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唯物论、认识论——针对高考第21题-2019年高考政治全国卷逐题回顾与预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0+唯物论、认识论——针对高考第21题-2019年高考政治全国卷逐题回顾与预测

‎ ‎ ‎(解析版)‎ 考向1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真题回顾】‎ ‎1.(2018•全国卷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2.(2018•全国卷Ⅲ)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 ‎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 ‎ 命题3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辞职情怀叫“‎ 世界那么大”。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A.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B.认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的如实反映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内容。A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不是意识,排除。B选项观点表述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认识,更不是客观与主观,排除。C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并不是对物质的如实反映,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热词背后有社会事件,反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入选。故本题选D。‎ 考向3 认识论 ‎【真题回顾】‎ ‎1.(2018•全国卷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女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 ‎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2.(2017·课标卷Ⅲ)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否认了人可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的说法, 故不选;认识具有上升性,不是一种封闭式的循环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③说法错误。“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解决”表明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表明认识的主体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①说法正确;材料中“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新问题”这一信息表明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④说法正确。答案选B。‎ ‎3.(2017·课标卷Ⅰ) 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 )‎ ‎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 ‎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4.(2017·课标卷Ⅱ) 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不同主体的知识构成、能力各不相同,并影响其认识,②错误。失败的实践也有助于人们追求真理,③说法错误。杂交水稻预期目标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检验,①正确。认识具有反复性,需要由实践反复检验其正确与否,④正确。答案选B。‎ ‎5.(2016·课标卷Ⅰ)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高考预测】‎ 命题预测:2019年高考可能以习近平讲话用典为切入点,考查实践的内涵和方法论;以科技新信息材料为载体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知识;结合科技创新或社会热点,综合考查认识论知识。‎ 命题1 实践和认识 ‎1.央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七集围绕“笃行”这一主题,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下列古诗文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 )‎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实践观的相关知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是指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①体现了实践的观点,符合题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②没有体现实践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③体现了实践的观点,符合题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④没有体现实践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课堂,这是个很长时间以来让学生、家长、老师纠结的问题。2018年9月份,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对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说“不”。条例的形成过程说明(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 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答案】B 命题2 真理、认识过程 ‎3.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 ‎②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③认识受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制约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从苏轼与王安石的诗句可以看出,认识受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制约,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①③项符合题意;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自于实践,没有哪一个更可靠的问题,②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真理的条件性,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专题强化训练——针对高考第21题 ‎1.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无势可以造势,不要等;事情出现恶化的迹象也不要等,抓紧治理,别拖沓;事情哪怕做错了也不要紧,错误也是收获,总比不做强, 这一观点主要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时势的客观前提 ②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转化 ‎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④要反对无所作为的思想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2.有人说,在亚历山大的行动里,能够发现亚里士多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由此可见( )‎ ‎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 ‎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④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①②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强调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也说明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④选项入选。选D。‎ ‎3.(2019届高三·攀枝花市联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而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某些领导干部成为腐败分子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 ‎①世界观是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②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 ‎③理想和信念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 ‎ ‎④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前行需要智慧的明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③选项“决定作用”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感动中国”‎ 年度人物都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说明了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②入选。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某些领导干部成为腐败分子的重要原因,这说明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前行需要智慧的明灯,④入选。选C。‎ ‎4.(2019届高三·江都中学联考)2018年1月31日晚,天文预报的月全食如期来临,月亮女神上演了“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让众多天文爱好者大饱眼福。天文预报准确预测月全食表明( )‎ A.思维是派生的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先于存在 D.存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 ‎【答案】B ‎5.(2019届高三·山东华侨中学联考)据国家卫健委2018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为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结合我国实际和青少年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观点是(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D.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C ‎【解析】为呵护好孩子的眼睛,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结合我国实际和青少年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体现了意识具有目的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项与题意不符;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是直观反映,B项说法错误;D项不属于辩证唯物论观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6.(2019届高三·平顶山市联考)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古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白居易观点相似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D.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答案】B ‎7.(2019届高三·平顶山市联考)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近8首次发现距地球约4000光年的毫秒脉冲星,这是该望远镜继发现11颗脉冲星后的又一重要成果。这表明( )‎ ‎①中国天眼是发现毫秒脉冲星的关键 ‎②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们能把握客观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的相关知识。①观点错误,“中国天眼”这一科研设备的利用及其最新成果指重要的物质手段,但不是关键因素;②说法错误,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建造及发现毫秒脉冲星,是我国广大科研人员意识活动具有有主动创造性的体现,也体现了人们能把握客观规律造福人类,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 ‎8.(2019届高三·湖北省模拟)天地逆旅之间,唯有诗词曾酬尽人生百态。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阔”;送别好友时,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之时,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由此可见( )‎ ‎①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诗词是客观环境和人生境遇的真实再现 ‎③诗词的内容取决于诗人的想象力 ‎④诗词是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①‎ 说法正确;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用诗词抒写人生,是诗人对客观环境和人生境遇进行加工改造的产物,诗词不一定真实再现客观环境和人生境遇,②说法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所以诗词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并非人的想象力,③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所以诗词是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④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9.(2019届高三·宝鸡中学模拟)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①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 ‎②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 ‎③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 ‎④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10.(2019届高三·南京市模拟)由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联手打造的《清明上河图》穹幕影院,采用一镜到底的技术手法,将原作画面还原成视觉上可移动的立体空间,观众“坐”上汴河之舟,可以领略北宋汴梁的繁华盛景。从中我们感悟到( )‎ ‎①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②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回归历史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可突破客观规律制约 ‎④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11.(2019届高三·普宁市模拟)过去的几十年,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银河系的半径约为5万光年。2018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完成的一期光谱巡天观测显示,银河系的疆界被大大拓展,半径可能达到约10万光年。银河系尺寸的不断改写将促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星系形成及宇宙演化的一般规律。这表明( )‎ ‎①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 ‎②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在全盘否定中获得提升 ‎③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④客观规律随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认识的相关知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完成的一期光谱巡天观测显示,银河系的疆界被大大拓展,这表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①正确;银河系尺寸的不断改写将促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星系形成及宇宙演化的一般规律。这表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艰辛的过程,③正确;真理的发展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不是全盘否定以前认识的过程,②中的“在全盘否定中获得提升”说法错误,排除;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④中的“随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12.(2019届高三·广西名校调研)某杂志发表的一篇报道,叙述了“数学天才”付云皓从连续两年夺得国际奥数满分金牌的少年巅峰到在一所学校担任数学老师的人生经历。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天才的堕落,还有人认为不能狭隘地理解成功,应尊重他人的人生选择。材料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截然不同 ‎④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