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①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②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③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⑤末期在细胞中央不形成细胞板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⑤ D. 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高等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①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②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③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到末期染色体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④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板,最后将细胞一分为二,⑤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骨髓移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的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那么,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 A. 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 B. 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 C. 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 D. 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骨髓移植是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实践方法,用于治疗白血病。骨髓移植所使用的造血干细胞,除了骨髓之外,还可以透过脐带血等方式获取,总称造血干细胞移植。‎ ‎【详解】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细胞分裂,再进行细胞分化。‎ 故选A。‎ ‎3.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 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较容易,考查了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特征。‎ ‎【详解】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种类增多,A错误;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B错误;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对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C错误;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D正确。‎ ‎4.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 ‎①埃博拉病毒②水稻 ③H7N9 ④蓝藻 ⑤豌豆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定律都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病毒。‎ ‎【详解】①埃博拉病毒属于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①错误;‎ ‎②水稻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②正确;‎ ‎③H7N9属于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③错误;‎ ‎④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④错误; ‎ ‎⑤豌豆是能进行有性生殖真核生物,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⑤正确。‎ 故选B。‎ ‎5.下图为某隐性遗传病系谱图。若Ⅲ6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A. 1/3‎ B. 1/4‎ C. 1/6‎ D. 1/8‎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正女病非伴性”,根据3、4和5可知该家族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5号的基因型为aa,3号和4号基因型为Aa,6号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3AA、2/3Aa,与有病女性结婚,因有病女性的基因型为aa,所以生育患病孩子的可能性为2/3×1/2=1/3,生育正常个体的可能性是1-1/3=2/3,是男孩的可能性为1/2,故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2/3×1/2=1/3。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准确识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书写基因型,并应用基因分离规律准确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A. 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 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 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D. 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有:①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即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②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即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④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综上分析,A、B、D均正确,C错误。‎ ‎7.采用下列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 ( ) ‎ ‎①鉴定一只白羊(白色为显性性状)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基因控制)品种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 F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 常用的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①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只白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②用杂交法可以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③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并淘汰隐性个体;④用测交法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时,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 所以应采取的交配实验方法分别是测交、杂交、自交、测交.故选B。‎ ‎8.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 ‎①羊的长角与短腿 ‎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 ‎③兔的粗毛和狗的细毛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⑤开红花的牡丹与开白花的牡丹杂交,后代全开粉红花 ‎⑥一对正常夫妇所生子女中有一个是白化病患者 A. ①⑤ B. ②④ C. ②⑥ D. ③⑤‎ ‎【答案】C ‎【解析】‎ 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题目中只有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只有⑥中可以确定这两个夫妇都是白化病遗传因子的携带者,而他们的后代中有一个是隐性性状白化病,其他表现为显性性状正常,所以C正确。‎ ‎9.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A. 顶生;甲、乙 B. 腋生;甲、丁 C. 顶生;丙、丁 D. 腋生,甲、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杂交组合显示:甲(顶生)与丁(腋生)杂交,其子代全为腋生,说明腋生对顶生为显性性状,而且甲和丁都是纯合子;甲(顶生)与乙(腋生)杂交、甲(顶生)与丙(腋生)杂交,其子代腋生与顶生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于1:1,说明乙和丙均为杂合子。综上分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③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两种性状,且分离比为1:1→不能确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但能确定双亲之一为隐性纯合子,另一为杂合子。‎ ‎10. 下列对等位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豌豆矮茎的两个基因 B. 豌豆的一个黄色粒基因和一个皱粒基因 C.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 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 ‎【答案】C ‎【解析】‎ A、控制豌豆矮茎的两个基因是相同基因,A错误;‎ B、豌豆的一个黄色粒基因和一个皱粒基因是非等位基因,B错误;‎ C、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正确;‎ D、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错误 ‎【名师点睛】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考生需要扣住概念中的两个关键词“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和“相对性状”答题。‎ ‎1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 ‎③去雄后自然授粉 ‎④去雄后人工授粉 ‎ ‎⑤授粉后套袋隔离 ‎⑥授粉后自然发育 A. ①③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套上纸袋。‎ ‎【详解】①豌豆杂交实验中,需在自花授粉前对母本人工去雄,①正确;‎ ‎②对母本的去雄应该在开花前,②错误;    ‎ ‎③去雄后要套袋隔离,再进行人工授粉,③错误;‎ ‎④去雄后进行人工授粉,④正确;‎ ‎⑤授粉后需要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⑤正确;   ‎ ‎⑥授粉后要套袋隔离,⑥错误;‎ 故选D。‎ ‎12.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目依次是 A. 5和3 B. 6和4 C. 8和6 D. 9和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两对基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而每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Ttgg与TtGg杂交组合中的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然后用乘法定律解题。‎ ‎【详解】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所以Ttgg ×TtGg可以拆分为:Tt×Tt→TT、Tt、tt,基因型3种、表现型2种;gg×Gg→gg、Gg,基因型2种、表现型2种,综合起来,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数目为3×2=6种,表现型数目为2×2=4种。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③联会  ④交叉互换 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区分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③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会④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①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牵引之下,发生②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③④①②,选B。‎ ‎【点睛】减数分裂的重要特征:‎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4.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 A. 细胞内含有四条染色体 B. 细胞中含有四对染色体 C. 两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D. 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答案】D ‎【解析】‎ 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A、B错误;一个四分体包含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四条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每个四分体含有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又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所以共具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15.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 C.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各占一半 ‎【答案】A ‎【解析】‎ 受精作用中的细胞核中的基因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各一半,而细胞质中的基因主要由母方提供的,所以A选项错误。‎ ‎16.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B. 各种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 C. 性染色体为ZW的生物,W染色体来自父本 D. X、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伴随性染色体的遗传而传递给后代的,所以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有些生物雌性同体,没有性染色体,如水稻,B错误;性染色体为ZW的生物,W染色体来自母本,C错误;不论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还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能在体细胞中表达,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 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为 A. 祖父→父亲→弟弟 B. 祖母→父亲→弟弟 C. 外祖父→母亲→弟弟 D. 外祖母→母亲→弟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族中的男性如果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是患者,故弟弟的致病基因一定不可能来自于男性亲属。‎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18. 下列不属于萨顿假说中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的是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C.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D.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是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之后,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呈现出来的,不属于假说的范围,A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萨顿的假说,意在考查学生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理解。‎ ‎19.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城市女性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分别为( )‎ A. 小于a、大于b B. 大于a、大于b C. 小于a、小于b D. 大于a、小于b ‎【答案】A ‎【解析】‎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则该城市女性红绿色盲的几率小于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城市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大于b。答案是A。‎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20.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 A. 1∶3、 1∶2∶1 和3∶1‎ B. 3∶1、 4∶1和1∶3‎ C. 1∶2∶1、4∶1和3∶1‎ D. 3∶1、 3∶1和1∶4‎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 ‎(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 ‎【详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由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可知F1为双杂合体(AaBb)。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故选A。‎ ‎【点睛】熟悉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时,双杂合个体自交以及测交产生的后代的各种表现型的变式比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买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 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与应用能力。植物果实的重量属于数量性状,与等位基因的对数和基因的累加作用有关。由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而AABBCC的果实重210克,可知每增加1个显性基因,植物果重增加(210-120)÷6 = 15克。对于题中各选项,用分解组合法进行推理如下:甲AAbbcc×乙aaBBcc→F1基因型AaBbcc→F1果实重150克;甲AAbbcc×乙AaBBcc→F1基因型AABbcc或AaBbcc→F11果实重150-165克;甲AAbbcc×乙AaBbCc→F1基因型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或AABbcc或 AABbCc →F1果实重135-180克;甲AAbbcc×乙aaBbCc→F1基因型Aabbcc或AabbCc 或AaBbcc或AaBbCc→F1果实重135-165克。由此可见,只有选项D与题目己知条件相一致。‎ ‎22.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为O型血,IAIA或IAi为A型血,IBIB或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B. 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A型血 C. 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之一有可能为A型血 D. 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不能生出AB型血的孩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为O型血,IAIA或IAi为A型血,IBIB或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双亲之一为AB型(基因型为IAIB)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A正确;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的血型可以是AB型血(基因型为IAIB)和O型血(基因型为ii),B错;子女之一为B型血(基因型为IBIB或IBi)时,双亲是IBIB和IAi(A型血),得到子女B型血(基因型为IBi),所以双亲之一有可能为A型血,C正确;双亲之一为O型血(基因型为ii)时,不能生出AB型血的孩子,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以下是来自同一生物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 B. 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相等 C. 图②和图④所示过程都是产生体细胞的分裂 D. 由图④分析,该生物有可能是雄性个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A错误;‎ B、图①细胞不含染色单体,图③含有8条染色单体,因此这两个细胞中所含染色单体数目不相等,B错误;‎ C、图②、图④所示都是产生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C错误;‎ D、图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均等分裂,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因此据此不能确定该生物的性别,可能是雄性,D正确。‎ 故选D。‎ ‎24.下面的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 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 c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 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是一个周期。也就是说,不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详解】A、图a中有细胞壁,并且正逐步形成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B、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无丝分裂,人红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图b可表示蛙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B错误;‎ C、c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 D、图d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2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 ‎①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 ‎②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的结果 ‎ ‎③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 ‎④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让无尾猫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无尾相对于有尾是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亲本无尾猫的基因型均为Aa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有尾猫应该占1/4,而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说明A纯合致死。‎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有尾性状是隐性性状,受隐性基因(隐性遗传因子)的控制,①错误;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的结果,②正确;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所以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③错误;无尾猫(Aa)与有尾猫(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无尾):aa(有尾)=1:1,其中无尾猫约占1/2,④正确。因此正确的是②④,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基因分离定律,能根据题干信息“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判断显隐性;其次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判断出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26.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 1/9;1/6‎ B. 1/6;1/9‎ C. 1/6;5/12‎ D. 3/8;1/9‎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则AA占,Aa占;配子概率是A=、a=.‎ 因此①组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②组让其自由传粉,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故选:B.‎ ‎27.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b∶aB∶AB∶ab=4∶4∶1∶1,这个生物如自交,其后代中出现纯合体子的几率是 A. 1/16 B. 4/25‎ C. 17/50 D. 1/100‎ ‎【答案】C ‎【解析】‎ 根据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l,可求出Ab:aB:AB:ab的比例分别是4/10、4/10、1/10、1/10;因此,这个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的纯合体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分别为是1/10×1/10=1/100、4/10×4/10=16/100、4/10×4/10=16/100、1/10×1/10=1/100,则后代中出现纯合体子的几率是=1/100+16/100+16/100+1/100=17/50,故选C。‎ ‎28.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a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但能正常产生卵细胞,AA和Aa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A. 3 : 1 B. 5:1 C. 7:1 D. 8: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为AA:Aa:aa=1:2:1,其中aa花粉败育,则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1,由于aa花粉败育,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据此分析。‎ ‎【详解】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自由交配直至F2中,aa的基因型频率=1/2×1/3=1/6,A_的基因频率=5/6,所以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5:1,B正确。‎ ‎29.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他们每次都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两对性状自由组合的过程 D.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为50%‎ ‎【答案】D ‎【解析】‎ 甲重复100次实验后,Dd组合的概率约为50%,乙重复100次实验后,AB组合的概率约为25%。‎ ‎【名师点睛】这道题在解答的时候,需要从图示去理解四个小桶和小球所代表的意义。本实验用四个小桶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桶内小球模拟生物的配子。‎ ‎30.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⑤⑧ D. ⑦⑧‎ ‎【答案】C ‎【解析】‎ ‎①有丝分裂的实质是着丝点分裂,①正确;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③正确;④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其中一半染色体来源于父方,一般来源于母方,同源染色体汇合,④正确;⑤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⑤错误;⑥基因分离的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⑥正确;⑦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⑦正确;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并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⑧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受精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等位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1.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 32、16、64、64 B. 32、32、32、64‎ C. 16、8、32、32 D. 16、0、32、3‎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精原细胞(2N)→初级精母细胞(2N)→次级精母细胞(N)→次级精母细胞(2N)→精细胞(N)。‎ ‎【详解】①、因为精子中有16条染色体,所以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是32条;‎ ‎②、32条染色体是16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16个四分体;‎ ‎③、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有64条染色单体;‎ ‎④、每一条染色单体中含有1条DNA分子,所以有64个DNA分子。‎ 故选A。‎ ‎32.如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根据8个精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CcD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 解: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则图中精细胞:‎ ‎(1)①ACd和④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2)②ACD和⑥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3)③AcD和⑤AcD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⑦aCd和⑧aCd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且③AcD、⑤AcD和⑦aCd、⑧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综合以上可知,图中8个精细胞至少来自3个精原细胞.‎ 故选:B.‎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33.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单体还未分离,所以含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所以不含染色单体,②不符合题意,次分裂是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无同源染色体,答案A。‎ ‎34.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 ④②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有丝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后含量加倍,末期形成两个细胞核,核DNA恢复原状,则①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但含量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形成两个细胞核,染色体恢复原状,则④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核DNA复制后含量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核DNA含量恢复原状,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没有DNA复制,则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两个细胞核,核DNA减半,则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但含量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恢复原状,末期形成两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减半,则③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故选B。‎ ‎35.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 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色盲、耳聋、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 A. 1/8、0、0 B. 1/4、0、1/4‎ C. 1/4、0、0 D. 1/4、1/2、1/8‎ ‎【答案】C ‎【解析】‎ 由系谱图分析可知II3个体基因型是DdXBY,II4基因型有1/2DDXBXB,1/2DDXBXb,后代中男孩患色盲的概率是1/2×1/2=1/4,A错误。耳聋的概率是0,D错误。既耳聋又色盲的概率是0,B错误,C正确。‎ 点睛: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1‎ 患甲病的概率m 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 ‎2‎ 患乙病的概率n 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 ‎3‎ 只患甲病的概率 m(1-n)=m-mn ‎4‎ 只患乙病的概率 n(1-m)=n-mn ‎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1-mn-(1-m)(1-n)或m(1-n)+n(1-m)‎ ‎7‎ 患病概率 m(1-n)+n(1-m)+mn或1-(1-m)(1-n)‎ ‎8‎ 不患病概率 ‎(1-m)(1-n)‎ ‎36.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它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哪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可以根据皮肤特征,很容易地把雌雄幼蚕分开来()‎ A. ZAZA×ZAW B. ZAZA×ZaW C. ZAZa×ZAW D. ZaZa×ZAW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则正常家蚕基因型是ZAZA、ZAZa、ZAW,“油蚕”基因型是ZaZa、ZaW。‎ ‎【详解】A. 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A错误; ‎ B. 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B错误;‎ C. 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Za、ZAW、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不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C错误; ‎ D. ZaZa×ZAW,后代基因型是ZAZa、ZaW,则后代雌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透明的,雄性幼虫的皮肤全部是不透明的,D正确。‎ ‎37.如图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 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 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 D. 家系丙中,女儿不一定是杂合子 ‎【答案】A ‎【解析】‎ 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特点是母患子必患,所以丁一定不是色盲遗传;家系甲中,不管是哪种方式的遗传病,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都为1/4;家系丙中,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或伴X显性遗传病,所以家系丙中,女儿有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考点定位】遗传病 ‎38.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呈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A.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B.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C. 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 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卵细胞;狭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XBY),1/2为狭叶(XbY)。‎ 故选A。‎ ‎39.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列结果,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灰色基因是伴X染色体隐性基因 B. 黄色基因是伴X染色体显性基因 C. 灰色基因是伴X染色体显性基因 D. 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判断伴性遗传方式的题目,伴性遗传的概念是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连.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灰雌性×黄雄性→全是灰色,说明灰色是显性;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说明果蝇的这种体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 ‎【详解】由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灰雌性×黄雄性→全是灰色,说明灰色是显性,黄色是隐性;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黄色基因是伴x 的隐性基因,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伴X的隐性遗传,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推测遗传方式,对与伴性遗传最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解题的方法总结是:先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显隐性,然后再根据后代中不同性别间的表现型差别判断基因的位置.‎ ‎40.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8‎ B. 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 丁图表示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遗传系谱分析、伴性遗传和有丝分裂,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不同图示,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 ‎【详解】甲图代表的生物基因型为AaDDBb,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概率为1/2×1/4=1/8,A项正确;乙图中黑色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于父母正常而子代患病,所以是隐性遗传;又患者都是男性,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项正确;丙图所示为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这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从母亲遗传来的X染色体是XA或Xa,为患者的概率是1/2,C项正确,丁图细胞着丝点分裂,但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是5条,为单数,应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不是有丝分裂后期,D项错误,故选D。‎ ‎【点睛】易错点:在B选项中,只能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不能确定。C选项中,已明确后代是一男孩,那么在计算概率时,就只计算男孩中的概率,和“产生一个患病男孩”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二、非选择题 ‎41.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 过程,B表示________过程。经B过程形成的a、b、c、d仍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植物细胞,且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完整植物体,则说明a具有________。‎ ‎(3)对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的原因,这与C过程中的细胞内______________有关。‎ ‎(5)正常细胞发生了D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细胞增殖(或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遗传物质或遗传信息或染色体数 ‎(2)全能性 ‎ ‎(3)A、B、C、E ‎ ‎(4)某种酶活性降低(或酪氨酸酶活性降低)(2分)‎ ‎(5)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2分)(两基因答全给分,和字写成或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图示可知,A过程的细胞数呈现指数增长,但细胞的形态没有改变,因此表示细胞增殖(或细胞分裂);B过程的细胞形态出现了差异,因此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经B过程形成的 a、b、c、d仍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或遗传信息或染色体数。‎ ‎(2)植物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完整植物体,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3)细胞增殖(或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即A、B、C、E均对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 ‎ ‎(4)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这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或某种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有关。‎ ‎(5)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2.下面是某雄性哺乳动物某器官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及细胞分裂的坐标图,请回答问题:‎ ‎(1)根据题干和图像,推测该器官为______________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填字母),B和D中分别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_______(填字母)。‎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细胞图像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坐标图中曲线表示_____(染色体/DNA)的变化,由分裂图可知,坐标图纵坐标中a=_____。‎ ‎(5)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作用。‎ ‎(6)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量之比为_____。‎ ‎【答案】 (1). 睾丸 (2). A、D、E、F (3). 0、2 (4). F (5). 次级精母细胞 (6). 4 (7). B、C、D、E (8). DNA (9). 2 (10). 受精 (11). 1:2:2‎ ‎【解析】‎ ‎【分析】‎ 分析细胞分裂图: A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E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移向了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曲线图:图中BC段表示含量加倍,A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详解】(1)根据题干和图像,该器官内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则该器官为睾丸。据分析可知: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D、E、F。B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F图为有丝分裂中期。‎ ‎(2)C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此时期每条染色体中有1个DNA分子。‎ ‎(3)B、C、D、E属于减数分裂图像。‎ ‎(4)分析曲线图:图中BC段表示含量加倍,说明该图为DNA变化曲线,图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精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4个DNA,2a=4,a=2。‎ ‎(5)HI段表示DNA数目减半后又恢复到体细胞水平,说明发生了受精作用。‎ ‎(6)CD段细胞所处时期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的G2‎ 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1条染色体上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 ‎【点睛】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能准确判断图中曲线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43.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过程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表现类型,对每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豌豆每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定律。‎ ‎(2)黄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绿色圆粒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______。‎ ‎(3)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4)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5)取子代所有黄色皱粒豌豆自交,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6)写出上述实验亲本杂交产生子一代的遗传图解。_____‎ ‎【答案】 (1). 基因分离定律 (2). YyRr (3). yyRr (4).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 (5). 1/4 (6). 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 (7). ‎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可知,豌豆的两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 ‎(2)根据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可知子代中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推知亲本的两对基因为Yy×yy,Rr×Rr,故亲本的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 ‎(3) YyRr╳yyRr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YyR-(黄色圆粒):yyR-(绿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皱粒)=3:3:1:1。‎ ‎(4)YyRr╳yyRr杂交后代中纯合子为1/8yyRR和1/8yyrr,共有1/4。‎ ‎(5)取子代所有黄色皱粒豌豆Yyrr自交,子代中Y-yy(黄色皱粒):yyrr(绿色皱粒)=3:1‎ ‎(6)上述实验亲本杂交产生子一代的遗传图解为:‎ ‎【点睛】识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分析柱形图写出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并推出亲本基因型,学会应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问题。‎ ‎44.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XXY XO 人的性别 雄 雌 雄 雌 果蝇的性别 雄 雌 雌 雄 ‎(1)果蝇与人相似,均属于________型性别决定。上表列出了人、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由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________(选填“人”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问:‎ ‎①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________,雄________。‎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________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XY (2). 人 (3). BbXRXr (4). BbXRY (5). BXR 、BY 、bXR、bY (6). 1:1:1:1 (7). 雄性黄翅 ×雌性灰翅 (8). 雄性灰翅 ×雌性黄翅 ‎【解析】‎ ‎【分析】‎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由上表可知,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都是与X和Y有关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但是人类性别决定中,性别决定主要决定于男性提供的精子中是Y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若是Y染色体则为男性;而在果蝇中决定性别的主要是取决于X染色体的数目,2个X是雌性,1个X为雄性。‎ ‎(2)①根据题意分析已知黑身为B-,灰身为bb;红眼为XRX-,XRY。白眼为XrXr、XrY。所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Xr、BbXRY。‎ ‎②已知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Y,所以,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XR:bXR:BY:bY=1:1:1:1。‎ ‎(3)由于黄翅和灰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为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用黄翅果蝇和灰翅果蝇进行正反交。‎ 方案:正交实验:雄性黄翅×雌性灰翅,反交实验:雄性灰翅×雌性黄翅。‎ 推断和结论: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的一组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而另一组与性别有关(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而另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点睛】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性,推导亲本的基因型并进一步得知亲本所产配子类型及比例,并能进行相关实验设计。‎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