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考试试题(二)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考试试题(二)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2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卷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俊(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 19 -‎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摘自鲁枢元教授在台湾淡江大学的讲演,原文有删节)‎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 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C. 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 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3分)‎ A.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 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C.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D. 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 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 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 - 19 -‎ 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 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围墙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百零八条好汉都是被逼到梁山上去的。嗯,造新……”吴所长呷了口水,“可这新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对建筑是外行,可我总觉得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就等于巧裁缝披了件破大褂,而且没有钉钮扣。从原则上来讲,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美观大方,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请大家踊跃发言。”‎ ‎“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 ‎“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登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 19 -‎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兆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 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 19 -‎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环绕着围墙的修建问题,建筑设计所内的“现代派”、“守旧派”以及取消主义者各执一端,最后吴所长还是把任务交给了“实干派”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 B. 小说尽管结构单一,但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情节曲折,主题凸显,既让读者看到了在生活中很有代表性的“扯皮”“空谈”,也向读者展现了马而立式实干家的精明能干、生气勃勃。‎ C. 小说语言诙谐幽默,作者好像在从容不迫地描写着几派的讨论,但遗憾的是,这讨论究其实质却是一场无休止的扯皮,形式与内容的不谐调,产生了滑稽的意味。‎ D. 小说中的吴所长善于听取各方意见,作风民主,看似“外行”实则内行,但他的拘泥于原则而不涉及实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5.请结合全文,谈谈马而立的性格特点。(5分)‎ ‎6.小说以“围墙”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走不出那片田野 邱苑婷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里,曹文轩恐怕是最不买孩子账的一个。 如果说以杨红樱为代表的儿重文学作家们, 是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要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曾文轩就是那个站着的精神偶像一一他要让孩子踮踮脚才够得着,甚至踮脚也不行,只能远远仰望。他声明自己不太是一个自觉为儿童创作的作家,只是采用儿童视角写作。他是带着纯文学的野心在书写的,写起来便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根本管不上儿童不儿童。‎ 这恰恰成就了他。透过他的文字,你会看到沈从文,看到汪曾祺。有评论者说,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这话不假:他写作之前,常常要在楼下院子里走上几个小时,把自己重新扔回自然。1997年的夏天,他写得烦闷,干脆直接逛到卖机票处,人家问,去哪儿?他说,去哪儿都可以。“海拉尔”,对方看看当天有票航班,随便扔出一个地名。“行!”海拉尔? 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就这样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 19 -‎ 场景在变,基因却没变。那些意境的背后,每每藏着曾文轩自己。他不讳言,说《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主人公桑桑就是年少的他。从调皮捣蛋,到情窦初开,到直面苦难甚至死亡。总有一个时刻,落寞会降临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身上,于是在天地旷野间,朦胧地察觉一丝生命的寂廖本质。‎ 他曾回忆自己儿时独自在回野上的玩耍,与作品里的孤独经验如出一辙:本是一派捣乱与热闹,但是,“忽地就有孤独攻上心头,于是我慌张四顾,那时田野空大无边,自己成了蚂蚁大小,而田野还在一个劲儿地长着,不断地往四下里铺展……”这许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他不停插绘那片田野:苦难,坚韧,悲悯,孤独,干净……‎ 这重复,形成了曾文轩儿童文学“纯美”的标签。北大老师邵燕君是曾文轩带的第一个硕士,她用“多年固执的美学坚持”来形容恩师。但当年他如果不这么固执的话,就不会变得如此强大,也不可能拥有如此独特的回野。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里,曹文轩其实是不吃香的,他坚持古典美,但现代主义的主潮却是强调深刻、批判、夸张、 揭示。 所以,他的作品很难被纳入任何一个当代文学的主脉中,只能被归入儿重文学。‎ 曹文轩自己是这么说的:负隅顽抗,活路一条。写完《火印》初稿,他照例请亲近的朋友、学生看,得到最受用的评价是:“这是曾文轩写的。”在变法中自有不变,他觉得保守未必是件坏事。‎ 在北大课堂“小说的艺术”上,开宗明义第一讲,他要批评当今文化批评的泛滥,讲评价文学必须回归文学性,他将美与善放在最高位置上,极度反感现代主义作品几近变态地表现大便、肮脏、恶心、绝望——如果世界已经这么糟糕,为什么连文学都不能让人得到净化与慰藉? 他对美有近乎执念的精神洁癖。他的故乡水道纵横,水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大部分内涵——敏感、温润、细腻、干净、纯粹,而在他看来,文学也当和水一样,是净化之物。‎ 每每提到中国经验,曹文轩总会说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一个巴西孩子为了寻找宝藏,历经波折来到遥远的埃及金字塔,最后却发现,宝藏就在自家教堂的无花果树下。”中国有中国的故事,这片土地上,有过那么多瑰丽的传说和民间故事,有过那么多深重的苦难,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开采挖掘的富矿。”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故事,对孩子们说,对北大学生说,对阅读推广人说,对媒体说,对所有关心文学的人说。说了很久。最终,他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声音。‎ ‎(《南方人物》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 曹文轩和其他儿童作家不同,他写作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根本管不上儿童,作品有沈从文、汪曾祺的风格。‎ B. 曹文轩的作品内容主要是写风景, 他经常把自己置于真实的自然之中, 甚至为了写 ‎ - 19 -‎ ‎ 作乘飞机到过呼伦贝尔大草原。‎ C. 曹文轩的作品因为与现代主义的主潮不相融合, 长时间受到冷落, 很难被纳入任何一个当代文学的主脉中,只能归入儿童文学。‎ D. 曹文轩认为中国写作的富矿应该从中国的故事中开采挖掘, 他坚持呼吁多年, 最终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声音。‎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 曹文轩是孩子们的精神偶像,他不想让孩子们了解他和他的纯文学作品,只能远远仰望,所以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 B. 不管生活场景怎么变,曹文轩作品中表现生命寂寥的本质和孤独经验不变,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 C. 曹文轩说自己是“负隅顽抗,活路一条”,这与他的学生邵燕君用“多年固执的美学坚持”来形容他相一致。‎ D. 在朋友、学生的评价中,曹文轩觉得最受用的是“这是曹文轩写的”,这反映了他的创作方法一成不变,思想是保守的。‎ E. 曹文轩故乡水道纵横,水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大部分内涵——敏感、温润、细腻、干净、纯粹,说明曹文轩深受故乡影响。‎ ‎9.曹文轩的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仲淹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 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 19 -‎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低舰,兜鍪尽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 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B.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C.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D.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另外祖父的父亲也称太祖。‎ B. 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史上曾是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被称为“六朝古都”。‎ C. “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 D. 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俞通海擅长水战,深受太祖信任。他归顺太祖之后,太祖喜出望外,高兴地说“天赞我出!”‎ - 19 -‎ B. 俞通海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胥口作战中,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结果被敌军射中右眼。‎ C. 俞通海忠心耿耿,临危不惧。太祖在康郎山遇险,俞通海奋不顾身,全力营救太祖脱险。‎ D. 俞通海治军严明,关爱百姓。在攻克湖州和攻取太仓以后,秋毫无犯,当地百姓十分欢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5分)‎ ‎(2)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 ‎[注]①觉:醒。‎ ‎14.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B. 首联写了诗人早起后的所见所闻,看到晨光初照,屋室通明,听到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晨光”与“开门鼓”交待时间之早。‎ C. 颔联里写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因为大地变得潮湿而懒洋洋地爬起来,小鸟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本句写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紧扣了“早”字主旨。‎ D.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这两句照应诗题。近来乡梦撩人愁思,于是作者借酒浇愁,不料饮酒过量,一夜昏睡暂时忘记了乡愁。本句用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19 -‎ E.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15.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颈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诗中表达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绝不同流合污的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 。”‎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3)《阿房宫赋》中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4)《赤壁赋》中表达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_______ ,_______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备受瞩目的“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于近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师大附小教育集团的李老师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最美教师”。‎ B. 新型播种机实现了灭茬、旋耕与深松、施肥、精播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单独作业,大大降低了成本,秸秆还田的难题迎刃而解。‎ C. 宋代才女李清照,才情横溢,词动京华,收藏的文物可谓汗牛充栋,但身为女人,生在乱世,情无所托,学无所用,令人感慨。‎ D. 韩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其实是火中取栗,不仅无助于维护国家自身安全,还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政治风险。‎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实力,又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 B. 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为我们展示了腐败领域的多元化、腐败主体的知识化、腐败案件的集团化等腐败新特点。‎ - 19 -‎ C. 延迟退休牵涉很多因素,不能仅仅考虑基金的收支,还要考虑其他因素,要统筹兼顾,同时学习有弹性退休机制的国家的经验教训。‎ D.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围棋的棋路过于复杂,电脑很难学会。不过AlphaGo做到了,它拥有首个世界上有效的评估函数系统。‎ ‎19.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 ②③⑥④⑤① B. ⑤②③⑥④①‎ C. ⑤①②⑥③④ D. ②④⑥③①⑤‎ ‎20.用四个关键词解说“这些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一句中“价值”的含义。(4分)‎ 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这一点不会改变。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和相互启发,这让我们用别人没有的方式进行创新。我认为,无论是谁在做什么工作,这些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苹果”将表现非凡。 ‎ ‎——《乔布斯传》‎ 关键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1.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 - 19 -‎ 时间都去哪儿啦 ‎(1)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成长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折,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接受自己的缺点。然后发自内心地去改变,找到一个平衡点。‎ 理解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19 -‎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2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9分)(1-3题)‎ 1. B【解析】B项理解错误,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 2. B【解析】B项是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是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3. A【解析】B项,强加因果。“所以”说法不当。C项“一概”说法绝对,原文是“普遍”。‎ D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6题)‎ ‎4.C ‎5.①认真负责:设计所围墙倒塌后,他根据领导交待的“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立刻找到房屋维修站站长和技术员,群策群力,利用拆房的旧砖瓦,只用一天一夜就修建起了一面堪称美观大方而且节约经济的围墙。‎ ‎②坚强隐忍:不管围墙是受到批评还是得到赞誉,他只管默默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③朴实热情:“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炭火盆”体现了他事事为工作、时时为大家的性格。(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①从揭示主题方面。透过修围墙这件小事,向读者揭示了在社会义建设事业中实干派与空谈派、取消派的明显分野,使人们从中感到改革的迫切性。让人深思:效率、人才被死死地禁锢在世俗的“围墙”之中。‎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围绕修建围墙这件小事,作者对那些只尚空谈、不务实际、疲沓推拖、不谋进取,一旦有了成绩便抢功在先的空谈家们,给予了尖锐的、善意的讽刺,批判了对于改革危害甚烈的官僚主义和说空话不办事的浮夸作风,对“实干家”马而立给予了充分肯定。‎ ‎③从象征寓意、情节发展等角度作答均可。(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 ‎4.试题分析:A项,由后文“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来看,并非是“表现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B项,“情节曲折”错误;D项,“实则内行”错误,他是个没有主见的人。‎ ‎5‎ - 19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不管围墙是受到批评还是得到赞誉,他只管默默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坚强隐忍”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认真负责”“坚强隐忍”“朴实热情”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标题的“寓意”,答题分关键是结合情节分析表层含义和结合主旨深层含义,表层含义从文章的情节看文章围绕修“围墙”展开,塑造了“马而立”的形象,对那些只尚空谈、不务实际、疲沓推拖、不谋进取,一旦有了成绩便抢功在先的空谈家们,给予了尖锐的、善意的讽刺;从主旨的角度看批判了对于改革危害甚烈的官僚主义和说空话不办事的浮夸作风;效率、人才被死死地禁锢在世俗的“围墙”之中的社会现象。‎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9题)‎ ‎7.B【解析】“作品内容主要写的是风景”错,“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是说曹文轩真正想表现的是人生活的那一方水土的内蕴,不是说主要写风景) ‎ ‎8.CE【解析】A.“他不想让孩子们了解他和他的纯文学作品”错,“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也不准确。B.《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并不是所有的作品。D.“他的创作方法一成不变,思想是保守的”错)‎ ‎9.①作品背后每每藏着自己(作品融入了自己的经验)。②纯美(具有古典美)。③能让人得到净化与慰藉。④多取材中国故事。(回答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13题)‎ ‎10.C ‎11.A ‎12.A ‎13.(1)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 - 19 -‎ ‎(2)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 ‎【解析】10.试题分析:注意“舟”作后句的主语,“入江”“据敌”两种做法,中间断开,“彼舟”作后句的主语。‎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舟”作后句的主语,“入江”“据敌”两种做法,中间断开,“彼舟”作后句的主语。‎ ‎11.试题分析:祖父的父亲称为曾祖。‎ ‎12.试题分析:此时并没有“深受太祖信任”,太祖高兴是因为俞通海有水军千艘。 ‎ ‎13.试题分析:注意“方”译为“正在”,“师”译为“军队”,“舟楫”译为“船只”,“赞”译为“帮助”,“从”译为“跟从”,“克”译为“攻克”,“略”译为“平定”,“舣舟”译为“停船”。‎ ‎【参考译文】‎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他的父亲俞廷玉搬迁到巢湖。元朝末年,盗匪起于汝州、颖州。俞廷玉父子和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营扎寨,拥有千艘战舰兵力的水军部队。他们多次被庐州左君弼困窘,派遣俞通海悄悄地从小道归顺太祖。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太祖亲自前往安抚他们的军队。‎ 俞通海为人沉着刚毅,治军严明而有恩德,士兵乐意为他所用。巢湖各将都擅长水战,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吕珍军队突然来到,诸将想退。俞通海说:“不可以后退,敌方多我们少,后退的话,那么我方情况就被暴露了,还不如攻击他们。”于是通海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对方箭下如雨,射中他的右眼。不能作战,他命令手下士兵披上自己的盔甲监督指挥作战。敌人把督战的士兵当作通海了,就不敢逼近,慢慢地退兵离开了。俞通海从此一只眼睛失明。‎ - 19 -‎ 陈友谅大力举兵围攻南昌。俞通海跟从太祖攻击敌人。在康郎山相遇,因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军奋力作战差点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风放火焚烧敌船二十多艘,敌军稍稍受挫。太祖的船搁浅被围困了,陈友谅的骁勇的将领张定边径直向前冲,进犯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乘飞舸前来援战,船只飞速驶来,带动湖水急涌而至,太祖的船只得以脱险。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敌方巨舰压住,兵士都用头抵住敌舰,头盔全咧,才勉强脱险。第二天再战,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装上火药进攻敌舰,焚烧敌船数百艘。过了两天,俞通海又派六艘战船深入敌方。敌方联合大舰船奋力抵抗。太祖登上舵楼远望,很久都没有看到什么,料想俞通海的船只已经沉没了。过了一会儿,六艘船绕过敌方的舰船出现,飘飘扬扬如游龙。军队欢呼,勇气猛增百倍,作战更加奋力。陈友谅的军队大败。太祖军队驻扎在左蠡,俞通海进言说:“湖水很浅,小船很难周旋,不如进入长江,占据敌方的上游。他们的船进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于是就转移军队驶出湖,在水边和陆地构建栅栏。陈友谅不敢出来。在湖中停留了一个月,粮食用完,陈友谅带兵突围逃跑,最终失败死去。这场战役,俞通海军功最多。军队回京,赐予良田金帛。‎ 跟从徐达平定安丰,又跟从攻克湖州,攻取太仓,秋毫无犯,百姓欢悦。围攻平江,大战灭渡桥,直捣桃花坞,中流箭,伤很重,回金陵。太祖驾临他的府第,问道:“平章知道我来探问伤情了吗?”俞通海不能说话。太祖挥泪而出。第二天死,时年三十八岁。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随从的官员卫士都感动流泪。‎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15题)‎ ‎14.AD ‎ ‎15.“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因心情愉快开怀畅饮饮酒甚多,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 “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 ,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于诗歌内容和手法的把握。选项中,A项,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D项,不是借酒浇愁。因春宵的美好,春色令诗人陶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 ‎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颈联”要求考生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角度赏析“本诗颈联”。 解答此题,抓住关键词句“半销宿酒头仍重” “新脱冬衣” “体乍轻”分析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 19 -‎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7.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 A项“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 B项“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D项“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C项“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极多。使用对象不当。所以选C项。‎ - 19 -‎ 点睛: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语境义→成语义→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成语题误点设置: 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18.A【解析】试题分析:B项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去掉句中的“随着”。C项动宾搭配不当。学习的是经验,而不是教训。删去“教训”。D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定语“首个”,属数量定语,应放在表所属的定语“世界上”之后。‎ ‎19.D【解析】试题分析:一是要确认语段的表达方式是“说明”;二是确认“说明”的思路,从上文看,主要谈“算盘”“口诀”两个方面;三看选项,拍次序,②④主要说明算盘的结构及原理,⑥③①⑤则说明“口诀”的特点,故答案为D。‎ 点睛: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20. 【答案】创造(或创新) 简约(简单) 专注 深度合作/相互启发 ‎ ‎【解析】本题是对议论性文段的压缩。最后一句是总结句。前面的5句话分4层,分别来解说“价值”的含义。(每个词一分)‎ ‎21.⑴画面中一个青年跪在一个巨大的手机旁,惊恐地伸出双手想要留住从前上方的钟表上落下的数字,但这些数字都被手机上显示的微信界面吸了进去。(2分)‎ ‎⑵寓意:这幅漫画揭示了一些人将所有时间都用于手机上网的现象,呼吁大家不要沉溺于手机的各种功能而使时间白白流逝。(2分)‎ 四、写作(60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是“接受”,材料中给出了“接受”的内容,和接受的好处,由此应围绕“接受”立意,谈接受什么,为什么接受,如何接受等。可以写记叙文,围绕自身经历谈与感受或编撰故事。也可以写议论文,结合素材加以说理。‎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围绕“接受”立意。‎ 成长从接受挫折开始 - 19 -‎ 成长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就要像轮船一样乘风破浪;若成长是一片深远蓝天,我们就要像雄鹰一样搏击云霄;若成长是一座摩天山峦,我们就要像攀登着一样不畏艰难、奋发向上、永不退缩。‎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又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万古旷世,更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应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应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应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 ‎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回看历史长河,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哪一个不是因战胜挫折才取得巨大成就:居里夫妇十年磨一日的艰辛,才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镭;爱迪生历经一千多次的实验,才发明了电灯;李时珍经历27年的翻山涉水,才著成东方医学宝典——《本草纲目》。这些人的成就都是因为他们在不断的挫折中不断的成长,从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最后获得了成功。‎ 接受挫折,就当它是一只蚊子,一巴掌就够了;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小雨,一把伞就够了;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颗尘垢,一滴眼泪就足以将它毁灭。‎ 挫折是财富,因为在战胜挫折之后会让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人生。“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正因为有了这狂风暴雨的洗礼,雨后的晴空才更加灿烂,更加耀眼,才值得人们去珍惜。‎ 潜龙终将会傲游蓝天,乳虎终将会威震百兽,奇花终将会散发芬芳。也许我们会遇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种种不幸,但我们要相信,“长风破浪风有时,直挂云济沦海”的一刻终会来临。‎ 挫折能催化成熟,困难会激越成就。我们要勇于直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永不畏惧,不断成长,勇往直前。‎ - 1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