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9)

银川九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试卷 ‎ 高 三 语 文 命题人:高三备课组 ‎ 审 核:王 勇 ‎ 注:本试卷满分150分,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 ‎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2分)‎ ‎ (一)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反观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而刻意制造“奇葩”与冲突效果吸引关注,以获取收视率。‎ 在我们看到媒体“收视口碑双赢”的一致评价时,我们不要忘记了对《朗读者》这类人文类文化产品意义的思考。《朗读者》的董卿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她重新定义了“朗读”,认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朗读不是,朗读要有对象,它和唱歌一样”,这种朗读“可以传情达意”,“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因为它显得略微有些正式。其实你想想,朗读也就是说话,我甚至觉得它的群众基础更大,因为会说话的人比会唱歌的人还要多。”‎ 在此刻,我们为一股清流的诞生而欢呼,甚至有评论寄希望于《朗读者》可以改变娱乐综艺的霸屏现状,平复一下当下综艺界的聒噪浮华。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另一种逻辑运转?并没有答案。我们只是清楚地知道:历史都是人来创造的。‎ ‎ (改编自《〈朗读者〉是否能为文化产品的公共性提供一种可能?》)‎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朗读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者》是一个旨在表现公众人物影响力的情感类节目。‎ B.《朗读者》是一个朗读时间不多、不追求娱乐性的人文类节目。‎ C.《朗读者》是一个提供明确“道德偏向”价值的文化产品。‎ D.《朗读者》是一个让人欣喜和意外的“收视口碑双赢”的文化节目。‎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综艺界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这是一种典型的聒噪浮华。‎ B.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这一点来说,《朗读者》受到欢迎并不为奇。‎ C.《朗读者》用朗读串联起人物访谈,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来讲述普通人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D.人文类节目式微的原因,一是缺乏流量“鲜肉小花”的加持,二是情感调动不够充分,更关键的是坚持与碾压式情感综艺节目不同的价值观。‎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朗读者》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体现了对理想人格之阐发和尊严价值之关切的真实需求。‎ B.当下,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被视为不依从娱乐工业逻辑的异质性力量,就会受到文化工业的限制,最终导致在收视率竞争中的失败。‎ C.从“朗读‘可以传情达意’”这句话可以看出,董卿认为朗读是一种情感交流手段,《朗读者》的产生和传播可能带动更多人进行这种交流。‎ D.作者提出“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另一种逻辑运转”这个问题,反映了一种现实需要,表达了一种期盼。‎ ‎ (二)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问:王老师您好,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能否谈谈您最初的文学生涯?‎ ‎ 答:我的处女作是在广州大学的时候发表的,我的第一首引起读者强烈回响的诗是在长沙《年轻人》杂志发表的。我决心走诗歌创作的道路是由于北京的《青年文摘》转载了我的诗,这次转载,使我意识到了我是有能力写出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所喜爱的诗歌来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决定定向发展,不再写那些令我感到蹩脚的小说,而专心从事诗歌创作。或许直到今天,刊发我处女作的《中国青年报》那位叫梁平的编辑,刊发我第一首有影响的诗作的《年轻人》杂志那位叫谢乐健的编辑,以及第一次转载了我的作品的《青年文摘》那位叫秦秀珍的老师都没有意识到,没有这三次机遇,当年一个喜欢写作、名叫汪国真的青年,至今还可能默默无闻,但就在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便成全了一个年轻人未来的事业......‎ 一九七八年十月,我从北京路上了南行的列车。来到了美丽的暨南大学。波光潋滟的明湖、郁郁葱葱的桉树组成的林荫道、淡黄色的学生宿舍楼......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我最大的嗜好就是跑图书馆和阅览室,看我喜欢看的图书和杂志。‎ 在我们进入暨南大学不久,系里的同学们自己搞了一份油印刊物《长歌》诗刊。由于这份刊物倾注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心血,同学们都很珍视这份刊物,也乐意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拿到刊物上发表。当时,我写了一组诗,叫《学校的一天》,这差不多是我当时能够写出来的最好的一组诗了,这组诗由五首小诗组成。它的稚嫩、直白和毫无文采可言是显而易见的。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组诗居然能够发表,而且是一下全部发表在全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中国青年报》上。‎ 问:那个时候发表诗歌,对您有什么影响?是否一时间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答:那时默默无闻,后来我一出名,同学特别意外。我从不显山露水,喜欢独自做事,很少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我写的诗都比较直白。发表的那首诗现在看更像是顺口溜。但是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这以后,我常跑去阅览室,记下各种报纸杂志的地址,把自己的诗作像撒网一样撒向全国各地的报刊,十有八九退稿,3个月后换信封再投往另一家。‎ 问:当年,您创作的那首《热爱生命》曾经很受读者喜欢,能否谈谈这首诗的创作、发表过程?‎ 答: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业余还是不断地写作、不断地投稿,不断地被退稿。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有一种很大的不确定性,很迷茫。那时,我就写了《热爱生命》,抒发自己的感情,激励自己。‎ ‎《热爱生命》先投给北京的一家刊物,没有采用,又投给四川的一家刊物,还是没有用,第三次是投给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追求》,终于被采用了,很快就被1988年第十期《读者》作为卷首语,同一期《青年文摘》也转载了。这首诗,很快引起关注。‎ 问:在您的诗歌创作道路上,尤其是出版诗集的过程中,请问谁最早给予您很大的帮助?‎ 答:北京太平桥中学的一个老师,看到有学生上课不听课,总在底下抄诗。回去之后,就跟她爱人说了这事,她先生是学苑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孟光,很有职业敏感,觉得这么多学生连课都不听抄诗,如果出版的话,恐怕会成为一本畅销书。孟光就做了一个调查,得到的反馈是很多人都在找汪国真的书。后来孟光打听到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就找到我单位美术研究所一个叫王鲁豫的博士生,王鲁豫不认识我,后来又通过和我同部门的李世跃才找到我。那是1990年。‎ 问:您的诗歌被广为流传,今年并被译为韩文、英文、日文、意大利文等,您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吧:通俗易懂、能引起共鸣、经得起品味。另外,我的诗歌从生活中来。有一年我应朋友之邀去杭州,他说,西湖再美,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我写进了诗里: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同时诗歌也用于生活中。一个女生拒绝男生,用了我的一首诗。我不知道自己的诗还能解决这种问题。原来她用的是我写的《请你原谅》:阳光纵然慈祥也不可能让每一棵果树都挂满希望。女生把自己比喻成“慈祥”的阳光,男生比喻成了“果树”。‎ 问:当年您拥有大量的诗歌读者,时隔多年后,大家都很关心您的近况,能否请您谈谈?‎ 答:很多人在问我忙什么,我忙的事情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大一样。我在做另外一些事情,一是作曲,给中国历代诗歌谱曲,谱了四百多首,录制了一百多首;还做了一些事情,就是歌唱祖国,已应邀为山西、四川、河北、河南等省写歌作曲。我的很多精力放在音乐领域。写诗少了,主要时间写书法,做音乐。‎ ‎(选自姜红伟编著书稿《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的 。)‎ 相关链接:‎ ‎ ①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 ②20世纪90年代北京高校陆续学习汪国真诗歌,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 ③2005年开始,汪国真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 ‎ ④2015年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 4. 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北京《青年文摘》转载汪国真的诗,这件事对汪国真的触动很大,他由此决心从事诗歌创作。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也的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B.暨南大学,校园风景优美:波光潋滟、郁郁葱葱。这些美丽的景色成为汪国真诗歌创作源源不竭的资源,他所有诗歌都和大学的经历有关。‎ C.在暨南大学求学期间,汪国真最大的爱好就是跑图书馆和阅览室,这些学习经历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热爱生命》一经刊载,很快引起关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活上的困惑,倾注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那个时代每个人的经历相同,所以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共鸣。‎ E.汪国真的诗歌语言直白、浅显,却能在许多刊物上发表,这和他的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只要努力拼搏,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 ‎ 5. 汪国真的诗歌创作能够取得成功有哪些方面的因素?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5分)‎ ‎ (三)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三 幅 画 ‎ 宗璞 ‎ ‎ 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40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时光一晃过了40年。80年代初,《钟山》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人枕边书。”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5年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1986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得知乃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下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澄莱而作,寄与宗璞。‎ 把玩之际,不觉欷歔。谢谢你,汪曾祺!‎ 澄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50年代最后一年,澄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澄莱常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 澄莱于1971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缘由。我曾为她写了一篇《水仙辞》的小文。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发,还要写一幅。‎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性情中人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 汪曾祺的戏与诗,文与画,都隐着一段真性情。‎ 三幅画放到1987年才送去裱,到1988年春节才取回。在家里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在焉。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 ‎ ‎6.下列对于这篇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回忆了挚友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在叙述和描写中为我们生动的展现了汪曾祺多才多艺、真实坦诚的特点。‎ B.文中写到,曾祺赠送作者的三幅画上均有题字题诗,画作上的题字和题诗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汪曾祺的多才多艺。‎ C.红花墨叶图流露出一派恬淡和热烈,体现了汪曾祺然物我浑然一体的高超技艺,读者虽不能亲眼睹之,却能从文章中感受到汪曾祺画作的美妙。‎ D.第二幅画上的空白处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我”送裱时嘱咐裱工保留此洞,意在提醒汪曾祺少抽烟,体现了对挚友的关爱之情。‎ E.本文选材看似信手拈来,却取舍得当,如行云流水,又舒卷有致,既有丰富情蕴,又不乏深刻思考,可谓是“结构为文,浑然天成”。‎ ‎ ‎ ‎7.文中作者认为汪曾祺是有“真性情”的人,请结合全文,概括并分析汪曾祺的“真性情”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 ‎ ‎8.有人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与汪曾祺”等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原因。(5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贺逢圣,字克繇,江夏人。与熊廷弼少同里闬,而不相能。为诸生,同受知于督学熊尚文。尚文并奇二生,曰:“熊生,干将、莫邪也;贺生,夏瑚、商琏也。”举于乡。家贫,就应城教谕。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二人,授翰林编修。 天启间,为洗马。当是时,廷弼已再起经略辽东矣。广宁之败,同乡官将揭白廷弼之冤,意逢圣且沮之。逢圣作色曰:“此乃国家大事,吾安敢小嫌介介,不以明!”即具草上之。湖广建魏忠贤生祠,忠贤闻上梁文出逢圣手,大喜,即日诣逢圣。逢圣曰:“误,借衔陋习耳。”忠贤怫然去。翌日削逢圣籍。 庄烈帝即位,复官,连进秩。九年六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十一年致政。十四年再入阁。明年再致政。 逢圣为人廉静,束修砥行。帝颇事操切,逢圣终无所匡言。其再与周延儒同召,帝待之不如延儒。 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 是时,湖广贼大扰。明年春,张献忠连陷蕲、黄,逼江夏。有大冶人尹如翁,逢圣门生,走三百里,持一僧帽、一袈裟来贻逢圣。逢圣反其衣曰:“子第去,毋忧我。”如翁去。五月壬戌晦,贼陷武昌,执逢圣。叱曰:“我朝廷大臣,若曹敢无礼!”贼麾使去,遂投墩子湖死也。贼来自夏,去以秋云。大吏望衍而祭,有神梦于湖之人,“我守贺相殊苦,汝受而视之,有黑子在其左手,其征是。”觉而异之,俟于湖,赫然而尸出,验之果是,盖沉之百有七十日,面如生。以冬十一月壬子殓,大吏挥泪而葬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 B.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 C.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 ‎ D.及予告/宴饯便殿/赐金赐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澜/动容焉/‎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B.“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明清殿试后一甲前三名依次 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C.“壬子”是干支纪日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 ‎ D.“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主动归还给君主,请求退休。意同“致仕”或“致事”。古代官员一般在70岁时正常退休,有疾患则可提前退休。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贺逢圣饱有文才。做生员时就受到督学熊尚文的赏识,殿试考中第二名,后来湖广建造的魏忠贤生祠的上梁文竟误传出自他手。 B.贺逢圣刚正不阿。广宁战役失败之后,他不计前嫌,起草奏章为熊廷弼鸣冤;权臣魏忠贤登门拜访,他据实言明,绝不趋炎附势。 C.贺逢圣清廉沉静。门生尹如翁远道送来衣帽,他坚决拒收,原物奉还;皇上做事急切,他始终没有进言纠正。‎ D.贺逢圣临难不屈。在武昌被贼寇逮捕,他毫不畏惧,义正词严,呵斥贼寇无礼,贼寇逼迫,他毅然投墩子湖而死。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逢圣作色曰:“此乃国家大事,吾安敢小嫌介介,不以明!” ‎ ‎(2)觉而异之,俟于湖,赫然而尸出,验之果是,盖沉之百有七十日,面如生。‎ ‎ ‎ (一) 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 ‎ 宋·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难如酒。‎ ‎ 注:汪藻(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徽宗崇宁二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著有《浮溪集》等。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此词上片着重写景。寒夜新月,山衔北斗,搔首怅望,梅影横窗。下片着重抒情。“归梦浓于酒”,含蓄蕴藉,耐人寻思。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物与人融为一体。‎ B.“搔首”一词用得极精当,词人通过这么一个非常平常的动作,把自己内心的不平静表现了出来,形象而传神。‎ C.“瘦”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梅花人格化,刻画出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为境遇改变的傲骨,形神兼备。‎ D.“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一句,诗人感叹天寒地冻,正适宜于与友人品酒畅谈,与白居易所写“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心境颇为相似。‎ E.词人在“鸦”之前冠以“乱”字,极言鸦之多,聒噪之甚。“乱鸦”也可看作是词人对政坛小人的隐喻,说明他早已非常厌倦这种宦海生涯了。‎ 14.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请加以赏析。(5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每题1分,共9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赤壁》诗中,杜牧以折断的战戟起兴对前朝人物和事迹发出慨叹的句子是:‎ ‎“ , 。”‎ ‎(2)杜牧在《泊秦淮》中,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泊船秦淮河时迷们的夜景图的句子是:‎ ‎“ , 。 ”‎ (3) 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夜雨寄北》中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的希冀的诗 句是:“ , 。 ”‎ ‎(4)李商隐《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 , 。”‎ ‎(5)李煜《相见欢》中以无法剪断、无法理解出的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的句子是:‎ ‎“ , , , 。 ”‎ ‎(6)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 , 。”‎ ‎(7)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 。 ”‎ ‎(8)《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 ” 的观点相同。 ‎ (9) 韩愈在《师说》中谈及择师标准的句子是“ , 。 ” ‎ ‎ ‎ 第II卷 阅读题(70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初冬时节,雁栖湖畔,碧绿的湖水、湛蓝的天空、金黄的柳树、别致的建筑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②无论是从医护人员的群体荣誉出发,还是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缓。这次改革能不能让医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我们刮目相看。‎ ‎③几十年飞云掣电,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让远隔万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将人类发展的进程调整到同一节奏上来。‎ ‎④在今天留存下来的古桥中,多数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和修补,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桥梁已是凤毛麟角。‎ ‎⑤在韩国,教育支出跟家庭收入挂钩,极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继而造成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⑥这个周末,适逢秋阳高照,朗朗乾坤,金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柿子频频点头,碧水青山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 ⑥ ‎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今日,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董明珠虽然在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职务没有发生变化,但格力“去董明珠时代”的拐点也许就要到来。‎ B.电商已经进入成熟时期,未来靠打价格战的方式将难以为继,纯电商时代很快就会结束,将出现线上、线下,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 C.李老师夫妇在日本好友家做客,日本太太对李夫人说:“李太太举止文雅,像日本人,不像中国人。”李夫人微笑着回答:“太太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文明是同宗同源,共同进步的。”‎ D.张老师本着以少教多学、提高质量为原则,在课堂上首次运用“读写导学”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8.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遥望洞庭山色水,白银盘里一青螺。‎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19.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把相应序号填写在横线位置)。‎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 文学社: 摄影组: ‎ ‎20、下面是山东省实验中学2016年创设的一种高校课堂教学流程图,请用一段话概括这个学习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字。(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手写录取通知书”作为陕西师范大学的传统,已在该校坚持了10年。自2007年至今,随着该校第10年坚持手写录取通知书的消息曝光,再次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质疑,为何在这个年代还用手写的录取通知书这种原始的方式?‎ 对于这件事,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看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1. A ‎ 解析:《朗读者》的主旨不是表现公众人物的影响力。‎ 2. D解析“情感调动不够充分”违背文意,原文第4段明确说了“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 ‎ ‎3.B解析:“最终导致在收视率竞争中的失败”在原文中没有充分的依据。 ‎ ‎4.AC ‎ B错在所有的诗歌都与大学经历有关。D.错在和那个时代每个人经历相同。E.错在只要拼搏,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5.个人因素:个人对诗歌创作的努力,投入,热爱。‎ 外界因素:《中国青年报》《年轻人》《青年文摘》对汪国真文章的刊发。太平桥中学老师的帮助。‎ 诗歌本身的因素:通俗易懂,能引起共鸣,经得起品味。‎ ‎6.BD ‎ B并不是三幅画上均有题字题诗。D无中生有。‎ 9. B ‎ 解析:“予告”指汉朝制定的官吏休假制度,可排除AC。‎ 10. D解析:“主动归还”待商榷。 ‎ ‎11.D“贼寇逼迫”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贼麾使去” ‎ ‎12.翻译:略 参考译文:贺逢圣,字克繇,江夏人。从小与熊廷弼住在同一里巷,但是彼此不亲善。作生员的时候,一同被督学熊尚文赏识。熊尚文认为这两个生员都 有突出的才能,说: “熊生,是干将、莫邪;贺生,是夏瑚、商琏。”乡试中举。家境贫寒,就任应城教谕。万历四十四年,殿试考中第二名,授官翰林院编修。‎ ‎   天启年间,任洗马。正当这个时候,熊廷弼已被再次起用任辽东经略了。广宁战役失败,同乡的官员准备为熊廷弼鸣冤,认为贺逢圣将会阻止这件事。贺逢圣变了脸色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怎么敢对自己小的仇怨耿耿于怀,不把熊廷弼的冤枉辩明!”立即起草奏疏呈献朝廷。湖广建造魏忠贤的生祠,魏忠贤听说上梁文出于贺逢圣之手,非常高兴,当日就去拜访贺逢圣。贺逢圣说:“错了,这不过是利用别人的声誉、地位的陋习罢了。”魏忠贤不高兴地离开了。第二天就除去了贺逢圣的官籍。   庄烈帝即位,贺逢圣恢复了官职,接连晋升官阶。九年六月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兼任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辅佐国政,加太子太保的官衔,改任文渊阁大学士。十一年辞官。十四年再次入阁。第二年再次辞官。   贺逢圣为人清廉沉静,约束自己磨练德行。皇上办事过于急躁严刻,贺逢圣始终没有进言匡正。他再次与周延儒同时被征召,帝上对待他不如周延儒。等到他休假回家(予告:汉朝制定的官吏休假制度。官吏休假称“告”,二千石以上官吏经考课居最,法令可带职休假,则称予告。予告不得归家,但居官不视事。)皇上在便殿设宴为他饯行,赏赐金银、绣着蟒的椅垫。贺逢圣感动得大哭,伏在地上不能起身,皇上也为此流泪动容。   这时,湖广贼寇大肆侵扰。第二年春天,张献忠接连攻陷蕲、黄,逼近江夏。有大冶人尹如翁,是贺逢圣的门生,跑了三百里,拿了一顶僧帽、一袭袈裟来送给贺逢圣。贺逢圣把衣帽还给他说:“你只管离开吧,别担心我。”如翁于是离开。五月壬戌为月末,贼寇攻陷武昌,逮捕贺逢圣。贺逢圣呵斥说:“我是朝廷大臣,你们胆敢无礼!”贼寇驱使他离开,贺逢圣于是投墩子湖而死。贼寇从夏天来,到秋天去。地方长官对着湖水祭祀贺逢圣,有神托梦给湖边的人,“我守护贺逢圣宰相很辛苦,你把他接过去守护,他的左手有黑子,他的特征就是这个。”醒来后觉得这个梦奇怪,就在湖边守候,尸体令人惊讶地出现了,察看尸体果然这样,大概沉入水底一百七十天,面目和活着的时候一样。在冬天十一月壬子装殓,地方长官挥泪把他 埋葬了。‎ ‎13.AD ‎ ‎14.“山衔斗”中的“衔”字用得十分富有表现力,它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北斗低垂,几与山接的视觉印象一语中的地活画出来,而且把山峰与北斗“衔接”的具体情状描绘得无比确切。‎ ‎15.略 ‎16.A 刮目相看:此处应该是拭目以待。‎ 飞云掣电: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良莠不齐只能用于形容好人坏人掺杂在一起。‎ 朗朗乾坤: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17.C ‎ A董明珠和虽然调换顺序。‎ B将出现后面缺……的现象|情况。‎ D 本着……为原则,句式杂糅。‎ ‎18.C 其他三项都是比喻。C为拟人。‎ ‎19.戏剧社用5 文学社用3 摄影组用1‎ ‎20.参考;该教学流程分为问题、探究、迁移、拓展和小结五步:第一步提出问题,包括自主学习、课堂调查、问题界定三个环节 ;第二步探究学习,按照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归纳建构进行;第三步知识迁移,包括巩固训练、课堂观察、适时补差三个环节;第四步知识与能力拓展,第五步课堂小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