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19-2020学年 高二5月月考试题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春秋时,合族迁徙尚属常见;战国时,却代之以匹夫匹妇襁负其子辗转四方。这一变化 A. 是分封制遭到破环的表现 B. 反映了兼并战争更为残酷 C. 标志着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D. 加快了血缘政治的瓦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合族迁徙尚属常见,而战国时期匹夫匹妇襁负其子辗转四方,可见战国时期不重视家族的整体迁徙,凸显的是血缘关系的疏远,这对血缘政治具有瓦解作用,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破坏的表现是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与材料描述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是受兼并战争的影响才导致人员迁徙,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与材料描述的因素无关,故C项错误。 2.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韩非子主张“万乘之主(注:指君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由此可知 A. 儒家与法家都重视道德 B. 三者均认同国家一统 C. 孔孟和韩非均推崇霸道 D. 儒法都主张王权独尊 【答案】B 【解析】孔子称赞齐桓公“一匡天下”;孟子主张“定于一”和韩非子主张“其兼天下”,反映出三者均认同国家一统,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儒家、法家都重视“道德”,A项错误;孔孟并不推崇“霸道”,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儒法都主张“王权独尊”,D项错误。 3.《史记》中记载了一次秦朝廷议的场景,廷尉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伐,周天子弗能禁。”由材料可知,李斯明确反对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答案】D 【解析】 李斯认为分封制使子弟疏远、攻击,让诸侯相伐,国家动荡,反映了他明确反对分封制的态度,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原始民主选举“禅让制”,A项错误;李斯并不反对王位世袭制,B项错误;李斯主张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项错误。 4.《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焚书坑儒 C. 统一文字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建立的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焚书坑儒和统一文字,分别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在经济、思想和文化上采取的措施,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5.《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这种现象反映了汉朝 A. 分封带来弊端 B. 地方郡县势力强大 C. 皇权遭到削弱 D. 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答案】A 【解析】“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汉初郡国并行制之下分封制所带来的问题,故A正确;郡县服从于中央,不会出现诸侯问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问题,与皇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社会动荡无法体现,排除D项。 6.汉武帝时,重用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共议军国大事。东汉光武帝“虽置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事归台阁(尚书台)”,尚书台官位低微,职权却较大。这说明两汉时期 A. 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 B. 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 分权制衡体制逐步形成 D. 政府决策渐趋集中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自西汉起以低等级官员组成的尚书令机构参与核心机要事务,至东汉时品级较低的尚书台仍掌握重要职权,国家中枢权力向尚书台倾斜,反映了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故A项符合题意;汉代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行政机构,并非形同虚设,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汉代中央机构的权力制约,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决策权的集中趋势,排除D项。 7.西汉初年,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钱币形制繁杂且重量不足,引起物价上涨。吴王刘濞采铜铸钱,富同天子。后来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A. 削减封国封地 B. 中央控制经济 C. 刺激商业贸易 D. 推行盐铁官营 【答案】B 【解析】西汉时期,汉武帝将分散在地方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目的是为了由中央控制经济,B项正确;统一铸币权与削减封国封地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统一铸币权不是为了刺激商业贸易,C项错误;推行盐铁官营与统一铸币权一样,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D项错误。 8.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因连续有两座皇家祖庙发生意外火灾,儒生董仲舒上书朝廷,要求在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中找出几个为非作歹的杀头示众,以安天下民心。这一材料说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 B. 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C. 主张极力维护皇权 D. 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祖庙失火是上天降下的灾异,杀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是以此批评皇帝过失,指责皇帝放纵宗亲和近臣为非作歹,D正确;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迷信,而非人文主义,排除A;天人感应虽然也有限制君权的内容,但也强调了君权神授,相比孟子是倒退,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限制皇权而非维护皇权,排除C。 9.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题。如下图目录反映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 根据“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等内容可知,这一目录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其主题即阶段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项正确;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先秦时期的历史主题,A项错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在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主题,B项错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汉历史发展的主题,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符,C项错误。 10..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A. 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 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 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 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答案】C 【解析】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表明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南方“赋轻役稀”,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后期,B项错误;“城市经济繁荣”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11.“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材料反映的这项中国古代制度是 A. 科举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前清时期的士人学子无论出身贫寒或是富贵,均在钻研制义、念书学习上刻苦勤勉,结合所学,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使社会读书风气浓厚,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A项正确;郡县制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分封诸侯的制度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与题意不符,D错误。 12.唐太宗时常给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武则天时期,中书省开始直接参与政务处理。上述调整使得 A. 中书省地位最高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相权被剥夺殆尽 D. 皇帝权力得到加强 【答案】D 【解析】给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是为了削弱相权,中书省开始直接参与政务处理是为了削弱其它几省宰相的权力,故加强了皇权,D项正确;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没有哪一省地位最高,排除A项;材料与行效率提高无关,排除B项;削弱相权,并不是废除相权,排除C项。 13.“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 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可知是唐代的灌溉工具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轮上的竹筒灌满水,自动汲水到高处,灌溉田地,故选B;A是舀子,与“如纺车”不符,排除;C是曲辕犁,是耕地工具,D是耧车,是播种工具,与题意不符,排除。 14.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数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一变化 A. 体现了政府对外来文化的开明政策 B. 反映了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C. 有助于儒学在这一时期新发展 D. 表明弃儒从佛的现象已相当普遍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及所学,宋朝儒学家二程深入地研究佛道思想,有助于在这一时期儒学进一步完善,发展为理学,C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政府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排除A;宋代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B;D中“普遍”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5.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 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 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答案】C 【解析】根据“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并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故C项正确;ABD项并没有涉及到,故排除。 16.唐朝时,士大夫最爱金碧辉煌的壁画,壁画规模宏大,用色流光溢彩,而到了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淡雅的水墨画,在尺寸之间展现文人意趣。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宋代绘画风气转变的因素是 A. 朝廷实行“强干弱枝”政策 B. 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C. 市民文化的影响扩大 D. 科举考试影响到文化取向 【答案】B 【解析】理学相比之前的儒学,有两个明显的取向,一个是更加追求哲理,二个是追求对欲望的克制,反映在绘画上就会使绘画更加追求意境、用色更加克制及淡雅,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国家政策,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文人意趣,显然和市民文化关系不大,而且市民文化反而不追求淡雅和高远的意趣,排除C;科举制并不考绘画,因此并不能导致文化取向转变,加之唐代也存在科举制,因此这一制度不能作为两朝画风转变的原因,排除D。 17.汉唐两朝统治者特别注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设立相关的中间机构,但是如刺史、州牧、道等监察区,最后都发展成州政府之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并导致了地方的分裂。北宋统治者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做法是 A. 设通判 B. 设转运使 C. 设二府三司 D. 重用文官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统治者为了解决地方势力做大,设置了转运使转运地方大部分财政,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故B正确;设通判是为了监督知州,这不是根本措施,故A错误;设二府三司是为了削弱相权,故C错误;重用文官是为了削弱武将,加强皇权,故D错误。 18.较之唐五代,北宋农业中的租佃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A. 农业生产者积极性提高 B.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 商品经济发展条件成熟 D. 土地买卖现象更加频繁 【答案】A 【解析】材料“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表明佃户的人身自由得到加强,佃户可利用这种自由建立新的租佃关系来获取更多的收入,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A正确;材料表明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佃户的人身自由加强,但不能反映其去从事工商业,C错误;租佃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对佃户的管理放松,不会影响土地买卖,D错误。故选A。 19.宋代对官民的服色有严格的规定:官员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黑白二色。从穿戴的服饰,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这反映宋代 A. 社会阶层相对固化 B. 社会分工明显 C. 礼文化制度世俗化 D. 专制色彩浓厚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宋代对官民的服色有严格的规定,反映出社会的等级森严,反映出社会阶层相对固化,不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A正确;材料与社会分工无关,排除B项;“世俗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从服饰看不出专制的色彩,排除D项。 20.下表为宋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 时间 北方(%) 南方(%) 北宋初年 39.6 60.4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38 62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 37 63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 35.9 64.1 13世纪初 31 69 A. 助推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 B. 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C. 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D. 导致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 【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北方人口比例不断减少,而南方人口比例不断的增加。据所学可知,这是人口的大量迁移导致的,而北方的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对南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南方的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A正确;据所学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与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无关,C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过渡开垦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D错误。故选A。 21.观察下图,促成西晋至北宋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A. 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 B.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C.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D. 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答案】C 【解析】图示中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主要是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门第,寒门弟子入仕机率较低,隋唐以后实行科举考试,注重才能选官,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故C正确;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与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的增减无关,排除A;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九品中正制的盛行是魏晋时期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下降的原因,排除D。故选C。 22.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设有总督或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这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治,可是真到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可见,督抚( A. 是临时性官职 B. 行使职能单一 C. 完全代表中央 D. 权力归属中央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原来的布政使成为了其下属机构,说明督抚权力归属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根据“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可得出其不是临时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其职能的特点,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 23.明清休宁汪氏宗谱规定:“本支子孙有作过者,有败俗者,有婚姻不计良贱者,有鬻谐牒者,有弃卖坟墓者,俱以不孝论,并鸣众,揭谱除名。”据此可知,宗规宗约 A. 扼杀人性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 延续了先秦宗法制的传统和规范 C. 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 为完善地方治理提供了重要手段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汪氏宗谱规定的对于败俗者、婚姻不计良贱者、鬻谐牒者、有弃卖坟墓者等行为,俱以不孝论且除名,体现了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可以为地方治理提供参考或者手段,故D项正确;宗谱是对宗族子孙的规定和约束,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先秦的宗法制传统和规范,故B项错误;汪氏宗谱的规定没有体现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 24.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这一举措 A. 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 B. 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C. 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D.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纳银代役、以银雇工是工匠人身依附关系松驰的体现,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会到市场参与竞争,A项错误;材料与财政危机的解决无关,排除B项;白银并不是法定货币,排除C项。 25.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这反映出他主张 A. 加强户籍管理 B. 国富寓于民富 C. 保护小农经济 D. 减免民众赋税 【答案】B 【解析】根据“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可得出其强调国家要富有必须先是人民富有,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财富问题,而不是户籍问题,排除A项;材料与对小农经济的保护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要减税,排除D项。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江南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内在结构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临安城郊的市镇“商贾骈集,货物辐萃”,江阴的江夏市“商船倭舶,岁常辐凑”,嘉兴的濮院市“机抒之利,日生万金”。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那样的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市间列”。 ——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 材料二 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双林镇“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其特色产品包头绢“通用于天下”。嘉定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位,倍于他镇”。丝和棉闯入农村经济生活,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了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杭嘉湖苏四府六县。 ——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与历史价值初探》 材料三 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附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寻镇,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市镇兴盛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社会变革。 【答案】(1)特点:工商业兴盛(以工商业著称);呈现城市化特征。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的兴盛。 (2)表现:出现专业化市镇;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对外经济显著增强。农村经济变革: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农村社会变革: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文风昌盛,科第兴旺。 【解析】 (1)特点:根据“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得出工商业兴盛(以工商业著称);根据“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那样的的市区”得出呈现城市化特征。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农业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的兴盛等方面概括。 (2)表现:根据“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得出出现专业化市镇;根据“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了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得出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根据“其采购活动竟达杭嘉湖苏四府六县”得出对外经济显著增强。农村经济变革:根据“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得出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农村社会变革:根据“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附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得出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根据“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得出文风昌盛,科第兴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美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阐述:唐代取士重诗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取士重策论经义,对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试卷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作答,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推动了理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示例二 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阐述: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组织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综上所述,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示例三 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阐述: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考八股文,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由于知识分子致力于科考,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杜会的进步。 【解析】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合理、明确,必须源于材料;(3分) 史实引用合理、准确;阐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帝时期,三苗叛乱。三苗在攻打黄帝部族中,制定了酷刑。黄帝平定叛乱后,其刑法却被没用了下。秦代崇尚法治,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汉朝以亡秦为鉴,约法省刑,简易疏阅,强调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唐律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宋代法制基本上沿袭了唐律。明太祖惩元之弊,以重典酷法治国,在《大明律》之外,还专门制定了《大诰》作为司法依据,使“诏狱”制度化。清代强调“以德化民,以刑粥教”,一般较为宽松。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逼迫统治者对法律条文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近代化道路。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古代中国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法律上述特点形成的的社会背景原因。 【答案】(1)中古法律特点:①刑起于兵,兵刑合一②法自君出,严刑峻法③礼法结合,礼法并施 (2)形成背景:①战争的影响②儒家思想影响③君主专制的强化④农耕经济的固守 【解析】 (1)中古法律特点:根据“三苗叛乱。三苗在攻打黄帝部族中,制定了酷刑。黄帝平定叛乱后,其刑法却被没用了下。”得出刑起于兵,兵刑合一;根据“秦代崇尚法治,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得出法自君出,严刑峻法;根据“唐律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得出礼法结合,礼法并施。 (2)形成背景:根据“三苗叛乱。三苗在攻打黄帝部族中,制定了酷刑。黄帝平定叛乱后,其刑法却被没用了下。”得出受战争的影响;根据“德礼为政教之本”得出儒家思想影响;再结合所学从君主专制的强化、农耕经济的固守等角度概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