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7-11)
延边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 乔娟 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孔子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当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反对消极禁欲,也反对过度享乐,希望通过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感、理性间的和谐。因此,二人都想通过理论的建构去调节和平衡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 ②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才能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肯定德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才能为善。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③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是亚里士多德探讨的三种生活类型。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他也反对以物质财富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起本身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 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并非幸福(最高善)。” ④孔子认为钱财和权势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孔子坦荡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粗荼淡饭、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样有其乐趣。不行正道而取得的富贵,只是过眼浮云罢了。 ⑤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虽然过分地讲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将道德和幸福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开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人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对当今社会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却有着重要的借鉴。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这里的情感包含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幸福的元素应该包含有道德,有热情。 (《人民论坛》2014年第17期) 1.下列关于“幸福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亚里士多德在肯定德性的重要性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衣钵,认为获得幸福是靠行德与智德来实现的。 B.孔子对钱财与权势不回避,他强调了物质的满足与幸福不具有必然联系,所以与符合正道和义有联系。 C.幸福不是拥有道德的成分,就是需要情感,而情感的范围应包括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 D.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均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社会境界,其途径是通过理论构建去调和复杂的社会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②段,介绍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产生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他们对幸福观的认识有共同之处:都认为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 B.第②③段,分析了孔子的幸福观偏重政治意识,更强调幸福观在统治者治理国家方面的实用性;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偏重个人意识,从几种生活类型的角度分析了幸福观。 C.第③④段,介绍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幸福观的认识上面的不同点:幸福与物质的关系各有侧重,孔子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更有思辨色彩,更为全面。 D.本文通过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两人幸福观,他们均倡导仁爱,为今天的人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了理性的思考。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就须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修养。统治阶级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 B.孔子一直尝试调和新旧社会的矛盾,力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尊卑有序、遵循中庸之道的社会是理想的幸福境地。 C.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对此表示异议,他认为生活的目的应该是以正当手段去追求财富、快乐、荣誉、德性。 D.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是他们给人类做出了最大贡献就是将道德与幸福统一起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陆地上的船长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却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 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忧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寻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用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唯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 登上小岛。他的神志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场海上风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冷漠与不解船长,是因为在暴风雨中,在大船下沉时船员们纷纷逃命,而他却在最危险时刻,表现坚守岗位与船共存亡的气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B.文章回忆了二叔在海上与风暴搏斗了一天一夜,最后触礁沉船在无名小岛旁,这个情节的回忆倒叙,目的是照应前文悬念和丰富人物形象。 C.“我”对疯船长的肃然起敬与他人的不解形成对比,意在提醒人们对失败英雄要有宽广胸襟,多一份理解,为此着意刻写沉船前二叔海上搏击风浪的情节。 D.结尾“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意蕴深刻,作者着力表现苦难和黑暗中的光明希望一面,给读者留下无尽想象与希望的空间。 5.船长是主角,文中却多处写到“爹”和“我”,这有何作用?(5分) 答: 6.结合小说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感悟,探究“陆地上的船长”这个题目在思想主题方面包涵哪些深刻意蕴。(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李贞)】《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可谓是难得的同时收获了收视率与好口碑的综艺节目。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飞速飙升。 在微博上,不仅普通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V”也出言点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收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同时,这样的节目也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供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爆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 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00后”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圈粉”无数,被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而除了武亦姝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无论是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还是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实际上都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 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友“美好”表示,“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友“似水在流年”的体会则是,“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摘编自2017年02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摘编自2017年02月08日《湖南日报》)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出现的诗词,从《诗经》、楚辞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到近现代整个中国诗歌史。竞赛题是央视请高校专家出的,题目所涉诗歌不是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中国诗词高峰期的作品,而是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 (摘编自2017年02月09日《长江日报》) 材料四 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 如何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受访青年的建议有:与流行文化对接,找到当代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58.0%);在络文化中植入古典诗词的成分,推动其普及(49.4%);提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降低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31.1%)等。(节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收视率超过第一季,再创历史新高,其成功根源在于利用央视这一平台和春节黄金档期。 B.武亦姝、白茹云和王海军均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媒体深度挖掘,也都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人们对诗词的认识。 C.在电视人眼中荧屏是一种资源,《中国诗词大会》使他们产生了思考,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 D.作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此前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材料一侧重分析外因,材料二侧重分析内因。 B.材料一和材料四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观点的来龙去脉。 C.根据第一则材料,可看出《中国诗词大会》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质是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 D.第三则材料概述了《中国诗词大会》所用竞赛题的来源和诗词选择标准,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 E.第四则材料具有新闻调查的性质,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数据表达观点,即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形式的理解。(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卢渊性温雅寡欲,有祖父之风,敦尚学业,闺门和睦。袭侯爵,拜 主客令,典属国。迁秘书令、始平王师,以例降爵为伯。给事黄门侍郎,迁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 是时,高祖将立冯后,方集朝臣议之。高祖先谓渊曰:“卿意以为何如?”对曰:“此自古所慎,如臣愚意,宜更简卜。”高祖曰:“以先后之侄,朕意已定。”渊曰:“虽奉敕如此,然于臣,实有未尽。”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衔之,渊不以介怀。 及车驾南伐,赵郡王干督关右诸军事,诏加渊使持节、安南将军为副,勒众七万将出子午。寻以萧赜死,停师。是时泾州羌叛,残破城邑,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徐行而进。未经三旬,贼众逃散,降者数万口,唯枭首恶,余悉不问。诏兼侍中。初,渊年十四,尝诣长安。将还,诸相饯送者五十余人,别于渭北。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未几,拜仪曹尚书。高祖考课在位,降渊以王师守常侍、尚书,夺常侍禄一周。寻除豫州刺史,以母老固辞。 寻遭母忧,高祖遣谒者诣宅宣慰。服阕,兼太尉长史。高祖南讨,又兼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寻为徐州京兆王愉兼长史,赐绢百匹。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屡有表闻,不报。陵果杀将佐,勒宿豫之众逃叛。滨淮诸戍,由备得全。陵在边历年,阴结既广,二州人情,成相扇惑。陵之余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惟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 景明初,除秘书监。二年卒官,年四十八。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复本爵固安伯,谥曰懿。 (选自《魏书·卢渊传》,有删节)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B.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C.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D .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拜”“除”在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中,都属于“授予官职”。类似的词语还有“征”“举”“察”“授”等。如李密《陈情表》中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意为李密先被太守逵考察后推荐为孝廉,后来又经刺史荣的举荐直接通过院试晋为秀才级别。 B.庙号是指古代有些帝王死后,其子孙在宗庙祭祀时给其特立的名号。如文中的“高祖”就是庙号。王勃《滕王阁序》中“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一句用到了汉文帝在宣室接见贾谊的典故,其中“文帝”也属于庙号。 C.“服阕”的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按照封建礼制,父母死后儿子必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丧服。古代还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如李密《陈情表》中有一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这里的“期”指的是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小功服的亲族,都是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D.“谥”,古代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与品德,而给予一个带有赞美或贬低、同情性质的称号,如《归去来兮辞》的作者陶渊明死后朝廷将其谥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这个谥号是有赞美性质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渊性情温和文雅,崇尚学业,家庭和睦,官职屡有升迁,做了始平王的老师和给事黄门侍郎,后来又升职兼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 B.高祖要册立冯氏为皇后,先征询卢渊的意见,即便高祖主义已定,他仍坚持己见。皇帝只好再召集群臣商议,在他的坚持下,皇高祖改变了想法。 C.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时,卢渊被降职,并被罚了俸禄。不久又被授予豫州刺史,因为母亲去世的缘故,卢渊坚决地推辞。 D.卢渊对待叛乱的态度是诛杀首恶,宽宥其余。在羌人叛乱时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叛逃时均采取这种方法,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衔之,渊不以介怀。(5分) (2)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屡有表闻,不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⑥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③赊:语气助词。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诗题目概括凝练,“水村”点明环境背景,“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本诗没有抒发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之感。 B.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枕”字拟人化的写出画船的静泊之态,再写烟雾迷朦中的野草,由远及近,明暗配搭和谐。 C.颔联注意炼句,对仗工整,平淡质朴中含有工丽。诗人描绘出一幅静态之景以传达出悠闲的心情,所用的手法和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诗句相近。 D.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叠词的运用使诗句音韵和谐。诗人村居生活可以打渔,可以沽酒,有类似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一诗句明丽欢快的情境。 E.本诗“望”字笼罩全篇,作者望到的有画船江草图、野鸟栖眠图、水村闲居图,营造出一派沉寂安宁、幽静朦胧的意境。 15.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崇尚美德而严格约束自己,但因为直谏而被贬谪的情形。 (2)《赤壁赋》写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 ”。 (3)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认为,即使是乞丐,也有自己的尊严,“ , ”就是说的这个问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当年他独闯关东,筚路蓝缕,硬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②接受卫视记者采访的这位本年度高考理科状元侃侃而谈他在高中的各种生活以及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经验、教训。 ③得不到队友的有力支持,姚明一个巴掌拍不响,火箭队摆脱不了连战连败的厄运。 ④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曾到哈尔滨演出,获得了成功;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小提琴女演奏家俞丽娜也来哈尔滨演出,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⑤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生态保护了,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已成为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们尽心尽力去做的事情。 ⑥现年57岁的梁振英政绩突出,左右逢源,当选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之后,将带领民众探索一条“稳中求变”的道路。 A. 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由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中的“征收特别关税”条款规定,从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征收关税。这就是“碳关税”。 B.近年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我国目前高速铁路的建设技术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C.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D.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经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杰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后天我校将召开研讨会,我们特向您发出鼎力邀请,恭请您拨冗莅临并给广大同学作专场报告。 B.身为师傅的弟子,我们不奢求成为他老人家的高足,但你做出这样的事情,真是忝列门墙。做师弟的,都为你汗颜! C.赵伯伯,明日请您屈驾到寒舍一坐,家父几幅藏品将悉数展出。家父常称您兰心蕙质,独具慧眼,届时还望您品鉴,不吝赐教。 D.获悉您老抱恙,家父特让我登门探望,敬赠鲜花一束,祝您早日康复。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有一个关于“麦穗原理”的小故事:有人接受过一个测试,老师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只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于是他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① 。老师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中间就算看到大的金黄的麦穗我也不知道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② ,原来最大最金黄的早已错过了,所以也没有摘。”人们在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面临很多选择时,哪一个才是最好的呢?③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以“金牌不能代表人品”为开头,围绕“金牌”和“人品”的关系,运用排比和对比手法,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50 字左右。(6分) [] 夺得八块金牌的菲尔普斯公开承认自己涉毒,体育界一片哗然,而在这件事被曝光以后,迅速有人挖出了他曾经酒后驾车遭到 18 个月缓刑处罚的事情。去年,德国《图片报》又刊登出“飞人”博尔特在美国迈阿密一个酒吧里大跳“肮脏舞”的丑闻。 金牌不能代表人品。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日前,一位美国朋友慕名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川流不息的索道缆车,店铺林立的岱顶闹市,使他根本不觉东岳之雄伟壮观。他遗憾地说:“泰山没有风景,只有商业。” 材料二:一张反映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来的照片,画面中千百只鸟在飞腾;一段记录野生动物生活的电视片,画面上有动感十足的奔跑场景……然而这些人们常见的镜头却遭到了环保工作者的谴责。 “过去看电视里野生动物奔跑的镜头,很激动,后来才知道这实际上是向野生动物的挑战。”中国民族画报社主任记者成卫东说,“一些人为了获得动物奔跑的镜头,开车追赶野生动物,有的野生动物被活活累死,没被累死的,往往也会受到伤害,不敢再亲近人类。” 材料三: 以下各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名句: (1)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1)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4)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5)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要求: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哪些感悟和体会?结合材料三中的至少2个名句,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答案 1、答案:D 解析:A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可知,幸福包括一般幸福和最大幸福,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就获得“最大幸福”来说的。B项根据原文“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可知,该项强加因果。C项逻辑关系不当,“幸福不是拥有道德的成分,就是需要情感”为选择关系,原文”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是递进关系。 2、答案:A 解析:B项“孔子的幸福观偏重政治意识”不当,孔子也注重个体意识,“更强调幸福观在统治者治理国家方面的实用性”偷换概念,分析不当。C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更有思辨色彩,更为全面”夸大分析,不当。D项“均倡导仁爱”无中生有。[] 3、答案:B 解析:A项逻辑关系不当,原文为“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才能稳定自己的统治”。C项扩大范围,根据“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可知,生活的目的不包括财富。D项扭曲文意,根据原文“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可知是将道德与幸福联系起来,而不是“统一起来”。 4、 答案:D[] 解析:A项原因理解有误,人们不是讥笑和不解这一点,而是没有船还在天天装着船长的样子,指挥开船的疯癫行为可笑。B项不是“倒叙”,应该是插叙。C情节分析不当。“着意刻写沉船前二叔海上搏击风浪”并不是这个目的,这与二叔船长身份的交代、形象的塑造、精神境界的表现有关。 5、答:(1)内容上:船长二叔是爹的本家弟弟,二叔从前的一切掌故爹都了如指掌,我对二叔的了解都是通过爹说的;船长二叔现在的一切都是我亲眼见,亲耳听,亲自感受的。1分 (2)结构上:将爹的见证和我目睹与感受结合起来,将二叔的过去和现在串联起来,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线索更加清晰。2分 (3)手法上:侧面烘托,爹是船长二叔过去的见证人,我是二叔现在的目击者和感受者。使二叔人物不怕周围人的冷漠与不解,执着追求、忠于职守的形象更加丰满。2分 6、每条2分,只写观点不进行分析,不得分。 (1)英雄船长,学习榜样。 在航船遇到危险、在别人纷纷弃船跳海的情况下,他从容不危,临危不惧,仍然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凸显出他高度的责任感。他有着爱岗敬业、执着追求、忠于职守的崇高精神。 (2)悲剧船长,虽败犹荣。 失败后遭到周围人的冷漠对待与不解,甚至嘲讽。由于暴风雨的狂吹猛打,心爱的航船沉没,船长在双重灾难的打击下,精神崩溃失常,可怜可悲,令人同情。 但他不怕天寒地冻,靠信念支撑着生活的勇气,虽然失败,也有英雄气概。[] (3)永葆梦想和追求的船长。 若干年后,他还是念念不忘自己心爱的大船,不忘每天都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梦想永不破灭的精神品质理应得到尊重。他的脑海里永远不忘每天带领船员出海的职责,尽管完成永远不能的航行,但仍然怀有追求,展现出的精神与信念,令人敬佩。 7.答案:B 解析:A项偷换概念,选项所显示的信息是“收视率”这一方面,但创收视率历史新高的根源不在于“平台”和“黄金档期”,原文说的是“好口碑的综艺节目”才是有高收视率的原因。C项“《中国诗词大会》使他们产生了思考”属于作者观点,而不是电视人的观点。D项“《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此前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姿态”不当,原文为“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 8.CE 解析:A项错误,外因、内因分析不当。B项错误,材料四并未提到新闻背景。C项正确,是对这则新闻事实的因果关系的推断和解释。D项错误,“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不符合原文“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所说的这一导向。E项正确,分析符合原文实际。(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9、①采用群众喜闻乐观的形式;②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③注重内容的选择和深度加工;④利用电子媒体和大数据等新工具。(每条1分,言之成理即可)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根据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来判断。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拜”“除”等表“授予官职”的解释正确,“秀才”解释不当,《陈情表》中的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B项汉文帝的“文”不是庙号,是谥号。 D项,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陶渊明的谥号靖节先生是其死后由朋友们评谥的,为私谥。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能力。A项“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时间不当;B项高祖改变了想法,于文无据;C项母亲年老,而非过世。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文言词语逐字落实理解翻译的能力。(1)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对卢渊非常怨恨,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 解析:及、(卢渊)省略主语,衔,不以介怀,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卢渊察觉到此事苗头,秘密地命令各处边将,暗中防备这件事。卢渊多次上表报告朝廷,朝廷没有回复。 解析:萌渐,敕,微,有表闻,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卢渊性情温和文雅,清心寡欲,有祖父和父亲的风范,崇尚学业,家庭和睦。他继承了侯爵爵位,官拜主客令,典属国(主管外交事务的官职)。升为秘书令、始平王(元勰)的老师。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供职黄门侍郎,叉升职兼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 这时,高祖将要册立冯氏为后,将召集朝臣商议这件事。高祖先对卢渊说:“你心里认为这件事怎么样?”卢渊回答说:“这件事自古以来都很慎重,依照我的想法,应该择日卜问。”高祖说:“册立先皇后的侄女,我意已决。”卢渊说:“虽然奉命如此,但是我心中确实有想法。”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对卢渊非常怨恨,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 等到高祖南征的时候,赵郡王元干督管关右各路的军事,下诏封卢渊持节领军,安南将军为副将,统帅士兵七万人准备从子午谷出兵,不久,由于萧赜死了,停止进军。此时泾州的羌人叛乱,攻城掠地,卢渊率六千步兵、骑兵,号称三万,缓缓地进军。不到三十天,叛贼们都逃散了,投降的有数万人,卢渊只将叛贼头目斩首,其余的都不问罪受诏命兼任侍中。当初,卢渊十四岁时。曾到长安。将要回来时,为他饯行的有五十多人,在渭水北边分别。有看相的扶风人王伯达说:“各位都不如这卢渊,虽然他的官位与实际不符,但德行声誉特别高,名望超过宰相。二十多年后,必当掌控关右地区,希望不要忘了我们。”此次关右之行,看相的已经年过八十,到军门求见,与卢渊叙说一生经历。不久,卢渊被任命为仪曹尚书。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给卢渊降职,凭借王师的身份担任守常侍、尚书,罚一年的常侍俸禄。不久被授予豫州刺史,卢渊以母亲年纪大了为由坚决推辞。 不久卢渊母亲去世,高祖派遣使者到卢宅宣旨慰问。守丧期满,兼任太尉长史。高祖南征,又兼任彭城王中军府长史。不久又兼任徐州京兆王元愉的长史,皇帝赏赐他一百匹绢,元愉年纪还小,事情不论大小,多由卢渊决断。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叛乱投敌,卢渊察觉到此事苗头,秘密地命令各处边将,暗中防备这件事。卢渊多次上表报告朝廷,朝廷没有回复。沈陵果然杀了副将,胁迫宿州豫州的军队叛逃。沿淮一带各边关,由于事先有准备得以保全。沈陵在边关多年,私下结交的范围很广,两州的人心,都被他煽动蛊惑。沈陵的余党,很多被逮捕押送过来,卢渊都加以抚慰赦免,只将罪行归于沈陵一人,由此人心才安定下来。 景明初年,被授予秘书监,二年死于任上,享年四十八岁,追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恢复原来的爵位固安伯,谥号为懿。 14、 AE 解析:B项应为由近及远。C项所用的手法和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诗句不同,本诗是静景,正衬。王维的诗是以声衬静。D“有类似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明丽欢快的意境”不当,本句诗的意境应为朦胧悠远。 15、 诗歌前三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表现了作者热爱水村美景、悠然闲适的心情,1分;尾联直抒胸臆,1分,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1分,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喜爱无羁绊的自然生活,与世无争的情怀。2分 16(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 答案:B. 解析:(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正确。 侃侃而谈: 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这是名词性短语不能带宾语。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两方面都有责任。不合语境,应该用孤掌难鸣。无独有偶”一般用作贬义,不当。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鱼赶到深渊里,把鸟雀赶到密林里。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对方,只能用于比喻义。不当。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正确。) 18、 答案:A 解析:(B搭配不当,将“跻身”改为“达到”,以与“水平”搭配,或将“水平”改为“行列”。 C语序不当,“详细”不应作“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的定语,而应该做“介绍”的状语。 D项,中途易辙,将“参赛选手”去掉。)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鼎力”是敬辞,用于自己不妥。B“忝列门墙”用于自谦,不当。C“兰心蕙质”用于女子,使用对象不当。 20、答案:①结果他两手空空走出了麦田(1分) ②又发现总不及之前见的好(2分) ③设定标准,自己选择的就是最好的(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准确的能力。 21、 答案:金牌代表的只是过去的辉煌,而人品镌刻的是一个人永恒的素养;金牌塑造的只是领奖台上的高度,而人品写下的是人格的高尚;金牌铸就的只是你在某个领域的出类拔萃,而人品却能让你赢得更多的尊重和钦佩。(缺少一种修辞扣3分;对比议论分清角度,1点2分。) 22、作文立意要点: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3、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合理开发资源。 诗句引用要点: 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形成合力、增强凝聚力,自信乐观的发展心态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