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解析版
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有关该旅游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泰国、缅甸相邻 B. 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完整,有“热带动植物王国”之称 C. 流经该旅游区的国际河流是雅鲁藏布江-湄公河 D. 种植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黄麻、棉花等 【答案】1. A 2. B 【解析】试题分析: 1. 根据题干“少数民族多,竹楼,热带作物,孔雀舞”等信息判断,该省区为云南省,而根据选项中的省区轮廓判断,①为云南;②为广东;③为湖北;④为黑龙江。 2. 根据上题结论,云南省不与泰国接壤,A错误;云南省南部纬度较低,雨林茂盛,且动植物资源丰富,B项正确;湄公河的上游为澜沧江,C错误;黄麻主要分布于印度,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民族分布和省区轮廓判断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二区域地理的基础性测试。能抓住题干内容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云南省的轮廓特征、自然地理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 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 西北季风的影响 B. 植被的疏密程度 C. 地表的物质组成 D. 东南季风的影响 4. 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A. 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 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 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 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答案】3. D 4. A 【解析】试题分析: 3. 河流的径流深度主要与降水量有关,而我国降水量变化主要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河流径流深度也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变浅。D对,A错。径流深度受植被、地表物质的影响较小,B、C错。 4. 根据经度判断,甲处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降水增加,径流深度变大,A对。该地位于内地,地形崎岖,土层薄,下渗能力弱,B、C、D错。 【考点定位】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影响我国径流深度的因素。 【名师点睛】该题以河流的水量特征为背景考察我国的降水、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结合区域的降水和地形特点,利用整体性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一)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原因是东南沿海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降水多。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弱,降水少。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原因是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夏季降水多;冬季风寒冷干燥,降水少。 (二)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面积 26万平方千米 最冷月均温 5℃~8℃ 最热月均温 16℃~29℃ 年均温 16℃~18℃ 降水量 1 000毫米~1 300毫米 无霜期 250天~350天 年日照时数 900小时~1 300小时 5. 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 A. 30°N,105°E B. 23.5°N,105°E C. 40°N,120°E D. 45°N,125°E 6. 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 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做上升运动 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做下沉运动 C.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做上升运动 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7. 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 冬季气温低 B. 土壤贫瘠 C. 热量不足 D. 光照不足 【答案】5. A 6. C 7. D 【解析】试题分析: 5. 根据表格信息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降水较多,在1000毫米以上,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区,且日照时数少,光照条件差,判断为四川盆地,故A符合。 6.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夜晚的气温低于白天的气温,A错。气流做下沉运动,不利于降水,B错。盆地地形,热量不易释放,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做上升运动 ,容易降水,C对。要产生降水必须充足的条件,蒸发旺盛不一定产生降水,D错。故选C。 7.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区为我国四川盆地,纬度低,冬季气温相对较高,A错。四川盆地为紫色土,土壤肥沃,B错。四川盆地生长期长,属于亚热带,热量条件好,C错。读图表可知,四川盆地的日照时数少,影响植物光合作用,D对。故选D。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 影响降水的因素 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名师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下垫面性质等。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 (1)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西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离岸风区降水少(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西风带影响的大东西岸),内陆地区空气干燥 降水少; (2)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尤其是大陆西部),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 (3)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 (4)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8. 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副热带高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 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 降水量越来越大 D. 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答案】8. B 9. D 【解析】试题分析: 8. 根据图示的等温线分布特征,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因素影响;另一种是呈闭合状,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响。 9. 根据题干可知,此时为7月,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由南向北,河流汛期逐渐变短,降水量逐渐减少,但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白昼越来越长。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下面是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M地位于重庆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正北方向 11. 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盆地地形,则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 都是我国的内流盆地 B. 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C. 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 D. 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答案】10. C 11. B 【解析】试题分析: 10. 下面是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重庆的西北方向,所以C正确。 11. 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盆地地形,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季风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读下列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图示经纬线相交点的附近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地形 B. 光照 C. 热量 D. 水源 13. 该区域农业生产中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湿地破坏 C. 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D. 土地荒漠化 【答案】12. D 13. C 【解析】试题分析: 12. 根据经纬度判断,交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根据图例判断,交点附近位于半干旱区。所以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D对。地形较平坦,不是制约因素,A错。降水少,光照充足,位于温带地区,热量较充足,不是主要制约因素,B、C错。 13. 该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的次生盐碱化,C对。降水少,水土流失少,湿地少,湿地破坏不是主要环境问题,A、B错。该地土地荒漠化不是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D错。 【考点定位】区域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该题关键在于区域定位,能够根据经纬度确定出该区域为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即可以判断农业的发展制约因素为水源,该地的农业为灌溉农业,灌溉不当易导致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关键一点是要确定土地荒漠化不是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即可。 (一)区域农业开发分析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评价一个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等)。评价时既要明确当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又要明确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①自然条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 ②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区域内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并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③农业结构问题: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是否存在农业类型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3)农业发展方向分析(下图) ①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 ②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整治措施,确定农业调整方向。 ③根据市场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2.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条件评价 (1)北方地区 ①有利条件:A.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春季土壤墒情好,夏季日照时间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B.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②不利条件: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南方地区 ①有利条件:A.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B.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利于灌溉,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C.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②不利条件: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形成旱涝灾害,夏秋季受台风影响很大;红壤广布,酸性强,土质黏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多丘陵山地,地形复杂。 (3)西北地区 ①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新疆、河西走廊地区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②不利条件: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所需灌溉水源不足;地表植被稀疏,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4)青藏地区 ①有利条件: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灌溉水源;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②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 交通不便 B. 自然资源少 C. 耕地资源少 D. 政治因素 15. 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 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 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 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 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答案】14. A 15. C 【解析】试题分析: 14.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成渝位于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境内多丘陵,地形地势不利修建交通线,使其与外界交通联系不便,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故选A项。 15.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所以属于两条河流的汇合处,A错误;武汉位于京广线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B错误;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上,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武汉钢铁工业发达,也是我国著名的光谷,C项正确;武汉位于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的区域地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我国的区域发展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地图的基本知识的落实。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围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 该城市所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A. 台风、伏旱 B. 春旱、洪涝 C. 寒潮、沙尘暴 D. 滑坡、泥石流 17. 适合图中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体系是 A. 挖泥成塘养鱼,堆泥成基种植桑树、果树 B. 山上建立红松果林基地,山下建立加工基地 C. 建立“鱼―果―粮”、“鱼―果―棉”的立体种养模式 D.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答案】16. A 17. D 【解析】 16. 读图可知,该地盛产稻米,应为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伏旱等, A正确;华北地区易出现春旱,B错误;沙尘暴多出现在西北和北方地区,C错误;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D错误。故答案选A。 17. 考查解读地理信息和地理主干知识的再认能力。基塘农业适合于珠江三角洲地区,A错误;山上建立红松果林基地,山下建立加工基地,适合于东北长白山区的综合开发,B错误;建立“鱼―果―粮”、“鱼―果―棉”的立体种养模式,适合于华北平原的低湿地治理,C错误;“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适合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农业立体开发,D正确。故答案选D项。 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15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的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 我国内蒙古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 )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19. 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 A. 黑龙江、四川、海南 B. 海南、浙江、黑龙江 C. 浙江、四川、黑龙江 D. 黑龙江、浙江、海南 20. 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B. ②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C. 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 D. 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 【答案】18. A 19. D 20. D 【解析】试题分析: 18. 畜牧业属第一产业,畜产品加工属第二产业,畜产品的销售属第三产业。由北京三大产业构成情况分析,北京市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从而确定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 19. ①、②、③三省中,经济最发达的是②省,黑、浙、琼中最符合的应是浙江;①省第二产业比重偏大,应为黑龙江;海南省第一、三产业发达,故③省为海南省。 20. 根据北京的产业构成图可判断a、b、c分别是第一、二、三产业;四川省不位于东部沿海;浙江省的GDP最高,农业的单产较高;海南省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热量条件充足,一年三熟,农产品的品种丰富,黑龙江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 太阳能、生物能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地热能 D. 地热能、天然气 22. 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海拔高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3. 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 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 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 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 山地畜牧业——滩羊 【答案】21. C 22. C 23. B 【解析】 21. 读图分析可知,②为西藏自治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能丰富;地处板块交接处,地热能丰富。太阳能和地热能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新能源。故答案选C项。 22.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③为我国横断山区,由于纬度低,海拔高,特别是相对高度大,所以森林树种丰富。一般来说,山体越高,所处纬度越低,自然带越丰富。故答案选C项。 23. 读图分析可知,④位于我国的南疆地区,图中④处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荒漠景观,因此在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由于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适合棉花的生长,由我国著名的长绒棉基地,B正确;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A错误;该地畜牧业主要为山地牧场,C错误;滩羊主要分布在宁夏地区,D错误。故答案选B项。 点睛:影响垂直自然带种类多少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在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多;反之越少。 (2)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多;反之越少。 (3)坡向: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自然带谱可能会较多;阴坡和背风坡可能会少。 (4)坡度:适当的坡度有利于增加自然带谱。 下图为南北极地区的轮廓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4. 若从南极A点沿纬线圈自西向东出发,依次经过的海洋为(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5. 若从北极B地沿纬线圈自西向东出发,依次经过的大陆为( ) A. 欧洲、亚洲、北美洲 B. 亚洲、欧洲、北美洲 C. 亚洲、北美洲、欧洲 D. 北美洲、欧洲、亚洲 【答案】24. A 25. A 【解析】 25. 读图分析可知,B点所在半球为北半球,地球逆时针旋转,B为格陵兰岛,自西向东,因此经历欧洲、亚洲、北美洲,故答案选A。 二、综合题。 26. 读世界区域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岛屿、半岛、海、湾或海峡): ① ② ③ ④ (2)图中⑤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其成因是 板块与 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列举出图中赤道经过的主要地形区(至少三例)。 【答案】(1)格陵兰岛 中南半岛 阿拉伯海 德雷克海峡 (2)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3)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地理事物的分布。 (1)读图分析可知,①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是格陵兰岛;②为中南半岛;③为阿拉伯海,④为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 (2)图中⑤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是横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壳隆起而形成的。 (3)读图分析可知,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因此经过刚果盆地、东非高原 ;经过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经过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27. 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线为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城市A的名称是 ,城市B的名称是 ,图中丙省区的简称为 ,省会是 。 (2)图中乙地形区的名称是 ,地表特征主要是 ,图中甲山脉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请分别说出在地形和行政区划上的分界线。 (3)分析我国地势的显著特征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答案】(1)黑河 腾冲 黔 贵阳 (2)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沟谷发育) 意义: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 (3)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或呈阶梯状)。 影响:河流自东向西流,注入太平洋;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落差,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和界线,主要的地形区和特点、我国的地势特征以及对河流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图中虚线AB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北端的B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南端的A是云南省的腾冲。丙为贵州,简称黔,省会为贵阳。 (2)读图分析可知,乙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流水作用强烈,地表形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甲山脉南北走向,为太行山,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流的流向、沟通东西交通,水能等方面。地势西高到底,使得水向低处流,总体大都向东流,注入太平洋;河流自西向东源远流长,同时沟通了我国东西部交通,利于东西部的联系与交流;另外,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28. 读我国某地区干燥度分布图(提示:干燥度是指长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干燥度的分布规律及最主要形成原因。 (2)试描述图中河流在C段的水文特征。 (3)图中D地区为我国陕西省重要的农业产区,请分析该地发展耕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水流湍急、流量大、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3)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便于灌溉。 【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区干燥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农业区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干燥度是指长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值,干燥度与蒸发量成正比,与降水量成反比。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所以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流量、水位大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河流C段位于第一、第二阶梯的交界处,且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高。所以河流水流湍急,流量大,含沙量小。纬度较高,河流有结冰期。 (3)读图,根据河流形状判断,D是渭河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该地为渭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有渭河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便于灌溉。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 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⑧径流量变化。 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29.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山地及河流的名称。A B (2)图中甲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但该地区却是我国优质稻米的产地,试分析该地稻米优质的原因。 (3)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简述甲湿地的形成条件。 【答案】(1)A小兴安岭 B黑龙江 (2)热量不足 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少病虫害;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较好。 (3)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不易下渗;地处三江平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东北地区为背景区域,主要考查东北地区河流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湿地的成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根据图中地理事物,该地位我国的东北地区,A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而且位于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属于小兴安岭;B河流是黑龙江。 ........................... (3)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从气候条件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温度低,存在有终年冻土,导致水体不易下渗;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地地处三江平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导致地表积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