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二讲了解生物圈课件
第二讲 了解生物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 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 环境的概念 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 ① 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 ② 影响因素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特别提示 (1)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三种关系 (2) 做题时抓住题干中的 “ 适应 ”“ 影响 ” 等关键字眼作为解题切入点 , 分析选项含义 , 得出正确 答案。 名师点睛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判断方法 : 如果生物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某种变化 , 就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 如果环境因素对生物有制约或促进 , 那就是环境影响生物。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 二 生态系统 1 .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概念: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① 生物 与 ② 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错警示 (1) 生产者并不都是植物 , 一些光合细菌等自养生物也属于生产者 ; 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 , 如菟丝子缠绕在大豆上 , 营寄生生活 , 属于消费者。 (2) 动物大都是消费者 , 也有一些是分解者 , 如蚯蚓能够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 , 属于分解者。 (3) 一个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名师点睛 (1) 生产者作为食物链的起始环节 , 处于第一营养级 , 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 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 沿食物链一直到最高营养级。 (2) 食物链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 , 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 , 其余营养级均为消费者 , 第二营养级对应初级消费者 , 第三营养级对应次级消费者 , 沿食物链一直到最高级消费者。 (3) 一条食物链中包含的营养级别是有限的 , 因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 , 每一营养级均有呼吸消耗 , 能量逐渐减少 , 即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 逐级递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名师点睛 (1) 在一条食物链中 , 各种生物的位置是固定的 ; 在食物网中 , 各种生物的营养级别和消费者级别却是不固定的。 (2) 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 (3) 生物正是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 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 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 生物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 .(2018· 武威 ,7) 在生态系统中 ,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 因此被称为 消费者 。 2 .(2018· 武威 ,1)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 生物种类越多 , 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 , 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 , 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B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池塘生态系统 解析 : 在生态系统中 , 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因此动物一般属于消费者。 解析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类 , 生物种类越多 , 营养结构越复杂 , 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在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系统中 ,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最多 , 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3 .(2017· 陇南 ,3)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 , 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 60 毫米 , 这说明 ( B ) A.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 环境可以适应生物 D. 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解析 :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 , 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到 60 毫米 , 有利于保温 , 与寒冷环境相适应。 4 .(2017· 陇南 ,4) 在陇南地区的山林中 , 常常可以在阴暗潮湿处发现野生蘑菇。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 , 蘑菇属于 ( C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成分 5 .(2017· 兰州 ,15)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 ( A ) A. 生物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岩石圈 6 .(2017· 甘肃 ,14)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 。(用字母表示) (3)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4)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 。 (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E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很多,这种现象叫做 。 解析 : (1)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 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 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 , 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 它们彼此交错连接 , 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 , 从生产者开始 , 先算有几个分支 , 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 , 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即 A→B→E;A→B→C→E;A→C→E;A→D→E 。 (3) 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4)E 吃 D, 两者存在捕食关系。 (5) 在生态系统中 , 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 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 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 越靠近食物链的顶端 ) 体内所积累 ( 富集 ) 的有毒物质越多。 答案 : (1)4 (2)A (3) 分解者 ( 或细菌和真菌等 ) (4) 捕食 (5) 生物富集 7 .(2017· 兰州 ,31) 保护生态环境 , 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 , 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 分还应有 。 (2)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流动一般是 (填“单”或“双”)方向的,并且是逐级 的。 (5)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 解析 : (1) 图中草是生产者 , 动物是消费者 , 因此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 ,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分解者。 (2) 图中食物链有草 → 鼠 → 猫头鹰、草 → 鼠 → 蛇 → 猫头鹰、草 → 昆虫 → 蛙 → 蛇 → 猫头鹰、草 → 昆虫 → 食虫鸟 → 猫头鹰 , 因此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4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鼠、昆虫。 (3) 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 , 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 ,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 , 因此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 , 一段时间后 , 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 (4)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 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 因此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的 , 并且是逐级递减的。 (5)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 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答案 : (1) 分解者 (2)4 鼠、昆虫 (3) 猫头鹰 (4) 单 递减 (5) 生态平衡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考法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考向 :通过古诗、生活实例等形式展示相关的情境 , 考查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以生活实例或生活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 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考法突破 : 掌握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 ; 仔细阅读实例或材料 , 提取关键信息 , 可结合下图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例 1(2018· 恩施 )“ 春有桃花迷人眼 , 夏有莲叶荷田田 ” , 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 , 主要是受了 ( ) 的影响 , 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 ,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A. 温度、水分 B. 水分、日照 C. 日照、温度 D. 温度、土壤 答案 : C 解析 :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 , 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 , 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 , 主要受光照、温度的影响。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例2(2018· 聊城 )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答案: D 解析: 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 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 , 适应寒冷的环境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 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 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 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 是生物适应盛夏环境的表现 ; 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 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D 项正确。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考法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考向 : 以食物网图示为载体 , 联系生活实例或社会热点 , 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书写及生物富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内容。 考法突破 : 结合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 仔细分析图示进行判断。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例3(2018· 长沙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青虫 ← 燕子 D.植物 ← 青虫 ← 燕子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 , 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 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诗句可知 , 题中食物链为植物 → 青虫 → 燕子。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例 4(2018· 德州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猫头鹰 C.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答案: C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思路导航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考法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向 : 结合生活热点考查生物圈的范围和生态系统的类型。 考法突破 : 掌握生物圈的范围及各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例 5(2017· 长沙 ) 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 , 使人类活动能上天入地 , 下列不在生物圈范围内的是 ( ) A. 大气圈的底部 B. 水圈的大部 C. 岩石圈的表面 D. 岩石圈的底部 答案 : D 解析 :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 , 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 , 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 , 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 ,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岩石圈的底部不在生物圈范围内。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例6(2017· 桐城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 D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有 “ 绿色水库 ”“ 地球之肺 ” 之称 , A 项错误 ;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 , 年降雨量很少 , 缺乏高大的植物 , 动物的种类也不多 , B 项错误 ; 在自然界 , 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相互联系 , 相互影响 , 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 , 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 , C 项错误。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实验目的】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实验装置】 【方法步骤】 1 .在纸盒两侧的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2 .静置结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数据】 (参考) 【实验结论】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注意事项 (1) 取样 : 至少选取 10 只鼠妇 , 且个体大小、生命体征基本相同。 (2) 保持单一变量 : 在本实验中 , 除了光照不同以外 , 其他条件要完全一致。 (3) 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4) 实验完毕后 , 将鼠妇放回适宜它们生活的环境中。 温馨提示 至少选取 10 只鼠妇 , 鼠妇个体大小、生命体征基本相同是为保证单一变量 , 结果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例 题 (2018· 沈阳 ) 鼠妇 , 又称潮虫 , 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 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 , 鼠妇很快就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 生物学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实验装置 , 探究 “ 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 (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应选择 (填“甲”或“乙”或“丙”)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将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静置一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5次。结果如下: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对上述实验数据求出 值。 (3)若某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应该 (请填写正确选项的对应字母)。 A.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B.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C.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D.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次重复实验确认结果 (4)如果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答案: (1) 乙 光 (2) 平均 (3) D (4) 水分 解析 : (1) 在探究 “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中 , 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 , 在设计实验时 , 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 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应选择乙装置 , 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 (2) 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 , 取全班各组多次实验的平均值 , 可以减少误差。 (3)“ 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 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 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 , 都不符合科学探究的要求 , A 、 B 、 C 三项不正确 ;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多次重复实验确认结果是否正确 , 符合科学探究的要求 , D 项正确。 (4) 如果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 其中铁盘的一侧是干土 , 另一侧是湿土 , 实验的变量是水分 , 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命题点 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2018· 德州 ) 生活中有 “ 春兰秋菊 , 南橘北梨 ” 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 ( A ) A. 光和温度 B. 温度和水分 C. 水分和光 D. 土壤和温度 解析 : “ 春兰秋菊 ” 这一句指不同季节里 , 不同的植物会开花 , 这是与光照直接相关的。 “ 南橘北梨 ” 主要是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 2 .(2017· 海南 ) 下列叙述中 , 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B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草盛豆苗稀 C.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析 :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的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 , 江水开始变暖 , 江中的绿色藻类等植物大量繁殖 , 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A 项错误 ;“ 草盛豆苗稀 ” 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 , 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 , 属于竞争关系 ,B 项正确 ;“ 雨露滋润禾苗壮 ”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C 项错误 ;“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D 项错误。 3 .(2018· 威海 ) 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 , 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 陶渊明的诗句 “ 草盛豆苗稀 ” 描绘的自然现象 , 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 ) A. 竞争关系 B. 捕食关系 C. 合作关系 D. 共生关系 4 .(2018· 长沙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青山 ” 中植被丰富 , 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5 .(2018· 威海 )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 , 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D ) A. 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 B. 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达 60 毫米 C. 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D. 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 , 能加速岩石风化 , 促进土壤层形成 解析 : 杂草与豆苗争夺阳光、水分等 , 因此二者是竞争关系。 命题点 2 食物链和食物网 6 .(2018· 大庆 ) 以下选项中 , 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A. 龙凤湿地 B. 黎明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 C. 燕都湖中所有的生物 D. 杜尔伯特草原上的羊 7 .(2018· 威海 ) 在生态系统中 , 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下列能够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的是 ( B ) A. 草 → 食虫鸟 → 兔 → 鹰 B. 草 → 食草昆虫 → 食虫鸟 → 鹰 C. 鹰 → 食虫鸟 → 食草昆虫 → 草 D. 草 ← 食草昆虫 ← 鼠 ← 蛇 ← 鹰 解析 :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 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选项 A 中既有生物部分 , 又有非生物部分 , 能构成生态系统。选项 B 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选项 C 缺少非生物部分 , 选项 D 缺少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选项 B 、 C 、 D 均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8 .(2018· 乐山 ) 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 “ 草 → 鼠 → 蛇 → 鹰 ” 这条食物链 , 当蛇被大量捕杀 , 短时间内 ( A ) A. 草场会被破坏 B. 鹰的数量会增加 C. 鼠的数量会减少 D. 鹰的数量不会变 解析 : 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 “ 草 → 鼠 → 蛇 → 鹰 ” 这条食物链 , 当蛇被大量捕杀 , 短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 , 鼠的数量增加 , 则草会由于捕食者鼠的增加而减少 , 草场会被破坏。 9 .(2018· 广东 ) 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 , 错误的是 ( B ) A. 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 包含食物链 : 阳光 → 稻 → 虫 → 蛙 C. 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 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解析 :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 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 , 所以阳光 → 稻 → 虫 → 蛙不能构成食物链 ,B 项错误。 10 .(2018· 湘潭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A 、 B 、 C 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A→B→C 可表示一条食物链 B. ②③④ 可表示呼吸作用 , ⑤⑥ 可表示捕食关系 C.A 表示生产者 , 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D.C 是消费者 , 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解析 : 生态系统中 , 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C 为分解者 ,A→B→C 不能构成食物链 ,A 项错误 ; 图中 ②③④ 均为生物体向无机环境释放二氧化碳 , 可表示呼吸作用 ; 图中食物链为 A→B, 所以 ⑥ 不能表示捕食关系 ,B 项错误 ;C 是分解者 , 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粪便中的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 ,D 项错误。 命题点 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1 .(2018· 芜湖 )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C ) A.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12 .(2017· 深圳 ) 生物圈中制造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 A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综合命题点 13 .(2018· 济宁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 该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物链 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解析 : 杂食性的鸟吃昆虫 , 但是杂食性的鸟和昆虫又都吃绿色植物 , 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C 项错误。 14 .(2018· 南通 )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1中草属于 ,鼠、兔、狐属于 。 (2)写出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 。 (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2中甲、乙、丙、丁中代表草的是 ,代表狐的是 。 (4)由于干旱导致草的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鼠和兔的数量也随之减少;鼠和兔数量的减少有利于草的生长,草的数量逐渐增加;草的数量增加又有利于鼠和兔的数量增加。正因为如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答案 : (1) 生产者 消费者 (2) 草 → 鼠 → 狐 ( 或草 → 兔 → 狐 ) (3) 甲 丁 (4) 自我调节 ( 或自动调节 ) 解析 : (1)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 ( 泥沙 ) 等 ;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 , 图 1 中草属于生产者 , 鼠、兔、狐属于消费者。 (2) 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 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 , 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 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 , 写出图 1 中的一条食物链 : 草 → 鼠 → 狐 ( 或草 → 兔 → 狐 ) 。 (3)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 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 , 图 2 中甲的能量最多 , 丁的能量最少 , 所以代表草的是甲 , 代表狐的是丁。 (4) 由于干旱导致草的数量减少 , 一段时间后 , 鼠和兔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 鼠和兔数量的减少有利于草的生长 , 草的数量逐渐增加 ; 草的数量增加又有利于鼠和兔的数量增加。正因为如此 , 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