苏冷战走向 C.美苏双方始终加强相互对话                D.两极下世界存在某种和平机制 ‎34.(2020·湖北武汉高三毕业生六月供题一·31)2019年,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天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  )‎ A.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                    D.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35.(2020·山东菏泽一模·7)下表为不同资料对1912年全国人口统计的历史记述。据此可推知(  ) ‎ 记述 ‎ 出处 ‎ 人口总计为62699185户,341423897口 ‎ ‎《清史稿·地理志》(1914~1927编纂) ‎ 人口总计为69246374户,239594668口 ‎ ‎《清史稿·食货志》(1914~1927编纂) ‎ 人口总计为7000万户,37000万口 ‎ ‎1930年初人口学者王士达、陈长蘅根据册籍重新整理 ‎ A.清末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发展趋势    B.文献记载具有较大随意性不足为信 C.1930年初人口统计更接近历史真相    D.人口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41.(2020·广东湛江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材料 《范进中举》是清朝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篇,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 在广州,有个54岁的老童生范进,被广东学道周进录取为秀才。范进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户到贺,并教训了他一顿。范进向丈人借旅费应考乡试,被他痛骂及奚落,后范进瞒着丈人去考试。出榜当日,范进因家中没有粮食,只得拿母鸡到市场去卖。同时间,报录的人到达范家报喜,贺范进高中举人。邻居到市集向范进报喜,但他未敢置信。范进亲眼看到喜报后,因欢喜过度而发了疯。众人商议治理范进的方法,最后建议由胡屠户掌掴范进以治其疯。胡氏在无可奈何之下答应治理范进,但他惧怕报应,不敢下手,于是饮酒壮胆。胡氏大着胆子下手,掌掴范进,使他清醒过来。范进恢复正常,丈人及邻居们向他阿谀奉承,极尽恭维,丑态毕露。后来范进参加会试中了进士,出任山东学道。 ‎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说明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说明准确、全面。)‎ ‎42.(2020·四川成都三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中医是我国人民在生产 、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三部中医学术理论、药学、临床体系的奠基之作问世。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收录了民间广泛应用的外来药物。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大医精诚”思想;《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录了海外传入的百余种药物。宋代,政府专设“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才,专设“校正医书局”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代医籍;文仕通医及文人从医以“兼济天下”成为潮流。明清时期,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广誉远、同仁堂、九芝堂等老字号中药堂、中药铺兴起。 ‎ ‎——据李成文《中医发展史》 ‎ 材料二 近代前期,“求进步的中国人”坚信“要救国,只有学外国”。 当时中医界“或立奇方以欺世;或假托仙佛之方;或托西术东艺,欺人图利”。陈独秀指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的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1920‎ 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 ‎ ‎——据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等 ‎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极大提高,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不断被发现。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的载体。 ‎ ‎——据朱建平《百年中医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8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对中医学态度的变化并分别分析其原因。(12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学的时代价值。(5分)‎ ‎43.(2020·四川雅安三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 材料 宋朝时期,由财富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使得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政府根据居民财产状况界定乡村拥有土地不足20亩或产业不足20亩等值价值为“贫民”,以此为标准对乡村贫民的租赋、差役、欠债减免,对城市贫民的免役钱、房租减免;对乡村贫民提供无偿赈济、低息借贷,对城市贫民提供生活补贴、贫困救助;建立广惠仓、义仓、常平仓等济贫仓储,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等济贫机构,安济坊、太平惠民局、施药局等医疗救助和丧葬福利机构等。上述各项济贫措施,大都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形成系列性的济贫法规。政府也鼓励并劝导精英和富民参与救济贫民,颁布“安恤法”,对“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乡里养恤;出台“义仓法”,强制中上等税户交纳,用于粮食匮乏时期赈济贫民;完善“劝分法”,鼓励富民救济贫困,以此推动了宋朝民间慈善的兴起。 ‎ ‎——摘编自张文、康文籍《贫困认知与宋朝社会保障的逻辑转变》等 ‎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解决贫困问题的特点。(7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解决贫困问题的历史意义。(8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24.【答案】B 【解析】由材料“武庚叛乱被杀,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可知通过此举削弱叛国势力,维护社会稳定,故选B项;宗法制强调血缘认同,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出贵族间的平等关系,排除C项;分封制下并未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排除D项。‎ ‎25.【答案】C 【解析】楚庄王多次引用《诗经》并问九鼎之重,反映了“南蛮”楚国对中原文明的认同,说明周边民族已有华夏认同的观念,故选C项;A选项“完全”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楚国的发展概况,无法看出“治国成效显著”,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楚王的做法,并未提及周天子的行为表现,D选项与材料主体不一致,排除D项。‎ ‎26.【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很大比例来自于平民家庭,说明科举制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地主阶级统治阶层,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D项;进士出身平民并不等同于基层官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A项;平民出身的进士并不一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排除B项;进士的出身状况与考试程序无关,排除C项。‎ ‎27.【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显示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故选C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音乐,所以只有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排除A项;根据表格内容显示男女有着不同的培养要求,排除B项;表格中没有体现儒家思想是否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排除D项。‎ ‎28.【答案】C 【解析】材料“王艮在经商致富之后潜心学问,成为王阳明的人室弟子”可得出市民人物进人思想家的行列,故①正确;材料说明心学传人存在商人但不能据此说明心学为整个商业阶层服务,故②错误;根据所学,王艮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与李贽的主张的“理”在日常生活之中有相似之处,故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黄宗羲的思想,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2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古代雅典的公民和非公民享受权利差别很大,公民义务参加城邦战争是公民权的有力证明,在战争中获得荣誉对公民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取得进入剧场的资格同样也是公民权的一种象征和表现”,可知雅典通过战争荣誉和文化生活培养公民的城邦意识,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古代雅典公民与非公民享受权利差别很大,并没有说两者矛盾尖锐,排除A项;古代雅典非公民没有参政权,排除B项;材料中的范围是雅典城邦内部,并不是整个希腊,排除D项。‎ ‎30.【答案】A 【解析】根据“但英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调和资本主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欧美各国适时对代议制民主下的权力运行机制作出了调整,故选A项;英国的“首相民主”是间接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排除B项;分权制衡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立法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并非形同虚设,排除C项;“皇帝般的总统”是指美国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行政权、军事权和外交权等大全,不是保留了部分封建残余,排除D项。‎ ‎31.【答案】B 【解析】根据“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全国性运动”,结合当时日本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可知,“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等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口号,是当时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一种探索,故选B项;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社会各界从农村出发,探寻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而不是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排除C项;题干没有反映中 共土地革命政策的群众基础的信息,排除D项。‎ ‎3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不守圣教礼法为通才,以不遵朝廷制度为志士”“不论文武各学,皆仿效西式”“多藏非圣无法之书,实为隐忧”可知,新式学堂在宗旨、服饰、书籍等方面对儒家的圣教礼法形成冲击,故选C项;根据材料“实为隐忧”,表明张之洞对新式学堂危害圣教礼法表示担忧,是站在正统角度陈述新式学堂的弊端,而选项中新式学堂改变教育落后局面是积极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新式学堂内西化的倾向,并未体现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扩大了范围,且选项表述是积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选项表述过于夸大新式学堂的影响,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 ‎33.【答案】D 【解析】材料呈现的史实中,美苏除了对抗也有对话,并且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等信息也说明双方在极力避免战争的爆发,说明两极下世界存在某种和平机制,故选D项;材料呈现的史实中,美苏除了对抗也有对话,因此不能体现冷战局面的不断强化,排除A项;材料呈现的是美苏双方的交流和对抗,并未提及其他国家,无法体现外部力量影响着美苏冷战走向,排除B项;材料中1961年、1962年、1979年等的史实体现了美苏的对抗,并非始终加强相互对话,排除C项。‎ ‎34.【答案】C 【解析】“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可见中国倾向于多边治理的主张,故选C项;“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天类命运共同体。”无法判断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强调多边主义的交流方式,排除A项;“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是新时期外交的方向,外交的原则是独立自主,排除B项;“共同推动构建天类命运共同体”没有指明以第三世界为主要方向,只要有利于多边主义,都是交往的对象,排除D项。‎ ‎35.【答案】D 【解析】《清史稿·地理志》《清史稿·食货志》与学者王士达、陈长蘅根据册籍重新整理的人口户数相差不大,说明人口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选D项;由材料无法看出清末人口分布,也无法说明人口发展趋势,排除A项;由材料无法得出人口统计有较大随意性,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1930年初人口统计更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排除C项。‎ ‎41.【答案】示例一 ‎ 情节:老童生范进54岁还在参加科举考试。(2分) ‎ 历史现象:科举考试折射出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价值取向。(2分) ‎ 说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科举制成型之后,读书——考试——做官这一价值观模式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主要选择。这一价值观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也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4分) ‎ 但是,科举制形成的这种价值观念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只寻求考试做官,使他们忽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发明,最终造成中国的迟滞与落后。(4分) ‎ 示例二 ‎ 情节:范进参加乡试中举,参加会试中进士,出任山东学道。(2分) ‎ 历史现象: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2分) ‎ 说明: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作为选官方式。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明经进士两科,科举制形成。到了唐朝之后,科举制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唐朝时期,首创殿试和武举;宋朝时期,殿试称(成)为定制,并创立糊名法,考试侧重时务。(4分) ‎ 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为八股取士制度。科举制的推行,为统治阶级笼络了人才,扩大 了统治基础,具有相对公平公正性;但是科举制也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4分) ‎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题目要求,首先从材料中提取情节并进行概括,如根据材料中“有个54岁的老童生范进,被广东学道周进录取为秀才。范进中了秀才……范进向丈人借旅费应考乡试……后范进瞒着丈人去考试……后来范进参加会试中了进士,出任山东学道”等信息,可概括出情节老童生范进54岁还在参加科举考试,或范进参加乡试中举,参加会试中进士,出任山东学道;然后根据概括出的情节,结合与科举制相关的所学知识,提炼出历史现象,从老童生范进54岁还在参加科举考试可知,在科举制成为选官主要途径后,读书——考试——做官成为古代读书人的主要价值取向,但这种价值取向使读书人忽视科学、技术等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社会进步;从范进参加乡试中举,参加会试中进士,出任山东学道可知,范进当官的途径是通过科举制选拔,提炼出历史现象,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在发展完善过程中,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但至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僵化,也阻碍了社会转型。‎ ‎42.【答案】(1)植根于实践经验;历史悠久,持续发展(经典专著自成体系,不断完善);受国家和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成就卓著(名医辈出、典籍众多、一些成果世界领先);开放包容;(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涵育并传承民族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结晶。(2 分) ‎ ‎(2)变化:从批判甚至否定中医学到逐渐认可中医学的文化价值。(2分)批判否定的原因:近代,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2分)在民主科学等思想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式微(西医的传人和传播冲击了中医地位);(2分)中医界的个别乱象和当时中医学缺乏近代科学理论的支撑。(2 分)认可的原因: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2分)一战后,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质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任答一点2分) ‎ ‎(3)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中医产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更多的中医学资源被发掘和创新,体现出独有的科技价值;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任答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唐本草》……五代时期,《海药本草》……”得出历史悠久,持续发展(经典专著自成体系,不断完善);根据材料一“《本草经集注》收录了民间广泛应用的外来药物……《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得出受国家和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根据材料一“孙思邈在《千金方》……《唐本草》……《海药本草》……文仕通医及文人从医以“兼济天下”成为潮流……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得出成就卓著(名医辈出、典籍众多、一些成果世界领先);根据材料一“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录了海外传入的百余种药物”得出开放包容;根据材料一“中医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得出涵育并传承民族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结晶。 ‎ ‎(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的批判……‘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得出从批判甚至否定中医学到逐渐认可中医学的文化价值。第二小问批判否定的原因,根据材料二“近代前期,‘求进步的中国人’坚信‘要救国,只有学外国’”及阶段特征得出近代,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根据材料“陈独秀……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的批判“及联系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等因素得出在民主科学等思想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式微(西医的传人和 传播冲击了中医地位);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医界‘或立奇方以欺世;或假托仙佛之方;或托西术东艺,欺人图利’”得出中医界的个别乱象和当时中医学缺乏近代科学理论的支撑。第二小问认可的原因,根据材料二“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得出”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结合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一战教训等相关史实得出一战后,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质疑;根据材料二“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得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 ‎ ‎(3)根据材料三“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得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根据材料三“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极大提高,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不断被发现。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得出中医产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根据材料三“‘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出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根据材料三“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出更多的中医学资源被发掘和创新,体现出独有的科技价值;根据材料三“‘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的载体”得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 ‎43.【答案】(1)分类施策;确定贫困标准;范围广,内容多,形成体系;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以法规制度为保障;政府主导,民间参与。(7 分) ‎ ‎(2)改善贫困,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兴起;为后世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借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8 分)‎ ‎【解析】(1)根据材料“以此为标准对乡村贫民的租赋、差役、欠债减免,对城市贫民的免役钱、房租减免;对乡村贫民提供无偿赈济、低息借贷,对城市贫民提供生活补贴、贫困救助”得出分类施策;根据材料“根据居民财产状况界定乡村拥有土地不足20亩或产业不足20亩等值价值为‘贫民’,以此为标准”得出确定贫困标准;根据材料“以此为标准……各项济贫措施……形成系列性的济贫法规……颁布‘安恤法’, ……出台‘义仓法’, ……完善‘劝分法’”得出范围广,内容多,形成体系;根据材料“建立广惠仓、义仓、常平仓等济贫仓储,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等济贫机构,安济坊、太平惠民局、施药局等医疗救助和丧葬福利机构”得出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根据材料“形成系列性的济贫法规……颁布‘安恤法’, ……出台‘义仓法’, ……完善‘劝分法’”得出以法规制度为保障;根据材料“政府……各项济贫措施……政府也鼓励并劝导精英和富民参与救济贫民,…颁布‘安恤法’, ……出台‘义仓法’, ……完善‘劝分法’,鼓励富民救济贫困”得出政府主导,民间参与。 ‎ ‎(2)根据材料“对乡村贫民的租赋、差役、欠债减免,对城市贫民的免役钱、房租减免;对乡村贫民提供无偿赈济、低息借贷,对城市贫民提供生活补贴、贫困救助”得出改善贫困,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根据材料“政府也鼓励并劝导精英和富民参与救济贫民,颁布‘安恤法’,对‘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乡里养恤;出台义仓法’,强制中上等税户交纳,用于粮食匮乏时期赈济贫民;完善‘劝分法’,鼓励富民救济贫困”得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政府也鼓励并劝导精英和富民参与救济贫民,…颁布‘安恤法’, ……出台‘义仓法’, ……完善‘劝分法’,鼓励富民救济贫困,以此推动了宋朝民间慈善的兴起”得出推动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兴起;根据 特点范围广内容多形成体系和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得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指调社会各方以合作协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从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得出为后世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借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