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教师: 审题教师: 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黄河是我国农业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大河文明,但它也是多灾多难的河流。秦汉时黄河称为河水,宋代即被称为黄河。这一名称变化客观反映了 A.长期垦殖及战乱,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B.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长期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民族认同感增强 C.封建统治者为显示君权神圣,命名以黄河,凸显出君主专制的加强 D.随着南方的开发,人们为区别不同河流而将其改称 2.下表反映的是两汉到清中叶中国人均耕地(市亩)和亩产量(市斤)的变化情况。表中亩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西汉 唐 宋 清中叶 人均耕地 9.67 7.96 5.5 3.3 亩产量 110 125 183 296 A.农业生产工具的持续创新 B.农业高产作物的大批引进 C.精耕细作生产的不断完善 D.土地开垦量的大幅度增长 3.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6.下图是《清明上河图》(局部),刻画了北宋京师汴梁规模最大的酒楼“正店”,门前人头攒动,生意兴隆。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业宣传开始出现 C.政府放松了市场管理 D.商业经济较为繁荣 7.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 8.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政府经营 B.产品精美享誉世界 C.其产品是不计成本的 D.清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9.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0.宋代保护所有权和调整所有权关系的法律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维护债权人利益.调整债权人与债务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保证债务履行的担保法,都远远详于前代。造成宋朝出现以上法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解决财政困局的需要 B.商品经济的复杂化 C.土地所有权的转移速度加快 D.各民族经济关系的多样化 11.中国瓷器名扬海内外,在《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12.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旨习机业。……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A.存在失业现象 B.出现劳动力市场 C.实行计时工资 D.工匠技术水平高 13.下图为《清俗纪闻》描绘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的执照,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日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图中省略的部分文云:“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图文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 A.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B.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 14.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 B.地中海的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 C.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向印度拓展 D.世界金融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 15.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16.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以下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机车 ②内燃机 ③发电机 ④珍妮纺纱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将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建立低碳燃料标准。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被广泛利用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蒸汽动力的推广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电力的广泛应用 18.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只有十几个工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重化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B.垄断组织取代工厂制度 C.欧洲人口急剧增长 D.工人阶级队伍膨胀 19.“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 21.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22.《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 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对中国认识加深 B.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衰落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23.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4.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引入中国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 25.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 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27.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28.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D.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29.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A.全面抗战的需要 B.国民政府推出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 C.国共合作的推动 D.西方列强完全放弃对华的经济侵略 30.下列关于“传说”的史料价值叙述正确的是: A.“传说”就是口耳相传的故事,基本不能相信 B.“传说”本身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帮助认识过去 C.文字出现前“传说”不可以直接作为史料引用 D.文字出现后“传说”是对历史的追记,史料价值高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其中31题13分,32题15分,33题1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南、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天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就的。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产生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产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托庇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6分)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 现的原因。(2分) (2) 通商口岸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使中国日益殖民地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 料二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5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1912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12家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产量的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2分)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分) (2) 材料二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 识,指出这种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1912—1920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33.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 ——《大国崛起》 材料二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中出现了哪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2分)这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到什么阶 段?(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世界市场对整体世界的影响(4分) 呼兰一中 阿城二中 宾县三中 尚志五中 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B D D B D A B A D D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A C D A C C C A C C D B B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其中31题13分,32题15分,33题12分) 31.(1)明清: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出现商帮 ;白银的广泛使用;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任答六点6分)原因: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对外贸易的刺激。(2分) (2)原因:原有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随着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较早解体;便于获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免受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5分) 32.(1)现象:出现雇佣劳动关系。(2分)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2)变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变为逆差(或出超变为入超)。(2分) 影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萌芽夭折;客观上为民资的产生提供了条件。(3分) (3)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临时政府推行奖励实业政策;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一战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浪潮的推动;企业家个人的努力等。(6分) 33.(1)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分) (2)组织形式:垄断组织(2分) 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2分) (3)影响 ①促进了世界各地生产力(经济 )迅速发展②世界间联系加强各大洲从彼此孤立到连为一体③但是世界市场形成后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