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一模试卷物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一模试卷物理

2016 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一模试卷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建 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 C.伽利略、牛顿 D.伽利略、爱因斯坦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即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 因。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为惯性定律,建立了惯性的概 念;故 C 正确。 答案:C 2.从宏观上看,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 A.体积和压强 B.温度和体积 C.温度和压强 D.压强和温度 解析: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气体分子的动能宏观上取决于温度; 分子势能是由于分子间引力和分子间距离共同决定,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 答案:B 3.下列各物理量的表达式中,是用比值法定义该物理量的是( ) A.加速度 a= B.电功率 P= C.电场强度 E= D.电流强度 I= 解析:A、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表明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A 错误; B、公式 是纯电阻电路中求解电功率的变形公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B 错误; C、电场强度是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与其电荷量的比值,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故 C 正确; D、公式 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表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 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D 错误。 答案:C 4.如图所示,A、B 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相同的绕绳轮子。现按箭头方向以相同的速度缓 慢转动 A、B,使重物 C 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绳上的拉力大小( )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物体受三个力:重力和两个拉力,重物 C 缓慢竖直上升时三力平衡,合力为零,则 知两个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重物 C 所受的合外力不变;两个拉力合力一定, 而两个拉力的夹角不断增大,故拉力不断增大。 答案:C 5.一个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5m/s 的速度向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以大小为 3m/s 速度向右运动。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v 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2m/s,向左 B.2m/s,向右 C.8m/s,向左 D.8m/s,向右 解析:规定向左做为正方向,则 v0=5m/s,v=﹣3m/s 故速度变化量为△v=v﹣v0=﹣3﹣5m/s=﹣8m/s,负号说明与规定方向相反,故速度变化量 方向向右。 答案:D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状态 A 沿直线变化到状态 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将 t 轴上绝对零度(即﹣273℃)点 D 与 AB 连接起来,AD 与 BD 均表示气体的等容变 化,由数学知识得知: 等容线斜率越大, 越大,由气态方程 =c 得知,体积越小。 由图知: AD 斜率较小,BD 斜率较大,则 AD 线对应的气体体积较大,BD 线对应的体积较小,故气体 由 A 变化到 B,体积减小。故 B 正确,ACD 错误。 答案:B 7.如图为用“与”门、蜂鸣器等元件组成的简易控制电路。当蜂鸣器鸣叫时,电键 S1、S2 所处的状态为( ) A.S1、S2 都断开 B.S1、S2 都闭合 C.S1 断开,S2 闭合 D.S1 闭合,S2 断开 解析:要使蜂鸣器 L 发声,那么 L 两端要有电势差,由图可知,蜂鸣器上端的电势为 5V, 那么要有电压差,蜂鸣器下端的电压应该为低电势,即图中与门的输出应为低电势。根据 与门特点,只要有一个输入端为低电势,输出就为低电势。根据电路图可知,两开关断开 时,输入均为低电平;故只要有一个断开,即可使蜂鸣器鸣叫; 故 ACD 均符合。 答案:ACD 8.一根粗细均匀的绳子,右侧固定,使左侧的 S 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 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速逐渐增大 B.该波的波速逐渐减小 C.该波的频率逐渐增大 D.该波的频率逐渐减小 解析:A、B 波速是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与波长无关。故该波的波速保持不变。故 AB 错 误。 C、D 由图看出,该波的波长逐渐减小,而波速一定,由波速 v=λf 分析得知频率逐渐增 大。故 C 正确,D 错误。 答案:C 二、单项选择题 9.在离地高 h 处,以速度 v0 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已知 h= 。则小球落地时间 不可能是( ) A. B. C. D. 解析:当小球竖直下抛时: …(1) 又 …(2) 两式联立解之得, 当小球竖直上抛时: …(3) 由(2)(3)联立解之得, 故小球落地时间介于: 所以小球的落地时间不可能是 。 答案:D 10.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AB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 端与水平面相切,穿在轨道上 的小球在拉力 F 作用下,缓慢地由 A 向 B 运动,F 始终沿轨道的切线方向,轨道对球的弹 力为 N。在运动过程中( ) A.F 增大,N 减小 B.F 减小,N 减小 C.F 增大,N 增大 D.F 减小,N 增大 解析: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如,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mgcosθ F=mgsinθ 其中 θ 为支持力 N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当物体向上移动时,θ 变大,故 N 变小,F 变大; 故 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A 11.半径分别为 r 和 2r 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一起,可以绕水平轴 O 无 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一个质量为 m 的质点,小圆盘上绕有细绳。开始时圆盘 静止,质点处在水平轴 O 的正下方位置。现以水平恒力 F 拉细绳,使两圆盘转动,若两圆 盘转过的角度 θ= 时,质点 m 的速度达到最大为 vm,此时绳子的速度为 vF。则 vm 与 vF、 F 与 mg 间的关系是( ) A.vm=vF,F=mg B.vm=vF,F=2mg C.vm=2vF,F=mg D.vm=2vF,F=2mg 解析:根据同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相等,由 v=ωr 可知两个圆盘边缘的线速度与半径成正 比。则有:vm=2vF。 当 F 的力矩等于 mg 的力矩时,质点 m 的速度最大。由力矩平衡条件得: Fr=mg•2rsinθ,又 θ= , 解得:F=mg。 答案:C 12.如图,质量为 M 的楔形物 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 θ。斜面上有一质量 为 m 的小物块 B,B 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 F 沿斜面向上拉 B,使之匀速上滑。在 B 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 A 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哪项是正确的( ) A.B 给 A 的作用力大小为 mg﹣F B.B 给 A 摩擦力大小为 F 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cosθ 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Mg+mgcosθ﹣Fsinθ 解析:A、以 B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 mg、拉力 F、斜面的支持力 N 和摩擦力 f,A 对 B 的作用力大小是 N 和 f 的合力,由平衡条件得,N 和 f 的合力与 mg、F 的合力大 小相等,由数学知识可知,mg、F 的合力大小不等于 mg﹣F,即 A 对 B 的作用力大小不等于 mg﹣F,则 B 对 A 的作用力大小也不等于 mg﹣F。故 A 均错误。 B、C、D 对整体研究,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f=Fcosθ 竖直方向:N+Fsinθ=(M+m)g,则 N=Mg+mg﹣Fsinθ。故 C 正确,D 错误。 答案:C 13.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 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 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在 0﹣t1 时间内,如果匀速,则 v﹣t 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果是加速,根 据 P=Fv,牵引力减小;根据 F﹣f=ma,加速度减小,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 为 0 时,即 F1=f,汽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 v1= = 。所以 0﹣t1 时间内,v ﹣t 图象先是平滑的曲线,后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在 t1﹣t2 时间内,功率突然增加,故牵引力突然增加,是加速运动,根据 P=Fv,牵引力减 小;再根据 F﹣f=ma,加速度减小,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 0 时,即 F2=f,汽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 v2= = 。所以在 t1﹣t2 时间内,即 v﹣t 图 象也先是平滑的曲线,后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故 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A 14.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E 中,一带电油滴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沿虚线所示的运动 轨迹从 a 运动到 B。若此带电油滴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为 E1,重力势能和电 势能之和为 E2,则 E1、E2 的变化情况是( ) A.E1 增加,E2 增加 B.E1 增加,E2 减小 C.E1 不变,E2 减小 D.E1 不变,E2 不变 解析:由油滴的运动轨迹图可知,带电油滴所受的电场力竖直向上,且电场力大于重力, 故从 a 到 b 的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根据能 量守恒定律可知,在从 a 到 b 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电场力做功,因此重力势能、电势 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因该过程中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因此动能和重力势能之 和 E1 增加,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 E2 减小,故 B 正确。 答案:B 15.一弹簧振子振幅为 A,从最大位移处经过时间 t0 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若振子从平衡位 置处经过 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动能分别为 a1 和 E1,而振子位移为 时加速度大小和动能分 别为 a2 和 E2,则 a1、a2 和 E1、E2 的大小关系为( ) A.a1>a2,E1<E2 B.a1>a2,E1>E2 C.a1<a2,E1<E2 D.a1<a2,E1>E2 解析: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运动,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所以经过 ,通过的位移 大于 ,所以 a1>a2,E1<E2.故 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A 16.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 为定值电阻,电源内阻为 r。闭合电键 S,电压表显示有读 数,调节可变电阻 R 的阻值,电压表示数增大量为△U,则在此过程中( ) A.可变电阻 R 阻值增大,流过它的电流增大 B.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减小,变化量等于△U C.通过电阻 R2 的电流减小,变化量小于 D.路端电压一定增大,变化量大于△U 解析:A、由题,电压表的示数增大,R 和 R1 并联的电阻增大,得知 R 增大,总电阻增大, 总电流减小,并联部分电压增大,通过 R1 的电流增大,所以通过可变电阻 R 的电流减小, 故 A 错误。 B、C、R 增大,外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而 路端电压等于外电路总电压,所以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减小量小于△U,由欧姆定律得知, 通过电阻 R2 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 。故 B 错误,C 正确。 D、由于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路端电压的增大量小于△U。故 D 错误。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17.如图所示,S1、S2 分别是两个水波波源,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 线表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列波的频率相同,将在相遇区域形成干涉 B.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不会在相遇区域形成干涉 C.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叠加使得 A 点振幅始终为零 D.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叠加使得 B、C 两点振幅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析:A、由图看出,波源 Sl 形成的水波波长大于波源 S2 是形成的水波波长,两列波在同 一介质中传播,波速相等,由波速公式 v=λf 得知,两列波的频率不等,不会形成干涉现 象,故 A 错误,B 正确。 C、D、两列叠加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所以 A、B、C 点的振动并不是始终加强与减弱 的。故 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 18.如图中,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有一质量为 m 的圆环,圆环与水平放置轻质弹簧一端相 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 A 点,图中弹簧水平时恰好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从图 示位置(距地面高度为 h)由静止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 B 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在圆环下 滑至底端的过程中( ) A.圆环所受合力做功为零 B.弹簧弹力对圆环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圆环到达 B 时弹簧弹性势能为 mgh D.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A、对于圆环,在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圆环所受的合力 做功为零,故 A 正确。 B、弹簧水平时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圆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圆环有拉力,对圆 环一直做负功,故 B 错误。 C、对于圆环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而言,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知圆环 的机械能减少了 mgh,那么圆环到达 B 时弹簧弹性势能为 mgh,故 C 正确。 D、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圆环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圆 环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故 D 错误。 答案:AC 19.如图所示,实线是沿 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质点 P 恰在平衡位 置,虚线是这列波在 t=0.2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 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这列波是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 B.质点 P 在 0.4s 时刻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C.t=0.5s 时,质点 P 的速度沿 y 轴负方向 D.质点 P 在 0.9s 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 0.48m 解析:A、由图读出波长 λ=12cm,由 v= 得周期 T= = s=0.15s,t=0.2s= T,由 图看出,实线到虚线,波形向右平移了 9cm﹣1cm=8cm= λ,向左平移了 13cm﹣9cm=4cm= λ。故得知,波形应向左平移,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故 A 正确。 B、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质点 P 恰在平衡位置,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质点 P 在 0.4s 时 刻,即 ,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与波峰之间,且速度远离平衡位置,所以速度与加速度不 同向。故 B 错误。 C、t=0.5s 时,即 ,质点 P 处于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且向平衡位置运动,所以速度 沿 y 轴正方向。故 C 错误。 D、质点 P 在 0.9s 时间内完成 6T,则路程为 6×4×2cm=0.48m,故 D 正确。 答案:AD 20.静电场在 x 轴上的场强分量 Ex 随 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 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带负 电的点电荷沿 x 轴运动,则点电荷( ) A.在 b 和 d 处电势能相等 B.由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C.由 b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电场力不做功 D.由 a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 x 方向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A、b﹣c 处场强为 x 轴负方向,则从 b 到 d 处逆着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升高,负 电荷在 d 处电势能较小,故 A 错误; B、a﹣c 处场强为 x 轴负方向,则从 a 到 c 处逆着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升高,负电荷在 c 处电势能较小,B 正确; C、由 b 运动到 d 的过程,受到的电场力沿 x 轴正方向,位移也沿 x 轴正方向,故做正功, 故 C 错误 D、由 a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由图可以看出电场强度的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故电场力先增 大后减小,故 D 正确。 答案:BD 四、填空题 21.在地球表面上周期准确的秒摆(周期为 2 秒),移到距离地面为 nR0 的高度处(R0 为地球 半径),该秒摆的周期 秒,此时为了让秒摆保持周期 2 秒不变,则需要 (“增 长”,“减短”)摆长。 解析:根据 G =mg,g= ,知移到距离地面为 nR0 的高度处(R0 为地球半径),r 是地球的 半径的(n+1)倍,则 g′变为原来的 倍,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T=2s,知周期变 为原来的(n+1)倍。所以秒摆的周期变为 2(n+1)秒。根据周期公式 T=2π 故需要减短。 答案:2(n+1) 减短 22.质量为 4.0kg 的物体 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另一个质量为 2.0kg 的物体 B 以 5.0m/s 的 水平速度与物体 A 相碰。碰后物体 B 以 1.0m/s 的速度反向弹回,则系统的总动量为 kg•m/s,碰后物体 A 的速度大小为 m/s。 解析:取碰撞前 B 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系统的总动量为:P=mBvB=2×5kgm/s=10kgm/s。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P=﹣mBvB′+mAvA′, 代入数据解得:vA′=3m/s。 答案:10 3 23.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质量之比为 1:2,它们运行的线速度之比为 1:2,那么它们 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它们所受向心力之比为 。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 线速度 v= ,则 r∝v2 它们运行的线速度的比是 v1:v2=1:2,所以则轨道半径比 r1: r2=4:1。 由 F= ,则 F∝ ,则为 1:32。 答案:4:1 1:32 24.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是半径为 R 的半圆。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 径,O 为圆心。在 a 点以某初速度沿 ab 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恰好能击中最低点 c,则小 球的初速度 v0= 。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 v0 抛出,会击中坑壁上不同的点。若击中点 d 与 b 所对的圆心角为 θ,则 v0= 。 解析:小球恰好击中 c 点,根据 R= 得,t= , 则初速度 。 当小球击中 d 点,下落的高度 h=Rsinθ,则运动的时间 t= , 水平位移 x=(1+cosθ)R, 则初速度 = 。 答案: 。 2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6V,内电阻 r=2Ω,定值电阻 R1=1Ω,R 为最大阻值是 20Ω 的可变电阻。则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W;变阻器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W。 解析:设滑动变阻器两部分电阻分别为 R2、R3,则此电路为 R2R3 并联后与 R1 串联接到电源 上,电压表测量的是路端电压。当外电阻等于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则 , 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等于 R1 和 r 阻值之和时,功率最大,则最大功率为 P= 。 答案:4.5 3 26.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 m 的小球在力 F 的作用下沿 图中虚线由 A 至 B 做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已知力 F 和 AB 间夹角为 θ,AB 间距离为 d, 重力加速度为 g。则电场强度 E 的最小值为 。若电场强度 E= 时,小球从 A 运动到 B 电势能变化量大小可能为 。 解析:分析小球受力情况:小球受到重力 mg、拉力 F 与电场力 qE,因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 动,合力为零,则 F 与 qE 的合力与 m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 F 与 qE 的合力,如图, 可知当电场力 qE 与 F 垂直时,电场力最小,此时场强也最小。 则得:qE=mgsinθ 所以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E= 。 若电场强度 E= ,即 qE=mgtanθ 时,电场力 qE 可能与 AB 方向垂直,如图位置, 电场力不做功,电势能变化量为 0; 也可能电场力位于位置 2 方向,则电场力做功为 W=qEsin2θ•d=q• sin2θ•d=2mgdsin2θ。 答案: 2mgdsin2θ 或 0 五、实验题 27.用“油膜法”来粗略估测分子的大小,认为油滴在水面上后油分子的排列需要建立在一 定模型基础上,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分子都是球形的 B.所有分子都能形成单分子油膜 C.分子都是一个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 D.滴入的油酸溶液是高纯度的溶液 解析: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做这样的近似: ①油膜是呈单分子分布的;②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③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紧密排列; 为了获取单分子油膜,则将油酸滴入酒精溶液,形成低纯度的油酸溶液,故 ABC 正确,D 不正确。 答案:D 28.如图为“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装置,在平整的木板上平放两个圆柱形电极 A 和 B, 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好。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 A 电极作为正电荷,B 电极作为负电荷 (B)在木板上依次铺放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 (C)实验中圆柱形电极与导电纸应有良好的接触 (D)放置导电纸时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向下 解析:A、因为 A 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本实验中 A 电极作为正电荷,B 电极作为负电荷, A 正确; B、在一块平整木板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和导电纸。故 B 错误; C、连接电源正负极的电极 a、b 必须与导电纸保持良好接触,否则不能形成电流。故 C 正 确; D、整个操作在导电纸上进行,导电纸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应该向上。故 D 错误。 答案:AC (2)在 A、B 连线上取某点 a,将与电压传感器正极相连的探针固定于 a 点,另一探针在纸 上移动,当移动到某点传感器示数为负,则这点电势 (选填“高”、“低”或 “等”)于 a 点。 解析:根据传感器示数为负,探针 B 接触处电势高于探针 A 接触处电势,即可知,这点电 势高于 a 点。 答案:高 29.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示,将一个小球和 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短细绳后,小球自由 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 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 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 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 h 和沿斜面运动 的位移 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 解析:由于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说明小球和滑块的运动时间相同, 由 x= at2 和 H= gt2 得: 所以 = 。 答案: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解析:根据几何关系可知:sinα= ,cosα=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α﹣μmgcosα=ma,且 a= , 联立方程解得 μ= 。 答案: (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解析:由 μ 得表达式可知,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长度 x、h、H 测量时的读数误差,同时要 注意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也会造成误差。 答案:CD 30.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1)所得实验数据如表,请在图乙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画出 U﹣I 的图象。 U/V 1.96 1.86 1.80 1.84 1.64 1.56 I/A 0.05 0.15 0.25 0.35 0.45 0.55 解析: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象,图象如图 所示: 答案:如图所示: (2)根据所画 U﹣I 的图象,可求得电源电动势 E= V,当电流 I=0.2A 时电源的输出功 率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 解析:由图示 U﹣I 图象可知,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为 2.0,则电源电动势 E=2.0V,结合 图可知,当电流 I=0.2A 时,电路中的路端电压是 1.85V,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0.2×1.85=0.37W。 答案:2.0 0.37 (3)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 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在图丙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相对合理的电路 是 。(Rx 为未知小电阻) 解析:A、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滑动到最右端,电源短路,存在安全隐患,故 A 错误; B、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能保护电路,但不能测量出电路中的总电流,则不能测出电 源的输出功率,故 B 错误; C、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既能保护电路,又能测出电源的输出功率,故 C 正确; D、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并不能测出电路的路端电压,该电路能保证电路安全, 但不能测出电源的输出功率,故 D 错误。 答案:C 六、计算题 31.如图,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 m,滑块可在水平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于滑块上的 O 点。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 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粘住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 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由 减为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求: (1)小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 解析:小球下摆的过程中,小球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 mgl= , 其中: 解得: 。 答案:小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2)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到达最高点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解析: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B 球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 ﹣mgl(1﹣cosθ)=0﹣ 解得:θ=60°。 答案: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到达最高点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为 60° (3)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解析: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mgl+W= 解得:W=﹣ 答案: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所做的功为﹣ 。 32.如图所示,玻璃管 A 上端封闭,B 上端开口且足够长,两管下端用橡皮管连接起来,A 管上端被一段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 6cm 的气体,外界大气压为 75cmHg,左右两水银面高 度差为 5cm,温度为 t1=27℃。 (1)保持温度不变,上下移动 B 管,使 A 管中气体长度变为 5cm,稳定后的压强为多少? 解析:气体做等温变化初状态:PA1=P0+ρghA=(75+5)cmHg=80 cmHg;VA1=6S 末状态:VA2=5S 根据玻意耳定律:PA1 VA1=PA2 VA2 代入数据得:PA2=96 cmHg。 答案:保持温度不变,上下移动 B 管,使 A 管中气体长度变为 5cm,稳定后的压强为 96cmHg。 (2)B 管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多少距离? 解析:气体的压强增大,则两部分的液面差增大,所以 B 管应向上移动 △h=(96﹣75)﹣(5﹣1)=17cm。 答案:B 管应向上方向移动,移动 17cm。 (3)稳定后保持 B 不动,为了让 A 管中气体体积回复到 6cm,则温度应变为多少? 解析:末状态的压强:PA3=P0+ρgh3=(75+23)cmHg=98 cmHg 由查理定律: 代入数据得:T3=367.5K=94.5°C 答案:稳定后保持 B 不动,为了让 A 管中气体体积回复到 6cm,则温度应变为 94.5℃。 33.如图所示,ABCD 是一个 T 型支架,支架 A 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D 点处有一光滑转动轴,AC 与 BD 垂直,且 AB=BC,BD 长为 d=0.6m,AC 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 为 θ=37°,整个支架的质量为 M=1kg(BD 部分质量不计)。质量为 m=2kg 的小滑块置于支 架的 C 端,并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大小为 24N 的拉力 F, 小滑块在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 A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己知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μ=0.5.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小滑块沿 AC 向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滑块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sin37°﹣μmgcos37°=ma 代入数据,得:a=2m/s2。 答案:小滑块沿 AC 向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2)滑块开始运动后,经过多长时间支架开始转动? 解析:设经过时间 t,滑块运动到离 C 点 S 处,支架开始转动,则根据力矩平衡条件, 有: F(ACcos37°﹣CD)+f•BD+N(S﹣BC)=Mg•BDsin37°+F•BD 式中 N=mg cos37°,f=μmgcos37° 代入数据,得:S=1.2m 因此,t= = ≈1.1s。 答案:滑块开始运动后,经过 1.1s 时间支架开始转动。 (3)为保证支架不转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 F,求拉力作用的最大时间。 解析:设拉力作用时间最长为 t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1=a t1 S1= a t1 2 撤去 F 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2=gsin37°+μgcos37°=10×0.6﹣0.5×10×0.8=2m/s2 滑块减速直至静止过程: v1=a2t2 S2= a2t2 2 滑块恰好运动到离 C 点 S′处,支架开始转动,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有: μmgcos37°•BD+mgcos37°(S′﹣BC)=Mg•BDsin37° 代入数据,得: S′=0.725m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S′= a t1 2+ a2t2 2 代入数据,得: t1=0.78s。 答案:为保证支架不转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 F,拉力作用的最大时为 0.78s。 34.当金属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四周发射电子,这种电子叫热电子,通常情况 下,热电子的初始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如图所示,相距为 L 的两块平行金属板 M、N 接在输 出电压恒为 U 的高压电源 E2 上,M、N 之间的电场近似为匀强电场,a、b、c、d 是匀强电 场中四个均匀分布的等势面,K 是与 M 板距离很近的灯丝,电源 E1 给 K 加热从而产生热电 子。电源接通后,电流表的示数稳定为 I,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m、电量为 e。求: (1)电子达到 N 板瞬间的速度。 解析:动能定理: , 解出 。 答案:电子达到 N 板瞬间的速度为 。 (2)电子从灯丝 K 出发达到 N 板所经历的时间。 解析:牛顿定律:e =ma, 解出 由 得: 。 答案:电子从灯丝 K 出发达到 N 板所经历的时间为 。 (3)电路稳定的某时刻,M、N 之间运动的热电子的总动能。 解析:根据功能关系,在 M、N 之间运动的热电子的总动能应等于 t 时间内电流做功的 , 即 Ek 总= UIt= UI( )=IL 。 答案:电路稳定的某时刻,M、N 之间运动的热电子的总动能为 IL 。 (4)电路稳定的某时刻,c、d 两个等势面之间具有的电子数。 解析:电子从灯丝出发达到 c 所经历的时间 电子从灯丝出发达到 d 所经历的时间 。 c、d 两个等势面之间的电子数 n= , 将时间 td 和 tc 代入,求出:n= 。 答案:电路稳定的某时刻,c、d 两个等势面之间具有的电子数为 n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