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 ‎②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 ‎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④2018年6月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股市下跌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和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都属于文化现象,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属于政治现象,④属于经济现象,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2018年5月7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第一站在西藏拉萨启动。33名记者在西藏自治区采访,以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着力点,小故事讲大道理,小视角反映大主题,小切口突出新时代,用真情采写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飘糌粑香、冒酥油味的新闻作品。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反映社会生活 ‎③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记者在西藏自治区采访,以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着力点,小故事讲大道理,小视角反映大主题,小切口突出新时代,用真情采写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飘糌粑香、冒酥油味的新闻作品。这是基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创作要立足于社会实践,②④适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①是不科学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3.《穿越故宫来看你》最近刷爆朋友圈。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大跳hip—hop舞蹈,再一路出宫自拍,发着各种QQ表情,刷着朋友圈……用户记住了这个“潮流”皇帝,也记住了这个“萌贱”画风的品牌:故宫淘宝。“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IP。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④故宫藏品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IP。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同时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崛起,②③适合题意;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①是错误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 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1)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是指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媒,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守岁祈福的拜年团圆。年年岁岁,庆祝的形式虽然变了,但正是有了这些仪式的存在,才有了节日里不同寻常的意义,才能成为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的是 ‎①通过人们的主动践行,仪式才能发挥应有的精神作用 ‎②文化活动会影响人的成长发展、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和逐步提高的 ‎④仪式因其古老悠久,所以能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题干强调正是有了仪式,人民在不同的节日,举行不同的仪式,开展不同的活动,才有了节日的意义,才能唤醒人们的记忆,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说明通过人们的主动践行,仪式才能发挥应有的精神作用,人的文化素养是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和逐步提高的,故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与题干主旨不符,不选;④错误,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所以仪式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故本题答案为B。‎ ‎5.经济学家冯·丹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依据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下列传导顺序合理的是 ‎①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文化产品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 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①→③→④→②,本题选A。‎ ‎【点睛】‎ 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派争芳斗艳,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并且形成了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文化圈。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发展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派争芳斗艳,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并且形成了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文化圈。这体现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发展,②④适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①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7.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传统、宗教信仰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被侵蚀、破坏和颠覆的状态。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防线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坚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需要 ‎①加快文化发展,使其成为国家工作的中心 ‎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御外来文化侵略 ‎③推销自身价值观念,削弱别国民族文化 ‎④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既需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御外来文化侵略,又要积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我国将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推销自身价值观念,削弱别国民族文化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做法,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8.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必须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因为 ‎①中国先进文化始终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完全同步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③中国先进文化对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凝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必须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中国先进文化对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凝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③④适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①错误;②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9.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物虽然静默,可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与人交流一一走马花者,它给你展示造型之美、工艺之美、色彩之美,令你惊叹;细心欣赏者,它向你讲述自己的光阴故事、人世变迁,让你感怀。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④适合题意;①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 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10.受长期遗留下来的丧葬与家族运势有关这一认识的裹挟,某地不少村民虽不想延续厚葬旧习,却也不敢公开反对,使得村民不堪重负。这表明传统文化 ‎①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控制着人们的情感体验 ‎④制约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表明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选择,②④项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但不能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①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体验,而不是控制着人们的情感体验,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 ‎ 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思维方式与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关系)‎ ‎11.“2018南京书展暨春季馆藏图书全国展销会”的书展主题是“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市民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免费阅读经推荐的百万好书。倡导阅读百万好书是因为 ‎①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阅读百万好书获得的 ‎②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时起决定作用 ‎④阅读是一个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倡导阅读百万好书,通过阅读,学习优秀文化,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故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通过实践和文化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而不仅仅是通过阅读百万好书获得;③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对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故本题答案为C。‎ ‎12.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结识了一个17岁的中学生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聪明自信,天天拼命锻炼身体,他的梦想是考入西点军校(考入西点军校要有议员的推荐)。中国人问他:“你一个议员都不认识,谁推荐你呢?”克里斯蒂安反而十分吃惊地看着中国人说:“我知道他们的E-mail地址,我这么优秀,他们为什么不推荐我?”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表明 ‎①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美国人仅看个人能力,中国人仅看人际关系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性 ‎④由人创造的文化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本题材料中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对话,从《文化生活》角度表明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人创造的文化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明显错误;文化的区域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在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体现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人口的迁移流动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迁移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益,使经济得到发展;传播了语言、文字、宗教、建筑、艺术等各种文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上看,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从而使各自的思想观念、生活饮食、风俗习惯等发生了变化,又形成一种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 ‎14.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现场演出精彩夺目,惊艳全球。演出颠覆了传统的表演方式,让人工智能与演员相互配合表演,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展示了14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朋友相聚北京的主题。“北京八分钟”演出惊艳全球充分说明了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北京八分钟”的演出颠覆了传统的表演方式,让人工智能与演员相互配合表演,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展示了14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朋友相聚北京的主题。“北京八分钟”演出惊艳全球充分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①③适合题意;现代传媒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但没有丰富和扩展中华文化的内涵,②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 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大众传媒是指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媒,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2018年央视春晚继续沿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播出期间,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共同打造“东西南北中共度多彩中国年”的电视盛宴。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 ‎①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 ‎③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④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2018年央视春晚继续沿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可以让我们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故②符合题意;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共同打造“东西南北中共度多彩中国年”的电视盛宴,这表明了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故③符合题意;①错误,我们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能说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④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并不是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故本题答案为A。‎ ‎16.《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展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既看到共性有包容差异,受到观众好评。这说明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③适合题意;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②是错误的;“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17.中英文化体验中心于2018年2月23日在英国伦敦成立,揭牌仪式后,来自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孔子学院的师生以及中英两国的艺术家与小朋友们表演了中国传统舞蹈、武术、二胡独奏和钢琴独奏等文艺节目。中英文化体验中心的成立 ‎①推动了文化传播,利于增进中英两国的友谊 ‎②说明中华文化得到英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使中英文化趋于统一 ‎④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中英文化体验中心的成立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利于增进中英两国的友谊,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①④适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8.《我不是药神》上映第22天,票房突破30亿元,互瓣评分9.0。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一部对人心有触动、对人性有认知的作品,一部植根于现实,真正找到深入民心、反映生活的鲜活题材的作品,无疑有着更强的生命力。材料给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①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②只有贏得市场,文化创作才具有价值 ‎③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切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作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人民日报》对《我不是药神》的评论,启示文艺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切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作品,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①错误;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9.《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通过鉴赏团的专业点评,挖掘诗词背后的时代故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科技的进步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经典咏流传》借助媒介,通过鉴赏团的专业点评,挖掘诗词背后的时代故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故②④正确;材料没体现传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故①不符合题意;科技进步会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③错误。故选D。‎ ‎20.近年米,文创产品成为景区盈利点。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由此延伸出的文化创意产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历史、人文、风俗等基因,把景区特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文创产品 ‎①作为文化载体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产物 ‎②让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③为景区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 ‎④把商业开发作为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抓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文化创意产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历史、人文、风俗等基因,把景区特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文创产品”作为文化载体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产物,有利于让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创产品”不能为景区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③错误;不能把商业开发作为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抓手,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21.朋友圈里晒书单、聊感悟,热闹又时尚,阅读正在变成悦读。从朋友的口碑传播到知名人士的书单罗列、权威媒体的打分排名,新的技术手段为荐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直播、图书漂流等新玩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读书圈。这一现象对出版企业的启示是 ‎①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适应阅读方式新变化 ‎②立足科技创新,以增进社会效益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 ‎③丰富图书品种,满足读者精神生活新需求 ‎④注重文化产业政策的完善,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朋友的口碑传播到知名人士的书单罗列、权威媒体的打分排名,新的技术手段为荐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直播、图书漂流等新玩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读书圈。这一现象启示出版企业适应阅读方式新变化,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形式,满足读者精神生活新需求,①③适合题意;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利润,即经济效益,②错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大力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22.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比如,功亏一篑的“篑”字,是指装土的竹筐。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这表明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这表明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③适合题意;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①错误;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3.苏绣始于春秋时期。明代时江南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苏绣的发展。苏绣艺人结合绘断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材料表明苏绣文化 ‎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②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由其地理环境所决定 ‎③博大精深,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苏绣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①表述错误,排除;苏绣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由其地理环境所决定,②说法错误,排除;题干中,苏绣始于春秋时期。明代时江南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利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断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材料表明苏绣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故③④正确。故选D。‎ ‎24.201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指出,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以及青铜治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査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华文明受到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外来文明的影响,并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发展,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均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点睛】‎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包容性的意义:‎ ‎ ①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②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③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5.“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去中国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①项符合题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外文化的发展,不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②项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因此,要对“去中国化”进行批评,③项符合题意;永葆文化的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需要立足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立足传统文化只是保持文化生命力的一个方面,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 ‎26.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揭示出二者区别的是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 ‎②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③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每个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②是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正确;③世界观就是哲学,说法错误;④是二者的共同点。该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27.美国有少数几个州允许安乐死,但是有严格的条件,俄勒冈州就是安乐死合法的州之一。为此,俄勒冈保健科学大学对安乐死的焦点——病人的自愿要求——进行了调查,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对安乐死是否能合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揭示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一致性 ‎②不可知论贯彻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作用 ‎④哲学辩证法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材料中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①④适合题意;②是错误的;③没有体现;故本题选C。‎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28.“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该现点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 正确认识了心与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 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把人的感觉、目的、意志、经验、心灵等当成世界的本原。题干“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科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强调了“心”是世界的本原,该观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A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2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下列观点中,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的是 A. 物是观念的集合 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 气者,理之依也 D.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答案】C ‎【解析】‎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是观念的集合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不适合题意;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D不适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认为世界起源于气,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C适合题意。 ‎ ‎30.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说哲学研究的时间还没有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间还没有到或已经晚了一样。”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是因为 ‎①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观点和方法 ‎②哲学告诉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知识和方法 ‎③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 ‎④哲学以认识世界为目的,让人们不断感悟真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哲学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生活离不开哲学,哲学能使人们生活的更美好,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说法错误,哲学并不能告诉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知识和方法,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哲学以改造世界为目的,让人们不断感悟真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哲学的作用:‎ ‎(1)对人生——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 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对社会——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批判功能: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塑造功能: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激励功能: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1.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并在自己的理论结构中包含某种世界观因素;哲学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并反过来给科学以影响。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附属物和衍生品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强调了哲学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哲学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强调了自然科学对于哲学的重要性,故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排除;③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2.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经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诸葛亮”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①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②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事后诸葛亮”,表明了哲学需要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②符合题意;题中“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事前诸葛亮”,表明了哲学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需要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符合题意;①是对题干的简单重复;④说法太笼统且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是B。‎ 考点:哲学的作用 ‎【归纳总结】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3.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人们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学者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哲学”。这说明 A. 哲学是智慧之学,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B.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科学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D. 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答案】B ‎【解析】‎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可能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故A错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非仅仅指导人们科学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故C错误;哲学并非都是科学的,故D中的正确是错误的;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或实践,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面对有限的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人们寻找新的价值取向,说明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可见B观点正确。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生活处处有哲学。‎ ‎【名师点晴】通过本题,启示学生要认真把握教材,夯实基础。要明确哲学可以为社会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会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既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总之并非一定是正确的。‎ ‎3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按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演进顺序,应选③→②→④,故本题答案选择C。‎ ‎35.朱熹说:“理生万物”,“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朱孟二人的观点 ‎①都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②都否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③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④体现着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朱孟二人的观点进行分析,朱熹的观点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理念产生的,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而孟子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即认为人的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由此可以推断出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唯心主义观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的屡获好评,到早先推出网络购票的崭新模式,近年来,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故宫博物院动作不断,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在虚拟的时空中建立起一座和紫禁城同样辉煌的“数字故宫”。在运营方式上,故宫十分重视对青年心态和时代特征的把握,任用了一批极具专业水准,富有文化情怀和责任感的年轻人负责新媒体的运营。既确保了发布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度,又找到了内容传播和内涵传递的最佳平衡点。在运营理念上,故宫深入挖掘和把握文物藏品跟当代生活的联系,唤起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博物馆走近公众,让文化传统重焕生机,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对接。‎ 现在故宫工作的青年团队,正在架设面向青少年的网站,拉近文化传统与少年儿童之间的距离,而故宫的老专家、老师傅们,也探讨着怎样用“表情包”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文化传承要更具“年轻态”,就是要在坚守文化底色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创新与融合中发现广阔的发展蓝海,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1)故宫以其极具“年轻态”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标准样式。试结合材料与文化创新有关内容,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答案】(1)①立足当前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故宫重视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深入挖掘和把握文物藏品跟当代生活的联系,不断探索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 ‎②做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坚守文化底色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对接。‎ ‎③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故宫的优秀团队使故宫的文化传承更具“年轻态”,也唤起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④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创新,找到了内容传播和内涵传递的最佳平衡点。‎ ‎(2)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解析】‎ ‎【详解】‎ 这道题依托《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电视节目的成功运营,考查学生文化生活创新和继承的知识,侧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1)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创新的知识,要求学生试结合材料与文化创新有关内容,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从设问指向上属于原因类主观题。 “故宫十分重视对青年心态和时代特征的把握”可以回答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让博物馆走近公众”可以回答文化创新的主体的知识;“坚守文化底色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可以回答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采取大电影的方式,可以回答文化传播手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本小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应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结合材料并整合课本知识,主要可以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角度回答。‎ ‎【点睛】‎ 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文化创新要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 但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其他途径: ‎ ‎4.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5.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增强文化作品的吸引力; ‎ ‎6.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37.材料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④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为体现类试题,我们要先通过审读设问,联系教材知识即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具体表现,然后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到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契合的内容。第(2)问要求考生要熟知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各自的内涵,然后结合材料予以解读。‎ ‎38.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答案】(1)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③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谈谈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属于简答题。考生在回答二者关系时注意从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论述,即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是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另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的先导,即哲学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后一问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根据教材了可知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等方面。‎ 考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