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3月月考(2018
哈六中2019届高二(下)3月假期学习总结 历史试题 第Ⅰ部分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 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B.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D.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 2.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 3.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4.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 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 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5.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休养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6.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7.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启蒙思想已有萌芽 8.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9.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10.下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 11.《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12.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否定理性的价值 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主张美德即知识 13.但丁《神曲》中的主人公贝亚特里丝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她以“超凡人圣”的形象担当了引导但丁进入天堂的向导,取代了掌管天国钥匙的圣徒彼得的位置。薄伽丘的《十日谈》更是用“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表达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可见,二人的文学作品 A.已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 C.突出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 D.仍是中世纪神学影响下的文学 14.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15.《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那么,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A.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B.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D.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16.法国启蒙思想体现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是指 A.它是18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而后影响全世界 B.深刻体现了反特权、反宗教神学的需要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夺权的需要 D.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需要 17.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这一认识催生了 A.宗教改革运动 B. 启蒙运动 C.近代自然科学 D.文艺复兴运动 18.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19.近代西方的一些画家“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20.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阿尔贝·加缪(1913 -1960)的代表作是荒诞三步曲《局外人》、《西西弗神话》、<卡利古拉》.其中经典台词有:“今天,妈妈死了。可能是昨天,我不清楚。”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21.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2.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 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 B.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中体西用 C.开眼开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维新变法 D.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23.1919年6月20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24.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中,他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是 A.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 B.把主观的设想作为历史证据 C.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 D.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25.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展,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26.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7.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现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这应该是邓小平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D.南巡期间的讲话 28. 19世纪后期有一种理论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认为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认为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这种理论是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进化论 D. 马克思主义 29.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电影同时展出,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l959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30.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橡树,十万火急》,南斯拉夫影片《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以战争和革命为题材的电影风靡中国。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不包括 A.中国宣传、文化部门的推动 B.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崇尚革命和英雄的年代 C.当时中国的电影事业逐步走向低潮 D.这些影片与五十年代流行于中国的苏联影片风格上基本不同 第II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第II部分共2小题,第31小题24分,第32小题16分,共40分。 31. (24分)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儒学的发展过程看,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进入理论创造的阶段,它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在这一阶段得到突出和强化……到了宋明时代,儒学已完全演变为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学……宋明儒学进入理论化和体系化阶段。 ——《儒学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朱熹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己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纲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作了的具体规定。 ——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 材料三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 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关于宋代的思想文化有两种看法具有代表性。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吕思勉对宋代文化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推崇的,认为“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 (1) 指出材料二中,汉代儒学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6分)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5分) (4)你会同意材料四中的哪种看法?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9分) 3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期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元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清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则是指从16~19世纪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又称为近代实验自然科学。 …… 15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在这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在科学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从此,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 丁云龙《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各有何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4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