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北斗地图APP于2018年5月1日上线,更多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都将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北斗地图APP的开发完成无疑也标志着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的发展迈入新阶段。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技术的领先推动中国主导世界导航市场的发展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北斗地图的上线使更多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都将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这体现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故题肢②正确。题肢①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错在“主导”,故排除。材料中“北斗地图APP的开发完成无疑也标志着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的发展迈入新阶段”体现了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故题肢④正确。本题答案选C。‎ ‎2.2018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实施以长征五号发射、嫦娥四号探月和北斗卫星组网为代表的35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显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强大实力。我国的国有经济 A. 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B.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C.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必须占支配地位 D.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国有经济的相关知识。我国的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项正确;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A项说法错误,排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B项说法错误,排除;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3.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有 A. 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B. 王某在农村种植土地所获得的收入 C. 孙某开超市获得的收入 D. 李某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按劳分配的相关知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张某在私营企业上班,其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农村经济属于集体经济,王某在农村种植土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B项符合题意;孙某开的超市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其收入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李某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图中的文字是“他跑得太慢了”和“工资”)‎ A. 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B. 再分配领域要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 C.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D. 要保障资本和劳动在生产中发挥同样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漫画强调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的发展的速度,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职工的工资增长并未与其发展相适应,因此,应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B错误,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属于初次分配;D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资本和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解答漫画类选择题的一般思路和程序:‎ 先审题干——通过阅读题干读懂漫画的意思,了解命题的意图,弄清选择的要求。由于题干一般由漫画、说明性文字、选择要求三部分组成,因而审题干应该是对以上三部分内容的分别审读和全面综合审读。‎ 再辩题肢——通过阅读题肢弄懂每个题肢的含义、内容、正误、角度以及题肢间的联系,以便为正确取舍题肢打下基础。‎ 干肢相连,依干求肢——在审清题干和辨明题肢的基础上,把题干和备选题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以便从备选题肢中选出正确的题肢,这是对题肢进行正确取舍的依据和关键。‎ ‎5.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①提高经济效率就要放弃公平 ‎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④社会公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③正确;①中的“放弃公平”、④中的“根本所在”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6.2019年1月4日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属于宏观调控 A. 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 C. 经济手段 D. 市场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的相关知识。2019年1月4日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国家在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C项正确;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也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但在材料中未体现,A、B项排除;市场手段不是宏观调控的手段,D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7.本次定向降准注重精准施策,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有助于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本次降准 A. 有利于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B. 是为了扶持实体经济,防止资金“脱实就虚”‎ C. 是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D. 有利于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发展实体经济的相关知识。本次定向降准注重精准施策,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有助于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这表明本次降准是为了扶持实体经济,防止资金“脱实就虚”,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协调区域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内外联动发展的相关内容,A、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 ‎③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④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①②③正确;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不要误认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统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够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就。‎ ‎9.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这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A. 增加就业 B.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 稳定物价 D. 促进经济增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宏观调控的目标的相关知识。习近平强调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这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就业,A项符合题意;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但在材料中未体现,B、C、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 ‎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下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①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资 ‎②加快5G商用步伐 ‎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 ‎④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政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相关知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其手段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资”、“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①④符合题意;加快5G商用步伐的举措很多,②反映不出国家运用的具体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1.目前,5G(第五代移动通信)通信标准技术的正式商用日益临近。5G将会是所有终端厂商的全新赛道,产业链各方迎来了全面冲刺阶段,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这表明 ‎①市场价格能灵敏传递供求信息 ‎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③市场需求引导经济资源的配置 ‎ ‎④市场竞争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市场调节的相关知识。5G商用市场巨大,将会是所有终端厂商的全新赛道,产业链各方迎来了全面冲刺阶段,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这表明市场需求引导经济资源的配置,市场竞争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③④正确;材料未涉及市场通过价格调节资源配置和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的相关内容,①②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12.2018年11月30日下午,盐城市政府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南京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携手在盐城滨海港,新建精品钢基地,项目建设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循环经济坚持的新发展理念是 A. 绿色发展 B. 创新发展 C. 协调发展 D. 开放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坚持的新发展理念是绿色发展,A项正确;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的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协调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开放发展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新发展理念 ‎(1)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措施:‎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⑤共享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13.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从中可以看出 A. 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B. 我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C.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D. 我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知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的大提升,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速、实力的大提升,故选项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故选项BCD说法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本题答案选A。‎ ‎14.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与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落实这一要求 ‎①旨在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②旨在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④有利于把内外联动作为东北振兴的根本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习近平强调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与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旨在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②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未涉及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新动能的相关内容,①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内外联动的内容,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 ‎15.2019年2月5日是春节,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 A.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 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D. 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春节回家与家人团聚,体现的是一种情感,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混淆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概念,故排除;民族节日同经济、政治制度本身并无直接关系,故选项C表述错误,故排除;选项D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民族节日 ‎16.一首流行于国内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后,《茉莉花》香遍世界,让世界认识了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领略了中国民乐艺术的迷人气质。这表明 A. 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 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 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民间小调《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后,《茉莉花》香遍世界,让世界认识了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领略了中国民乐艺术的迷人气质。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B选项入选。A选项只强调个性,错误。C选项只强调共性,错误。D选项表述错误。‎ 点睛: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的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17.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A. 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C.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 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图书漂流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故A入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图书漂流不是大众传媒的形式,而是传统传媒方式,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不包括图书漂流,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而图书漂流不是大众传媒,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播 ‎18.打工文化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出来的文化,它带着生活粗粝的质感、朴素、真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说,打工者不仅仅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他们更是文化的生产者、创造者。这句话的依据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打工文化成为我国当前的经典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文化创新的源泉、主体的知识。材料中“打工者不仅仅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他们更是文化的生产者、创造者”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推动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故排除。选项④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分清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主体、根基、渊源。‎ ‎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③文化创新的根基——传统文化。‎ ‎④文化创新的渊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19.“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前提下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文化创新的根基是 A. 体现时代精神 B. 社会实践 C.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D. 文化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孝”, 在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前提下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的行为规范。这表明文化创新的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C项正确;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体现时代精神,尊重文化多样性,A、B、D项说法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融合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文化创新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5.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20.“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 ‎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史书典籍的相关知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③正确;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②说法错误,排除;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特点,在材料中未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1.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 A. 广泛性 B. 包容性 C. 排他性 D. 先进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特点。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并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B项正确;广泛性、排他性不是中华文化的特性,A、C项说法错误,排除;中华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是所有的中华文化都是先进文化,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2.我国民居各具特色,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居、山西民居,多为窑洞;福建客家土楼呈圆形围合,土筑而成,形似堡垒;北京四合院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材料说明 A. 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B. 地域文化之间缺乏共性 C.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D.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相关知识。我国民居各具特色,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居、山西民居,多为窑洞;福建客家土楼呈圆形围合,土筑而成,形似堡垒;北京四合院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这表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A项正确;地域文化既具有彼此的地区特色,同时也具有文化的共性,B项中的“缺乏共性”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源远流长的相关内容,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是其见证。‎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注意:区分文字与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⑵、博大精深:‎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3.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①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国很多古诗词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说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故题肢①②③正确。实用性和整体性是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故排除题肢④。故本题答案选A。‎ ‎24.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里的“民魂”是指 A. 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B. 中国人的脊梁骨 C.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鲁迅先生口中的“民魂”指的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D项正确;A、B、C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 ‎ ‎1.内涵: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2.爱国主义的作用: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 ‎ ‎3.爱国主义的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 ‎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1)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 ‎(2)必要性: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总结)‎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3)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抵制腐朽、落后思想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的图谋。 ‎ ‎(4)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 ‎(5)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5.2018年“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 ‎①形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见义勇为。②符合题意,弘扬劳模精神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③符合题意,弘扬劳模的敬业奉献精神利于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不合题意,无法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故选C。‎ ‎26.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格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伟大梦想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己 ‎②伟大创造精神——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③伟大奋斗精神——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 ‎④伟大团结精神——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不体现创造精神。“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体现了坚忍不拔的精神,没有体现团结精神,排除④。“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己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精神。①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C。‎ ‎27.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展现了足球与多元文化的结合,英国和俄罗斯的两位歌手充满激情的歌声,让卢日尼基体育场降间变身为音乐的海洋,来自世界各地奇装异服的球迷和12名中国小球童成为现场独具一格的风景。这体现了文化多样性 ‎①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是区分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使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的知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题肢①④正确。民族文化是区分民族的独特标识,故排除题肢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故排除题肢③;答案选C。‎ ‎2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下列选项能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①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五百多所孔子学院 ‎②某社团倡议抵制西方文化并拒过西方节日 ‎③我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④某市政府在广大农村着力推进交通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是我国文化自信的表现,故入选。②选项观点错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应该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盲目排外,故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政府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是文化自觉的表现,而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故排除。‎ 考点:文化自信 ‎29.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据此回答,我们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 ‎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②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④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知识。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对此我们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现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1.为什么? ‎ ‎①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 ‎②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 ‎2.怎么做 ?‎ ‎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 ‎②党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 ‎ ‎③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3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坚持文化自信来自 ‎①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④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自信的来源的知识。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潮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④是文化自觉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点睛】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 ‎(1)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二、判断题,正确写正确,错误写错误。(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的。‎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我国当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故原观点错误。‎ ‎32.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故原观点正确。‎ ‎33.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奋斗历程。根据党为我国进入新时代后设计的奋斗历程,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故原观点错误。‎ ‎3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原观点错误。‎ ‎35.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的相关知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是重要手段。故原观点错误。‎ ‎36.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包容性的相关知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方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故原观点正确。‎ ‎3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正确 ‎【解析】‎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当代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之后的又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完善。因此,题中观点正确。‎ ‎38.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的相关知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故原观点错误。‎ ‎39.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汉字的相关知识。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原观点错误。‎ ‎40.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关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意识形态的相关知识。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故原观点正确。‎ 第ll卷(主观题,共30分)‎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众。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共16)。‎ ‎41.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遇到“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等困难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1)有人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民营经济可有可无,应弱化”,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理由。‎ 材料二:江苏在为民营企业“减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的举措主要有: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清理违反公平、开放市场规则的制度行为,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让民营企业放开手脚参与市场竞争;构建简明有效的政策环境,就是要在产业、技术、税收、装备、人才等方面,推出更多政策举措;构建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执法规范化。‎ ‎(2)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江苏是如何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的 ‎【答案】(1)不赞同。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2)①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②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清理违反公平、开放市场规则的制度行为,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③需要国家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构建简明有效的政策环境。构建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详解】第(1)问要求“有人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民营经济可有可无,应弱化’,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理由。”属于辩析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知识范围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知识,属微观考查。其次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赞同。然后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等方面阐明自己的理由即可。‎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江苏是如何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二,知识范围为“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二中江苏省发展民营经济的具体举措的相关信息分别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对策或措施(怎么办)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 此类题一般先展示某事、某地存在一系列问题,然后问如何解决(如措施、对策、建议、办法等);或者是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事例,问取得成功的经验或因素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等。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知识范围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模块。‎ ‎2.解题规律 有四个思路值得借鉴:‎ 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果有,也可借鉴,提出措施,等等。‎ 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四是考虑直接和间接、具体和根本的措施。当然,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以上思路的综合运用。‎ ‎42.下图是六届世界杯足球赛的会徽。请运用“文化多样性”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世界杯足球赛的会徽设计体现了什么文化现象?‎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文化现象。‎ ‎【答案】(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解析】‎ ‎【分析】‎ 此题以六届世界杯足球赛的会徽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 ‎【详解】第(1)问要求回答“这些世界杯足球赛的会徽设计体现了什么文化现象?”属于概括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根据每届世界杯足球赛的会徽可以看出,每届的会徽在设计上都体现了举办国的民族特色,进而概括出体现了文化多样性的现象。‎ 第(2)问要求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文化现象。”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分别从坚持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必要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还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意义:‎ ‎①有利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1)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折,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1题。14分)‎ ‎43.材料一:改革开放40年文化体制改革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伟大实践,文化领域的改革,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 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补短板提效能,现代会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目前,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会共文化服务体系确立。全国群众At机构每年开展活动200万次,服务群众达5、6亿人次。‎ 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5462亿元,增长15.2%,占GDP比重4.29%。‎ 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文化走出去迈出新步伐。《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等荧屏热播,获年轻观众点赞;非遗带动贫困地区就业,成为精准扶贫重要抓手。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案例不胜枚举。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日益成熟;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建成35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文化领域是如何取得极不平凡成就的。‎ 材料二: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高扬改革旗帜、锐意进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步迈进。‎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材料三: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爱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3)请你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一条具体建议并说明其文化生活依据 ‎【答案】(1)①推动文化传播手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③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走出去迈出新步伐 ‎(2)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详解】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文化领域是如何取得极不平凡成就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知识范围为“文化创新”的知识,属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一中相关信息分别从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创新文化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二中相关信息分别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3)问要求“请你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一条具体建议并说明其文化生活依据”属于开放性探究类试题。此类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只需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任提一条建议并指出其文化生活依据即可。‎ ‎【点睛】“探究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 探究类材料题立足思维和知识的开放性,凸显了对生活案例的解读,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以生活案例为背景,围绕一定的核心内容,引导考生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常采用的设问方式主要有:对上述做法的看法、提出建议、如何参与等。‎ ‎2.解题规律 解答探究型题目必须善于发现问题。这类题目给出的材料往往较多,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必须正确把握其主题,从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从材料中抽象出来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这类题目的重点。组织答案时,要看清题目中有没有对所运用理论的限制,如果有限制,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的理论进行分析;如果没有限制,则需要考生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合适的理论。探究型题目涉及的内容一般跨度较大,甚至有可能在文科综合试卷中会用到政治、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