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系统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级别相同,但不包括地月系和太阳系。据此分析可知C对。‎ ‎2.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TRAPPKT-1系统示意图”。‎ 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 )‎ A. 与TRAPPIST-1距离适中 B. 天体表面平坦 C. 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D. 有肥沃的土壤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详解】读图可知,efg三颗行星与TRAPPIST-1(恒星)距离适中,温度条件适宜,A正确;B、D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材料未反映出大气状况,且大气层太厚不利于生命的存在,‎ ‎ B、C、D错误,故选A。‎ ‎3.有关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表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都是人类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利用方式 B. 人类利用煤、石油、水能、风能等不是地球自身产生的能源,与太阳活动关系密切 C. 人类开发利用的潮汐能是由太阳辐射产生的 D. 我国是利用太阳能最早的国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都是人类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利用方式,正确答案选A;人类利用的煤、石油、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是地球自身产生的能源,与太阳辐射关系密切,所以B是错误的;潮汐能是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海水涨潮、落潮引起的,所以C是错误的;利用太阳能最早的国家是美国,所以D是错误的。‎ ‎4.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 A.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的海南岛 B. 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 海拔高、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 D. 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答案】C ‎【解析】‎ ‎【详解】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应该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C正确。‎ ‎5.下面景观图所反映出的地球圈层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20元人民币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图中所反映出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4个圈层。故C项正确。‎ ‎6.2019年4月10日,北京时间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天文学爱好者同步看到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请问伦敦(零时区)的天文爱好者什么时间同步看到照片?‎ A. 4月10日1时 B. 4月10日17时 C. 4月10日13时 D. 4月11日1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区时,伦敦位于零时区,两个时区相差8个小时,北京时间10日21时,零时区为10日13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图A为甲、乙、丙三地6月22日至12月22日等高旗杆正午影子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B.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C. 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D.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丙地 ‎8. 图B中四条曲线能够基本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7. C 8.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7题详解】‎ 根据三地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的影子长度和朝向变化判断:甲地影子始终朝北,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判断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北极圈之间;乙地在7、8月时曾出现影子为0米,反映该地有太阳直射,应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丙地在12月22日出现影子为0米,判断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上。只有乙地有阳光直射;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幅最大为甲,最小为乙;甲乙位于北半球,丙位于南半球;故C项正确。‎ ‎【8题详解】‎ 结合上题结论,乙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故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应为一年中最小值,且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可能出现两次太阳直射,故②曲线符合。‎ ‎9.入夏以来,高温天气常常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及其以南地区,持续高温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造成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a为低压中心,垂直气流为上升运动,多阴雨天气,b为高压中心,中心垂直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c为冷锋天气系统,d为暖锋天气系统。持续高温天气是受高压系统控制形成的,故选B。‎ ‎10. 读下图,若θ角增大1°,则(  )‎ A. L1、L2两纬线的位置均南移 B. 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 C.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延长 D. 温带范围扩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特征及影响。‎ ‎【详解】‎ 读图可以判断,θ角是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若其增大1°,则是黄赤交角减小1°。L1线向北移,L2线的位置向南移,A错。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缩小,B错。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减小,则运动周期缩短,C错。寒带、热带范围变小,则温带范围扩大,D对。‎ ‎11.下图中阴影区域为夜半球,A、C两点的地方时相同且所在弧线两侧的日期不同;B、C两点永远昼夜等长,且两点的经度差为90度;D为BC的中点。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 ‎ A. 8:00 B. 9:00 C. 20:00 D. 0:00‎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BC两点永远昼夜等长,,说明在赤道上,阴影区为夜半球,则B点此时为6点,由于BC经度差为90°,则C为12点,两侧日期不同,则C为180°经线,所以B在东经90°,北京时间为120°E时间,时间为8点,故选A。‎ ‎12.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内部熔岩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选B。‎ ‎13.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球内部圈层及地震波不连续面为背景,从内部圈层的判断、各内部圈层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内部圈层的厚度等方面组成试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地理信息的分析能力。‎ ‎【详解】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题中“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因为软流层与地壳不相邻,中间不是一个界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因此选项A不正确。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均明显增加,因此选项B不正确,选项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因此选项C不正确。故选D。‎ 某国际航班从罗马经18小时的飞行,于北京当地时间星期一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判断下列问题。‎ ‎14. 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 A. B. C. D. ‎ ‎15. 飞机从罗马(东1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 A. 星期一的18∶10 B. 星期一的12∶10‎ C. 星期日的18∶10 D. 星期日的16∶10‎ ‎16. 飞机起飞时罗马正值(  )‎ A. 多雨季节 B. 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C. 夏季 D. 白昼最长的季节 ‎【答案】14. D 15. D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说明当地刚好日落,晨昏线应为昏线。沿纬线做出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一般俯视图为从左向右),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反之为昏线。四图中A、B、C的晨昏线为晨线,只有D图为昏线,故D正确。‎ ‎【15题详解】‎ 罗马位于北京以西,比北京时间晚7个小时,“早加晚减”,因此当飞机在北京降落时,罗马当地时间应是星期一10时10分,中间飞行了18小时,故在罗马起飞时间应是星期日的16时10分。故D正确。‎ ‎【16题详解】‎ 由第一小题可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罗马地中海气候,冬季罗马正是多雨季节。故A正确。‎ ‎【点睛】侧视图中方向判定一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7.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的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如图,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是因为森林和水域( )‎ A.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D. 会有下沉气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详解】由于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此时是白天升温较为明显的时段,森林和水域升温慢,表现为下沉气流,不利于飞行,所以选择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B错,D正确;一般来说,森林和水域食物较为充足,飞行避开森林和水域肯定有其他因素的考虑,A错;与天气和飞行视野关系不大,C错,故选D。‎ 读“气候要素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35°N~55°N的大陆东岸 B. 乙图与图二反映的气候类型不相同 C. 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 D. 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 ‎19. 图中甲、乙、丙、丁中与上海的水热季节分布类似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8. A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首先根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原则来判断气候类型,甲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小于0℃,降水季节差异大且雨热同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的东部,A对。乙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与图二反应的相同,B错。丙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小),在南美洲有分布,C错。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亚洲缺少该气候,D错。故选A。‎ ‎【19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为雨热同期的是温带季风气候,上海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属于雨热同期的类型,故选A。‎ 小明暑假到烟台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然没有空调,但白天因“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 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B.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C. 温室效应原理 D. 热胀冷缩原理 ‎21. 此时“穿堂风”近地面气流的运动方向是( )‎ A. 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 C. 由北向南 D. 由南向北 ‎【答案】20. A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的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升降运动而形成“穿堂风”,该原理与热力环流最接近,选A。‎ ‎【21题详解】‎ 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选C。‎ ‎【点睛】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受热区域为上升气流,对应低压;近地面受冷区域为下沉气流,对应高压;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风总是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22.为了保证飞行的平稳,飞机常常选择在对流层之上的平流层里飞行,但由于对流层厚度有时空变化,飞机飞行的高度也相应变化。一般来说飞行高度最高的是 A. 冬季的低纬度地区 B. 夏季的低纬度地区 C. 冬季的高纬度地区 D. 夏季的高纬度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气温越高,空气对流作用越强,因此夏季低纬度地区气温最高,空气对流最强,对流层高度最高,一般来说飞行高度最高的是夏季低纬度地区,B正确。‎ ‎23. 以下关于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图中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狂风暴雨的天气 B. 图中降水多发生在锋前,为连续性降水 C. 白天同一时间,a处气温低于b处 D. 图中锋面过境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图示冷气团后退,判断为暖锋天气图,故该锋面过境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降雨发生于冷气团一侧,位于锋前。‎ 下图为某同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下列问题。‎ ‎24. 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位置相似的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5. 下面描写天气的诗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26. 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4. A 25. A 26. D ‎【解析】‎ 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特点,解题关键是掌握各种天气系统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根据天气符号和三天来气温的变化可知,该地经历一次冷锋降雨。周一时,该城市天气雨转多云,随后气温下降,应是冷锋过境,说明其正处于冷锋的锋后。天气系统图中右图是暖锋过境,丙丁错误,CD错;左图是冷锋过境,乙地冷锋即将过境,可能是多云转阵雨,B错;只有甲地正处于冷锋的锋后,位置符合条件,A对。故选A。‎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天气变化及气温变化分析,该地三日气温不断下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是冷锋过境产生的现象,A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的是我国南方地区春季受暖锋影响而出现降雨,B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描写的均为春雨到来,都是暖风过境产生的现象,C、D错。故选A。‎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周一该城市处于冷锋过境时,到周三处于冷锋过境后,从冷锋过境时到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结合图例可知,D项图中曲线变化符合该特点。故选D。‎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8.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 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 连绵阴雨天气 C. 强对流降雨天气 D. 沙尘暴天气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24小时后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故选B。‎ ‎【28题详解】‎ ‎36-48小时之间,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处于低压控制,气流向中心幅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故选C。‎ ‎“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变暖发起的一项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倡导低碳生活。‎ 完成下列各题。‎ ‎29. 以下建议不符合活动初衷的是 A. 召集亲友,欣赏星空 B. 围坐在黑暗中一起讲故事 C. 使用大功率电磁锅,共享美食 D. 在烛光下放松沐浴 ‎30. “地球一小时”目的是为了改善 A. 光污染 B. 大气环境 C. 水污染 D. 生物环境 ‎【答案】29. C 30. 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环境问题.‎ ‎【29题详解】‎ 材料分析得知,熄灯的目的是减少耗电应对全球变暖。使用大功率电磁锅,不符合活动初衷,C正确。‎ ‎【30题详解】‎ ‎“地球一小时”最主要的目标是遏制全球变暖趋势,改善全球大气环境质量。B正确。‎ 二、综合题 ‎3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经纬度坐标:甲_________,丙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寒带的有________。‎ ‎(3)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 ‎(4)某飞机由乙飞往丁,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________,其最短距离为_______千米。‎ ‎(5)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若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__。‎ ‎【答案】 (1). 甲(60°S,170°W) (2). 丙(70°S,170°E) (3). 乙、丁 (4). 丙 、丁 (5). 正西 (6). 西南 (7). 正南 (8). 2220千米 (9). 小于 (10). 1:111000000‎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理坐标的判读,东西半球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方位的判断,地球上最短航线的判断,地球上距离的计算以及比例尺的计算,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1)根据图中的极点S的提示,可以判定图示区域是以南极为中心的部分极圈府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此可以判定甲的经度是由180向东减小的为170°W,西侧的丙为170°E,这样就可以确定甲的坐标为(60°S,170°W ‎ ),丙为(70°S,170°E)。(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的坐标是(60°S,150°E),丁的坐标是(80°S,150°E),因此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位于寒带的有丙、丁。(3)根据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乙位于甲的正西方向,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4)某飞机由乙飞往丁,由于两点在同一经线上,最短距离为沿经线由乙到丁,方向为正南,两点纬度差20度,距离为20乘111千米,为2220千米(5)丙、丁之间经纬度跨度与丙、乙之间经纬度跨度都相同,但乙的纬度比丁低,故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乙丁之间距离为2220千米,由2厘米除以2220千米(注意单位统一),可以得到比例尺为 1:111000000。‎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地球上最短航线的判读。1、两地经度之差等于180°,最短航线过极点。两地同位于北(南)半球,最短航线先向北(南)过极点再向南(北);两地位于南、北两半球,看过哪个极点的航线是劣弧。2、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不过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1)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由甲地往乙地,同在北半球(南半球)先向东北(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东北);(2)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由甲地往乙地,同在北半球(南半球)先向西北(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西北)。‎ ‎3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 ‎(3)B即将进入 (昼/夜)半球。‎ ‎(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 ,时刻为子夜0:00点的是 ,比B晚2小时的点是 。‎ ‎(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 。‎ ‎(6)某物体由D到C做水平运动,先向 偏,后向 偏。‎ ‎【答案】(1)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图略。‎ ‎(2)晨 相互垂直 ‎(3)昼 ‎(4)C、D A F、H。‎ ‎(5)B=H>D=E=F>A=C ‎ ‎(6)右(西) 左(东)‎ ‎【解析】‎ ‎【详解】(1)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朝向太阳的一侧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侧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如下图。‎ ‎ ‎ ‎(2)图中晨昏线为晨线(自西向东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3)B点即将进入昼。‎ ‎(4)CD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点。A位于夜半球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0点。HF位于B所在经线西侧30°经线上,晚2小时。‎ ‎(5)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B=H>D=E=F>A=C。‎ ‎(6)由于地球自转,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D向C运动的物体,先右偏后左偏。‎ ‎33.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 ‎(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B风带名称为 。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 (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 。‎ ‎(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 。‎ ‎(5)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罗马的天气特点是 ,形成原因是 。‎ ‎【答案】(1)赤道低压带、全年高温多雨 ‎(2)东北信风 ‎(3)甲、西北风 ‎ ‎(4)亚洲高压、寒冷干燥 ‎(5)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 ‎【解析】‎ ‎【详解】(1)读图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在其控制下,全年高温多雨。‎ ‎(2)B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为东北信风带。‎ ‎(3)图a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亚洲大陆受高压控制,东部盛行西北季风,与图甲相同。‎ ‎(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寒冷干燥的天气。‎ ‎(5)读图由上题分析,图a为北半球冬季,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 ‎34.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甲乙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 气温较高的是 。 ‎ ‎(2)在左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假若左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4)右图中甲地为 压中心(高或低),此时北半球为 季节,西安的风向应为 。‎ ‎(5)右图中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理由是: 。‎ ‎【答案】(1)甲 乙 ‎(2)逆时针方向(图略)‎ ‎(3)甲 ‎(4)高 冬 西北(或偏北)‎ ‎(5)北京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 ‎【详解】(1)读左图可知,甲处等压面向上弯曲,为高压,乙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乙处气流上升,气温较高,甲处气压较高。‎ ‎(2)图中甲为高压,垂直方向气流下沉,画出逆时针方向热力环流即可。‎ ‎(3)甲为高压,乙气温高,形成低压,在城市热岛环流中,城市气温高,郊区气温低,气压高,则甲为郊区。‎ ‎(4)读图可知,甲处气压向四周降低,为高压,此时亚洲大陆为高压,是冬季;根据风向画法判断西安为西北季风。‎ ‎(5)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图中北京较东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