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科)‎ ‎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的是(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2.《道德经》上写道“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种思想可概括为( )‎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3.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墨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穷理格物 D、致良知 ‎5.“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他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塔哥拉 ‎6.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和领袖,他的主张( )‎ A、 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 B、罗马教廷是信徒和上帝沟通的中介 C、购买赎罪券就能赦免罪过,救赎灵魂 D、反对改变传统的礼拜仪式 ‎7.“他的思想着重于政治制度的改革,他用三十年时间写了《论法的精神》一书,提出了意在确保自由的三权分立制。”他是( )‎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康德 ‎8.整个18世纪为“理性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思想自由和理性思考 D、批判神学统治 ‎9.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指南针被人们称为( )‎ A、工业城市之母 B、启蒙运动的基石 C、人类文明的引擎 D、水手之友 ‎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其中,“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的是(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11.1967年,牛顿出版的科学巨著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自然系统》 C、《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哲学通信》‎ ‎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一位科学家时说,他“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规律而统治19世纪的科学”。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达尔文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13.由林则徐主持编译,叙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多国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是( )‎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华事遗言》 D、《海国图志》‎ ‎14.近代有篇文章回顾中西文化争论,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至争。”“思想之争”是指( )‎ A、鸦片站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15.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 A、反对君主专制 B、西方的“长技” C、西方的民主政治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6.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指出:“国人而欲摆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该文章发表于( )‎ A、《新潮》 B、《青年杂志》 C、《民报》 D、《人民日报》‎ ‎17.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时实践民主共和 D、反对专制统治 ‎18.1886年,邓小平继1978年后再次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主要是因为他( )‎ A、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B、领导并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C、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D、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 ‎20.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指导中国发生第一次巨变的旗帜是( )‎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马克思主义 ‎2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22.在西方的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化论 ‎23.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4.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面李贽(  )‎ A.主张学以致用 B.维护封建礼教 C.反对迷信崇拜 D.倡导自由平等 ‎25.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女子列入“闺节”“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为51人,宋朝为267人,明朝为36,000人,而清代,仅安徽省休宁县就有2200多人,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理学摧残人性 B.世风每况日下 C.儒学地位衰落 D.佛教影响深远 ‎26.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27. 历史学家郭沫若指出,“社会的转变”促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表述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 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西周的礼仪制度得到恢复 ‎28. 1922年胡适列举了他心目中“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其中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列为一组。这些人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B.其思想对知识界影响重大 C.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            D.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29.“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此宪法内容体现的思想是( )‎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 ‎30.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 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 C. 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3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它”的重大改进者是( )‎ A.瓦塔 B.史蒂芬孙 C.诺贝尔 D.爱迪生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 ‎32.( 14 分)‎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 ……‎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 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4 分)‎ ‎(2)材料二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 分)‎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4分)‎ ‎33.(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卢梭认为:“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 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一个机关之后,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和议会制定的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公民自由”和“社会契约”的含义。(4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该主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孟德斯鸠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34.(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是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二 鲁迅说:“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从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摘自《鲁迅全集》‎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出梁启超所说中国人在器物、制度、文化探索的表现。(3分)‎ (2) 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评述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6分)‎ (3) 综合材料,比较西方启蒙运动的差异及其原因。(4分)‎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段考(理科)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D A A C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D B B B A C A ‎21‎ ‎22‎ ‎23‎ B B B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C A A A B B B A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 ‎32.(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4分)‎ ‎(2)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分)‎ ‎(3)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2分)‎ ‎(4)理念: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4分)‎ ‎33.(1)“公民自由”:受法律保障的权利不受侵犯,但也不能去侵犯其他公民的权利 ‎ “社会契约”:体现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和法规。(4分)‎ ‎(2)主张:建立三权分立的政体。核心:权利的相互制约与平衡。(4分)‎ ‎(3)影响:否定君权神授,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3分)‎ ‎34.(1)表现: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分)‎ ‎(2)进步性: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提出“民主、科学”的救国口号,有利于人民思想的解放。(3分)‎ ‎ 局限性: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片面的。(3分)‎ ‎(3)西方启蒙运动是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2分)‎ 原因:西方主要针对基督教势力和封建君主压迫;中国近代除封建压迫,还遭遇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