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2、16世纪的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3、“麦哲伦十字架”位于宿雾岛东方的马克丹岛上。这是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后登陆的第一个地方。现在立于宿雾市政府对面那座小神殿中的“麦哲伦十字架”(见下图)是后来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修建的。菲律宾人此举是为了纪念他( ) A.完成了环球航行 B.证明了地圆学说 C.传播了西方文明 D.带来了殖民灾难 4、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 、“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 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美国 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意大利、法国、荷兰 5、下列文物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的条件是( ) 星盘 指向标 A.地理知识的进步 B.造船技术的进步 C.航海技术的进步 D.天文知识的进步 6、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7、“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们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 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一条文反映了( ) A.英国殖民帝国已经形成 B.英国已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英国与荷兰的商业竞争激烈 8、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9、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反映了( ) 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C.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 10、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有关这种经济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典型的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德国 B.这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C.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 11、从下列图片可看出( ) 图一 图二 图三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2、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13、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14、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 15、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16、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 ) A.继续政府干预 B.寻找新的海外市场 C.吸引投资 D.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 17、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0%,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准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倡导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18、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19、二战后,法国政府推广国有化运动,国有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到1982年,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电信、电视广播等行业的国有化率为100%,电力、煤矿、航空、银行、烟草等行业的国有化率为90%,钢铁、造船等行业的国有化率在80%以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B.西欧的国有经济与公有制有着本质区别 C.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强化了公有制 D.企业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为多数资本家共同占有 20、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1921 —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二、材料题 21、(3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三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 材料四 16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请说明与这一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8分)。 (2) 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理解。(10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12分) 22、(30分) 材料一 观察下列两幅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图片: 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革命的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图1和图2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4分) (2)对材料中“新应用”的准确理解是什么?4分)罗斯福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4分)罗斯福说的“严重缺点”是不是美国经济制度中最严重的缺点?(4分)为什么?(4分)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分) ·2015-2016年度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5月月考试题 历史试卷 命题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答案: A 解析: 麦哲伦船队航行的路线依次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由“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得知这主要反映了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3.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图片中“十字架”信息以及材料中“现在立于宿雾市政府对面那座小神殿中的“麦哲伦十字架”,是后来当地教会为纪念麦哲伦而修建的”说明是从传播基督教的角度来说明的,故本题选择C项。A、B和D均不符合题意。 4.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西葡最早进行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但由于封建统治者奢侈腐化,财富又流到到荷兰、英国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荷兰是17世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立贸易公司,垄断世界贸易;新航路的开辟,使东西方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处于中心地位的意大利“一落千丈”。所以应选A。 5. 答案: C 解析: 星盘、指向标都属于航海技术的进步。 6.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迁移运用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631年”可知,反映的是17世纪的欧洲状况,根据所学知识,17世纪荷兰攫取了海洋霸权,成为“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各地物品的交流集散地,C项符合史实;此时,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已经衰落,西班牙已丧失了殖民优势地位,英国殖民帝国地位还未确立,所以A、B、D项排除;故选C项。 7. 答案: D 解析: 据“1651年12月”和“英吉利共和国”等可以判断出17世纪中期,英国与商业比较发达的荷兰之间的殖民争夺激烈英同颁布《航海条例》(1651年),打击了荷兰的海外贸易,故D项符合A项是在18世纪屮期,B项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C项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为标志。所以答案为D项 8.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材料中内容的时间是在19世纪初的英国,这个信息十分的关键,是解题的决定因素,透露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B项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不是重工业,所以C项错误。D项既是无关项也是错误项。 9. 答案: B 解析: “(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是指工业文明在交通运输业的表现,“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则是指对殖民地思想文化(印度)的冲击,故选B。 10.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能节制生产”、“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可以判断这种经济现象是垄断组织,A、B、C符合题意;D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建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D。 11.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漫画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图8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从图7“还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窟”可以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从图6“美国所患的病的根源,就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可体现出了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经济的危机的冲击下,物价下跌,百姓因购买力有限,无力购买商品,而通货膨胀严重的具体表现是物价上涨,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符合。故选B。 12.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兴建项目”是本题的题眼。“兴建项目”就是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所以选A。另外,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是指银行、金融领域。而题意很明显是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这一重要的政策。 13. 答案: A 解析: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艾森豪威尔主张保留“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而这些举措都是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所以艾森豪威尔得执政方针是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的。其中社会保障并不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答案C是不正确的;B和D的表述中对于艾森豪威尔的政策与民主党或是共和党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具体的史实依托,也没有教材的依托,命题人的意图显然不在于此,只是干扰项而已。 14.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命题者借助学者研究成果,呈现了不同于教材的内容:大危机中,美国总统胡佛并没有一味坚持“自由放任”政策,而是进行了“有限的干预”;其做法还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所以答案选C。 15.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关键在于有限干预经济等关键信息,AB两项均为自由放任政策下的产物,C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政府干预。D项为后期为了大选需要采取的有限干预,故选D。 16.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这就是所说的美国的“新经济”。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以答案选D。 17. 答案: A 解析: 这是二战后初期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的表现,实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不是准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题目中的数字并没有专门指社会福利,所以排除C。材料是有关美国国内的经济活动,所以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没有关系,故排除D。 18.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高的社会福利制度会挫伤人们工作的积极性,D项说法错误,A B C三项关于福利制度的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D。 点评:二战结束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所以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19.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阐述了法国的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的国有化程度很高,战后西欧国家扩大了国有经济的占有比例,但它的国有经济本质上仍属于私有制,企业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为由资本家群体占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属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整体理解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0.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图片中显示“1936一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说明是罗斯福新政实施导致经济开始复苏导致的,故D项正确;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故A项错误;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而“1930~1932年”,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故B项错误;1935年预算比重低于1934年,没有“接连增加”,故C项错误。 二、材料题 21. 答案: 1.工业革命和科学的关系。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又依靠科学的进步。 2.1870年以后,科学对工业生产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3.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动力上的一场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根据材料所述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学生往往不容易把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科学联系起来,所以要细读材料,然后找准答题点。第3问和第4问的设问角度较新,但回答时却可联系教材中的原文表述,且针对性非常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