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实验19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十九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核心考点: 【提出问题】 对同一滑轮组装置,机械效率是否不变 【猜想与假设】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物重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动滑轮、定滑轮、钩码若干;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①安装好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②缓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升高,用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填入表中; ③算出、、,填入表格中; ④改变钩码数量,重做两次实验,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数据记录 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有用功/J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总功/J 机械效率 1 1.5 0.4 0.6 0.7 1.2 0.84 71% 4 2 3 0.4 1.2 1.2 1.2 1.44 83% 3 4.5 0.4 1.8 1.8 1.2 2.04 88% 【分析和论证】 由1、2、3次实验可知,提升的钩码重力增加时,有用功增加,额外功基本不变(克服摩擦力及动滑轮重力做的功基本不变),由可知,机械效率会增大。 【实验结论】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①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吊的重物重力之间的关系(控制绕线方式相同,改变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量); ②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大小的关系(控制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量相同,改变动滑轮数量或换重力不同的动滑轮);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的关系(控制同一滑轮组的绕线方式相同,所提钩码重力相同,改变钩码上升的高度)。 【交流与讨论】 (1)测量拉力大小的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目的(减小摩擦引起的误差),此时拉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承担重物绳子段数的判断:与动滑轮连接的段数即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 (3)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物体的重力、动滑轮重力、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与绳子的绕法、绳子段数无关;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力、减小机械间的摩擦。 (5)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的分析:所测拉力偏小,机械效率偏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6)动滑轮重力、物重相同时所测机械效率不同的可能原因:绳子与滑轮或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同。 ◎针对训练 4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重量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0.74 2 4 0.1 1.8 0.3 0.74 3 8 0.1 3.1 0.3 0.86 4 8 0.1 2.5 0.4 (1)除了如图所示器材和弹簧测力计外,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3)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如果让弹簧测力计静止读数,则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值要(填“偏大”或“不变”或“偏小”)。 (4)根据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是用图做的实验,机械效率是 。 (5)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 (6)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7)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8)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阻力,在第1、2次实验中,动滑轮重力是N。 4 答案:刻度尺; (2) 匀速; (3) 不正确;摩擦力;偏大; (4) 丁;80%; (5) 0.8;0.93; (6) 乙;丙; (7) 甲、乙;丙、丁;低; (8) 1.4;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