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ww.ks5u.com 化学试题 Ⅰ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共24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771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B. 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不密切 C. 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A错误;‎ B、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密切,B错误;‎ C、人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C错误;‎ D、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D正确;‎ 答案选D。‎ ‎2.2018年,一档《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 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 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 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故A错误; ‎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故B正确;‎ 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故C错误;‎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故D错误;‎ 故选B。‎ ‎3.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 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 ‎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污染,所以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①正确; ②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所以城市垃圾应分类处理,②正确; ③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所以不能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③错误;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④正确; 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的农药、化肥随水流入江河,能造成水污染,⑤错误; ⑥氟里昂能产生氯原子,它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购买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能保护臭氧层,⑥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⑥均正确,B项正确; 答案选B。‎ ‎4.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A. CaO B. SiO2 C. NaHCO3 D. CaC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酸钙、氧化钙的性质分析回答。‎ ‎【详解】用煤饼煅烧牡蛎壳(CaCO3)生成的“蜃”为生石灰(CaO),“蜃”溶于水所得碱液为石灰水。‎ 本题选A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氯、干冰均为化合物 ②盐酸、合金、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硫酸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氢氧化钠溶液、豆浆均为胶体 ‎⑤Na2O,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②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③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等; ④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介于1~100nm的分散系; ⑤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含有钠离子的盐统称为钠盐。‎ ‎【详解】①液氨、干冰均为化合物,液氯只含有Cl元素,是单质,①错误;‎ ‎②盐酸是由氯化氢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融合而成的混合物,氨水是氨气与水的混合物,所以它们均为混合物,②正确;‎ ‎③明矾、小苏打是盐,醋酸、硫酸是酸,所以明矾、小苏打、醋酸、硫酸均为电解质,③正确;‎ ‎④碘酒、氢氧化钠溶液是溶液,豆浆为胶体,④错误;‎ ‎⑤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盐,并且均为钠盐,Na2O是氧化物,⑤错误;‎ 综上所述,②和③正确,B项正确;‎ 答案选B。‎ ‎6.春秋季节在我市常出现大雾天气,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SO2超标造成的 B. 大雾可看作是一种分散剂为水的分散系 C. 大雾可看作是一种胶体 D. 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超标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雾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形成的,故A错误;‎ B.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故B错误;‎ C.雾是一种胶体,属于胶体分散系,故C正确;‎ D.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因悬浮的水汽凝结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是溶液的蒸发,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B项是酸碱中和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C项是溶解过程,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D项是电解,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答案选D。‎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④②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④①②⑤③ D. ①④②⑤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溶解后加NaOH除去镁离子,加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碳酸钠除去钡离子,最后加盐酸,以此来解答。‎ ‎【详解】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溶于水后,加NaOH除去镁离子,加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碳酸钠除去钡离子,过滤后加盐酸,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则合理的顺序为⑤④②①③或 ②⑤④①③。‎ 故选B。‎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O32ˉ+2H+ = CO2↑+H2O B.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 2Fe3++3H2↑‎ C.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FeCl3 + 3H2O = Fe(OH)3+3HCl 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2++2OH-+Cu2++SO42ˉ = BaSO4↓+Cu(O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石灰石难溶于水,故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 CO2↑+H2O+Ca2+,故A错误;‎ B.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 = Fe2++H2↑,故B错误;‎ C.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Fe3++ 3H2O Fe(OH)3(胶体)+3HCl,故C错误;‎ 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u2++SO42ˉ = BaSO4↓+Cu(OH)2↓,故D正确;‎ 故选D。‎ ‎10.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光伏材料—蜂窝状石墨烯。生产原理是Na2O+2CO Na2CO3+C(石墨烯),然后除去Na2CO3,即可制得蜂窝状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产石墨烯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 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CO属于酸性氧化物,Na2CO3属于盐 D. 自然界中钠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石墨烯的生产原理知,反应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4价和0价,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石墨烯与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Na2CO3 属于盐,CO和碱不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化合态,故D正确;‎ 故选C。‎ ‎1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微粒个数的Fe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浊液 B. 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 该分散系不能透过滤纸 D.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OH)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判断该分散系为胶体,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为5.5−36nm,属于胶体的范畴,应具备胶体的性质,‎ A. 根据分析知,所得分散系为胶体,A项错误;‎ B. 该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B项正确;‎ C. 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可以透过滤纸,C项错误;‎ D. 分散质应是黑色的,而Fe(OH)3是红褐色的,D项错误;‎ 答案选B。‎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①‎ Cl2‎ FeCl2‎ FeCl3‎ ‎②‎ KMnO4‎ H2O2‎ H2SO4‎ O2‎ MnSO4‎ ‎③‎ KClO3‎ HCl(浓)‎ Cl2‎ Cl2‎ ‎④‎ KMnO4‎ HCl(浓)‎ Cl2‎ MnCl2‎ A. 表中第①组反应中FeCl3只是还原产物 B. 氧化性比较:KMnO4>Fe3+>Cl2‎ C. 还原性比较:H2O2>Mn2+>Cl-‎ D. 第④组中的HCl既作还原剂,又起到酸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氯气和FeCl2反应生成FeCl3,氯气为氧化剂,FeCl2为还原剂,所以表中第①组反应的FeCl3既作为还原产物又作为氧化产物,A项错误;‎ B. 根据①知,氧化性Cl2>Fe3+,根据④知,氧化性KMnO4>Cl2,则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项错误;‎ C. 根据②知,还原性H2O2>Mn2+,根据③知,还原性Mn2+MgO,还原性Mg>C C. CO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 D. Mg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等于碳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MgO的+2价,所以镁为还原剂,MgO为氧化产物,故A错误;‎ B.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所以氧化性CO2>MgO,还原性Mg>C,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C的0价,所以二氧化碳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根据得失电子守恒,Mg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C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通过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是解题的关键:氧化剂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18.下列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微弱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 仅有③不正确 B. 仅有④不正确 C. 仅有⑤不正确 D. 全对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以免产生干扰,故①正确;‎ ‎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故②正确;‎ ‎③应该用盐酸洗,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故③错误;‎ ‎④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故④正确;‎ ‎⑤洁净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故⑤正确。 ‎ 故答案选D。‎ ‎19.制备氰氨基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元素被氧化, 碳元素被还原 B. HCN被氧化, CaCO3被还原 C. HCN是氧化剂, CaCO3是还原剂 D. CaCN2是氧化产物, H2为还原产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CaCO3+2HCN=CaCN2+CO↑+H2↑+CO2↑中,N元素化合价不变,生成物CO2中碳元素来自碳酸钙,它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生成物CO中碳元素来自HCN,C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HCN中的H原子得电子由+1价变为0价(2个H原子),得到H2,HCN中的C原子失电子,由+2价变为+4价(1个C原子),得到CaCN2。‎ ‎【详解】因HCN中的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氢元素被还原,碳元素被氧化,A错误;因HCN中的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碳酸钙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C错误;HCN中的碳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4,对应的氧化产物为CaCN2,HCN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对应的还原产物为H2,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准确判断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HCN、CaCN2中元素的化合价分析是解答中的难点。‎ ‎2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 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C. 观察纯碱的焰色反应:‎ D. 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放热,气体压强增大,红墨水出现液面差,可以验证,故A不符合题意;‎ B.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检验,故B不符合题意;‎ C.铁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可用来做纯碱的焰色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套装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应将碳酸氢钠应放在套装小试管中,通过澄清水是否变浑浊可证明稳定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3C1O-+ 4OH-= 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6‎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2,O元素是-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 答案选D。‎ ‎2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无色溶液,下述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  )‎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A. ①⑤ B. ③⑥ C. ②④ D. ②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所以Na2CO3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pH大,故方法合理;‎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均没有气体生成,故方法不合理;‎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碳酸氢钠反应快,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故方法合理;‎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故方法不合理;‎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而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故方法合理;‎ 故选C。‎ ‎【点睛】碳酸氢钠溶液在加热时不容易分解,不会有气体生成。‎ ‎23.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共存的是(  )‎ A. 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加入K+、CO32-、NO3-、Na+‎ B. 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加入SO42-、Cu2+、K+、Cl -‎ C. 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加入Na+、Ca2+、Cl -、HCO3 -‎ D. 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加入K+、Cu2+、Cl-、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中含有H+,H+与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A错误;‎ B. 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OH-与Cu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故B错误;‎ C. 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中含有H+,H+与HCO3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C错误;‎ D. SO42-与K+、Cu2+、Cl-、NO3-均不反应,所以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24.《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黑火药爆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 S+3C═K2S+N2+3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黑火药属于纯净物 B. 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 黑火药爆炸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S+2KNO3+3C=K2S+N2↑+3CO2↑中,S、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化合价升高,故B错误;‎ C.S+2KNO3+3C=K2S+N2↑+3CO2↑中,S、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化合价升高,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不是2种,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Ⅱ非选择题部分 ‎25.下表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它们的一种主要成分(其它成分未列出)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名称 天然气 白酒 醋酸 小苏打 消石灰 铜线 成分 CH4‎ C2H5OH CH3COOH NaHCO3‎ Ca(OH)2‎ Cu ‎(1)请你对表中①~⑦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编号) ‎ 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用④治疗胃酸过多(主要成分为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③除水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③④⑤ (2). ①② (3). NaHCO3=Na++HCO3- (4). HCO3-+H+=H2O+CO2↑ (5).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书写电离方程式;根据物质的性质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 ‎【详解】(1)CH3COOH、NaHCO3、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CH4、C2H5‎ OH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所以是电解质的是③④⑤;是非电解质的是①②;故答案为:③④⑤;①②;‎ ‎(2)NaHCO3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 NaHCO3=Na++HCO3-;故答案为: NaHCO3=Na++HCO3-;‎ ‎(3)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CO3-+H+=H2O+CO2↑;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答案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26.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2NaCl(熔融)2Na+Cl2↑。回答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 A.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细沙中 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 ‎(2)钠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___。‎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 ‎(3)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Ⅰ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如图Ⅱ所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 ‎【答案】 (1). D (2). D (3). 2Na+O2Na2O2 (4). 淡黄色 (5). 2Na2O2+2H2O=4Na++4OH-+O2↑ (6).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是否复燃 ‎【解析】‎ ‎【分析】‎ ‎(1)结合钠的性质判断钠的保存方法;‎ ‎(2)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 ‎(3)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检验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生成了氧气。‎ ‎【详解】(1)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应密封保存,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故应保存在煤油中;‎ 故答案为:D;‎ ‎(2)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 故答案为:D;‎ ‎(3)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2Na2O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检验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生成了氧气;‎ 故答案为:2Na+O2Na2O2;淡黄色;2Na2O2+2H2O=4Na++4OH-+O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是否复燃。‎ ‎【点睛】第(3)问书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难度不大,但是学生们仍然容易出错,就是错写成化学方程式。学生们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按要求作答,可以用笔进行重点圈画,提醒自己是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27.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A中现象是___。‎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D中的现象是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5)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填名称)。‎ ‎【答案】 (1). 试管口有无色液体生成 (2). 干燥CO2气体 (3). 2CO2+2Na2O2=2Na2CO3+O2 (4). 石灰水变浑浊 (5). CO2+Ca2++2OH-=CaCO3↓+H2O (6). 氧气 ‎【解析】‎ ‎【分析】‎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2)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分析; (3)根据过氧化钠的性质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性质分析; (5)根据反应后可能剩余的气体分析。‎ ‎【详解】(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可观察到A中试管口有无色液体生成;‎ 故答案为:试管口有无色液体生成;‎ ‎(2)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能作干燥剂,二氧化碳和浓硫酸不反应,所以能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干燥CO2气体; (3)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未与过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 故答案为:石灰水变浑浊;CO2+Ca2++2OH-=CaCO3↓+H2O; (5)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蒸汽被浓硫酸吸收,未与过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所以剩余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 ‎28.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下列表述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___。‎ a.滴水成冰 b.蜡炬成灰 c.百炼成钢 ‎(2)NH3和Cl2反应的方程式为:NH3+Cl2—N2+HCl ‎①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___(填化学式)。‎ ‎②配平该方程式:__NH3+__Cl2—__N2+__HCl ‎③根据上述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喷洒氨水的方法来检查是否有Cl2泄漏,若Cl2有泄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产生该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 ‎(3)“地康法”制氯气的反应原理图示如下:‎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反应II属于___反应。(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③若要制得a个氯气分子,则整个反应中转移电子个数为___个。‎ ‎【答案】 (1). a (2). 氮 (3). Cl2 (4). 2 (5). 3 (6). 1 (7). 6 (8). 有白烟产生 (9). HCl+NH3=NH4Cl (10). 2HCl+CuO=CuCl2+H2O (11). 置换反应 (12). 2a ‎【解析】‎ ‎【分析】‎ ‎(1)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①NH3和Cl2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氯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 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③氨气与氯化氢反应有白烟氯化铵生成; (3)①根据反应原理图,反应I是HCl、CuO反应生成CuCl2和H2O;‎ ‎②反应II是CuCl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氯气;‎ ‎③反应I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II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2CuCl2+O2=2CuO+2Cl2确定转移电子数。‎ ‎【详解】(1)a. 滴水成冰,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 b. 蜡炬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 c. 百炼成钢,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 故答案为:a;‎ ‎(2)①NH3和Cl2的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氯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则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氮元素,氧化剂是Cl2;‎ 故答案为:氮;Cl2;‎ ‎②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化合价升高3价,氯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化合价降低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NH3+3Cl2=N2+6HCl;‎ 故答案为:2;3;1;6;‎ ‎③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会有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HCl+NH3=NH4Cl;‎ 故答案为:有白烟产生;HCl+NH3=NH4Cl;‎ ‎(3)①根据反应原理图,反应I是HCl、CuO反应生成CuCl2和H2O,反应方程式是:2HCl+CuO=CuCl2+H2O;‎ 故答案为:2HCl+CuO=CuCl2+H2O;‎ ‎②反应II是CuCl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氯气,反应方程式是2CuCl2+O2=2CuO+2Cl2,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置换反应;‎ ‎③反应I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II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2CuCl2+O2=2CuO+2Cl2,可知氯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若要制得a个氯气分子则整个反应中转移电子的个数为2a个;‎ 故答案为:2a。‎ ‎【点睛】本题有两个空是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见书写方程式的重要性,尤其是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首先通过信息和经验确定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再依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然后再根据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其余物质的系数。‎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