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六十七届友好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六十七届友好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吉林省辽源市六十七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1.2018年3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观测发现,在一颗距离地球约700光年之外的太阳系外行星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水。该行星位于(    )‎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答案】 B ‎ ‎【考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的构成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构成总星系。其中太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因此据材料“距离地球约700光年之外的太阳系”可知该天体应位于银河系,故B正确。‎ ‎【点评】由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下称“计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电影在内地上映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 A. 2月5日8:00                B. 2月5日16:00                   C. 2月4日8:00                D. 2月4日16:00‎ ‎(2)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地层论述正确的是(   ) ‎ A. 纵波能够传播,横波无法传播          B. 是岩浆的发源地          C. 属于岩石圈          D. 处于莫霍界面 ‎【答案】(1)D (2)C ‎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比国际标准时间早8小时,因此当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0时时,国际标准时间为2019年2月4日16时。D符合题意。 (2)根据地球的圈层结构,在地下5千米处属于地壳,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地壳为固态,横波、纵波都可以传播,莫霍面的地壳与地幔分分界线,其深度与地壳的厚度一致,岩浆一般认为是处于岩石圈之下的软流层,属于地幔。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区时的计算: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6千米,陆地平均地壳的厚度为33千米。‎ ‎3.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丁表示岩浆及各类岩积物,序号和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   ) ‎ A. 甲代表岩浆岩                   B. 乙代表沉积岩                   C. 丙代表岩浆                   D. 丁代表变质岩 ‎(2)图中地质作用(    ) ‎ A. ①代表外力作用         B. ②能量源于地球内部         C. ③代表冷却凝固         D. ④能量源于太阳辐射 ‎【答案】(1)D (2)B ‎ ‎【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解析】【分析】(1)根据三大岩石及岩浆相互转化的条件可知,图中三个箭头均指向甲,因此甲是岩浆,岩浆冷形成岩浆岩,故乙为岩浆岩;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沉积物,进而形成沉积岩,故丙为沉积岩,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丁为变质岩。D符合题意。 (2)由上题的分析可知,图中①是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是重熔再生作用,属于内力作用;②是岩浆的冷凝作用,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③、④是变质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根据岩石的形成原因把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4.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 10°~20°盛行东南风 C. 20°~30°盛行西北风                                           D. 30°~40°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 A. 甲表示3月份、春季      B. 乙表示7月份、夏季      C. 甲表示9月份、秋季      D. 乙表示1月份、冬季 ‎【答案】(1)D (2)B ‎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甲图可知,N气压带位于20°N—30°N,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在图中0°—10°之间是东北信风带,10°—20°之间受东北信风带影响,20°—30°之间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30°—40°受西风带,为西南风。D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甲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是北半球的冬季,可能是1月份;乙图中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40°N,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是北半球的夏季,可能是7月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在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内部两极根据是极地高气压带,高气压带与与低气压带之间是风带。全球分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向南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着太阳直射点内部移动而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对世界各地的气候产生影响。‎ ‎5.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上图为某地海陆分布图,据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 ‎ A. 盛行西北风                B. 盛行西南风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潜水补给河水 ‎(2)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 ‎ A. 冰雪融水冬季                   B. 大气降水冬季                   C. 地下水春季                   D. 大气降水夏季 ‎【答案】(1)A (2)B ‎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河位于30°S—40°S大陆的西岸地区,是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带(西北风)影响,降水多。从右图可推知,甲河水位高于地下水,此时河流处于汛期,南半球的为冬季,此时受西风带影响。A符合题意。 (2)甲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汛期出现在多雨的冬季。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区,其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6.某日正午,家住北京市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2)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略口,可能会发现(    ) ‎ A. 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 雕像的影子向西转了大约30° C. 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 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答案】(1)B (2)A ‎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影长,此时影长与雕像高度相当,所以不可能是早晨或黄昏时间,只能是正午时间。淮北正午日影朝北,该方向是此时王女士的车头的右转方向。所以王女士车头应朝向西, B符合题意。 (2)A.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太阳高度角已经减小,可能会发现雕像的影子变长了,A不符合题意; B.此时太阳向西南天空移动,雕像的影子朝东北方向移动,向东转过了大约30°(2小时太阳向西转了30°,影子向东转30°),B不符合题意; C.太阳位于西南天空,离地平线较高,C不符合题意; D.原路返回时(2小时后),车头朝向东,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王女士左前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D 【点评】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物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长,且物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图中各点旗杆杆影长短及杆影所在方向(图中是6月22日前后,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7.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水库建成后能够(    ) ‎ A. 改善航运条件                  B. 开发河流水能                  C. 增加径流总量                  D. 消除地质灾害 ‎【答案】(1)A (2)B ‎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内容、综合治理措施 ‎【解析】【分析】(1)水库大坝宜建山谷地区,同时具有较大的集水区,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20米,甲、乙位于山谷地区,同时考虑到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则乙地海拔低,建设成本高;丙地处于鞍部,丁地怒处于峡谷处,不适合修建水库。A符合题意。 (2)水库建成后能够开发河流水能资源,不会增加径流总量,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该区域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不适宜航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断方法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一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特征,判断海拔高低、计算相对高度大小等;二是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数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如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三是结合地形类型综合分析其应用。常见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查方向及其判断技巧如下表所示:‎ 考查方向 具体内容 判读技巧与应用 推算高度 通过读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计算某地的海拔或相对高度,数值为0表示海平面 ‎①陡崖或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n-1)d≤ΔH<(n+1)d(n为陡崖或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②用“十字相差法”计算,求出最大差(A)和最小差(B),两地相对高度介于B~A之间 判断地形类型 ‎①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②‎ ‎①“凸高为谷、凸低为脊”;②‎ 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m),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盆地(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海拔方面,山地与丘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度方面 确定坡度陡缓和地势 ‎①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反之越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②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差 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密集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8.“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甲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较丁山地高,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 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                           C. 降水较多                           D. 距海较远 ‎【答案】(1)A (2)B ‎ ‎【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的基础是因纬度不同而造成的热量条件的差异,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符合题意。 (2)甲山地的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纬度最低,热量丰富,因此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较其他山地高。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3)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 ‎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9.右图示意浸润的亚热带某区城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村庄Q海拔可能为(    ) ‎ A. 1030                                   B. 1120                                   C. 1280                                   D. 1388‎ ‎(2)游客在Q村庄避暑期间应特别注意防范(    ) ‎ A. 泥石流                                    B. 地震                                    C. 涝灾                                    D. 霜冻 ‎【答案】(1)B (2)A ‎ ‎【考点】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1)图中海拔高的山地为1310米,等高距为100米,河谷与山地之间的两条等高线分别是1300和1200,Q地位于河流谷地,其海拔在1100—1200米之间,只有1120米符合条件,B符合题意。 (2)由材料可知该区域为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夏季降水丰富,避暑期间应特别注意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地震与季节无关,涝灾一般发生在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区,而该地区为山地,不易出现涝灾,霜冻不会出现在夏季,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0或者为定值(等高距),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10.能体现“巴山夜雨涨秋池”图示的是(    ) ‎ A.                B.                C.                D. ‎ ‎【答案】 B ‎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 ‎【解析】【分析】巴山属于谷地地形,夜晚山顶海拔高气温降得快,冷却比较快,谷地气温相对较高,气流就会从山上,下沉流到山谷,谷底气流上升,随着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形成降水,图中B选项符合山谷与山坡的气流运动特点,B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点评】太阳辐射在地表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地面均匀受热时等压面平行地面。当地面某地受热较多时,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其高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另一地受热较少时,冷却下沉在高空形成低压,在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出现弯曲;在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并造成空气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上升气流的地方,由于空气上升,气温下降,易形成阴雨天气;空气下沉的地方,气温升高,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在局部地区存在热力差异就可能形成热力环流。常见的热力环流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等。‎ ‎11.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 A. 反气旋造成                          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 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答案】(1)C (2)D (3)B ‎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降水过程,符合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C符合题意。 (2)冷锋系统形成的降水是由暖气团被迫抬升,气温降低,凝云致雨形成的。D符合题意。 (3)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受准静止锋影响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B符合题意;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受气旋影响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反气旋)高压脊线影响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D;(3)B 【点评】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高压中心气流下沉,难以凝云致雨,其他晴朗;冷锋过境往往是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冷锋过后冷气团占据了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雨过天晴,暖锋降水出现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降雨的强度小,历时的时间长。‎ ‎12.读洋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洋流④的主要推动力是(   ) ‎ A. 东北信风                              B. 东南信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①~④海域,渔业经济繁盛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C (2)A ‎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图中大洋环流表示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洋流④是西风漂流,主要推动力是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C符合题意。 (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图中①表示离岸风形成的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减温减湿的作用;对海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的海域,往往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加快海水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对航海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航行速度快,逆着洋流航行速度慢。‎ ‎13.路灯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的路灯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道路走向为(   ) ‎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东南-西北走向                      D. 西南-东北走向 ‎(2)一般情况下,每天路灯开启时长比当地夜长(日落到第二天日出间隔)短,与此相关的原因是(   ) ‎ A. 大气的散射作用           B.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C. 大气的反射作用           D. 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1)C (2)A ‎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为了更好的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电池板应当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我国北方地区朝向正南方向,结合图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正南)与道路走向的关系判断,道路为东南—西北走向。C符合题意。 (2)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没有升到地平线以上时,天就已经蒙蒙亮了,所以每天路灯开启时长比当地夜长(日落到第二天日出间隔)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处于该地正南方,日影朝向正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处于该地的正北方,日影朝向正南。‎ ‎14.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别描述了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欣赏旅游景观要(   ) ‎ A. 把握观赏时机                    B. 选择观赏位置                    C. 抓住景观特点                    D. 寓情于景 ‎(2)庐山和泰山作为旅游资源,在构造上其共同成因是(   ) ‎ A. 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         B. 火山喷发而成         C. 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         D. 由沉积作用形成 ‎【答案】(1)B (2)A ‎ ‎【考点】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解析】【分析】(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欣赏庐山在不同的角度、距离的远近,庐山呈现出本题的景致。说明欣赏旅游资源要选择最佳观赏位置。B符合题意。 (2)根据庐山和泰山的形成原因可知,两个山地都花岗岩断块山,是受地壳运动(抬升作用)形成的。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1)观赏距离的选择 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观赏效果 远望 远眺 峰峦 雄伟、峻秀、奇特 丘陵地区的梯田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结合 俯瞰、远望 江、河、大海 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 近看 平视 城市中的湖泊 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显得更小、更美 低看 较小的湖沼池塘 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 置身其中 山水组合景观、溶洞、一线天 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心旷神怡;置身洞、峡谷中,方能感受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2)观察角度的选择 景观 观赏位置 实例 地貌的酷 似造型 特定观赏点 路南石林中的阿诗玛、黄山的石猴观海、广东肇庆七星岩、青岛石老人 面积较大 的江河 湖海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览 洞庭湖、鄱阳湖、长江、黄河 较小的湖 沼、池塘 在低临水面的亭、榭、廊、阁观赏 西湖、北大未名湖、济南大明湖 ‎15.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表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环北冰洋地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 A. 破坏森林              B. 采挖珊瑚礁                 C. 水土流失              D. 对当地传统社区文化的强力冲击 ‎(2)结合材料,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②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③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 ‎④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D (2)C ‎ ‎【考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环北冰洋地区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说明当地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D符合题意。 (2)旅游开发对景点景区造成的污染有的是由游客造成的,也有的是由当地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除污染外还包括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视觉效果的破坏,以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等。但不能因此就不发展或限制旅游业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③使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来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2)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善会使环境恶化 ‎ ‎ ①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②大气污染加重。③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④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⑤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⑥文物古迹遭到损毁。‎ ‎16.下列旅游规划合理的是(   ) ‎ A. 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                         B. 合理开发陕北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 C. 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北京                      D. 在寺庙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 ‎【答案】 B ‎ ‎【考点】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解析】【分析】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可能造成西湖污染,破坏原来景观;北京的胡同是具有北京特色的民居建筑,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破坏了北京的历史文化景观;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不符合寺庙庄严肃穆的氛围;窑洞是具有陕北特色的民居,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和客源市场评价时,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1)开发条件评价,①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②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④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⑤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2)市场评价的指标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7.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_带,其地势特征________ 。‎ ‎(2)当地每年白昼最长时南极圈内有________现象。‎ ‎(3)在沿A一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 ‎(4)凉水河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________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________。‎ ‎(5)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 ‎【答案】(1)北温带;北面、东面和东南面地势较高,西面(或西南面)地势较低 (2)极夜 (3)背斜;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4)自东向西;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在谷地易积水成河 (5)不同特点: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之间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解析】【分析】(1)我国北方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由图可知,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及其分布,河流穿越等高线处的凸高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区域北面、东面和东南面地势高,西南地势低。 (2)该地地处我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白昼最长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根据图中的岩层新老关系分析,该地C岩层位于中间,岩层最老,两侧岩层较新,因此判断该地的地质构造是背斜。 (4‎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图中河流的干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图示凉水河位于背斜的顶部,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而后积水形成河流。 (5)从路线形状分析,乙村到丙村之间等高线较稀疏,表明地形平坦,所以修建线路平直,而乙村道丙村之间等高线较密集,表明坡度大,因此为了减小坡度,公路线弯曲。 【点评】河流处于谷地中,其穿越等高线处,等高线是凸高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 区分背斜和向斜的方法:(1)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即内力作用突出,而外力作用不显著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地质构造。(2)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最科学的依据。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向斜底部受挤压力作用,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 ‎18.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请分析其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1)秋季(9-11月)降水差异:上海为260mm左右,哈尔滨为70mm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 原因:秋季时,北京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 ‎ (2)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的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北部没有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拉萨地处青藏髙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及其判断,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中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秋季时上海降雨量多于哈尔滨,故各月降雨量可以分别计算出两地的秋季降雨总量。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带来的锋面雨带的推移影响。上海纬度较低,秋季锋面雨带南移,使该地再次形成雨季,降水多。而北方的哈尔滨,一般7、8月份为雨季,秋季时锋面雨带南移,该地雨季结束,因此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的原因是: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 ‎ ‎(2)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是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成都和上海纬度大致相同,造成其冬季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典型差异。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而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 (3)必备防晒用品说明该地光照强。影响光照强弱的因素有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低等。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必备较厚的衣物说明该地寒冷(或权威日较差大),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等。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少,因此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要准备较厚的衣物。 【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19.【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石家庄西部,该县历史悠久,胜景荟萃,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温泉等自然景点100多处;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类型多样,品位较高。近年来,经大规模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驼架、西柏坡和天台山等着名景区,目前,西柏坡至石家庄市区实现了全程高速,北京方向游客可以从京昆高速、山西方向游客可以从石太高速直接转到西柏坡高速。平山县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旅游格局。‎ 材料二:下图示意平山县旅游景点分布 ‎(1)说出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位置优势。‎ ‎(2)分析平山县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较高的原因。‎ ‎【答案】(1)距离北京和石家庄等城市较近有通往京津、太原等方向的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考点】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解析】【分析】(1)分析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位置优势,主要从距离客源市场(大城市)距离、交通优势方面分析,由图可知,平山县距离北京和石家庄等城市较近有通往京津、太原等方向的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分析平山县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较高的原因,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高、独特性强、旅游资源多样、地域组合、集群状况优等方面分析。平山县旅游资源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点评】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游览价值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