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 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B. 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 C.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D. 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其上的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等位基因分离,说明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A正确;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B正确;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C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2.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2在根尖成熟区细胞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B. 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结构2上 C. 乙、丙的单体可分别表示为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D. 甲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结构1是生物膜的结构,结构2是染色体;甲、丙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乙的组成元素是C、H、O、N,且甲乙组成结构1,乙丙组成结构2,因此甲是磷脂,乙是蛋白质,丙是DNA。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分裂,染色体不会周期性变化,A错误;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乙是蛋白质,丙是DNA,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C正确;甲表示磷脂分子,它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才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D错误。 3.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 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B. 萨顿观察蝗虫细胞减数分裂实验 C.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 D. 摩尔根的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杂交实验 【答案】D 【解析】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萨顿观察蝗虫细胞减数分裂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属于实验证据,C错误;摩尔根的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 4. 细胞分裂时,能实现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是 A. 同源染色体分离 B. 染色体复制 C. 着丝点分裂 D. 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A 【解析】根据现代观点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解释,产生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之分离,进入代不同配子中,这就是分离定律的实质,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5. 某同学总结了有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核DNA、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 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 B. 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染色体的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D. 4个四分体中有16条染色体,32个DNA分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次级精母细胞(2n)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是初级精母细胞(4n)的一半,因此与正常体细胞(2n)如神经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目相等,故A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出现短暂加倍(2n),所以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2n),故B项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2n)相同,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也与体细胞(2n)相同,故C项正确;1个四分体中有2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所以4个四分体中有8条染色体,16个DNA分子,D项错误。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数目以及DNA数量的变化规律 项目 性母细胞―→―→―→ 时期 间期 减Ⅰ 减Ⅱ - 染色 体行 为 复制 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 染色 体数 2n 2n n(前期、中期)、 2n(后期、末期) n DNA 数 2n→4n 4n 2n n 6.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的个体占种群的40%,aa基因型致死,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 A. 49/91 B. 49/100 C. 11/20 D. 11/17 【答案】A 【解析】某种群中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aa基因型致死,则Aa基因型的频率为60%,则A的基因频率=40%+1/2×60%=70%,a的基因频率=1/2×60%=3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频率=70%×70%=49%,Aa的基因型频率=2×70%×30%=42%,aa的基因型频率=30%×30%=9%,其中aa为致死型,因此AA基因型的个体占49%/(49%+42%)=49/9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首先要求能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其次再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最后结合题干条件“aa基因型(致死型)”判断AA的基因型频率。 7. 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说明该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又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所以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选D。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表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不同点 母细胞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染色体复制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 一次 两次 同源染色体行为 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子细胞的数目 2个 雄性4个,磁性为(1+3)个 子细胞的类型 体细胞 生殖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 最终产生子细胞染色体数 与亲代细胞相同 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子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组成 几乎相同 不一定相同(基因重组形成多种配子) 子细胞中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 科学家在进行下列实验研究时,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的是 ①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③证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能运动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④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采用颜色鉴定法用甲基绿和呲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②采用荧光标记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③采用荧光标记法证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能运动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④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故选择A。 9. 已知某动物具有aa基因型的个体在胚胎期会致死。现有此动物的一个种群,种群中AAbb:Aabb=1:1;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存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 5/8 B. 3/5 C. 1/4 D. 3/4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bb个体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的结果始终是bb,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能够稳定遗传,则只需要考虑另外一对基因型就可以了。由于种群中AAbb:Aabb=1:1,所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所以自由交配后AA的个体为3/4×3/4=9/16,Aa的个体为2×3/4×1/4=6/16,aa的个体为1/4×1/4=1/16,但aa基因型的个体纯合致死,故AA的个体占9/15=3/5,即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3/5,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两对基因化为一对等位基因,利用基因频率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且注意要考虑纯合致死现象。 10. 人类ABO血型由IA、IB、i控制,IA对i显性,IB对i显性,IA与IB共显性。—对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他们又生了一儿子,那么他是0型血的概率是 A. 1/2 B. 1/3 C. 3/4 D. 1/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说明A型血和B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IAi和IBi,O型血女儿的基因型为ii.因此,又生一个儿子为O型血ii的几率是. 故选:D. 11.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由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 2:1 B. 8:1 C. 4:1 D. 9:1 【答案】B 【解析】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代(Bb),F2代中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1/3BB和2/3Bb。让F2代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代中黑身果蝇(bb)占2/3×2/3×1/4=1/9, 灰身果蝇占8/9,因此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1,B项正确。 【点睛】去除F2代中的黑身果蝇,F2代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也将发生相应变化。 12. 两对基因(A、a和B、b)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类型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A. 1/3 B. 4/7 C. 3/16 D. 3/7 【答案】D 【解析】两对基因(A、a和B、b)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有:9A_B_,3A_bb,3aaB_,1aabb,与亲本不同的类型(3A_bb,3aaB_,1aabb)中纯合子(AAbb,aaBB, aabb)所占的比例是,故选D。 13. 如图为高等雄性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图中的A、a、B、b、D、d分别表示染色体。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丙细胞的名称是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B. 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C. 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 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此甲→乙表示有丝分裂;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丙表示减数分裂。 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二极体,A错误;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和B所在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不可以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甲为正常体细胞、乙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能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14. 下列关于某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虑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X与Y染色体的分离 B. 都有细胞周期但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定相同 C. 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能存在于同一种器官中 D.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比较,染色体行为基本相同 【答案】B 【解析】X与Y是同源染色体,只有减数分裂的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A正确;有丝分裂可能有细胞周期,而减数分裂肯定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能同时存在于一种器官中,如精巢和卵巢,C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比较,染色体行为基本相同,D正确。 15. 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 孟德尔的假设是建立在测交实验的基础上 C.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 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 【答案】B 【解析】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孟德尔的假设是建立在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测交实验是用来验证假说的,B错误;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C正确;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正确。 16.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是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A正确;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名师点睛】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17.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形成配子的时候,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减数分裂、配子间的随机组合、组合后形成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及比例,只有①减数分裂是形成配子的时期,故选A。 【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一句话就说“在形成配子时”,通过概念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此题易选错②③,都属于概念不清,自由组合定律说的是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构成配子,不是配子的随机组合。 18.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常分裂的人体睾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可能为92条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交叉互换 C.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以形成AB、Ab、aB、ab四个精细胞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C 【解析】正常人体的睾丸中,有些精原细胞会进行有丝分裂,在这些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可达92条,A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一定会发生交叉互换,B项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后,可形成AB、Ab、aB、ab四个精细胞,C项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知道睾丸中的细胞有些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些能进行减数分裂。 19. 图甲和乙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甲中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 B. 细胞乙有2个四分体 C. 细胞甲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 细胞乙是观察染色体最佳的时期 【答案】B 【解析】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A正确;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含有四分体,因为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细胞甲之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正确;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细胞乙是观察染色体最佳的时期,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20.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间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 B.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 C.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 D. 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均相同,A错误;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均不同,D错误。 21.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A细胞中 B. A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极体 C. A、C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 D. B细胞属于有丝分裂,A、C细胞属于减数分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要求考生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能区分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像,正确判断出图中A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C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分析图像可知,C图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也含有染色单体,且细胞内染色体平分为两组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因此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均等分裂,故C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发生在C细胞中,A错误;A图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没有染色单体,且细胞内染色体平分为两组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因此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细胞质均等分裂,结合C细胞的名称,故A细胞名称只能是次级精母细胞,其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精细胞,B错误;A、C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0、2,C错误;B细胞内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而不含有染色单体,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D正确。 22. 如图为人体的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C.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D.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曲线数量由2n下降到n,如果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或1个DNA,那么n只能等于1,A正确。如果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在有丝分裂后期有92条,分裂后随着染色体进入到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降为46条,B正确。如果表示减数分裂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染色单体数至复制后为92,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染色单体数目下降为46,所以n等于46,C正确。如果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因为DNA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是92,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DNA分子数下降为46, D错误。 23. 已知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4∶4∶1 B. 3∶2∶1 C. 3∶5∶1 D. 1∶2∶1 【答案】B ........................ 24. 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 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 C. 在后代中能表现出该染色体上所有的性状 D.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应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控制白眼与朱红眼的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时不分离,所以不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不一定都表达,C错误;该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与交换定律,D正确。 25. 某AaBb植株自花受粉,经检测发现ab的花粉中有50%的致死率,则其后代出现双显性表现型个体的概率约为 A. 17/28 B. 19/28 C. 9/16 D. 32/49 【答案】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计算的技巧,根据提供信息分析雌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利用配子法计算相关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26. 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其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其他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B. 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C. 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D. B1和B2中的性染色体的形态相同 【答案】B 【解析】C1和C2是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内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但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信息也相同,因此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B正确;有丝分裂产生的A1和A2的DNA数为2n,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B1和 B2的DNA数为2n,但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C1和C2的DNA数为n,因此A1=A2=B1=B2=C1+C2,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B1和B2中都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性染色体的形态也不同,D错误。 27. 下图A、B是某种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A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4对,B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0对 C. A细胞的DNA数8个,染色单体数8条 D. 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A、B是某种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A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A细胞内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体,B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A细胞的DNA数8个,染色单体数0条,C错误;B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获能后才能与卵子结合,D错误。 28. 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成为黄褐色)。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 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F2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比,表明该性状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C. F2中种皮为白色的基因型有6种 D. 白种皮中纯合子占3/7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黑色为A__bb,黄褐色为A__Bb,白色为A__BB、aaB__和aabb。P1(纯种、白色)和 P2(纯种、黑色)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黑色∶黄褐色∶白色=3∶6∶7,为9∶3∶3∶1的变式,表明该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 P1和 P2杂交,F1为黄褐色,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知P1和 P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B项错误;F2中种皮为白色的基因型有5种:AABB、AaBB、aaBB、aaBb和aabb,其比值为1∶2∶1∶2∶1,其中白种皮中纯合子占3/7,C项错误、D项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在基因自由组合中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易错点在于不会判断各种颜色的基因型,因此解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各种颜色的基因型分析清楚。 二、填空题 29. 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一定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________;B的子细胞的名称________。 (2)图甲中B、E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_____、_____;其中E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填标号)阶段。 (3)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选填“①”“②”或“③”);丁的名称叫_____,细胞Ⅳ基因组成是_____。 【答案】 (1). ABD (2). 体细胞 (3). 8 (4). 2 (5). ② (6). ② (7). (第一)极体 (8). aB 【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中,A图表示细胞分裂间期,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也可表示减数分裂间期;B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C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或卵细胞;D表示处于减一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E和F分别表示减二前期和后期图。 A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表示受精作用(④);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⑤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⑦表示有丝分裂末期)。丙图中,①表示初级卵母细胞,Ⅱ表示次级卵母细胞,Ⅲ表示第一极体,Ⅳ表示卵细胞,Ⅴ表示第二极体。图丁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应处于减二后期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丙中的细胞②。 (1)等位基因是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只要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细胞中均存在等位基因,因此可以排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EF,以及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C,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ABD。B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B的子细胞的名称为体细胞。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8、2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属于乙图中的②阶段。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属于乙图中的②阶段。 (3)图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对应于图丙中的②,丁的名称叫第一极体。根据卵原细胞(AaBb)和丁细胞(Ab)的基因组成可知,细胞IV的基因型是aB。 30. 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A)和黄颖(B)为显性,且只要有A存在,该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表现为白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为亲本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F2中黑颖的基因型有____种。 (2)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杂交组合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出题干所述的杂交过程。 【答案】 (1). aaBB、AAbb (2). 自由组合 (3). 6 (4). Aabb×aaBb (5). 1/4 (6). 【解析】分析题文: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为AaBb;又已知亲本均为纯合子,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出现白颖,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据此答题。 (1)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为AaBb;又已知亲本均为纯合子,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出现白颖,则亲本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F2中黑颖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 (2)若将黑颖(A___)与黄颖(aaB_)杂交,要使后代中白颖(aabb)的比例最大,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子代中白颖(aabb)占总数的比例为1/2×1/2=1/4。 (3)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黑颖)×aaBB(白颖),则遗传图解如下: 31. 油菜物种经过人工杂交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2N=38)。 (1)观察油菜新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_____区的细胞,该区域的细胞特点____________,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应先找出_________时期)的细胞。 (2)该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_______性。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生 (2).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 中期 (4). 隐 (5). R (6). AARR (7). 10/13 (8). 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解析】试题分析:油菜新品系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观察油菜新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因为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发生分裂,该区域的细胞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应先找出中期的细胞,因为该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2)①实验一中,F1黑色种子植株自交,后代中有黑色和黄色,且比例为3:1,可判断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 ②由实验二的F 1自交所得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可判断F1 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子代黑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r,黄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_、aaR_、aarr,可判断当R基因存在时,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一中,由于F1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则乙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实验二中,由于F1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AaRr),则丙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F2中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RR、aaRR、aarr,占3/13,所以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3/13=10/13。 ③就R/r基因而言,实验二亲本基因型为RR和rr,F1体细胞基因型为Rr,而该植株体细胞中含R基因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可能是植株丙在产生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产生的配子为RR:Rr:R:r=1:2:2:1。 32. 果蝇的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控制体色的一对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眼色的一对基因H、h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黑身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 F1有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四种表现型。请回答: (1)写出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灰身红眼雌果蝇________;黑身红眼雄果蝇___________。 (2)F1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F1中选取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灰身红眼雄果蝇进行交配,获得F2。若F2中只出现灰身红眼和黑身红眼两种表现型,则F1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若F1中出现了黑身白眼的类型,则F1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BbXHXh (2). bbXHY (3). 灰身红眼:黑身红眼=1 :1 (4). BbXHXH (5). BbXHXh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的眼色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亲本均为红眼,由后代出现白眼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XHXh×XHY;果蝇的体色为常染色体遗传,灰身对黑身是显性,若亲本均为灰身,由后代出现黑身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Bb×Bb,据此作答。 (1)由F1既有灰身又有黑身,亲本为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可推出亲本基因型Bb和bb;由F1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亲本为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XHXh和XHY,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BbXHXh和bbXHY。 (2)先看第一对基因,亲本为Bb×bb,后代应为灰身:黑身=1:1,再看第二对基因,由于父本的基因型为XHY,传给后代雌性的为XH,可推出F1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黑身红眼=1:1。 (3)由于亲本为Bb×bb,可推出F1中灰身红眼雌果蝇与灰身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中第一对均为Bb,两者进行交配,获得F2,若F2 中只出现灰身红眼和黑身红眼两种表现型,第二对性状全为红眼,则F1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HXH,灰身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HY;若F2中出现了黑身白眼的类型,第二对性状发生分离,则F1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HX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