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u—64 Br—80‎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C. 推广燃煤脱硫技术可以降低SO2对大气的污染 D. CO、SO2、NO、NO2都是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气体,它们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则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人体健康,故A正确;B.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故B正确;C.燃煤脱硫主要是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防止酸雨形成,故C正确;D.一氧化氮不稳定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污染与治理的相关知识。‎ ‎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的物理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 A. 水溶性:HCl >SO2>NH3 B. 熔点:H2O>HBr>HCl C. 沸点:乙烷>丁烷>己烷 D. 密度:K>Na>Li ‎【答案】B ‎【解析】‎ ‎【分析】‎ A.氨气可水形成氢键,溶解性最大,HCl极易溶于水;‎ B.氢化物的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但H2O中存在氢键;‎ C.烷烃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 D.碱金属的密度呈递增趋势,钠钾反常。‎ ‎【详解】A.氨气可水形成氢键,溶解性最大,HCl极易溶于水,则水溶性为NH3>HCl>SO2,选项A错误;‎ B、氢化物的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含有氢键的沸点较高,H2O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最高,所以熔点:H2O>HBr>HCl,选项B正确;‎ C、烷烃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乙烷<丁烷>己烷,选项C错误;‎ D.碱金属的密度呈递增趋势,钠钾反常,密度大小:Na>K>Li,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非极性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MgBr2 B. H2O2 C. Na2O2 D. NH4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以此来解答。‎ ‎【详解】A.MgBr2中只存在离子键,选项A不选;‎ B.H2O2中存在H-O极性键、O-O非极性键,选项B不选;‎ C.Na2O2中存在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O-O非极性键,选项C选;‎ D.NH4Cl中存在离子键和N-H极性键,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形成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如氯化铝、铵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项D中的配位键一般不考虑,题目难度不大。‎ ‎4.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A. NH3分子极易溶于水 B.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D. 水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大了氨气溶解性,选项A不选;‎ B、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结成冰时在固体中分子之间排列规则,使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体积膨胀,密度变小,选项B不选;‎ C.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这是由于在水分子中的化学键强,断裂难,与分子间的氢键的大小无关,选项C选;‎ D.水分子与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常温下H2O为液态,而H2S分子间无氢键,所以常温下为气态,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 A. 氯气与氢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 B. HClO4酸性比H2SO4强 C. 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D. 受热时,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与H2S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选项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O4酸性比H2SO4强,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选项B正确;‎ C.不能根据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例如HI的酸性比HCl强,但非金属性Cl>I,硫化氢的酸性比盐酸弱,但非金属性Cl>S,选项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CO2的电子式: B. 乙烷的结构式:CH3—CH3‎ C. NH4Cl的电子式: D. 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的氢原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O2的电子式为,选项A错误;‎ B. CH3—CH3是乙烷的结构简式,选项B错误;‎ C. NH4Cl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选项C错误;‎ D. 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的氢原子可表示为:,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7.下列各对组合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和 B. O2和O3‎ C. 和 D. 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详解】A、12C与13C,是同一元素的两种原子,是同位素,选项A错误;‎ B、同种氧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O2和O3互称同素异形体,选项B错误;‎ C、与,分子式都是C3H8,结构相同,是同一种物质,选项C错误;‎ D、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学生熟悉同分异构体的定义中的要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8.以下关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8个副族 B. 元素周期表有3个长周期和3个短周期 C. 第Ⅲ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列(从左向右)‎ D. 0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8列(从左向右)‎ ‎【答案】D ‎【解析】‎ ‎【分析】‎ 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第Ⅷ族;‎ B、元素周期表有3个短周期、3个短周期,一个不完全;‎ C、第13列为ⅢA族;‎ D、第18列为零族元素。‎ ‎【详解】A、元素周期表有7个副族,选项A错误;‎ B、元素周期表有3个短周期、3个短周期,一个不完全,选项B错误;‎ C、第3列为ⅢB族,第13列为ⅢA族,选项C错误;‎ D、第18列为零族元素,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比较基础,注意掌握族与列的关系。‎ ‎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说明可用浓硫酸干燥HI C. 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 D. 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说明浓硫酸不与铝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硝酸不稳定,光照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所以浓硝酸要避光保存,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选项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浓硫酸也具有强氧化性,HI被浓硫酸氧化生成碘单质,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I,应该用五氧化磷固体干燥HI,选项B错误;‎ 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如果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酸,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选项C错误;‎ D.常温下,浓硫酸和铝发生发生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选项D错误;‎ 故选A ‎10.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N+2)mol B. (A-N-2)mol C. (A-N)mol D. (A-N)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离子的质子数=A-N,先计算其物质的量,再计算质子的物质的量。‎ ‎【详解】该离子的质子数=A-N,该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则ng物质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mol×(A-N)= (A-N)mol,‎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明确“数值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质量数“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2个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把铁与铜的混合物放入稀HNO3中,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则滤液里一定含有的金属盐是 A. Cu(NO3)2‎ B. Fe(NO3)3‎ C. Fe(NO3)2‎ D. Fe(NO3)2和Cu(NO3)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所以滤出的固体为铜,所以把铁与铜的混合物放入稀HNO3中,一定不含有Fe(NO3)3;一定含有Fe(NO3)2;可能有Cu(NO3)2,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硝酸的性质。‎ ‎1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从某地颗粒采集器中获得雾霾颗粒样品,然后用蒸馏水浸取。在探究雾霾颗粒可溶性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向浸取液中滴入硝酸酸化后,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有Cl―‎ B. 向浸取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SO42―‎ C. 向浸取液中加入Cu和浓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雾霾中可能含有NO3―‎ D. 向浸取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试管口附近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雾霾中一定含有NH4+‎ ‎【答案】B ‎【解析】‎ ‎【分析】‎ A、硫酸银、氯化银、碳酸银都是白色沉淀;‎ B、BaCl2溶液与硝酸银可以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C、红棕色气体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由NO与氧气反应生成;‎ D、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 ‎【详解】A、向浸取液中滴入硝酸酸化后,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产生的沉淀是氯化银,选项A正确;‎ B、BaCl2溶液与硝酸银可以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此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选项B错误;‎ C、红棕色气体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由NO与氧气反应生成,说明雾霾中可能含有NO3-,选项C正确;‎ D、一种未知溶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故原溶液中存在铵根,选项D正确。‎ 选AB.‎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注意离子检验时干扰离子的分析,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13.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甲烷不能被氧化 B. 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褪色 C. 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D. 将甲烷与氯气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光照条件下就可得到比较纯净的CH3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能与氧气反应,甲烷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选项A错误;‎ B、甲烷与氯气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与氯气单质取代,不能与氯水反应,选项B错误;‎ C、甲烷与氧气混合,一定范围内会发生爆炸,选项C正确;‎ D、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的产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SO2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 C. 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 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漂白品红溶液,二氧化硫被溴、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这两种物质褪色,二氧化硫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选项A错误;‎ B.二氧化硫、次氯酸等物质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选项B正确;‎ C.漂白粉和过氧化钠的漂白性是利用其氧化性,活性炭的漂白性是利用其吸附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其漂白原理不一定相同,选项C错误;‎ 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盐酸和硫酸没有漂白性,所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5.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MgCl2溶液 D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A.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这是因为氨气溶于水生成了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生成OH-;‎ B. 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与酸反应;‎ C. 氯化铵溶液会发生水解,其中铵根离子会发生水解,要是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溶液一定要与原溶液能发生双水解作用生成沉淀,常用的溶液有MgCl2溶液、AlCl3溶液等;‎ D. 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与酸反应;‎ ‎【详解】A.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因为N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了NH3·H2O,其溶液呈碱性,并不是氨气自身显碱性,故A项错误;‎ B. 浓硫酸与NH3可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NH3+H2SO4 = (NH4)2SO4,但无明显现象,故B项错误;‎ C、该溶液可能为MgCl2溶液、AlCl3溶液等,解释不正确,故C项错误;‎ D. 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气体遇NH3会反应生成白烟,该烟是NH4Cl晶体,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16.下列可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氢硫酸 ③氯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 ⑤氯化钡 ⑥品红溶液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只要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现象不同,即可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硫酸与二氧化硫生成硫和水(2H2S+SO2=3S↓+2H2O)、氢硫酸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二氧化硫能使氯水褪色(SO2+Cl2+2H2O=H2SO4+2HCl),二氧化碳与氯水不反应;二氧化硫具有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均弱于盐酸,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 考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性质 点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共性也有区别。共性: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都有弱的氧化性;区别:二氧化硫有强还原性和漂白性,二氧化碳没有。‎ ‎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喷泉实验 B. 稀释浓硫酸 C. 排水法收集NO D. 实验室制取氨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不能使圆底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选项A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选项B错误;‎ C.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正确;‎ D.加热氯化铵生成氨气与氯化氢,氯化氢与氨气遇冷又生成氯化铵,无法获得氨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8.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A. 3:1 B. 1:3 C. 1:2 D. 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盛有N2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3NO2+H2O=2HNO3+NO,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设原混合气体中含有xmolN2,ymolNO2,‎ 盛有N2和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3NO2+H2O=2HNO3+NO,则 ‎3NO2+H2O=2HNO3+NO ‎3 1‎ y ‎ 则(x+ ):(x+y)=1:2,‎ 解得x:y=1:3,‎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利用物质的性质,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体积变化的原因是由于NO2与水反应的缘故,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元素W与X同主族,Z与Q最外层电子数相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与Z可形成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是因为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间有氢键 C. 原子半径:r(Q)>r(W)>r(X)>r(Y)‎ D. 元素Y、Z、Q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则X为C元素;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元素W与X同主族,则W为Si元素;Z与Q最外层电子数相差6,Z的原子序数大于O,若为F元素,Q最外层电子数=7-6=1,为Na元素,不满足原子序数Q>W;结合Z、Q为主族元素可知Z为Na元素,Q为Cl元素。即各种元素分别是:X是C;Y是O;Z是Na;W是Si;Q是Cl。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原子的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Si>Cl>C>O,即r(W)>r(Q)>r(X)>r(Y),选项A错误;‎ B.W为Si元素、X为C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Si,所以简单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选项B错误;‎ C.Y、Z分别为O、Na,二者形成的Na2O2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选项C正确;‎ D.Y、Z、Q分别为O、Na、Cl,NaClO的水溶液呈碱性,但NaClO3、NaClO4的水溶液呈中性,选项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的知识。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0.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Na+>Al3+,比其他离子多一个电子层,半径最大,故c、d、e、g中离子半径Cl->O2->Na+>Al3+,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 ‎ ‎(4)a和b化合时生成NH3,形成共价键;a和d化合时生成NaH,形成离子键;‎ ‎(5)由a、c、d形成的化合物NaOH的电子式为。‎ ‎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1)甲、乙两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_______。‎ ‎(2)在甲中装入浓硫酸,乙中装入铜片,连接A、C、E进行实验,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若丙中装入的是品红溶液,则反应后的现象是_____;若丙中装入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溶液褪色,说明生成的气体有___性;若丙中装入的是氢硫酸溶液,反应后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气体有____性。‎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要在丁中收集NO2气体,应采取的操作步骤为:关闭止水夹___,打开止水夹____;‎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ab,再打开止水夹c,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中的操作是_____。‎ ‎③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保留2位有效数值,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圆底烧瓶 (3).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4). 品红溶液褪色 (5). 还原 (6). 氧化 (7). c (8). a、b (9). 用手捂热试管丁,使NO2逸出接触到烧杯中的水 (10). 0.045mol/L ‎【解析】‎ ‎【详解】(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甲、乙两仪器的名称分别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A中铜片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CuSO4+SO2↑+2H2O;若丙中装入的是品红溶液,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反应后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若丙中装入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溶液褪色,说明生成的气体有还原性;若丙中装入的是氢硫酸溶液,反应后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气体有氧化性;‎ ‎(3)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 ‎②若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则烧杯内气体的压强会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的溶液会倒流于试管丁,所以先关闭止水夹 ab再打开止水夹 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水倒流,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 ‎③设容器的体积为VL,所以二氧化氮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二氧化氮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溶质是硝酸;‎ 设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 ‎4NO2+O2+2H2O=4HNO3‎ ‎4mol 4mol ‎ xmol x=,‎ c==≈0.045mol/L。‎ ‎25.(1)某同学将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试管中,倒扣在盛饱和食盐水的水槽里,然后置于光亮处。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正确的是:_____;‎ ‎(2)反应后试管中所得有机产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有几种写几种)‎ ‎(3)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在同温同压下,甲烷的同系物A的蒸汽密度是甲烷密度的4.5倍,其分子式__;‎ ‎(5)A有____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6)A的某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请用系统命名法为该同分异构体命名_____。‎ ‎【答案】 (1). D (2). CH3Cl、CH2Cl2、CHCl3、CCl4 (3). CH4+Cl2CH3Cl+HCl (4). C5H12 (5). 3 (6). CH3CH2CH(CH3)2 (7). 2,2—二甲基丙烷 ‎【解析】‎ ‎【详解】(1)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现象为气体颜色变浅,有油状小液滴生成,打开试管塞试管口有白雾,氯化氢溶于水后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根据图中情况分析可知,符合的为图D;‎ ‎(2)反应后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氯化氢,故试管中所得有机产物化学式为CH3Cl、CH2Cl2、CHCl3、CCl4;‎ ‎(3)甲烷与氯气反应第一步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4)在同温同压下,甲烷的同系物A的蒸汽密度是甲烷密度的4.5倍,则相对分子质量为4.5×16=72,,故其分子式为C5H12;‎ ‎(5)A分子式为C5H12,有CH3CH2CH2CH2CH3、、共3种同分异构体;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CH3CH2CH(CH3)2;‎ ‎(6)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在戊烷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简式,该烷烃中只有1种H原子,故该烷烃为,选最长的碳连做主链,主链有3个碳原子,的名称为2,2-二甲基丙烷。‎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