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高考热点第1练:关注民生作业
高考热点练 第1练 关注民生 限时:60分钟 总分:92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9吉林三调)宋代,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这些现象( ) A.源于宋代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B.体现了对社会管理的无序化 C.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D.表明了“抑商”政策的松弛 答案 C 政府放宽对土地买卖以及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的限制,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故选C项。材料所述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无关,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所述现象与抑商政策松弛无关,排除D项。 2.(2019福建宁德期末)太湖平原在宋代盛产粮食,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但到了明清时期,粮食不能自给,变为粮食输入地。出现此变化主要由于明清时期该地( ) A.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B.经济重心地位的削弱 C.人口生育总量的膨胀 D.农业种植空间的缩减 答案 A 明清时期,太湖平原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粮食生产处于次要地位,这体现了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选A项。通过题干表述可知,太湖平原由“盛产粮食”到变为“粮食输入地”,这主要是由于明清时期,该地区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并且自南宋之后,南方就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排除B项。由于经济的发展,太湖平原地区的人口数量会有很大增加,但这不是太湖平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农业种植空间的缩减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3.(2019福建厦门质检二)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平(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 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 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认同 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 答案 A 通过题干可知,南宋时期,农民一方面可以从事农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去经商,说明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故选A项。农民“兼作商旅”并不是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不等于重商政策得到普遍认同,排除C项。知州上书朝廷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挑战中央权威,排除D项。 4.(2019北京昌平二模)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陕西向无此物。陕民亦不知此物之可食而又易生……须各官先行觅地试种,或租民地试种。需地亦甚无多。听小民观看。一俟有收,民间见其可食,然后令民依种,自不费力,但不可相强。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这表明( ) A.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 B.民众普遍抵制新的农作物推广 C.陕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 D.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 答案 D 通过题干材料“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可知,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故选D项。由材料无法判断物传入中国1745年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陕西省民众对于试种甘薯的态度,排除B项。C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及,排除。 5.(2019新疆三诊)《齐民要术·序》中说:“今采据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这段话体现了( ) A.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B.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 C.农书与农业的关系 D.古代重视农业经验总结 答案 D 根据材料“今采据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可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农业生产的技术经验,重视经验的总结,故选D项。 6.(2019宁夏银川质检)秦汉时期,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经营项目,此外还有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副业。以上多种经营的收入,也仅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表明小农经济( ) A.是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C.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 D.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答案 A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小农经济下,除粮食生产经营外的一些副业生产收入仅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说明小农经济并未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故选A项。 7.(2019广西南宁适测二)据地方志记载,在福建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地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60个。这一现象( ) A.拓展了农业生产范围 B.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 C.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 D.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B 根据材料可知双季稻种植的地区增多,水稻一年两熟制得到发展,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的状况,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水稻一年两熟制的发展,并未涉及农业的其他方面,排除A项。双季稻一年两熟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同一耕地上一年内两次种植,并非扩大了耕种面积,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政府政策,排除D项。 8.(2019河南洛阳三模)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其意在说明( ) A.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 C.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答案 A “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体现了民间力量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故选A项。“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由体制外的因素推动的,但不能表明政府在其中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体制的变革而非政治变革,排除C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 9.(2019甘青宁联考)社队企业又称社办企业,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早期分工的积极成果。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队企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出现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B.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C.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答案 A 由材料“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早期分工的积极成果。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队企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故选A项。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的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C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排除D项。 10.(2019福建宁德质检二)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 B.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D.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 答案 B 据材料“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并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故选B项。“最终消亡”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压缩”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11.(2019四川德阳三诊)1984年,中央决定延长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规定一般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可以更长一些。同时还规定,社员在承包期内因无力耕种或转营他业的,可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这些规定( ) 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C.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加强了集体对生产的管理 答案 A 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有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故选A项。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排除B项。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排除C项。承包期的延长不能反映集体对生产管理的加强,排除D项。 12.(2019山东聊城二模)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 ) 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B.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C.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答案 C 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获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材料中的浙江姚浜村的土地流转是“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这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故选C项。根据材料的内容无法得出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排除A项。材料中的土地流转并未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也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度,排除B、D两项。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4分) 13.(2019福建厦门质检二)(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山东大清河改道入海。“值军务未平,饷糈不继”,清政府遂撒手河务,“着直隶、河南、山东各省督抚饬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绅民等量力捐资”,由此拉开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序幕。新河道两岸的地方官绅筹措资金,继续维系治河工程。1870年,长江大涝,两大水灾形成共振效应,重灾区扩展到四川、湖北等地。190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前往黄河考察并得出结论:“束河于一条河道”违背自然规律;地方官吏贪污、玩忽职守、各自为政是“形势糟糕的根源”。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而此时的中国,已呈“山雨欲来”之势。 ——摘编自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 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 材料三 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保持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实行“以工代赈”“按劳记工”等办法,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使工程度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渡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 ——摘编自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原因及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黄河治理的认识。(9分) 答案 (2)原因:内忧外患,中央政府无暇顾及;灾害频仍,治河经费不足;地方督抚势力上升。影响:治河效果不佳;加重地方和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加速清朝灭亡。 (3)原因:人民政权的建立,领导人的重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综合规划,科学治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热情。 认识:黄河治理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黄河治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必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人民政权是黄河治理从治标到治本的根本保障。 14.(2019安徽马鞍山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戍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实行“具田器”、免其罪、免除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汉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1 000余万人。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持续且规模庞大的“民工潮”。据测算,1987年,中国人口迁移规模超过3 000万,到2000年,超过9 300万,并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摘编自刘洪彪等《“民工潮”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5分) 答案 (1)主要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积极作用: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 (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 (3)意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