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20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考点20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 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 年) 1949—1952 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3—1957 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背景:帝国主义和国民政 府的长期掠夺,长期战争 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目的:巩固政权,发展经 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 基础。 结果:到 1952 年底,工农 业生产总值超过历史最高 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 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1)1953 年,进行“一五”计划。 背景:建国之初,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生 产力水平低下;1952 年国民经济已恢复和发展。 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奠定了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 年。 内容:农业、手工业参加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 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革生产 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社 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2.1956—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与失误 项目 背景或原因 内容 结果 中共八 大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 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 本建立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 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 务,确定了经济建设 的方针 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由于“左” 的错误,八大的路线并未坚持 下去 八字方 针 1959—1961 年 三 年 严 重的经济困难;为纠正 “左”的错误 中共中央提出“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 1962 年起,经济开始恢复和 发展;1965 年经济调整基本 完成 2 全面整 顿 “文革”期间,工农业生 产遭受严重挫折,出现 国民经济的劫难 1975 年,邓小平主持 工作,对国民经济进 行全面整顿 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出现“文革”中经济发展最好的 局面 社会主 义建设 总路线 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 思想准备不足,党对形 势判断错误,希望高速 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 出“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 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倾 错误严重泛滥 “ 大 跃 进 ” 运 动 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急于求成, 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 努力的作用 片面大办工业,大办 农业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 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破坏了环境 人民公 社化运 动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 线和“大跃进”运动的影 响 提倡“一大二公”(规 模 大 , 公 有 化 程 度 高),刮起了“一平二 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浪费了资源,国民经济比例严 重失调,农民积极性受伤害, 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 济困难 文化大 革命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规章制度被废除,工 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工农业生产总值损失惨重,出 现国民经济的大劫难 3.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要解决好先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建设要敢于面对错误,纠正错误,迎难而上,及时纠正“左”的倾向,调整生产关系。 (3)经济发展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4)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5)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6)社会主义建设要充分发扬民主,要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考向一 建国初期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及这一时期存在的经济成分 1.过程 3 (1)实施并完成“一五”计划,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2)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2.经济成分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 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指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的经济命脉,居于 领导地位。个体经济即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人经济,是国民经济有益的补充。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发展,就要不断壮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造为社 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结构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 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1952 年底,毛泽东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 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 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 材料三 1954 年 9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 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 的形成,在经济运行管理、工业企业管理、基本建设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价格管理等方面也建立 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学¥ (1)结合材料一,概括分析我国当时经济结构的特点及性质。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实质和主要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的? 【答案】(1)特点:形成了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 (2)变化: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逐渐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4 实质:废除私有制、扩大公有制,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 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3)理解: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从政治上 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3)问,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管 理体制”来概括分析。 考向二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及带来的经验教训 1.特点 (1)“大跃进”的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 挥、浮夸风等。虽然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 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错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 2.经验教训 (1)“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在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 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必须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 关系,否则会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在于: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不同历 史阶段,不能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典例引领】如图是建国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5 A.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程度 B.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 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D.是探索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答案】B 考向三 全面认识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1.原因 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外国经济侵略与长期不稳定状态,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在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 第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 “一五”计划展开后,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生活物资供不应求,粮食、 棉花等农产品的供应更是匮乏,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就得对基 本生活必需品进行较为合理的分配。 第三,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联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始国、受益国、输出国。我们知道,苏联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靠计划经济体制,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其成绩让世界震惊,直 至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各国对这一体制大多持肯定态度。学* 第四,战争年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影响。 战争年代,我党在根据地举办的各类经济实际上是带有强烈的计划体制色彩的,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体制的选择。 除此之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传统理解,同旧制度决裂的思想反映,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 等,也是促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环境和重要原因。 2.含义 6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 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3.形成过程 萌生阶段(1949 年 10 月~1950 年 6 月) 1949 年底,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 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 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 初步形成阶段(1950 年 6 月~1952 年 8 月)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 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 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1952 年 9 月~1956 年 12 月) 1952 年 11 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 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4.特点 (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4)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5.作用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 时期。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 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 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典例引领】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3 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 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主要表明 A.“三大改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未重视市场机制 C.新中国“一五”计划效仿苏联体制 D.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宪法的认可 【答案】D 7 考向四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借鉴 创新 社会经济制 度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 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网 工业化建设 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发展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 民生问题 经济结构与 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 经济体制 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 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 【典例引领】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 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 史经验教训是 A.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答案】C 8 1.“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中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 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 的项目中,仍有 20%至 30%的设计工作量和 30%至 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这体现了“一五”计划 期间 A.国家的财政税收较为充裕 B.国家主要从农业部门获取资金 C.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相当有限 D.政府仍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 2.下图阴影部分代表的是 1953 年和 1957 年上海市郊区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占的比重。 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集体生产方式的建立 B.工业优先发展的挤压 C.农民消费观念的革新 D.农村经济“大跃进”需要 3.1951 年 1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规定“凡公私纱厂自纺部分的棉纱 及自织的棉布,均由国营纱布公司统购”。1953 年 10 月,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决定在全国 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11 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这 A.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的各种行为 B.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 C.成为了“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举措 D.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4.侯传国保存着一张《滕县人民委员会清产核资批准通知书》,其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前做小生意,新中国 成立后经营日用百货店,1957 年 1 月把家中的积蓄入股到薛城面粉厂,得到了这张特殊的“股票”。这张“股 票” A.说明国家重点鼓励股份制企业发展 9 B.是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C.见证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D.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 5.据有关资料显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 14 个乡 1953 年出卖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 1.29%,比 1952 年增加了 550%,出卖的土地数量占土地总量的 0.22%,比 1952 年增加 506.93%。另据同一时期对河南 省 9 个乡的调查发现,出卖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的 3.09%,买入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 2.88%。这些 现象的出现 A.表明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B.说明建国后土地改革成效有限 C.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缓慢 D.适应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6.20 世纪 60 年代初,虽然安徽因试行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受到中央的批判,但广 西、湖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搞“包产到户”的各种信息仍不断传到中央。这反映了当时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成定局 B.民主政治建设遭严重破坏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弊端重重 7.1958 年 6 月后,中央先后作出了下放计划管理权限,下放基建项目审批权、下放财权和税收权以及下放 商业、银行管理权等一系列决定,把铁路、交通、邮电、航空、港口、电力等重点企业也下放给了地方, 该措施 A.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 C.协调了中央和基层经济关系 D.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8.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10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9.下图是 1952~ 1965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 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该统计数据反映了 A.国民经济结构日渐趋于平衡 B.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D.“大跃进”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滑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 50 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 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 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 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材料二 1960 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2 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在中国传统计划 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一“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 由”。……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付工 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中央不可能包揽全国的事情,所以应当有适当的分权,“扩大地方的职权 11 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对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毛泽东、 刘少奇、周恩来等的肯定,委托他主持制定改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他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 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在全国实施。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行,对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 极性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卓越贡献》 材料四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 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政府为了确保自身 意志得以实现,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 改革者,只有政府的自觉革命,才可能推动这一体制的改革。 ——赵凌云《1949—2008 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 (2)有人提出以下观点:“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 决定了 1979 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 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20 字左右)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 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2.(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为1956 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 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12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3.(2017 年海南卷)下图是创作于 1950 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考点冲关】 1.【答案】D 13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依据图表信息及所学知识可见,从 1953 年到 1957 年,上海市郊区农民人均支出中购买生产资料部分的比重急剧减少,表明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后生产 资料集体所有制的集体生产方式建立的影响,故选 A;图表涉及的是农业生产领域的变化,不能反映工业 发展的情况,故 B 项错误;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农民的消费观念才有大的变革, 故 C 项错误;1958 年我国才掀起“大跃进”运动,故 D 项错误。学# 3.【答案】D 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股份制企业”是 20 世纪 90 年代现代企业制度的产 物,排除 A 项;“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信息“股票”不符,排除 B 项;这张“股票”是三大改造时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的产物,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转变为集体或国家所有,故 C 正确;1949—1952 年是国 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D 项。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背景。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两 湖、江西三省 14 个乡 1953 年出卖土地的农户及土地数量均较 1952 年有明显的增加,同一期的河南省 9 个 乡买卖土地现象更为严重,反映了此时农村阶级分化及剥削现象有所增长,表明实行农业合作化有其必要 性,故选 A。建国后土地改革在 1952 年底完成,故 B 项错误;材料所反映的是农业领域的问题,不是工业 化问题,故 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的探索。材料中仅仅是试行“包产到户”,农村并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不是民主政治,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问题, 14 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当时多地都试行“包产到户”说明当时推行的人民公社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 D 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改革开放前中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 A 项错误;1958 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此时中央下放权力,从而加剧了国民经济 发展的混乱,故 B 项正确;在当时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下,下放权力不会协调中央和基层经济关系,也不 会使经济良性发展,只会使经济发展更混乱,故 C、D 两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三大改造时期和“大跃进”时期的经 济建设的情况,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很大的失误,反映了探索时期的特点,故 B 项正确;A 项只是前两 幅图片的意义,故排除;C 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三幅图片没有体现“一五”计划的成就,故 D 项错误。 9.【答案】B 10.【答案】(1)因素: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 的追求。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包括: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 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中国改革路径的 选择:农村中的“小自由”成为改革的先导,经济体制改革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地方和企业 具有一定的职权.有利于提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改革是自下而上推进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企业改革。政府是体制的保护者,也可成为改革者。中国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解析】本题考查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和经济体制改革。 第(1)问,根据材料一“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 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归纳为朝鲜战争威胁国家 安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材料一“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15 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可以归纳为 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网 第(2)问,“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根据材料二“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材料 三“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财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材料四“政府 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归纳为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 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再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相关内容来阐述该观点。 【直通高考】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1953 年”“资源勘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此时正是“一五”计划轰轰烈烈进行之 时,故 D 项正确;1957 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表明中国已经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 A 项错误;新 中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故 B 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 1965 年, 故 C 项错误。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1950 年拖拉机成为农村的农业生产工具。人民公社化开始于 1958 年,故 A 错 误;农业机械化在农村普及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故 B 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在 1953 年以后,故 D 错误;拖拉机成为农业生产工具,这预示着机器将取代人力成为农业的生产方式,故 C 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