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人教版文档:必修3第3单元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人教版文档:必修3第3单元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最新考纲]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考点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对应学生用书第176页)‎ 全国卷5年2考 命题揭秘导航 ‎2017·卷Ⅲ·19,4分 ‎2015·卷Ⅱ·39(2),10分 本考点主要结合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时代特征等的理解和运用,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复习时,要注意正确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各个内容,注意细节理论的准确表述。‎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作用 爱国主义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①精神支柱 团结统一 在任何时候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爱好和平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勤劳勇敢 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②立业根基 自强不息 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③精神力量 ‎ 提醒 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了这五个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合作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2.爱国主义 ‎ (1)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④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 ‎ ‎(2)作用: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 (3)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 (4)要求与主题: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提醒 关于爱国主义的几个细节分析:‎ ‎ (1)抽象与具体: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 (2)共性与个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 (3)物质与精神:爱国主义是精神力量,但不是物质力量或基础。‎ ‎ (4)时代与主题:爱国主义的要求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 (5)爱国主义在新时期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而不是其他。‎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 (1)民族精神的时代性: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a.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⑤主体。‎ ‎ b.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 解题金手指 (1)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主要用于分析某些名言、活动或现象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 (2)知识点“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主要结合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来考查对其变化发展的理解。‎ ‎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问题导引]‎ ‎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 ‎(1)上述材料中的“家国情怀”指向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什么内容?‎ ‎(2)请列出两句体现上述民族精神的名言。‎ ‎[提示] (1)爱国主义。‎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规律总结]‎ ‎1.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内涵的典型名言集锦 团结 统一 ‎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同胞共气,家国所凭;③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爱好 和平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之用,和为贵;③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勤劳 勇敢 ‎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天道酬勤;③不畏强御;④勇者不惧 自强 不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不怨天,不尤人;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爱国 主义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⑤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角度 内容阐释 爱国主 义与民 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文化与 人的关系 ‎①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与社 会的关系 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建设 ‎①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思想道 德建设 ‎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③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问题导引]‎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什么特征?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这体现其什么特点?‎ ‎[提示]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②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规律总结]‎ ‎1.对比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三个特征 特征 内涵 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 时代性 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先进性 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的活力,在于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点拨] 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可以站在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角度理解;其时代性可以站在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角度理解。‎ ‎2.对比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区别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以改革开放为核心 联系 ‎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命题点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核心 ‎1.(2018·河南洛阳名校质检)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捍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这是民族精神强大作用的充分体现。我国有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名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导学号:97300118】‎ ‎ ①自强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②爱好和平→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③勤劳勇敢→昏晨力作,夜以继日 ‎ ④团结统一→亲仁眷邻,国之宝也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 B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亲仁眷邻,国之宝也”体现的是爱好和平,故②④对应不正确。①③中理论观点和名言内涵对应正确,故选B项。]‎ 命题点2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2.[真题体验][2015·全国卷Ⅱ·39(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 【解析】 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即文化生活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其次,对于二者关系的分析,既要看到抗战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弘扬、丰富和发展,又要看到二者在爱国主义上的相通性。‎ ‎【答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高考失分点:不能正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提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抗战精神、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定时期的突出表现,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又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不能将二者颠倒。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纠正训练] 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必须紧紧围绕和全部融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让雷锋精神的内涵得到丰富、外延得到拓展,才能让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主旋律同步,始终与人民精神需求同步。这意味着雷锋精神 ‎(  )‎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C [题干中的融入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内涵得到丰富等体现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植根群众而不断发展,故①④正确;②意在强调雷锋精神的“经济价值”,不符合题意;③错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考点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对应学生用书第178页)‎ 全国卷5年3考 命题揭秘导航 ‎2016·卷Ⅰ·39(2),10分 ‎2016·卷Ⅲ·21,4分 ‎2015·卷Ⅱ·39(2),10分 本考点属于命题的高频考点,主要结合各种精神宣传活动考查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和措施的理解和运用,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但主观题更加突出一些。复习时,要注意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其他文化知识的联系,要注意梳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 (1)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①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②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③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④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 (2)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⑤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⑥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⑦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⑧强基固本。‎ ‎ 提醒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其性质上的正确性决定了其对一个民族发展的促进或推动作用。‎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 ‎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⑨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 ‎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 (4)必须与弘扬⑩时代精神相结合。‎ ‎ (5)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 ‎ 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 解题金手指 (1)知识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主要用于分析我国当前开展各项民族精神纪念活动的意义或依据。‎ ‎ (2)知识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主要用于分析发挥各种具体民族精神作用的要求。‎ ‎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 为何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问题导引]‎ ‎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地震现场、抗洪现场……从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其中蕴含的精神又激励中华儿女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材料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哪些方面的作用?‎ ‎[提示]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支撑作用,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作用。‎ ‎[规律总结]‎ ‎1.从不同角度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 (1)凝聚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凝聚。‎ ‎ (2)支撑作用。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当民族生存的物质条件遇到困难、前进发展遭受挫折的时候,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明显。‎ ‎ (3)激励作用。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从中华民族精神之外的角度理解其意义 ‎ ‎ ‎(1)文化的一般作用角度:影响经济和政治发展,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 (2)传统文化角度: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 ‎ (3)中华文化角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展示,能够激发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 (4)社会主义文化角度: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 ‎ (5)精神文明建设角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新风,培育“四有”公民。‎ ‎ (6)思想道德建设角度: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问题导引]‎ ‎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 从中华民族精神角度看,上述引言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提示]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包括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规律总结]‎ ‎1.正确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途径 内容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必须立足实践 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的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站在全书角度来把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 ‎ 分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时,除了站在中华民族精神自身角度来全面构建知识体系外,还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就是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所以需要针对具体情况、结合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命题点1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1.[真题体验](2016·全国卷Ⅲ·21)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 ‎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 C [弘扬“工匠精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新的时代内涵,但不是提供理论依据,故①错误、②正确;“工匠精神”可以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但作为精神力量,它不是现实路径,故③错误、④正确。]‎ 高考失分点::不能多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提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或价值,除了掌握教材中关于民族精神的各个作用外,还需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从一般文化角度分析其作为精神力量的积极作用,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其积极影响,从先进文化发展角度分析其意义。‎ ‎[纠正训练] 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这一浩然正气(  )‎ ‎ ①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 ‎ ②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 ‎ ③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 ‎ ④符合当前我国文化弘扬主旋律的要求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B [题干中的浩然正气体现不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没有体现时代精神的注入,故②③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故能成为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并符合当前我国文化弘扬主旋律的要求,故①④正确。]‎ ‎2.[高考预测]企业家是品牌兴企、品牌强国的带头人,也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的塑造者。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将格力打造成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领军企业、标杆企业,无不与董明珠身上所具有的脚踏实地、充满自信、爱国等精神有很大的关系。从董明珠身上可以看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 ‎【导学号:97300119】‎ ‎ ①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 ③坚定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 ④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基固本 ‎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 D [材料反映的是企业家董明珠身上所具有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基固本,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命题点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3.(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质检)有分析人士指出,“颜色革命”给相关国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颜色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西方文化入侵在“颜色革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  )‎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 ②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播 ③加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发挥“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 A.①③ B.②③‎ ‎ C.①④ D.②④‎ ‎ C [②说法错误,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该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要抵制西方腐朽、落后文化,而不是全部西方文化,故排除;③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 ‎[热点聚焦]  弘扬民族精神 铸牢精神支柱 ‎(对应学生用书第180页)‎ ‎[新闻点击]‎ 材料一 ‎2017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①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习近平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③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一大批优秀影视作品展播展映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作品紧扣中国梦主题,以现实主义精神为创作底色,④讲述伟大时代的家国梦想 ‎,描绘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表现人民群众的追梦圆梦过程,⑤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抒情、为时代放歌,向人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和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形象。‎ ‎[信息提取]‎ ‎①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成为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⑤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思维发散]‎ 问题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影视创作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 分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民族精神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推进影视发展的物质力量。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影视创作的正确方向,弘扬影视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问题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去弘扬塞罕坝精神。‎ 分析: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在环保方面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命题猜想]—————————————————————————————‎ 猜想1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  )‎ ‎①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 ②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③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 ④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塞罕坝精神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不选;“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这说明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②正确;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塞罕坝精神不是,③不选;塞罕坝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④正确。]‎ 猜想2 2017年7月,电影《战狼2》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影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一台词引起了无数华人的共鸣。这部电影之所以好评如潮是因为(  )‎ ‎ ①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观众的精神力量 ‎ ②影片蕴含了强大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③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影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 ④体现了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B [这部电影之所以好评如潮是因为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观众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①④符合题意;该影片蕴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不符合题意;③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 猜想3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一个没有英雄精神的人,是心灵患有软骨病的人;一个不能崇尚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 ‎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认知甚至质疑。有人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有人对英雄的事迹和壮举提出质疑甚至抹杀。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对英雄质疑甚至抹杀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 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之一,就是发挥英雄精神的作用。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 【解析】 首先,从设问看,要求调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措施,发挥英雄精神作用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其次,结合材料信息组织答案,如认识到英雄精神的作用、发挥它的激励引导作用、处理好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等。‎ ‎【答案】 ①必须充分认识到英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②学习英雄精神的实质,用英雄精神引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践行英雄精神,发挥其激励引导作用。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把弘扬英雄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引领民族前行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