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一物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A. 计算“和谐号”动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时间 B. 比较“摩拜”与“ofo”共享单车的车轮半径大小 C. 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D. 研究“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水面高速滑行的机翼姿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详解】和谐号列车的长度相对于桥梁的长度不能忽略,此时列车不能看成质点,故A 错误;比较摩拜与“ofo”共享单车车轮半径大小时,车轮的大小不可以忽略,故不可以把车轮当做质点,故B错误;“北斗”系统给远洋海轮导航时,只需要确定远洋海轮在地图上的位置,可以把远洋海轮看成质点,故C 正确;研究“蛟龙600”水陆两栖飞机水面高速滑行的机翼姿态时不能看做质点,看做质点就不能看机翼姿态了,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 km/h,隧道管养护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 设计时速80 km/h为瞬时速率 C. 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 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 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设计时速80km/h,该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B正确.1:00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时刻.故C错误.汽车在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隧道的时间:分钟,故D错误.故选B。 考点:位移;瞬时速度;时间和时刻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的区别,注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针对下面几种运动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并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征二号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100决赛中张培萌夺得冠军. A. ①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B. ②中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很快减为零,所以加速度很大 C. ③中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D. ④中张培萌率先冲过终点,所以和其他运动员相比经过终点时加速度一定最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火箭点火启动时,产生高温高压蒸汽,使火箭获得一个向上的推力,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与速度无关,所以此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因为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很快减为零,说明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是完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也可以为零.故C错误; D.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与速度大小无关,张培萌夺得冠军,他和其他运动员相比,速度一定最大,但加速度不一定最大.故D错误。 【点睛】此题考查了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要知道加速度是用速度的变化快慢来描述,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其实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关,故速度变大,加速度不一定变大,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C.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D. 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可得,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1s、前2s、前3s的位移之比为1:4:9,故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故A错误; B.根据v=gt,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故B错误; C.根据可得,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cm、从开始运动起下落9.8cm、从开始运动起下落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故C错误;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5.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 重力、速度、路程、时间 B. 弹力、速度、摩擦力、路程 C. 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 D. 位移、弹力、加速度、速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所以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对矢量理解 点评:是一道基础性的题目,很简单 6.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书,下列有关书与桌面之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书受的重力就是桌面受到的压力 B. 书受到了支持力是因为桌面产生了形变 C. 书发生了形变,因此书受到了支持力 D. 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给书的支持力不是桌面与书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弹力产生的原因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 【详解】A.重力不是压力,二者性质不同,故A错误; B.书受到支持力的作用,是因为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 C.书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下的弹力,即对桌面的压力,故C错误; D.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给书的支持力是桌面与书之间的相互作用,故D错误。 7.下列各组力中,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 3 N,4 N,8 N B. 1 N,3 N,5 N C. 4 N,7 N,8 N D. 2 N,6 N,9 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先求出前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两个力的范围内,则三力平衡,合力为零,不在合力范围内,则合力不能为零,小球不能平衡; 【详解】A、3N和4N的力的合力取值范围是1N≤F≤7N,故不可能与8N的力合成为零,故A错误; B、1N和3N的力合成时取值范围是2N≤F≤4N,故不可能与5N的力合成为零,故B错误; C、4N和7N的力的合力取值范围是3N≤F≤11N,当两力的合力为8N时,方向与第三个力方向相反时,它们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故C正确; D、当2N和6N的合力取值范围是4N≤F≤8N,故不可能与9N的力合成为零,故D错误。 【点睛】三力合成时合力能否为零可以借助三角形法则,只要表示三个力的三条边能组成三角形,则三个力的合力可以为零。 8.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始终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方向由水平逐渐向上偏移时,绳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将 ( ) A. F逐渐增大,FN逐渐减小。 B. F先增大后减小,FN逐渐减小。 C. F逐渐减小,FN逐渐增大。 D. F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小球受到重力、细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三力平衡,利用作图法,作出三个不同位置拉力与支持力的合成的示意图,再分析支持力的变化情况.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细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三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拉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保持不变.作出三个位置拉力与支持力的合成的示意图,通过力图可以看出 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绳子拉力F先减小后增大,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将逐渐减小. 故选D. 【点评】本题采用图解法形象直观反映出力的变化情况,这是研究动态平衡问题常用的思路,也可以运用函数法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有弹力,也不一定有摩擦力 B. 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 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 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答案】AC 【解析】 【详解】A 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因为物体之间不一定粗糙也不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A正确,B错误; C.有摩擦力物体之间一定有挤压,因此一定有弹力,故C正确; D.静摩擦力大小与物体之间弹力无关,滑动摩擦力与弹力成正比,故D错误。 10.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①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②所示.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加速度比B更大 B. 在0~3s的时间内,物体A运动的位移为10m C. 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 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甲图看出:物体A和B位移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A的速度比B更大;故A错误. B.由甲图看出: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s=10m=0=10m,A的位移大于10m;故B错误. C.由乙图看出:t=3s时,D图线所围“面积”大于C图线所围“面积”,说明D的位移大于的位移,而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所以物体C还没有追上物体D;故C错误. D.由乙图看出:前3s内,D的速度较大,DC间距离增大,3s后C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减小,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故D正确. 11. 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 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 C. 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D. 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依靠侧倾的手杖来支持身躯使其平衡,则手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静摩擦力.支持力与支持面垂直,而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平行. 解:倾斜的手杖,受到地面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及与地面平行的静摩擦力.同时有摩擦力必有弹力.因此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点评】考查弹力与摩擦力的方向,及两者产生的条件关系.同时要会对共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2.物体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则 A. 第3 s内平均速度是6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 C. 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 3 s末的速度是7.2m/s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第3 s内平均速度 故A正确; B.设加速度为a,则 解得 故B错误; C.前3s内的位移为 故C错误; D.3s末的速度为 v=at=2.4×3=7.2m/s 则D正确。 13.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在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 A. 10 N B. 20 N C. 40 N D. 60 N 【答案】D 【解析】 放置物体A后,有,施加向上拉力后,若保持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则拉力的最大值有:,,D不可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三、实验题(本题3小题,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14.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 (1)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s. (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 A.220V交流电源 B.220V直流电源 C.6V以下交流电源 D.6V以下直流电源 (3)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m/s. 加速度大小为__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源的电压变成210V,打计时点的周期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 (1)0.1 (2). (2)A (3). (3)0.25 (4). 0.40 (5). (3)不变 【解析】 (1)由于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220V交流电源,故选A。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4)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 210V,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为打点周期由交流电频率决定(f=50Hz,T=0.02秒),跟电压无关,所以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 15.“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1)从图甲可读得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__N (2)图乙中与、效果相同的力是__________(填“F”或“F' ”) (3)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__________(填“F”或“F' ”). 【答案】 (1). 3.8N (2). (3). 【解析】 【详解】(1)[1]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3.8”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8N (2)[2]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的力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时的拉力F′ (3)[3]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其方向一定沿AO方向。 16.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一根粗弹簧和多个重力均为1N的钩码,通过实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反映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之间关系的F-x图线;______ 次序 物理量 (1) (2) (3) (4) (5) 弹力F/N 1 3 4 5 8 伸长量x/cm 1 2 2.5 3 4.5 (2)167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首先发现了F=kx这个规律,现叫做胡克定律. ①式子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数决定.根据F-x图线,该实验所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根据所画图像,试分析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由于________. ②胡克定律是力学的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其实际表达式为F=-kx,式中负号表示__.为了方便,平时进行弹簧弹力计算时,我们不需要写出负号. 【答案】 (1). (2). 200 (3). 弹簧自身的重力使得弹簧在不受拉力时也有一定的形变量 (4). 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解析】 【详解】(1)[1]通过描点做出F-x图象 (2)[2]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有 [3]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弹簧自身的重力使得弹簧在不受拉力时也有一定的形变量; [4]弹簧的弹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所以中的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四、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3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如图所示,小球在轻弹簧和水平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弹簧的拉力F=10N,伸长量为△x=0.01m,sin=0.6,cos=0.8. (1)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3)求出水平绳上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 【答案】(1)(2)1000N/m(3)8N 【解析】 【详解】(1)小球受到重力、细绳的拉力和弹簧的拉力,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由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N/m=1000N/m (3)水平分力为: F1=Fsin=10×0.6N=6N 根据平衡条件,水平绳上的拉力 T=F1=6N 竖直分力为: F2=Fcos=10×0.8N=8N 根据平衡条件,小球的重力为 G=F2=8N 18.一学生在楼层顶做了一个小实验:让一个铁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t1=2s后打开降落伞。打开降落伞后加速度大小恒为,然后铁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地面刚好停止。g取10m/s2 ;求: (1)刚打开降落伞时,铁球的速度大小和铁球下落的高度; (2)铁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到地面的总位移大小s和总时间t; (3)画出铁球从静止开始到地面的v-t图像,不需要计算和说明。 【答案】(1)20m/s,20m (2)6s (3) 【解析】 【详解】(1)刚打开降落伞时,铁球的速度大小 =gt1=20m/s 铁球下落的高度 ==20m (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则总位移大小 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则总时间 (3)v-t图像如图所示 19.工人拖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往往可以采用“拉”和“推”两种方式。上述情景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同为 50kg ,甲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的拉力 F1 , 乙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的推力 F2 ,在力的作用下它们都沿相同的粗糙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 F1 = 200N 。(g = 10m/s2) 求: (1)物体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m ; (2) F2 的大小。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分析金属块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和滑动摩擦力公式求解动摩擦因数;(2)当换成推力后,物块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的大小。 【详解】(1)物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 竖直方向上有: 在水平方向上有: 又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2)将换成推力后,物块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 在竖直方向上有: 在水平方向上有: 又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运用正交分析求出动摩擦因数和推力.要注意换成推力后,摩擦力将发生改变,但动摩擦因数不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