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旗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旗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续取得新进展。从倡导“两岸一家亲”,到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由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富有远见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体现了大陆方面对发展两岸关系、维护台海和平、造福两岸同胞的善意、诚意与责任担当。2015年11月7日,( ),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页。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乐见两岸关系行稳致远。当前,台海局势 ,两岸关系面临道路和方向选择。民进党执政以来推行“去中国化”,“台独”言论 ,甚至企图挟洋自重,屡屡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不得人心之举。一些国际势力也跟风乱舞,明里暗里支持“台独”,试图 。历史已然证明并还将证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一切损害两岸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千秋大业的鬼魅伎俩,最终都会 ,彻底失败。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富有远见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 B.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新理念新主张, C.由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新理念新主张, D.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新理念新主张,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 B.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开辟了 直接对话沟通两岸领导人的先河 C.“习马会”开辟了两岸领导人直接沟通对话的先河,因为在新加坡举行 D.“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所以开创了直接沟通对话先河的两岸领导人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波诡云谲 满城风雨 火中取栗 水落石出 B.莫衷一是 甚嚣尘上 火中取栗 原形毕露 C.波诡云谲 甚嚣尘上 浑水摸鱼 原形毕露 D.莫衷一是 满城风雨 浑水摸鱼 水落石出 【答案】 1. B 2. A 3. C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由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富有远见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画线句有两个问题,一是成分残缺,“由于”让句子缺少主语,应删除;二是语序不当,“富有远见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属于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一系列”是数量词,“富有远见”是动宾结构,是动词性,应方面数量词后,即为“一系列富有远见的……”。A项,“完成……伟大复兴”搭配不当,应为“实现……伟大复兴”;“富有远见的一系列”语序不当。C项,“由于……,为……”成分残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搭配不当。D项,“为……提出了……,因为……”成分残缺。故选B项。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根据句子本身及前后关系判断。后面说“……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页”,句子中没有主语,可见“写下……重要一页”的主语在前面,分析语段和四个选项可知,句子的主语应是“习马会”;再句式堆成的角度来看,后一句说“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页”,CD两项的句式与后文不堆成,排除这两项;再看AB两项,B项“直接对话沟通两岸领导人”与文意不合,文中应是说“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这就排除B项,故选A项。 3.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波诡云谲”,多用来形容世态或文笔变幻莫测。“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第一处,是形容台海局势的变幻,应使用“波诡云谲”。“甚嚣尘上”,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多指坏事。第二处,是形容“台独言论”,且从后面“甚至企图挟洋自重”可知,此处要突出这种言论的嚣张,应使用“甚嚣尘上”。“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第三处,是说一些国际势力也跟风乱舞,试图趁乱捞取利益,应使用“浑水摸鱼”。“原形毕露”,本来的面目完全暴露。“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第四处,句中是形容“一切损害两岸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千秋大业的鬼魅伎俩”,应使用“原形毕露”。故选C项。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了“黄河”和“孤城”,这曾引起过疑问,因为凉州城(今武威县城)离黄河还远,两者为什么会同在一起出现呢?最近又有人怀疑当时凉州所属是否有临近黄河的城。 凉州古来原是一个广泛的地区,并不是单指凉州城说的(当然凉州城也无妨称凉州),而且最早的凉州城也不在武威。两汉以来凉州本指当时陇右一带,《后汉书》卷三十三,凉州刺史部下,就列有陇西郡、武都郡、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所以凉州原来就是横跨黄河的。据《后汉书》所载,陇西郡有城十一,武都郡有城七,金城郡有城十,武威郡有城十四……全部凉州所属总计约八十城,城不可谓不多。三国以后凉州移治武威,而唐代又以河西幕府为重镇,因分为河西、陇右两道,河西道设凉州都督府仍治武威。《唐书》凉州都督府、姑藏(即武威)条下,又载置有阜兰府、贺兰州等八州府。而《唐书》兰州条下则载:“贞观六年又督西盐州,十二年又督凉州。”兰州(即金城郡)是黄河边上的重镇,又是陇西与河西的通道,所以与凉州关系密切。凉州都督置皋兰府,这说明凉州东南郡是直达黄河边上的,其东北部又置贺兰州,也是直临北部黄河西岸的,然则黄河西岸均属凉州府,岂非十分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河西一带,而这里既设有州府,又岂能没有大小城堡,这是毋庸置疑的。 凉州一带说来即河西一带,而《凉州词》也就是泛写这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它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唐人的许多《凉州词》都可以说明这个,虽然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至于唐诗中写这一带边塞时,其区域则往往更偏东些,首先陇西与河西就时常是分而不清,这是由于古凉州原是横跨黄河的,而院西一带又是古凉州的中心,长久以来即在边塞诗中出现,形成一种传统的概念。如王维的《陇西行》写陇西而远到了凉州的酒泉郡,而耿的《凉州词》歌凉州实际上是描写了陇西一带,然则唐代地理分区上虽划为陇右、河西两道,而陇西与凉州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则是近似的,陇西在河东,凉州在河西,诗人笔下的凉州因此并不是远离黄河的,薛逢的《凉州词》所以说“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凉州与九曲黄河是同其命运的,又岂止是某处沾上点边而已。至于当时的某些城堡,则可能不复存在。王之涣的诗大约是写在初入凉州境时,不禁会想象着整个凉州,因而提到了玉门关,这仍是一个凉州的泛写。从诗中“一片孤城”的形容看来,城大约也不甚大,历史上不一定留下了记载,本身也不容易保存。究竟是哪一座城,这就难作具体的考证。但是《凉州词》之所以写黄河边上的风光景物以及城堡,则是无可怀疑的。 (摘编自林庚《唐诗综论•说凉州》) 4.下列关于“凉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凉州在古代原本指的是一个包括凉州城在内的广泛的地区,最早的凉州城并不在武威,直到三国时期凉州才移治武威。 B.两汉以来凉州指的是当时的陇右一带,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由此可见凉州原来专指黄河以东的地区。 C.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代凉州刺史下辖多个郡,每个郡又都有多座城,凉州管辖的城总计约八十座,数量很多。 D.从《唐书》的记载来看,唐代凉州的东南部一直达到黄河边上,东北部直临北部黄河西岸,所以河西一带毗邻凉州府。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由王之涣的《凉州词》引出问题:凉州所属是否有临近黄河的城。 B.文章引用《后汉书》《唐书》的记载,以翔实的史料说明了黄河附近有凉州辖区的城。 C.为了说明凉州与黄河之间的附属关系,作者列举了不少写凉州、黄河的唐诗作为例证。 D.文章第二、三段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从史料记载和唐人诗歌来论证凉州有临近黄河 的城。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州地处黄河边上,是连通陇西与河西的重镇,与凉州有密切的关系,唐代河西一带设有凉州府,那里肯定有一些大小城堡。 B.唐代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但唐人的许多《凉州词》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而是泛写河西一带边塞的。 C.虽然唐代地理分区上陇西和凉州分处河东和河西,但是它们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是近似的,诗人笔下的凉州并不是远离黄河的。 D.因为古代凉州的城堡数量太多,而且年代久远,所以现在难以具体考证出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到的“孤城”是哪一座城。 【答案】 4. C 5. C 6. D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凉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写“凉州”的内容,再浏览选项的内容,并与文本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直到三国时期凉州才移治武威”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直到三国以后凉州才移治武威,文中是“三国以后”,并非是“三国时期”。B项,“凉州原来专指黄河以东的地区”错误,文章第二段是说“凉州原来就是横跨黄河的”,并非专指“黄河以东地区”。D项,“所以河西一带毗邻凉州府”错误,从文中来看,河西一带属于凉州府。故选C项。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为了说明凉州与黄河之间的附属关系”错误,从文中来看,凉州与黄河之间的关系不属于附属关系。故选C项。 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因为古代凉州的城堡数量太多,而且年代久远,所以现在难以具体考证出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到的‘孤城’是哪一座城”错误,从文中来看,王之涣《凉州词》里的“孤城”难以考证,是因为“历史上不一定留下了记载,本身也不容易保存”,而不是“因为古代凉州的城堡数量太多,而且年代久远”。故选D项。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先生 胡 炎 文先生很斯文,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往往有一个标志性的物件——眼镜。文先生的眼镜很普通,但是戴在他脸上,就使人显得特别儒雅。不过,这并不是文先生最突出的特征,文先生最突出的是头发,长长的一绺,盘绕在光亮的脑门上。文先生不时会下意识地用手理一下,理得纹丝不乱。 文先生原在一家企业做宣传工作。这一点,小街上的人都知道。这条小街上的人多半没什么文化,也没多少钱,文先生在这里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这样一个读书人,谁也不会把他与菜贩子挂上钩。然而世事弄人,文先生所在的企业倒闭了,他成了失业者。 于是,在某个清晨,这个斯文人静静地坐在小街一侧,面前摆着一个蔬菜摊,手里捧着一本书,开始了卖菜的生涯。 老罗头照例早起,背着手在小街上晃悠。他往这个斯文人身上扫了一眼,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走近前去,上下打量一番,突然一声惊呼,差点把文先生吓得跳起来。 “嘿!文先生,是你呀!” 文先生苍白地笑笑:“大伯早!” “咋回事,这是?”老罗头指着他的蔬菜摊。 文先生苦笑一下,说:“企业垮了,混口饭吃。” 老罗头将信将疑。他怀疑有怀疑的道理。即便文先生失业了,总该有些积蓄吧,何至于沦为小菜贩? 文先生告诉他,自己是真穷。他离婚的妻子得了重病,以前的积蓄都接济她了。而老罗头记得很清楚,当年,文先生的妻子是跟一个有钱人跑了。 “那个人玩弄了她,然后弃之如草芥。”文先生说了句文绉绉的话。 老罗头把八字眉挑起来,说:“这样的女人你还接济,你缺心眼呀!” 文先生理了理头发,叹了口气,不说话。 老罗头知道自己的话触到了文先生的痛处,忙岔开话题,问文先生在看什么书。文先生听到“书”,兴致顿时高了,把书皮一亮:“《水浒传》!这里面个个都是英雄,扶弱济困,除暴安良。” 老罗头哈哈笑起来。这个读书人,原来是个穷书生;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偏偏崇拜英雄,真是可笑!老罗头一路笑着往回走。他觉得,这个文先生在他眼里原是高高在上的人,一下子渺小得像一只蝼蚁。 小街人听了老罗头的活体广播后,都以为是开玩笑。然后,他们在文先生身边围成一个圈,确认了“玩笑”的真实性。这样也好,文先生不用揽客了。他的蔬菜洗得干净,水灵新鲜,很是惹眼,不多时,便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一抢而空。 这样过了几天,小街人不再像看猴似的看待这个落魄的读书人了。但是,麻烦又来了。 “生意不错嘛!”二眼子说。二眼子人高马大,站在文先生面前,像座黑塔。 文先生不认识他,问:“您买菜?” 二眼子插着腰,虎着脸,朝旁边的摊位使了个眼色:“去打听打听,啥叫规矩。” 文先生这才发现,旁边的摊贩都在盯着他。盯着他的,还有老罗头。老罗头朝他招招手,文先生走过去。老罗头的嘴贴在他的耳廓上,一团湿热的气流钻进了他的耳孔。文先生明白了,这条小街背后有一只手,二眼子是来收保护费的。 “朗朗乾坤,岂容他胡作非为!”文先生义愤填膺了。 老罗头赶紧捂他的嘴:“连警察都拿他没办法,你逞什么英雄?算了吧,好汉不吃眼前亏。” 文先生不答话,回到摊前。二眼子伸出手,文先生不理,捧起《水浒传》来读。二眼子急眼了:“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不知道马王爷长了三只眼!”说着,一脚踹了蔬菜摊。文先生的目光还在书上,有点处乱不惊的气概。待二眼子走出几步,文先生把书放下,拿起秤砣,一声怒吼,砸在二眼子后脑勺上。 一时,四周鸦雀无声。 文先生的眼镜掉在了地上,被他情急中踩断了一条腿。他蹲下身摸索了一阵,找到眼镜,把这副断了腿的眼镜架在鼻梁上。文先生的头发垂了下来,看上去有几分滑稽。喘了几口气,文先生拿出手机,拨了“120”,又拨了“110”。 警察来的时候,二眼子已经坐起来了,后脑勺鼓了个包,却没见血。二眼子想跑,被警察摁住了。文先生拿起《水浒传》,朝众人看了一眼,竟然露出一丝微笑。走上警车时,他理了理头发,那绺垂落的长发,顿时纹丝不乱地回到了脑门上。 (选自《百花园》2016年第8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和结尾写文先生的眼镜和头发,既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又使小说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B.小说在前文交代文先生在小街显得鹤立鸡群,为后文小街人围观文先生卖菜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C.小说中的老罗头心胸狭隘,欺软怕硬,但他对人也有热心的一面,可以说,他是小街人的代表。 D.小说善于为人物画像,比如通过对二眼子的语言、行为、神态等的描写,刻画出一个恶霸形象。 8.请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9.文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7. C 8. 通过描写周遭之静,表现了人们见到文先生用秤砣砸二眼子时惊呆的情态,衬托了文先生英勇的形象特点。 9. ①斯文儒雅。他言谈、举止斯文儒雅。②重情重义。接济当初弃自己而去的妻子。③不畏强暴。他面对恶霸二眼子,毫不畏惧,甚至拿秤砣砸二眼子。 【解析】 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老罗头……欺软”错误,“欺软”一说于文无据,从文中来看,从老罗头对待文先生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心胸的狭隘以及对人热心的一面,从对二眼子的态度来看,他怕硬,但是他没有“欺软”。故选C项。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然后概括该句的内容,即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再分析该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一时,四周鸦雀无声”,“鸦雀无声”突出环境之静,结合上文来看,二眼子踹了文先生的蔬菜摊,而文先生“待二眼子走出几步,……把书放下,拿起秤砣,一声怒吼,砸在二眼子后脑勺上”,由此可知,四周的鸦雀无声意味着人们被文先生的举动给惊住了,而人们的震惊恰恰是对文先生的烘托,突出文先生的英勇形象。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答题思路如下:该句写了……内容,表现了……,烘托了……。 9.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文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答题模式如下:先总说特点,再举例说明,也可以举出例子,再概括特点。本题中,首先看文先生的外貌,第一段说“文先生很斯文,是个读书人。……文先生的眼镜很普通,但是戴在他脸上,就使人显得特别儒雅。不过,这并不是文先生最突出的特征,文先生最突出的是头发,长长的一绺,盘绕在光亮的脑门上。文先生不时会下意识地用手理一下,理得纹丝不乱”,这表现出文先生的斯文儒雅;然后看文先生对待妻子的态度,“他离婚的妻子得了重病,以前的积蓄都接济她了。而老罗头记得很清楚,当年,文先生的妻子是跟一个有钱人跑了”,这说明文先生有情义;最后看文先生对待二眼子的态度,“朗朗乾坤,岂容他胡作非为!”“二眼子伸出手,文先生不理”“文先生把书放下,拿起秤砣,一声怒吼,砸在二眼子后脑勺上”,这些内容表现出文先生不畏强暴的特点,也可以把老罗头对待二眼子的态度和文先生比较,进而分析人物的特点。 【点睛】 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然而,有的地方打着建设特色小镇的旗号,继续走跑马圈地、搞房地产开发、搞产业园区建设的老路。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相悖,不仅不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反而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要素配置扭曲。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二: 表格一2017年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指数7月排行榜最新出炉 浙江省级特色小镇排行榜总榜单TOP10 排名 特色小镇名称 特色小镇发展指数 所在地区 产地 1 余杭梦小镇 85.69 杭州 新兴信息 2 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85.53 杭州 金融 3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85.42 湖州 新兴信息 4 余杭艺尚小镇 85.00 杭州 时尚 5 桐乡毛衫时尚小镇 84.45 嘉兴 时尚 6 萧山信息小镇 83.74 杭州 新兴信息 7 鄞州四明金融小镇 83.38 宁波 金融 8 长兴新能源小镇 82.40 湖州 新能源 9 秀洲光伏小镇 81.79 嘉兴 高端装备制造 10 莲都古堰画乡小镇 81.00 丽水 旅游 (资料来源于浙江特色小镇官网) 表格二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区域分布一览 (注)从小镇目前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华东地区多达78个。西南区域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小镇多达47个,其中,基于旅游发展型的占大多数。 (资料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在很多国家,政府还通过规划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美国第一个世界级葡萄酒产地位于纳帕谷,整个山谷除了酒庄和八个小村落外种满了葡萄。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纳帕郡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对八个小镇提出了“葡萄酒本身、葡萄酒+体育运动、葡萄酒+商业艺术、葡萄酒+休闲养生”四个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了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的乡村休闲文旅小镇集群。 国外历史悠久的特色小镇在形成初期大多以工业生产制造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不断调整发展理念、拓展产业链,产业结构逐渐由制造业向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实现了三次产业间的联动融合发展。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的“内核”。许多国家的特色小镇不仅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而且有独特的历史底蕴,更不存在“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瑞士小镇坚持“生态优先”的“嵌入式开发”原则,在保留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几代人用几百年时间打造一个特色小镇,让环保、绿色、舒适成为了小镇标准。各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加以保护,并在小镇规划和建设中保护性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特色小镇文化的支撑作用。在制订城市规划过程中不是根据现代生活需要推倒重来、重新布局,而是在原有城镇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通过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10.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B.建设特色小镇,除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出一条新型的小城镇发展之路。 C.我国特色小镇分布并不均衡,这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可喜的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存在同质化现象。 D.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1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了我国当前建设特色小镇的伟大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走弯路的现象。 B.材料二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指数排名以及区域分布情况,在浙江地区,旅游资源在特色小镇排名中不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我国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材料三则从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角度指出了借鉴的方向。 D.材料一和材料三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方向上都有所暗示,其中都提及了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1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哪些经验? 【答案】 10. C 11. B 12. ①政府通过创新理念和包容性政策积极引导。②市场推动产业融合形成主题性强的产业链。③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解析】 10.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只有认真研读文本,细心和选项进行比对,才能很好的作答本题。选项C,“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存在同质化现象”表述错误,根据表格二可以得知,西南地区存在“同质化现象”。故答案选C。 1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只有认真研读文本,细心和选项进行比对,才能很好的作答本题。选项B,“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指数排名”表述有误,应该是“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指数排名”。故答案选B。 12.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要求回答: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哪些经验?根据对题干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主要从材料三中筛选即可: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国外历史悠久的特色小镇在形成初期大多以工业生产制造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不断调整发展理念、拓展产业链,产业结构逐渐由制造业向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实现了三次产业间的联动融合发展。各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加以保护,并在小镇规划和建设中保护性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特色小镇文化的支撑作用。 【点睛】 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蔡挺,字子政,宋城人。第进士,调虔州推官。秩满,以父希言当官蜀,乞代行,遂授陵州团练推官。范仲淹宣抚陕西、河东,奏挺通判泾州,徙鄜州。河北多盗,精择诸郡守,以挺知博州。申饬属县严保伍得居停奸盗者数人弛其宿负补为吏使之察警盗每发辄得均博平聊城二县税岁衍钜万。三司下其法于四方,然大抵增赋也。为开封府推官、提点府界公事。部修六漯河,用李仲昌议,塞北流,入于六漯,一夕复决,兵夫溺不可计。降知滁州,言者以为轻,乃贬秩停官。越数岁,稍起知南安军,提举虔州盐。江、闽盐贼率千百为州县害。挺谕所部与期,使首纳器甲,原其罪,得兵械万计。官盐恶而价贵,盗盐善而价且下,故私贩日滋。挺简僚吏至淮转新盐,明殿赏,以官数之余畀之,于是贼党破散,宿弊遂绝,岁增卖盐四十万。谍告夏人集胡卢河,挺出奇兵迎击之。夏人溃,分诸将蹑而讨之,荡其七族。进右谏议大夫,赐金帛二千。夏人复犯诸寨,环庆兵不能御,挺遣张玉以万人往解其围。庆州军变,挺讨平之,进龙图阁直学士。熙宁五年,拜枢密副使。帝问挺泾原训兵之法,召部将按于崇政殿,善之,下以为诸郡法。河州景思立战死, 帝开天章阁访执政,挺请行。帝曰:“此小事,不足烦卿。河朔有警,卿当行矣。”契丹议云中地,挺请罢沿边戍人,示以无事,因乞置三十七将,皆行其策。七年冬,奏事殿中,疾作而仆,帝亲临赐药,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薨,年六十六。赠工部尚书,谥曰敏肃。 (节选自《宋史·蔡挺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申饬属县严保伍/得居停奸盗者/数人弛其宿负/补为吏/使之察警/盗每发辄得/均博平/聊城二县税/岁衍钜万 B.申饬属县严保伍/得居停奸盗者数人/弛其宿负/补为吏/使之察警/盗每发辄得/均博平/聊城二县税/岁衍钜万 C.申饬属县严保伍/得居停奸盗者数人/弛其宿负/补为吏/使之察警盗/每发辄得/均博平/聊城二县税/岁衍钜万 D.申饬属县严保伍/得居停奸盗者数人/弛其宿负补/为吏/使之察警盗/每发辄得/均博平/聊城二县税/岁衍钜万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即官员任期满一年。“秩”本指官员的俸禄,也可指官吏的官阶、品级。 B.熙宁、元丰,均为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C.工部,我国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 D.谥,指谥号,是古代帝王等有地位的人死后,给出的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挺受命纠盗,效果显著。河北的盗贼极多,朝廷在各郡精心地选择太守,蔡挺最终被任命为博州知州,他纠察盗贼,成绩显著。 B.蔡挺治水失误,导致被免。蔡挺主管修六漯河时,由于措施失当导致大坝决口,所有的兵士、役夫均被水冲走淹死,他最终被免去官职。 C.蔡挺打击私盐,根除积习。蔡挺提举虔州盐政时,打击私盐,言明奖赏,使私自贩盐的贼党解散,根除了积习,每年增加售盐四十万。 D.蔡挺善于练兵,颇有战功。皇上觉得蔡挺的练兵方法很好,将他的练兵之法传达给各郡;他出兵奇袭敌营,击溃夏人;他平息庆州兵变。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塞北流,入于六漯,一夕复决,兵夫溺不可计。 (2)夏人溃,分诸将蹑而讨之,荡其七族。 【答案】 13. B 14. A 15. B 16. (1)堵塞北向的河流,使之流入六漯河,一个晚上又决口,施工的兵士、役夫被淹死的不可计数。 (2)夏人被击溃,(蔡挺)又派军队分成几路跟踪追击,扫荡了七个部落。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申饬属县严保伍,得居停奸盗者数人,弛其宿负,补为吏,使之察警,盗每发辄得。均博平、聊城二县税,岁衍钜万”,这段话是说“他指示所属各县严格实行乡里相保的办法,破获了窝藏奸盗者几人,免去这些人过去所欠租税,然后将他们补为小吏,让他们纠察盗贼,盗贼每次出来活动就马上会被抓获。均衡博平、聊城二县税收,每年盈余上万”,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属县”“数人”“吏”“盗”“博平、聊城二县税”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得”是动词,意思是“得到”“抓捕”“破获”,宾语应是“停奸盗者数人”,故应在“数人”后断开,这就排除A项;“弛”的宾语应是“其宿负”,句子结构完整,应在 “负”后断开,这就排除D项;“每发”的主语应是“盗”,故“盗”应放在后一句中,这就排除C项,故选B项。 14.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秩满,即官员任期满一年”错误,秩满,指官员任职届满。故选A项。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由于措施失当导致大坝决口,所有的兵士、役夫均被水冲走淹死”错误,由原文“兵夫溺不可计”可知,被水冲走的兵士、役夫不计其数,并非“所有的兵士、役夫被水冲走淹死”;“措施失当”也于文无据。故选B项。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塞”,堵塞;“北”,北向;“入”,使动用法,使……流入;“于”,到;“一夕”,一晚上;“决”,决口;“兵夫溺”是被动句,施工的兵士、役夫被淹死;“计”,计数。第二句中,“夏人溃”,被动句,夏人被击溃;“分”前添加主语“蔡挺”;“蹑”,跟踪;“之”,代词,代夏人;“荡”,扫荡;“其”,代词,他们,指夏人。 【点睛】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蔡挺,字子政,宋城人。进士及第,调任虔州推官。任期满,因其父亲蔡希言调往蜀州任职,蔡挺请求代替其父前往,因此被授为陵州团练推官。范仲淹任陕西、河东宣抚使,奏请蔡挺为泾州通判,又调任鄜州。河北盗贼极多,朝廷精心选择各郡太守,以蔡挺任博州知州。他指示所属各县严格实行乡里相保的办法,破获了窝藏奸盗者几人,免去这些人过去所欠租税,然后将他们补为小吏,让他们纠察盗贼,盗贼每次出来活动就马上会被抓获。均衡博平、聊城二县税收,每年盈余上万。三司将他的方法在各地施行,但大都是增加赋税。任开封府推官、提点府界公事。主管修六漯河,他采纳李仲昌的意见,堵塞北向的河流,使之流入六漯河。一个晚上又决口,施工的兵士、役夫被溺亡的不可计数。因此被降职为滁州知州,有人认为对他的处罚太轻了,于是被降职停官。过了几年,朝廷又开始起用他掌管安南军,提举虔州盐政。江、闽二地的盐贼常有千百人,成为各州县的祸害。蔡挺告诉部下和盐贼约定,让为首者交出兵器铠甲,宽恕他们的罪行,获得数以万计的兵器。官盐质量差而价格贵,盐贼的盐质量好而价格低,所以私自贩盐的人日益增多。蔡挺选派僚吏到淮地运新盐,言明奖赏,用高出官价的数额给予他们,于是私自贩盐的贼党就散了,积弊得以根除,每年增加售盐四十万。谍报人员报告 说夏国在胡卢河结集兵马,蔡挺出奇兵迎击。夏人被击溃,又派军队分成几路跟踪追击,扫荡了七个部族。进升为右诛议大夫,赐金帛二千。夏人又侵犯各城寨,环庆的军队无力抵御,蔡挺派遣张玉率领一万人前往解除了环庆的危困。庆州军队发生兵变,蔡挺讨平了叛乱,进升龙图阁直学士。熙宁五年,被任为枢密副使。皇上询问蔡挺在泾原练兵的方法,召集其部将在崇政殿考核,觉得他的练兵方法很好,将他的练兵之法传达,作为各郡练兵的方法。河州景思立战死,皇上于天章阁询问执政大臣的对策,蔡挺请求到河州去。皇上说:“这是件小事,没有必要来烦劳你。如河朔有警报,你就应当出行了。”契丹提出云中地的归属问题,蔡挺请求撤去沿边戍守的人员,以显示没有事端,就此请求朝廷设立三十七将,朝廷都遵行了他的计策。熙宁七年冬,在殿中陈奏政事,因疾病突发而倒在地上,后来皇上还亲自前去,并赐给他药物,罢为资政殿学士、分掌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去世,时年六十六岁。追赠工部尚书,谥号“敏肃”。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铁门关[注]楼 岑参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注]铁门关,位于古丝绸之路中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西北。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表示这首诗以铁门关楼为题材。 B.“极目”写出诗人用尽目力远望的神态,“少行客”表现出铁门关的荒凉。 C.第五、六句用工整的对仗句,写出铁门关前道路的高险、弯曲和狭窄。 D.岑参,著名边塞诗人。此诗体现了其诗气势宏伟、苍凉悲慨的风格。 18.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17. A 18. 诗人登楼远眺,为展现在眼前的奇危险峭、惊心动魄的景象所触动,头发都要白了。主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为铁门关前面道路的险峻而十分忧愁的心情。 【解析】 1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错误,从诗中来看,题目“题铁门关楼”中的“题”应是动词,意思是“书写”。故选A项。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然后理解最后两句的意思,指出使用什么修辞,这种修辞是如何运用的,并指出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诗句是说试着登上西楼远望,望见铁门关前道路的高险、弯曲、狭窄,一下子头发都要变白了,“一望头欲白”使用夸张的技巧,再结合前面写铁门关的内容来看,“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说明这个地方偏僻,山路陡峭险峻,这是直接来写铁门关,而“头欲白”夸大人在铁门关前的表现,更加强调突出道路的险峻,流露出为此而忧愁的心情。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两句指出风如果不够大,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托起大的翅膀。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 ,_____,齐楚之精英”三句用互文的手法写六国的宝藏。 (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体形硕大无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负”“翼”“经营”“鲲”。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某校的一则家长会邀请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贵校定于本月29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希望您准时聆听校长报告,然后与犬子的任课老师碰头,不得缺席或迟到。 【答案】①“贵校”改为“本校”;②“聆听”改为“听取”;③“犬子”改为“您孩子”;④“碰头”改为“交流”;⑤“不得”改为“请勿”。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运用的得体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本题要注意是邀请函,所以要注意语言的谦敬的得体,例如“贵校”就不够谦敬。主客称呼的不得体“犬子”是自称、“不得”缺席,不够尊重。 21.下面是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示例:疫苗研发包括实验室研制、临床前研究、三期临床研究三步。疫苗研制成功后,进入生产环节,在2~8冷藏保存的条件下流通,最后给消费者使用,并作应用研究,以观察上市疫苗的保护效力和安全性。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是一道流程图描述的题目,题干的要求是: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考生要注意观察流程图箭头的指向的方向,然后按照顺序进行描述和概括,注意把握疫苗的几个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流通阶段、使用阶段,抓住以上几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概括描述,最后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点睛】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一些修辞的要求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的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木竞则直,人竞则立 三位母亲,两个孩子,一个苹果,却有着迥乎不同的结果。无论是手足礼让,兼顾均分,还是角逐竞得,背后都是母亲的一番拳拳之心。笔者却认为,正如虫豸挣脱茧的束缚后化为一抹斑斓的蝶影,让孩子在竞争中品尝胜果,才是最好的选择。 竞争方能拥有自强不息的心态,恰如鹰能声击长空,是因为它有一颗翱翔蓝天的雄心和一份不屈不饶的执着。曾记否,被喻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牢记父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让自己落在别人后面”的家训,培养了“永争第一”的自强之心,在大大小小的竞争中,力争头筹,终而成就英国史册上的一段传奇。前路坎坷,人生漫漫,孩子唯有在竞争中培育自强心态,遂能不畏艰险,昂首自信,一路逐阳。 竞争方能挥洒出精彩的人生,正如蜗牛能登顶塔巅,是因为它有一颗进取向上的耐心和一种负重前行的执拗。不久前,“根本不被世界看好”特朗普﹣﹣两年前世人还没听过的名字﹣﹣居然在与国务卿希拉里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逆袭成功登上美国第45届总统的宝座.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用“重塑美国梦”的豪言壮语戳中选民的痛点,就是用“我们欠她(希拉里)一个感谢一枚勋章”慷慨大度击中对手的泪点。这个房产大佬、娱乐大亨、“真人秀”节目主持,这个从政经验是白纸一张的人,也顺利拉开了他在白纸上描绘精彩人生的序幕。特朗普身后是一个难以团结一致的美国和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一个保守的甚至有点粗俗的房地产商人,能否治理好这个国家,能否融洽这个世界,竞争的考题又重新摆在眼前。在竞争中品味了苹果的香甜,也会赢得竞争的快乐,乐于竞争,争出无悔的前路,争出辉煌的成功。 竞争方能傲立于人才辈出的世流之中。近来,让孩子在雪地裸跑的虎妈鹰爸式教育引来网友议论纷纷。这种残酷的精英教育做法虽过于极端,但其中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育值得借鉴。当今社会高手云集,竞争如此激烈,第二位母亲的做法,让孩子明白竞争是人生的常态,孩子方能积极进取,立足于这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时代,方能在百舸争流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孔融让梨虽能培养孩子谦让的品格,但会让小儿子不劳而获;平均分配虽然满足了两个儿子,但也打消了孩子的竞争积极性,容易养尊处优坐享其成.通过比赛得到苹果,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争取自己的未来,不失为最佳做法。 纵观古今,每一份成功不可能是别人谦让给予,更不可能是均分所得,其背后都是竞争拼博的汗水。愿做父母的能如第二位母亲一样,注重竞争,让孩子勇敢地乘着人生的小船,乘风破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任务很明确,“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这就要求考生要先分析三位母亲分苹果中传达出的信息,然后选取其中一个或综合几个进行立意。这则材料中三个母亲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分苹果,分法不同,教子各异,母爱凸显,实则说明孩子的成长都与母亲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第一个母亲采用“孔融让梨”的办法,“小儿子得到苹果”,折射的是传统道德观念中的谦让,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这是备受推崇的美德。人喜欢好的东西是本能,将好东西留给别人是礼让。反向立意可以谈过度礼让会让人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第二个母亲采用“任务竞争”的办法,“大儿子得到了苹果”,告诫的是在竞争中才会有收获。母亲用苹果来引导子女争第一,这可以激发子女的斗志。在对手如林的竞争社会里,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敢于向强大的对手叫阵,敢于在挑战和竞争中完善自我。“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万类霜天竞自由”,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反向立意可以谈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三个母亲采用“平均主义”的办法,两个孩子都得到了同样大小的苹果。这位母亲运用公平原则,在孩子心中播撒阳光,传播温暖。公其心,万善出。和谐之道在于公平,若失之公平则必有所乱。反向立意可以谈平均主义实则大锅饭,会扼杀创新和进取。从行文思路来看,考生可以先评,即对事件做出评论,引出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接着联系现实,最后回扣标题和开头。 参考立意: 赞成第一位母亲,向孩子灌输“谦让”的处世理念,谦让处世;赞成第二位母亲,向孩子灌输“竞争”的处世理念,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赞成第三位母亲,向孩子灌输“分享”的处世理念,和谐之道在于分享。 素材: “谦让”理论支撑 1、“谦让”是对他人的友善和关怀。 2、“谦让”优先他人选择,克己让人,显示开阔的胸襟,雍容的气度。 3、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谦让”最有人情味。 4、“谦让”显示感情至上,利益居后的价值观。 5、“谦让”是个人修养高境界的体现。 “竞争”理论支撑 1、“竞争”方能拥有自强不息的心态。 2、“竞争”方能创造精彩的人生。 3、“竞争”方能在人才辈出的世流之中脱颖而出。 4、“竞争”方能创造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奇迹。 5、“竞争”才能让人按意愿生长,而不是一味委曲求全。 “分享”理论支撑 1、 “分享”是一种美德,物质分享让人广交朋友,精神分享让人身心愉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分享”之后才会有“分担”,“分担”是一种感动,当你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有一双温暖的手愿意帮你解忧,这是雪中送炭也是弥漫于人世间的温暖,是它让我们能更快乐地和朋友相处在一起。 3 、“分享”才能建立“群体意识”,让两位儿子深深地明白患难与共的精神。 4、“分享”之后才会有“共赢”,增强合作能力,走上共同良性发展的道路。 漂亮的引题 1、 “孔融让梨”式分法虽能培养孩子谦让的品格,但会让小儿子不劳而获;“平均分配”虽然满足了两个儿子,但也打消了孩子的竞争积极性,容易养尊处优坐享其成; 通过比赛得到苹果,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争取自己的未来,不失为最佳做法. 2、苹果是智慧之果。苹果砸中了牛顿的脑袋,引出了万有引力,苹果握在乔布斯的手中,成为手机企业的龙头老大。苹果到了妈妈的手里,能代表妈妈的育儿理念。 3、材料中三位母亲对于分苹果的做法,我认为其本质是反映了三种爱。第一位母亲把苹果让给小儿子,我认为是“怜”爱。第二位母亲让孩子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获得苹果,我认为是“理”爱。第三位母亲把苹果平等分享,我认为是“均”爱。 漂亮的论据 1、“根本不被世界看好”特朗普——两年前世人还没听过的名字——居然在与国务卿希拉里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逆袭成功登上美国第45 届总统的宝座。这个房产大佬、娱乐大亨、“真人秀”节目主持,这个保守的甚至有点粗俗的房地产商人,这个从政经验是白纸一张的人,面对着一个难以团结一致的美国和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能否治理好这个国家?能否融洽这个世界?竞争的考题又重新摆在眼前。竞争既让人烦恼,又让人兴奋。 2、周瑜总爱和诸葛亮较劲,周瑜慨叹“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既对诸葛亮如临大敌,却又从心底敬佩诸葛亮。在一次一次的竞争中,周瑜其实在不断长进,不是吗?舌战群儒、借东风、火烧赤壁,在一次次的对垒中,实战便是教材,周瑜眼界大开,实力也雄厚起来。 3、30岁的姐妹花蒋文文和蒋婷婷重返泳坛,在2017布达佩斯世锦赛中花样游泳赢得两枚分量十足的双人银牌,她们用强大的实力和顽强的意志,向世界宣告,妈妈选手重返赛场,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点睛】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