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答案 C 解析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A错误;B说法太绝对;联系的条件变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化,D错误。‎ ‎2.下图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在牌桌上的失利(“输”)迁怒于身后看书的孩子,这一做法(  )‎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③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④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把失利“输”迁怒于“书”,并非是否认联系的普遍性,而是有悖于联系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①②符合题意,故应选A。‎ ‎3.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11‎ 解析 从材料所给出的“深入研究”“材质特性”“板材”“经济效益”“商机”等关键词,可以看出,该公司能够根据“秸秆”和“效益”的固有联系,通过“另辟蹊径”突破了事物的现象联系,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①②正确;③④说法本身错误,舍去。‎ ‎4.一些大学生在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 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 A.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 B.坚持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坚持了联系客观性的观点 答案 C 解析 “裴”和“赔”本没有联系,将二者联系起来,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联系的客观性。‎ ‎5.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 ‎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③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部分有时决定整体 ④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表述错误,只有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表述错误,整体决定部分;②④符合材料中关于个体与细胞、细胞与遗传信息的关系信息,故应选C。‎ ‎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  )‎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②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个过程,说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同时说明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故②④入选。①与题意不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并没有强调谁更重要或性质问题,故排除。③错误,只有当部分以有序的方式排列时,事物的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1‎ ‎7.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每一项工作的不完美,经过环环相扣会使整个工作失败,强调部分的重要影响,要取得成功就要做好各个部分,①③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舍去。‎ ‎8.30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通讯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通讯方式的变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它突出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应选C。‎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唐朝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下列选项与该名句哲理相一致的是(  )‎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答案 B 解析 题干诗句蕴涵的哲理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B与题意相符。‎ ‎10.“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体现了(  )‎ A.世界是物质的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1‎ 答案 C 解析 春天一定会来,但是要经过冬天,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应选C。‎ ‎11.习近平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中国解决贫困问题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实现的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全党和全国上下必须锲而不舍地长期奋斗。这体现了(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有了量变就会发生质变 ‎②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舍去;②③符合题意,故应选B。 ‎ ‎12.杜荀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 A.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初期总是不能被人们接受 B.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C.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予重视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答案 B 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小松不气馁,继续向上生长的描述,说明了有因必有果,在积累“因”的过程中,“果”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只是由于一时机缘未到,“果”尚未被人发觉而已,B符合题意。‎ ‎13.某校高三年级为强化考前学习氛围,拟出“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励志口号。这段话告诉同学们应该(  )‎ ‎①立足实践,推动思想的深化 ②重视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抓住机遇,实现事物的飞跃 ④树立理想,准备走曲折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强调“滴水穿石”反映的是量变,要重视量的积累。“乘风破浪”反映的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故②③符合题意。上述材料体现不了实践对认识的推动作用,故排除①;也没有体现树立理想的问题,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 11‎ ‎14.有时,做事情没有机遇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在机遇面前却瞻前顾后、畏缩不前,最终贻误时机、前功尽弃。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促进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D.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答案 B 解析 “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也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A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题目强调的是质变的重要性,D与题意无关。‎ ‎15.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馏”,茅台酒的生产周期始于每年的重阳,止于第二年重阳,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而且还要窖存5年。这个酿造工艺表明(  )‎ ‎①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观点不正确,有了量变不一定就会发生质变,只有量变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可能会发生质变;酿造工艺体现不出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故应选C。‎ ‎16.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个矛盾中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  )‎ A.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C.次要矛盾 D.矛盾的次要方面 答案 B ‎17.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 答案 C 解析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作为民间俗语,通俗易懂。它启发我们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来确定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④本身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舍去。‎ ‎18.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各地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个性魅力、地方特色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B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项强调主次矛盾的关系,D项强调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都与题意不符。‎ ‎19.“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最长的竹竿才能收得最多”说明了主要矛盾,“关键”这个词语的出现可以看出①符合题意;同时竹竿的长度在整个采摘过程中处于最关键的部分,根据关键部分对整体有决定作用,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无关,舍去。‎ ‎20.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答案 A 11‎ 解析 王安石看到鸟鸣与山幽的对立,没有看到其统一,故应选A;B、C、D三项与题意无关,舍去。‎ ‎21.燃放烟花爆竹在增添喜庆气氛的时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在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限放禁放逐渐占了上风。这一变化体现的哲理是(  )‎ ‎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燃放烟花爆竹在增添喜庆气氛的时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故③符合题意;“限放禁放逐渐占了上风”,说明要抓“主流”,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 ‎22.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让6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是重点也是难点,其中,教育扶贫是基础。这启示我们脱贫要(  )‎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创造条件促成贫向富转化 ④重视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是重点也是难点”,体现的是主次矛盾的道理,而不是矛盾主次方面的道理,故选①,不选②;材料中的教育扶贫是脱贫的重要条件,故选③;④错误。‎ ‎23.漫画《某些成功,常常是因为一次勇敢的放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答案 D 解析 漫画的标题是《某些成功,常常是因为一次勇敢的放弃》这里是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体现,所以本题应选D;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逻辑有问题,舍去。‎ ‎24.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发展会议上强调,吉林省汽车产业依托科技创新,在2015年,全省实现汽车产能400万辆;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8 000亿元,年均增长15%。这表明(  )‎ 11‎ A.创新使得人类的思维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 B.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创新离不开革命批判精神 D.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题目表述的是科技创新对生产的影响,这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表现,D符合题意。‎ ‎2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趋势 B.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答案 D 解析 题目中 “根本原因”说明实践和理论创新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进步,D观点正确;A、B、C与题意无关,舍去。‎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是这条大走廊却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使整个经济带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指出:深化亚洲区域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发展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通的早期收获,先部署中国通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要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应该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12分)‎ 答案 (1)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发展,统筹考虑,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2)系统优化方法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先部署交通基础设施,率先实现亚洲的互联互通,使得亚洲“经济凹陷带”地区努力实现自身发展,推动整个经济带的发展。‎ ‎(3)系统优化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使各种资源能够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1‎ 解析 本题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联系观的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共有三个方面,可以据此理论联系材料进行论述。‎ ‎27.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但“100人创业,90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佩服,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是毫无意义的。‎ ‎(1)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8分)‎ ‎(2)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谈谈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6分)‎ 答案 (1)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也存在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同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因素。‎ ‎(2)①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对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②要结合创业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水平。③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1)问要运用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来分析。第(2)问属于探究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8.广东省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中心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一方面有着无限机遇,比如与东盟人文相通,合作前景广阔,与沿线省份也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等。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复杂的竞争和挑战:一是相关各国对沿线各国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比如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韩争相与东盟发展经贸关系,欧美国家与印度经济关系不断深化。二是沿线兄弟省份定位的趋同可能导致新的竞争。但是总的说来,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广东在扩大开放和加强合作中发掘自身特点,找准定位,树立信心,发挥比较优势,一定能在竞争中有所突破,并决定把从内外竞争中突围作为广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的关键。战略思路科学合理,广东省已经全面布局,逐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战略思路为什么是科学合理的。(12分)‎ 答案 (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性。广东省制定战略既看到了其无限机遇,又认识到面临着复杂的竞争和挑战,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11‎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立足自身具体的实际,发掘自身特点,找准定位,科学制定战略,有利于正确指导实施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伟大实践。‎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广东省制定战略时正确认识到了该省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局势,树立信心,发挥比较优势,争取有所突破,做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广东省把从内外竞争中突围作为广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的关键,抓住了主要矛盾。‎ 解析 广东省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中心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题目要求指向性明确,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战略思路为什么是科学合理的,属于原因类题目,要结合材料,从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性,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等方面分析说明。‎ ‎2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城市的建筑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文脉内伤已很严重。随着武成路、金碧路、华山西路、登华街、同仁街、景星街等大批老街被改造,昆明还有多少城市的历史印迹可拆?外省游客大老远跑到昆明,他们是冲着昆明的历史、民俗、人文景观来的。但“认古不认今”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具有民族风貌的建筑加速消失的同时,一批造型奇特的建筑争相登台,“千城一面”愈演愈烈,致使昆明地标性建筑却看不到中国味。‎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值得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6分)‎ ‎(2)昆明市公开征集保护传统古建筑的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请你就此写出两条广告词。(6分)‎ 11‎ 答案 (1)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坚持与古为新,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是对古建筑的既肯定又否定,既否定又肯定。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古建筑与古为新,是对古建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与古为新,既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又是对其发展。‎ ‎(2)例:救古建,寻根基;拯救古建,传承文明;保护历史古迹,守护传统文化;古建,凝固的艺术,恢宏的奇迹。(言之有理,语言通畅,答出2条即可)‎ 解析 本题以昆明市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的状况为材料载体对学生进行考查。第(1)问,考查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可以从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实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能力,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感悟组织答案。‎ 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