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福州八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文)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2017.4.26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1.5分,48小题,共72分) 1.据史书记载,官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文中□□□□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 A.御史大夫 B.刑部尚书 C.平章政事 D.军机大臣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 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C.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 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3.《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5.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B.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6 .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C.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D.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7.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8.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10.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9.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10.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里门第,特别是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之后门第的观念逐渐减轻。五代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 B.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婚姻观 C.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已没落 D.政治制度调整影响社会生活 11.《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缺乏近代民族意识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12.某学者读史,他读到了哪一历史事件发出了如此感慨(如图)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3.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的演变历程。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中,能深刻体现的是 龙旗 五色旗 五星红旗 A.政权更迭 B.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C.国家领土的变化 D.国家性质的变化 14.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比较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你能得出的正确的认识是: A.为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 B.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 C.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 D.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15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16.蔡元培曾这样说道:“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之政治组织……所以民国七年(1918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我曾力阻他们。”1919年5月4日的学生运动,先生虽未阻止,但在营救被捕学生出狱后,愤而辞职。以上材料表明蔡元培先生 A.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B.关键时刻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 C.提倡学术思想自由不过是空话 D.认为大学应坚持学术至上原则 17.1854年,杨秀清在致英使的信中谈到通商时写道:“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积极开展正常的对外贸易 B.对外奉行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方针 C. 与清政府的对外方针是一致的 D.禁止鸦片贸易 18.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A.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B.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C.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D.五四运动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19. 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说明蒋介石 A. 认识到民族危机日渐严重 B.加强对红军围剿的力度 C.试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D.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20.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你会选择下列资料中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②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③ 万人坑遗址④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⑤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21.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22.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这说明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国共两党配合作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23.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 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 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 24.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钧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 A.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 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C.顾维钧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 25.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 26 .“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D.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27.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D.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28.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A.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 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29. “会议一开始,朝鲜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周恩来外长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务相提出的方案。”与此会议相关的是 A.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 30.1952年9月,“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外国留学生有77人,其中东欧社会主义诸国44人,朝鲜29人,蒙古4人。这说明当时的外国来华留学 A.是相邻国家间的教育交流 B.突出鲜明的睦邻友好关系 C.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 D.体现出世界对汉语的青睐 31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后,香港同胞积极参与起草工作,还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香港基本法(草案)公布后,香港和内地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讨论,其中,仅香港人士就提出近8万份意见和建议。材料说明香港基本法 A.是香港回归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保障 B.体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意志 C.是香港特区成立后颁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 D.是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基本标志 32.1987年9月16日,为落实“政治要民主、国民党要改革、两岸要统一”三项重要任务,继正式解严、开放党禁之后,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行为。此举 A.意在坚持一个中国,共同打击中华民族的敌人 B.有利于打破台海冷战僵局,开启两岸交流之门 C.开启了国共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的大门 D.打击了台独势力,使台湾陷入了严重困难 33.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中倡议:“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其目的是 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34.通常情况下,修订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5.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36.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37.战国时期的《孝经》便征引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体现的本质是 A.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德育 B.中国文化以家庭为单位 C.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 D.受宗法制影响,体现中国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 38.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言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 A.重文轻技的特点 B.儒学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 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 D.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做法 39.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40.《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B.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41. 下表摘编自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农作物 相关记述 稗 “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 大豆 “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 芋 “可以救饥馑,度凶年。” 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 A. 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 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 C. 认为水稻供应不足以度荒 D. 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42.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B.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43.孟德斯鸿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 B.人民主权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44.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D.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45. 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 ② 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的竞争 ③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 ④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6.1938年10月,在进行了4个月之久的防御保卫战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武汉。当时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抗战无重大影响,因为“最伟大而又使人兴奋之事,实则中国尚生存;而继续抗战,胜利机会,已经确定”。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实现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意图 B.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C.获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D.赢得了正面战场的主动权 47.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 时期 关系 50—60年代 中苏结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 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 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中美苏日四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 48. 1931年中共制定土地革命路线,采取限制富农的政策。1942年中共在《关于土地政策的决议》中,规定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中共对该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土改的阻力 B.维护农民的利益 C.发展根据地经济 D. 扩大抗日的阵营 49.(16分)阅读关于辛亥革命的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对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各种文集、翰墨、资料、史籍谱传、回忆录之类,大多属于史事记述,粗疏浅薄。及至30年代,辛亥革命史基本上被纳入国民党党史范畴,许多史书削足适履,掩饰涂改,以致往事面目全非。从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文章已发表200余篇之多。1958—1960年顿形冷落,发表的有关孙中山的应景文章不过十来篇。“文革”期间把辛亥革命的历史歪曲得面目全非,正常的学术研究被迫完全中断。1979年11月,在广州举办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 到会代表145人,其中有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学者,开中国大陆举办辛亥革命国际性学术会议之先声。人们深情地称之为“春天里的第一只燕子”。有关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专著多种,亦有作者各自的独到见解与体系。对章太炎学术思想的深入探讨,丰富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内容。这以后,重要人物文集、重要档案文献、重要专题资料以及各省、市有关辛亥革命的文史资料也陆续印行。《日本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辛亥革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等中译本也相继问世,我国辛亥革命史研究呈现空前的繁荣。 ——据章开沅《5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整理 (1)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呈现出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历史研究的因素有哪些?(6分) 5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围绕“灾难”与“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福州八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文)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8 ABCCA DCAAD BBDAD DCAAD ABBCB DCDDC BBCBC ADDBB BDDCB ACD 49.(1)新特点:世界范围的学术成果互相交流;研究内容深入、丰富;多学科研究互相渗透;研究成果多。(4分)成因:改革开放(全球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思想解放(文化政策)促进史学研究、教育的发展学科人才的培养、科技的发展(学科知识的分化与融合、史学研究手段的更新等)(6分) (2)政治环境(时代背景)、国家学术政策、史学家的研究水平和技术手段、材料占有和发掘情况、历史观等。(6分) 50.(12分) 示例1: 观点: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论述:(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使国家领土、司法、关税等主权受到侵害,开始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开始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鸦片战争是中国农业社会与英国工业文明的较量,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抛弃观念,开始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历程。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近代工业,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化发展历程。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