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历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历史

2014 年级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历史 第Ⅰ卷 24.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解析:分封制稳定周朝的统治秩序,但是地方诸侯权力过大,造成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分裂 局面,正确答案为 A。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商周时期的世袭的贵族政治,排除 B。行省 制度是元朝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是蒙古人所见,排除 C。三省六部制是唐朝时期的中 央官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不是地方的行政制度,故排除 D。 答案:A 25.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 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解析: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注意考题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 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故答案为 D。A、B、C 项都没有准确的反映题干的意思。 答案:D 26.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 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 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技,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解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 方面,对自然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说明甲午战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重点发生转移,ABD 都符合这一情况,C 不对,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 外的色彩。 答案:C 27.《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 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 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 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 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表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答案:D 28.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 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联邦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解析: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美国是两者 有机结合,故 D 正确。A 项只是说了其中的一个方面;B 项说的是国家机构相互制衡的问题, 材料并未体现;C 项错误,各州的权力是法律规定的,并非无限制的增强。 答案:D 2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就经济方面来说,生产力获得巨大的发 展,铁制农具和农耕出现并逐步的发展推广,使得更多的耕地被开垦出来,因此形成了垦荒 的高潮,故选 B。A 项与垦荒无关;CD 项错误,统治者的重视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并非根本原 因,根本原因要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B 30.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表现为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海外贸易发达,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及东欧和北非等地 ③河南开封、浙江杭州是商业繁盛的大都市 ④在重要城市出现了为地域商帮服务的会馆,其中晋商和徽商的会馆最多最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实际上考察的是宋代的我国商业发展的情况。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 夜市;海外贸易发达,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及东欧和北非等地,当时河南开封、浙江 杭州是商业繁盛的大都市。因此①②③正确,故选 A。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商人群体,因 此④想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1.《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 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 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解析:1895 年后伴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在其推动下,收回 利权运动和创办实业蓬勃发展。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实业救国,积极创办实业。故在 1895 —1927 年间中国特色的产业精神主要就是追求实业救国。故选 C。ABD 项错误,中国 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 答案:C 32.科技创新是世界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知识源泉,而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科技发展和资 产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下面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B.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解析:注意题目所给关键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就是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 C。A 项错误,欧洲一体化的开始是在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B 项错误,与事实不符,当时亚非拉地区大部分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D 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是在新航路开辟后。 答案:C 33.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 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说: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 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 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最能体现这 种“越位”的是 A.欧洲联盟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从材料“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 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可以 分析的出这是说的超越了国家的主权范畴而进行的联合,故选 A,欧盟是成员国各自让渡出 一部分主权而建立的政治经济组织。BCD 项都未体现让渡国家主权的内容。 答案:A 34.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 《中国焦点 2006》评出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最主 要的原因是 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 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 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后世教育 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解析:A 项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仁政;B 项较为笼统, 并非说的是孔子受人尊敬的原因和孔子的贡献;C 项属于教育方面,只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 面;因此 ABC 项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D 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 故选 D。 答案:D 35.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 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 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解析:A 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 光芒”不符;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 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故 D 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 文言文的内容;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 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故选 B。 答案:D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160 分 4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25 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 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 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 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 “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 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 年到 1920 年),就是 “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基础的?(6 分) (2)试分别概述材料二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 8 分) (3)20 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列举这一时期体现“沉沦”“上 升”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1901 到 1920 年间近代中国由“沉 沦”,到“上升”的原因。(11 分) 解析:(1)考查洋务运动对维新和革命的影响。可从经济、阶级、思想三方面解答。经济上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创办了近代工业,起到了诱导作用;政治上,虽然不主张变革,但是培 养了大批的人才了成为了后来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思想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思想的 解放。 (2)关键把握时间信息“1901 年到 1920 年”,由此可明确“沉沦”指的是中国最终 沦为半殖半封社会,“上升”是指中国不断探索斗争,最终完成反帝反封革命任务。(3)的原 因可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以及革命派的不 断努力等角度分析。 答案:(1)提供基础: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生产方式和技术,诱导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产生,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洋务派创办近代教育,培 养新式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冲击了旧思想,为新思想的引进和传播创造了条件。(6 分) (2)含义:沉沦:西方列强侵略,清王朝腐败,中国社会日益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上升:中 国人民通过不断探索和斗争,最终赢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 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同时近代化进程不断深入(6 分) (3)重大历史事件:“沉沦”有《辛丑条约》的签订、袁世凯复辟帝制、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 败等;“上升”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国民党和中共的成立等(4 分)。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为社会的转折提供了经济基础;政治:进一步壮大了 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阶级基础;(答政党建立也可) 思 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思想基础。(6 分) 42.(12 分)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 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厝。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 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 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 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 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秫》l982 年第 l 期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 (5 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5 分) (3)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2 分) 解析:(1)要抓住“正义的法律”、“听其完全自由”、“完全解除”等信息来分析当时的 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思想。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这样的经济思想,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 (2)要结合材料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来分析概括,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主要原因是自由放任政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危机的发 生,说明市场需要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国家干预经济是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3)此题是开 放性的试题,同时需要结合材料来进行分析。经济政策要不断的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且 要不断地调整。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总的来看,只要言之 有理即可,说理要充分。 答案:(1)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或自由放任思想)。(2 分) 目的: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 竞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 分) (2)变化:由国家政权不干涉经济到国家干预经济。(2 分)原因:自由放任政策无法适应资 本主义的新发展;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上 台后实行了“新政”。(3 分) (3)经济政策应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改革是克服社会危机,兴利除弊,促进社会发展的 重要手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只要言之有理,答 出三点即可)(2 分) 43.历史选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 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 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果总得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 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 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为此进行的 1861 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8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 点是什么? (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概括、归纳材料的能力。(1)结合克里米亚 战争后当时的国际环境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而俄国仍然在沙皇的统治之下。这是文中“进步”和“停止不前的”表现。1861 改革的地 位根据其影响回答即可。(2)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即可,但要注意“政治”角度。 答案:(1)理解: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 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4 分)地位:1861 年改革是一次自上 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或: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 4 分) (2)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 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答具体措施也可)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答生产力也可)。( 6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