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高二年级政治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9月13日,背靠热情巍峨的火山,临近波澜壮阔的大海,意大利历史悠久的陶尔米纳小镇近期迎来了首家中餐厅。以弘扬中国传统美食与文化为宗旨的综艺节目《中餐厅》第三季正式拉开了帷幕,该小镇将成为中国游客新的旅游目的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出( )‎ ‎①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制造业产品依赖于“工匠精神”       ④优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9年7月4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安全事关国家的总体安全水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必定考虑文化利益。材料强调( )‎ ‎①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②文化对政治的反映 ‎ ‎③文化兴则国运兴 ④文化是推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是定居,由此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这是导致中国人更加强调“仁爱礼仪”;西方古代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典型特征是迁徙,并由此形成了“生人社会”,这就导致西方人更加注重“契约精神”。这说明(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取长补短,不断融合 ‎③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的反映 ④民族文化根源于其特有的生存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西方人际交往上,第一印象的重点是不同的。西方人更看重一个人的外表印象,打交道时,外向开朗有活力的形象往往能给对方以良好印象;而中国人更重视个人品质,“日久见人心”便显得很重要。这从一个角度说明( )‎ ‎①文化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③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人们的行为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光辉榜样,照亮民族复兴征程。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于敏等8人国家勋章或国家荣誉称号。这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力量。这表明( )‎ ‎①党和国家很重视弘扬以奋斗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人民创造历史,表彰功勋荣誉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 ‎③文化塑造人,榜样精神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影响人,人们自发的受到榜样精神的感染熏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课,能让学生感到犹如读了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既有知识的增益,也有感受,还有真和善的升华。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优秀文化能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教育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思想政治课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提高政治教师素质就能保证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9年9月7日,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联合演练,演练内容包括阅兵等。大多数人在庆祝活动当天,通过网络电视等观看阅兵直播。观看阅兵直播( )‎ ‎①能促进人们观念更新,推动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②是基于优秀文化是国际综合国力的基础 ‎ ‎③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④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拉美孕育了古老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多年来,中拉人文交流频繁,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蓬勃开展。中国在拉美24国建有44所孔子学院和12个孔子课堂。在墨西哥城设立了首个中国文化中心。这表明( )‎ ‎①中国首先尊重和维护本民族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拉文化深化交融,逐渐趋同 ④文化是多样的,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目前,首届莫斯科“中国节”系列活动在莫斯科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举行。展览馆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了中国剪纸、书法、古筝、京剧等传统文化,让俄罗斯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人民对俄罗斯的善意与友情,从而不断夯实两国友好交往的基础。莫斯科“中国节”( )‎ ‎①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进行了创新 ②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交融 ‎③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表明文化成为两国关系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9年9月24日“山鹰之子——安第斯文明特展”日前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古代秘鲁和中国文化有许多相同点:比如都使用结绳记事;都崇拜鸟类、虎豹等;都喜欢用羽毛制品和草编制品;都善于作壁画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世界不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发展      ④各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趋同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针对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热播,—位学者评论说,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时代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 ‎④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以为美 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推进,从2019年开始,上海市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新学期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引进校园,把垃圾分类工作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自主课程的开 发紧密结合,让垃圾分类成为必修课,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生活 习惯。这种做法是基于( )‎ ‎①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 ②文化建设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价值观形成后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④垃圾分类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电影《八子》改编自赣南中央苏区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农民杨家在已有六位兄弟壮烈牺牲后,幼弟满崽在残酷战争中迅速成长,与大哥及战友战斗至最后一刻的故事。电影以富有张力的视听语言再现了血脉相连的兄弟手足情,为革命前赴后继无谓牺牲的战友情,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给观众深深地震撼。这启示我们,优秀的文化作品( )‎ ‎①能以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应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③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④能摆脱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发挥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从2017年2月起,一档名为《中国茶时间》的电视节目在德国热播。节目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开始,改变了就中国讲中国的单一模式,最大限度地考虑德国民众的参与度,增加了德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代入感。这启示我们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 )‎ ‎①挖掘中国文化的亮点,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②发挥大众传媒作用,消除民族文化间隔阂 ‎③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沟通桥梁 ‎④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认同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环境变好了,开放区域扩大了,文化活动增加了。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故宫工作人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创意,使故宫文化产品逐渐变成了“网红”一般的存在。这说明( )‎ ‎①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优秀传统文化 ②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 ‎③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 ④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9年3月4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 )‎ ‎①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唯一目的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我们的祖辈留给我们的艺术宝藏浩瀚精深。中国的民族音乐绵延千年,中国的舞台传统写意凝练,是东方审美观的独特表达。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却心甘情愿地被洋派俘虏、绑架,说到底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由此可见,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必须( )‎ ‎①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②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身文化的认同 ④加强文化交流借鉴,增进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近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暑期档,“另类”哪吒收获共鸣,打破成见的“不认命”催人奋进。影片虽取材于神话,却贴近大众现实生活,哪吒身上“孤独的熊孩子”身影,更是引发了教育反思。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对传统文化的承袭,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要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 2019 年5 月15 日,国家图书馆举办了“甲骨文记忆展”。此次甲骨文记忆展特地从 3 万多件甲骨馆藏中,挑选出了65 件代表性珍品。这些珍品具备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其内容除涉及祭祀和战争主题之外,还包括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生育等。材料反映出甲骨文 ( )‎ ‎①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是中华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习总书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①爱国主义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4.诗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千百年来,诗词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家国情怀,凝练的语育、蕴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是中国诗词屹立于世界文学史的独特标志。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对口扶贫是国家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东部Z省在文化扶贫、教育扶贫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2019年以来,该省投入对口扶贫资金,促进西部A市农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A市“民有所呼”。Z省对口扶贫办“必有所应”‎ ‎。为解决民众对公共文化实施的需求问题,Z省扶贫办下拨专项资金援建图书馆,建成后免费向社会开放。同时,Z省扶贫办积极支持A市启动“国学进校园”工程,通过国学内容与校园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使校园处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文化扶贫、教育扶贫措施对A市的积极影响。(8分)‎ ‎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四点主张,彰显了包容并蓄、融合共生的中国智慧,体现了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厚的人文情怀。‎ ‎“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讲述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历史传统,阐述亚洲各国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强调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是亚洲人民共同的期待,也是亚洲各国共同的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光芒熠熠生辉,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习近平提出的四点主张,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方案。‎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两点主张,阐述坚持这些主张对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的必要性。(10分)‎ ‎2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材料 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的农耕文化发展空间萎缩,某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扎实推进。以保护、传承和利用为核心,发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功能,组织申报农业文化遗产;推动农耕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积极开展农耕文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加强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利用现有乡村建筑,留住乡村记忆;扶持农耕题材影视剧、纪录片、微电影、网络剧创作,增强各族群众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说明该省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做法的合理性。(12分)‎ ‎28.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责”、“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8分)‎ ‎29.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十一连胜!29日,中国女排以骄人成绩登上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这是中国女排夺得的第五个女排世界杯冠军,也是第十次荣耀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 ‎ ‎ ‎ 最是精神动人心。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结束后,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邓颖超在《体育报》上撰写道:“各行各业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后,主教练郎平在微博里写道:“今天,姑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我们再次荣誉地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2019年9月30日,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结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女排代表时说,“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女排精神”的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10分)‎ ‎(2)女排再次夺冠,某高中想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女排精神,请你提出两条建议(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